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大产品助力乡村旅游开发


导语

产品是乡村旅游发展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乡村旅游所处的背景、阶段及发展水平,是乡村旅游发展最直接的抓手,影响了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路径与方向。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形态及其特性,国外产生了民宿、农牧场、庄园、观光果园等产品形态,国内出现了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农庄等产品形态,它们同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单元,在实现产品标准化、品质化之后可以发展为景区、村域等乡村旅游管理形式,因此本文根据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形态及生产生活空间将其划分为主要依托乡村生活空间的民宿、主要依托乡村生产空间的市民农园,同时依托生产、生活空间的农庄以及度假村。


1
民宿



民宿,起源于城市化推动下产生的向往田园的群体,对户外和自然的追求产生了大量的旅游需求,而农村的空心化使得农民有了创收的欲望,因此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物美价廉的住宿的需求,也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而产生了民宿,而民宿在各国的产品形态各异,在英国为B&B、在法国为乡居和B&B、在中国为农家乐和民宿,而目前广为流传的民宿概念则来源于日本。民宿主要是基于农民自有房产,通过自主经营、租赁经营、转让经营实现盈利,其中生产性经营收入大约为30%。最初只是提供物美价廉的住宿和餐饮,此后融入了文化和主题特色,向品质化、精品化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如后坞生活、裸心堡、莫干山居、无舍、海天之恋等品牌化的精品民宿。一般是由拥有房产的农民进行经营,通常单栋房屋客房数不超过15间,建筑层数不超过4层,总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后来农业企业、外来私人业主、政府以及各类社会团体都涉足民宿,各国政府开始正视民宿产业发展,成立相关协会,颁布相关法律等规范民宿设施及服务标准等,保障民宿产品的质量。


发展民宿,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要提供品质服务,包括服务设施的品质化、服务人员的品质化、服务手段的智能化等;第二,要展示个性文化,游客愿意为当地文化特色,生活状态买单,融合当地文化和经营业主个性文化的产品成为最大的吸引点;第三,要强化专业运营,建立成熟的理论体系,培育专业人才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经营;第四,要联动周边综合发展,将各业态整合成乡村综合体,增强抗风险能力,吸引更多资本的注入,联动周边环境,丰富乡村旅游综合体业态;第五,统一监管扶持,政府需要结合当地情况通过规范监管手段,保证规范化和品质化发展。


2
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为了给市民提供农业生产生活体验,以土地租赁方式让市民自主经营,提供耕作等相关配套设施,基本上无生产营收。德国作为市民农园的鼻祖,最初是为了城市居民农产品的自给自足,是体验乡村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除土地租赁外无其他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增加休闲体验功能,成为独立的产品,如增强社区互动,销售农业产品等。经营主体为农民,更多的是政府以及拥有土地资源的人群和团体,市民农园多用于自给或休闲,所需土地以租赁方式获得,土地可转让但不得买卖。欧美农园多在几十到几百平米,日本和台湾多在100平米以下,中国则几平米。


发展市民农园,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完善土地租赁的相关配套,政府出台相关的促进土地流转、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所需投入资金的财政补贴、贷款优惠政策;第二,丰富农园内部的休闲体验活动,让市民不仅体验种植、收获所带来的乐趣,还可以拥有更加丰富的体验,为农园更好地留住游客;第三,强化农园群体的社区互动,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由村集体、乡集体将当地农户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开发,区域发展,搞具有地方和区域特色的市民农园小区;第四,加强与周边环境的联动发展,联合农业、林业、水业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共同扶持市民农园发展区域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3
乡村旅游农庄



乡村旅游农庄,以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体验为特色,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食宿、购物、休闲等服务实现盈利,生产性经营收入大约为50%以上。依据农业产业的不同经营形式农庄可分为休闲农庄、农牧场、庄园等,休闲农庄主要起源于亚洲地区,多是由旅游带动发展,同时也为农业产业转型寻找出路,经过多年发展农庄已经成为亚洲国家较为成熟的旅游产品;农场、牧场起源多是由于农牧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农场加速集中,以及城市化率提升的过程中休闲需求不断显现,而中国农垦事业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在尚未规模开发;乡村旅游庄园源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封建领主庄园,是庄园主社交场所。农庄发展初期形态多为观光采摘园、休闲农牧场、贵族或产业庄园,主要用来观光,以提供采果乐、销售新鲜农产品等为主。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出现联合经营的大型果园、菜园,多以门票经营为主。此后以规模化的农(林、牧、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基础衍生出综合性观光农场、观光农园、教育农园等多种形态,延伸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呈现出主题化、科技化,多元化的特征。发展初期主要由农民自主经营,70年代后期地方企业、外来企业、村集体等纷纷加入农庄的经营,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支持、引导观光农业发展。就其规模而言,床位数不低于50张,年接待人数2万人次以上;直接收入(指发展休闲农业所获得的直接收益)50万元以上。


发展农庄,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延伸农业产业链并增加旅游联动,在基础观光、采摘基础上加大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延伸产品产业链,向着农产品牌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第二,完善必要旅游环境建设和服务功能,丰富农品种类,增加绿色元素,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可根据农园环境适度增加科技元素,做好农园建设的核心吸引;第三,要开展丰富特色主题的体验活动,围绕本地人文历史、民族风情、农业生产历史、民风民俗等农耕文化元素,深度挖掘和展示乡土文化内涵,确保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4
乡村旅游度假村



乡村旅游度假村,依托乡村的温泉、滑雪、田园、农景、花卉基地等特色旅游资源(至少两项以上乡村资源),通过提供住宿餐饮、康乐健身、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活动和服务实现盈利,一般有明显的空间边界和管理主体,生产性经营收入大约为10%-20%。真正意义上的度假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共同影响,单一观光型初级旅游产品无法满足客源市场多方面需求,事业单位疗养院的度假转型成为度假村的雏形。乡村旅游度假村因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有别于一般度假村,但在度假内容的经营上无本质区别,均是结合特色资源,结合游客需求,提供度假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康乐和保健的目的。早期主要是企业投资和经营,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条件;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资金更为雄厚的企业集团开始投资建设度假村,并逐渐丰富其配套设施,整体面积在50-200hm2之间,拥有500个以上床位,年接待25万人以上的游客规模,年经营收入500万以上,目前度假村正逐步实现全面市场化。


发展度假村,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注重生态环境维护和打造,形成主题化发展,要坚持绿色环保理念,根据度假客人的特殊兴趣、爱好、职业、身体状况设计独特的度假旅游产品;第二,注重品质化、精品化的设施和服务,度假要的是度假的享受,因此为游客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管家式的品质服务对于创建度假村品牌尤为关键;第三,注重适度的产品建设和业态延伸,适度扩展度假村产品,延伸产品业态,打造休闲、康养、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村产业链,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第四,注重市场消费群体的拓展和维护,度假村需要考虑如何留住已有的消费人群,保持他们对于度假村的品牌忠诚度的同时需要拓展新的市场。


(本文源自巅峰智业,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您介绍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吸金的20个套路!用心满满!
他山之石:看看能从台湾乡村旅游学点啥
为什么乡村旅游开张生意好,随后就平淡,最后亏本甚至想关门呢?
乡村旅游都有哪些有前景的业态?这几种业态总有一款适合你!
欧洲乡村旅游模式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乡村振兴,怎样选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