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过的人物介绍

  赵过的人物简介

  赵过,西汉农学家。《汉书·食货志》中说汉武帝南征北战,大兴土木,疏于农业,以致国库空虚,朝野不妥,于是武帝悔征伐之事 ,而提出“方今之务,在于力农”,因而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能为代田,所以又使赵过推广代田法。

  赵过为了使代田法的推广有确实的把握,曾作了长期准备和细致安排,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全面推广等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皇帝行宫、离宫的空闲地上作生产试验,证实代田法的确能比一般其它的田地每亩可增一斛,为推广确定了前提条件。

  其次是设计和制作了新型配套农具,为顺利推广代田法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再次是利用行政力量在京畿内要郡守命令县、乡长官、三老、力田(地方小农官)、有经验的老农学习新型农具和代田耕作的技艺,为推广代田法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四是先在命家田、三辅区域公田上作重点示范、推广,并逐步向边郡居延等地发展。最后在边城、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三辅、太常、弘农(今河南西部)等地作广泛推行,并取得了成效,从而得到民皆代便田 (《汉书·食货志》)的成功。

  根据汉昭帝时桓宽《盐铁论》上记载,推行代田法,主要在关中地区。贫户缺牛少马,只能用旧农具耕田,所以,行代田法的主要是富户而不是贫苦农民。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耕作方法势必逐渐被淘汰,赵过所创新农具和新耕作法,必然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从在居延所发现的汉简上面,可以看到汉昭帝初年、代田仓的记载,以汉简和史书互相参证,证明史书上代田法曾在居延推行的记载,是确实的。从代田仓的建立,也可推断,推行代田法后,粮食得到了增长。

  赵过推广代田法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良好效果,其中与他曾设计、创制和使用了“皆有便巧”的耕、耘、下种田器,并传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与庸挽犁”(《汉书·食货志》)等增产措施大有关系。

  《汉书·食货志》说:“赵过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用耦犁二牛三人……”

  赵过使教田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但这些便巧的农具的结构形式、制作方法、操作技术和具体效果等在其他古籍上却难有踪迹可寻。东汉崔寔(shí,音时)《政论》记载,赵过“教民耕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三犁共一牛 即三脚耧,因为它功能多,效率高、沟垄整齐、宽窄划一,深浅均匀,因而为高产低耗创造了条件。我国北方直到建国前,甚至现在,耧在生产上还起着重要作用。

  《汉书·食货志》所说的赵过向全国推广用耦犁,二牛三人的办法,使铁犁和牛耕法逐渐普及,在此基础上,东汉时期又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后世的犁耕技术奠定了基础。

  赵过和他所创造的新农具和新耕作技术,在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 赵过相关的历史人物

赵过 赵过的人物介绍

赵过赵过的生平简介

赵过最新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过是谁 西汉时期的赵过是怎么发明农具
什么是“代田法”?它为何会在西汉出现?对于西汉又有什么作用?
代国玺:休耕制与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农器与农法
古代过年为啥喜欢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以农为本
匈奴悲歌的背后,是大汉王朝农业革命的成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