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丨核心素养引领21世纪的教育革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从古至今,“培育什么样的人?”都是教育者们孜孜以求的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育人目标也在随之发生积极的变化,以使得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更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挑战。

面对21世纪的新格局,各国都在积极研制符合时代要求与本国特色的育人目标。我国也在近日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虽然这份文件目前还不是最终定稿,但对中国教育在现阶段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有了一个清晰与全面的表述。

文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这既是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导,并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最终实现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全面提升。

这份有关核心素养的文件不同以往的地方还在于,它既承接了我们常说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又超越了三维目标,与时俱进地将学生人文、科学、艺术的个人文化修养、国家建设与国际合作的社会参与、认知自省与终身学习的自我发展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更为全面、综合。

毋庸置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引领21世纪我国的教育革命,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并最终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成为变革教学方式的最大推动力。

变革一:

理解重要概念,而不是记忆更多信息


知识在现当代迅速发展,一个人想要获得所有的知识、获取所有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通过不断重复、讲解迫使学生记住一连串的事件和信息,学生将没有时间用于思考、理解、探索、实践,而仅仅只是对知识的囫囵吞枣和一知半解。这会使得学生虽然暂时能顺利通过考试,但这些知识因为缺少理解和贯通,随后将迅速忘掉,更别说在以后的生活中迁移应用。因此课堂教学更需要“少而精”地筛选出各学科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关键概念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变革二: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学习


培根曾经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传统教学常常直接告知学生结论,让学生把这些结论或者知识点记忆和背诵下来,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这类学习我们称其为“浅层次学习”;与之相对的“深层次学习”,则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有想法,引导学生尝试解释原因、后果和机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在发现和探寻的过程中构建对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和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不是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流利的讲授上。我们可以想见,即便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假若学生在下面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他们的深层次思维并没有参与到课堂内容中来,这样的课堂即便老师自我感觉很高效,实际上却是很低效的。同样,一堂热闹非凡的活动课,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动手操作,不能让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这样的课堂依然也是缺乏深度和低效的。

变革三:

鼓励跨学科地融会贯通,而不是生硬割裂自成一套


       核心素养体现的是一个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与品格,这些能力在各个学科里都会有所渗透;其中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也需要个人具有坚实的跨学科知识框架,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分析和重组。这都要求课堂教学不只是局限在一个知识点,而是以能够跨越学科的大观念统领全局,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框架以及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适当的主题部分还可以引入综合性社会议题,让学生感受在大事件中不同角度的思维碰撞,进而养成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理性深刻的思维品质以及富有担当的公民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 课堂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静心读书?尽心教书?潜心教研?精心育人
重新定义课堂: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转型
深度 | 今后课堂什么样?教育部专家柳夕浪和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这样说...
现代教学丨多途径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