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的公主陵

十家满族乡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地名。塞外地区的此类地名大多与垦荒移民相关,如“八家”、“七家”之类的,无非是当时几家人聚在一起,抱团儿取暖,共同对抗塞北的寒冷和孤寂。然而“十家满族乡”的地名却和一个金枝玉叶的大清公主相关。

和硕端静公主

  公主下嫁

  据《清圣祖皇帝实录》记载,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丁丑日:“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杜楞郡王札什之子噶尔臧,筵宴如例。”

  这位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五女。母亲是康熙皇帝的贵人兆佳氏,康熙十三(1674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这一年和硕端静公主18岁,喀喇沁郡王札什的儿子额驸噶尔臧17岁。

  为了迎娶公主,喀喇沁郡王耗巨资在锦山(旧称公爷府)修建了豪华的驸马府。公主额驸在山清水秀的府内恩爱与否已无据可查,但是于史有据的是六年后,驸马府内一次“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大事发生了。

  《清圣祖皇帝实录》描绘了这一幕的前因后果。

  康熙三十七年初秋,叱咤风云的皇帝回忆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不仅对大臣们叹道:“朕三次亲征、剿灭噶尔丹、皆祖宗庇佑所致,朕奉皇太后躬诣盛京谒陵告祭”。一向重视农业的康熙皇帝不忍心因为自己浩浩荡荡的伴驾队伍伤害沿途农田,“此时秋禾盛长,若由山海关而行,恐致践踏田亩,可取道口外前往。”康熙皇帝决定绕道而行。

  康熙三十七年八月,皇帝的圣驾离开北京,途经密云抵达现隆化境内时喀喇沁多罗杜楞郡王扎什匆匆赶去迎接。癸丑,上驻跸喀喇沁和硕端静公主之第。和硕端静公主、和硕额驸噶尔臧进宴;甲寅,喀喇沁多罗杜楞郡王扎什等进宴,赐和硕端静公主、和硕额驸噶尔臧白金彩缎。

  康熙皇帝不但驾驻跸于锦山镇内的公主府,和公主、额驸、郡王一起欢宴,而且还赐下了白金彩缎。这种荣耀,在当时无疑是皇恩浩荡,荣耀至极。

  荣耀还在延续,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郡王札什病薨,额附噶尔臧正式承袭王爵。

  但老郡王死后,好日子并没有多久,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二十六日,37岁的和硕端静公主病殁。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年后,额附噶尔臧被削去王爵,由他的弟弟色仍承袭了王位。

  关于公主为何在37岁就撒手人寰,有着各种传说和猜测,但无外乎公主偷情说,额驸偷情说,公主间谍说几种。

  一种说法是公主下嫁后依然和随嫁的一位以前在宫中就倾慕英武的军士相恋,在一次两人亲热时被额驸发现,彪悍的噶尔臧飞起一脚,踢在心窝,殒命而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额驸与公主毫无感情,依然恋着自己旧时的情人。公主没有一丝家庭的温暖,抑郁成疾,最终香消玉殒。

  至于公主充当皇上的间谍的故事似乎也可自圆其说。自然是康熙皇帝不放心塞外彪悍的兀良哈喀喇沁部,下嫁公主充当耳目,而额驸却也感受到了皇帝的不信任,心寒至极,不由萌生二意。于是公主不明不白的死于37岁这个本应该身强体壮的年龄。

  《清圣祖皇帝实录》所载,公主去世一年之后,康熙五十年四月,“甲戌,领侍卫内大臣侯巴浑德等题,臣等察审喀喇沁塔布囊丹巴等控告额驸噶尔臧于公主丧事之时霸占索诺穆之妻等款俱系情实,与所告相符。查噶尔臧、以行事妄乱、前已革退王爵。今应将和硕额驸职衔革去。即行处斩。”

