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03 不以应试为目的的高中教育是耍流氓

应试,顾名思义,就是应对考试;应试教育,当然就是特指一切围绕着考试结果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好不好?一定有太多的人说,应试教育害死人,一定要无条件取缔,还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可笔者认为,如果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算是耍流氓,那不以应试为目的的高中教育也肯定叫做不务正业。

考试是改写大部分人生的康庄大道

考试,在中国历史上没那么可怕,那可是改写人生的巨大机遇,是万千农民化身为知识分子,跻身上流社会的必经之路。多少人从少年奋斗到中年甚至老年,都没有放弃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期待。

你看那历史故事中的陈世美,在老家都有两个孩子了,还在努力求学,终于考取状元,成为了当朝驸马,抛却道德标准问题,那绝对是个励志的好榜样。那铡了陈世美的头的包青天,也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一步步阴差阳错成就了一朝名臣。

这在印度社会是不可想象的。那是一个种姓的社会,是贵族生来就是贵族,是乞丐生来就是乞丐,穷其一生也没有改变阶层的可能,再多的教育也无济于事。所以,佛陀走了一条独特的创业道路,通过创立宗教来为印度的平民百姓寻找解脱苦难的精神通道,用业、轮回来安慰大家如何让下辈子变得更幸福,或者不会变得更惨。

所以你看,在中国从古至今,如果没有一个好家世,没有可能建立军功,没有机会跌下悬崖学到武功秘籍,也就只剩下通过考试来改变命运了。即便是那些当红的小影星,也是努力考到中戏之类艺术院校的佼佼者嘛。如果真有一个中学是纯粹的应试教育,我还真建议你去祖坟上磕几个头,你的命真的不错。

这就好比中国的房价,都是什么人在喊着房价贵呢?当然不是买的起的人啦!那都是什么人喊应试教育害死人呢?当然是不通过考试也能获得丰富资源的人嘛!作为父母属于屌丝阶层的人,千万别傻傻的跟风啊!别人跟风,你该高兴,身边又少了一个跟我抢资源的哥们儿,谢谢他!

素质教育该是应试教育的孪生兄弟

如果说整齐划一管控严格的学校磨灭了学生的人性,那训练严苛、以服从为天职的军人岂不都成了行尸走肉?人性是天生的,又怎么会被机构和他人轻易剥夺。

但凡是一个班级超过二十个人,就一定会有智商的分布规律。智商高的肯定有,他们记忆力超过常人,不说过目不忘也是轻松记住各种知识点和大段的文字;他们空间思维能力超过常人,别人想了半天搞不清楚的几何体,他们随随便便画一条辅助线,通过几个公式就可以得到答案;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超过常人,复杂的推理题目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因为所以,没有道理。

作为教书育人的园丁,老师们当然喜欢智商高的孩子,但更要照顾大多数智商不特高也不低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总归在记忆力、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几方面有短板,所以表现出偏科很正常,成绩不理想很正常,一道题每次考试都答不上很正常。

那么,负责任的学校和老师当然是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成绩上面来。虽然,很多老师并不见得擅长在微观操作上快速提高个别学生的成绩,但这个思路从宏观上说,是没问题的。

那有的家长要说了,成绩固然重要,学生的素质教育也不能荒废啊,怎么办呢?那我又要问了,您期待的素质教育的素质又有什么具体内容呢?估计,大部分家长又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答案了。

要我说,素质教育并不需要脱离于应试的过程,再趋向于纯粹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你看,学习本身就是检验和提升智商的过程,你要坐稳板凳吧,不管对什么事情好奇,必要的纪律都要无条件服从;你遇到困难了除了问老师,也要问同学吧,锻炼人际沟通的能力和谦虚的心态;班级里总归有集体活动吧,任何一件小事做好了都是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你要诚实守信吧,不论答应同学什么都要努力做到,否则会出现巨大的舆论压力;你要面对挫折吧,考砸了之后要知耻而后勇,要么加倍勤奋,要么问题导向。

好学生的素质,是聪明人一眼就能洞察的。你的素质高低,就在你上课时的眼神里,在板凳的坐姿里,在面对同学困难的帮助里,在面对自身情绪的控制里,在面对诱惑的自律里。不见得非要体验琴棋书画,非要在表演才艺中展露头脚,非要在社会实践中评奖评优,非要在政治面貌中入党优先。

读书和应试哪个更重要?

读书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应试在当今社会,虽然没有必然的学而优则仕的规律,但考入好大学好城市带来好资源仍然是一条结实的逻辑链条。那哪个更重要呢?

4月8日晚上的《开讲了》请到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他回答了包括这个问题在内的很多问题。

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个问题吗?我们从来不问为什么要吃饭吧?人肚子饿了要吃饭,人的精神饿了就要读书啊。

一个高中生问韩馆长,我们从小就应该多读书,可是高考在即,我们是该继续多读书还是努力把时间花在考试题上呢?韩馆长说,读书当然重要,但高中生活就这么长,如果两者有冲突,当然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研究考试上,上了大学以后,你将面对自己管自己,到时候想读什么书都有大把的时间。

这就说到了高中生活的实质,有限时间、有限知识。怎么讲呢?一共三年时间,一共这几门学科几本书,就这些知识点变着样的考来考去,任何一个明智的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把视角拉开到人生的长度上来看待这三年时间如何规划,如何侧重。

如果说真有什么考点没有范围,只有语文和英语的作文和阅读题了。而能够拉开和别人分数差距的核心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功底,而获得这功底的捷径就是读书,但是想通过这三年时间多读书来提升写作能力,你要评估的就是同样的时间花在其他科目上有多少收获了。


所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考试,我们会发现考试是人生获得新的高度的捷径;站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育,我们会发现应试教育根本也是素质教育的肥沃土壤;站在战略的全局看学习,我们会发现高中生活只是如何面对有限时间有限知识点时对有限精力的分配问题。

太极拳用在张无忌手里,可以打败天下无敌手;用在普通人手里,连健身都可能会抽筋。如果说商场上的成功者都是人中龙凤,那考场上能考出好成绩的也必然素质不低。不用管别人说什么,等他们看懂时,已经后悔都来不及了。

   新智识青年,陪你一起笑对考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答】教育目的
误区: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
在考试中学习
张兴东说我是“语文题”老师,不是语文老师
秦春华:为教育而考试还是为考试而教育
烽视角2 || 王 烽:开展学生评价要把握好“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