  康熙皇帝批复:“噶尔臧、著从宽免死、监禁在京,交与步军统领托合齐派所属官兵看守。饮食许其送进,伊子及伊属下人、有看视者、不必禁止。但不许闲杂人擅行出入。”

  如此荒唐的理由,欲杀不能的犹豫,可见当时康熙皇帝既不放心喀喇沁王公,又不敢大动干戈的心态,公主死因的间谍说只怕并非空穴来风。

  不知为何,等到康熙六十一年噶尔臧死后,却又得到了奉旨与公主合葬的殊荣。

  十户人家

  公主去世后,其灵柩临时性安葬于汤土沟,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移公主灵柩安葬于现十家满族乡公主陵。

  公主灵柩正式安葬后,按满族习俗,随公主下嫁而来的包括太监、管家、乳母、壮丁在内的十户陪从人员即“包衣”也被派往前去为公主守陵。

  据兰州大学研究生陈思涵的调查,这十户人家是:

  白姓,原籍镶黄旗,为和硕端静公主乳母之后人,随公主下嫁而来,后迁往十家为公主守陵。

  王姓,原籍镶黄旗,随公主下嫁后,任公主府管家。后迁往十家,为公主守陵,四品顶戴。

  潘姓,原籍镶黄旗,祖居海城县,太监,原为内务府包衣。随公主下嫁而来。

  李姓,原籍镶黄旗,太监,内务府包衣,随公主下嫁。

  胡姓,原籍镶黄旗,太监,内务府包衣,随公主下嫁来旗,后迁回北京。

  孙姓,原籍镶黄旗,太监,原为内务府包衣,绝后。

  侯姓,原籍镶黄旗,护卫,后随公主下嫁来旗,公主殁后,为公主守陵。

  汪姓,原籍镶黄旗,护卫,内务府属下,随公主下嫁来旗,公主殁后,为公主守陵。

  董姓,原籍镶黄旗,护卫,内务府属下,随公主下嫁来旗,公主殁后,为公主守陵。

  肖姓,原籍镶黄旗,护卫,内务府属下,公主殁后,暂厝于汤土沟,后迁十家公主陵,肖姓未往,而定居于汤土沟旧陵址附近。

  包衣是满语音译,本意为“家里的仆人”,指清代满洲贵族家中豢养仆人,或朝廷封赐隶属于满洲贵族宗室管理的属民。

  这些守陵人的住宅就建在公主陵的不远处,他们世代忠于职守,把公主陵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他们的生活来源原由王府供给,后来也在陵地务农,休养生息。随着岁月的流逝,为公主守陵的这几户,族属繁衍,满族便逐年增多,逐渐形成了现在十家满族乡的十家村。

  这十户人家初到喀喇沁时一方面是公主府的奴才,公主活着时要受公主的驱使,公主死后,又不得不被迫留在这里,陪伴死去的公主。职责从“陪嫁”改为“守陵”。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身份是皇室公主的亲信,是清廷的官吏,因而对当时蒙汉人民来说,则又是上司。据介绍,清朝皇帝为了笼络人心,使这些人能更好地尽职尽责,“恩赐”了“金牌”、“御影”(皇帝的像),这样,公子王孙到此也要跪拜。由于公主坟墓在这里,王公由此地路过时,也要很远就下马步行。这些虽然是对皇帝的尊敬,但看守陵墓的十户人家也会觉得脸上有光。

  在待遇上,这里的十户人家每年都要由清廷发放给一定数量的俸银。仅公主乳母白家每年就领俸银两千两,小孩一下生就给七两二钱银子,每月付给。附近的土地也由这十家满人收租。在祭坟时,满人走正门,蒙人走偏门,头道营子的蒙人要为满人当差,遇有官司,满人可以持“龙牌”直接进京,厅堂之上总能占上风。从这些方面看,十家满民在最初一段时间待遇是较高的。

  若干年后,由于公主死得久,皇帝与驸马府的关系渐疏远,十家满族的势力和待遇也日益下降,由贵族逐步变为平民。人口也逐年增多,俸银却逐渐取消,生活水平连年下降。他们为了生活,出卖了土地,只能反过来成为最底层的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十家的满族人不得不在一些公众场合,隐瞒民族成分和民族特点,秘密收藏甚至烧毁族谱和家谱。

  由于开始的尊贵地位,十家乡的满族人一直秉承“旗民不结亲”,老百姓习惯称之为“满汉不通婚”的习俗。不与汉人通婚,实行族内婚、满蒙通婚。直到建国前,十家满族与汉族通婚的现象仍然很少。

  一位满族女性老人这样叙述他们当年谈婚论嫁的想法:早前十家是公主带来的“十姓”奴才,这“十姓”奴才都是满族,临近的头道营子是蒙族,是伺候公主奴才的奴才。每次王爷府那边的奴才来给公主上坟时,他们就是给上坟的奴才做饭的。十家的姑娘都不给头道营子,说是给奴才这一辈子不吉利,愿意和除了头道营子以外的蒙民结亲。早前十家的姑娘也不跟汉族结亲,除了有毛病的或有残疾的,那就得将就着给汉人了。我们这个岁数的姑娘一百个人里也没有十个嫁给汉族的。满民男的,也不愿找汉族媳妇。汉族媳妇都是小脚,她们是“三寸金莲”,干活做家务都不方便。

  随着时代的进步,十家满族乡的满族人也逐渐适应了现代的生活,那些禁锢他们的习俗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破除,在保存了相当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接受和享受现代的文明生活。

公主陵的石牌坊

  沧桑陵墓

  康熙五十八年,和硕端静公主灵柩正式迁到现存公主陵之地,康熙御笔亲书“克昌厥后”,刻于汉白玉牌匾之上。并立碑,《康熙敕建和硕端静公主碑文》曰:国家谊笃懿亲,没存罔间;思隆淑德,典礼频加。尔和硕端静公主,秀毓深官,祥徵天汉,徵音夙著,静一禀於性成;宝训亲成,端庄孚乎内则。既履丰而处约,勤俭克敦;亦在贵而能谦,孝慈兼尽,方期茂膺乎遐福,何遽摧堑於早龄,深切悼怀,弥崇优锡。更念公主之贤淑,俯俞哀子之吁求。特表丰碑,用彰异数。呜呼!懿行长垂,留芳声於简册;褒纶载焕,被宠赉於泉台,昭示来兹,不亦休欤!

  1949年以前,十家守陵人后裔一直规规矩矩地恪守着守陵人的职责,保护着公主陵的一砖一瓦。每年十家村民都会在十姓中选出两姓,专门负责管理公主陵的财产(陵园建筑、雕像画像、祭祀用具等)。而王爷府也会每年都派人到公主陵操办四次祭祀。除祭祀之日,任何人不得入陵园。在当时十家满族村民心中,公主是有灵的,村民在遇到某些非自己能力所能把握的现实时候,都会向公主许愿,祈求公主的帮助。

  1949年,公主陵被盗掘。碑亭、庭院和陵墓又在“文革”的硝烟中变成了断壁残垣。1997年和2000年公主陵相继遭到几次较为严重的盗掘和毁坏,原貌荡然无存。1997年,文物走私分子在以要价300万人民币将牌坊汉白玉匾出卖的时候,被公安人员历经一百个日夜,追回宝物,现存放于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

  现在的公主陵只剩下一座石牌坊和摇摇欲坠的石碑,仿佛在展示着200多年来的沧桑之变,在讲述着一位尊贵的大清公主沦为政治权谋的牺牲品的曲折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康熙怎样教育子女
【赤峰文史】​清朝下嫁赤峰市的公主、郡主知多少
公主的传说
下嫁赤峰地区的清朝公主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卷二百四十二
和亲公主被驸马一脚踢死,康熙得知后,报复手段着实高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