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聚焦教学质量的学科课程设计模型
图1:杨四耕,《课程坐标:课程的时空属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以语文的特有情怀丰盈学生的灵魂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语文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语文组,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郑州市骨干教师3人,金水区学科带头人4人,金水区骨干教师1人,福建名师培养对象1人。按照学校制定的“智立方”课程理念,教研组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全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基地、金水区优势学科、金水区作文教学基地、金水区学科课程研究基地等,教学质量在金水区一直名列前茅。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学科课程建设,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我们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情怀品读、情怀写作、情怀交际、情怀实践多个方向进行课程构建,制订我校“情怀语文”课程群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  学科课程哲学
一、学科性质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学习中、未来工作中,运用好语言文字。我们以打造“情怀语文”为平台,引领学生涵养诗意的性灵,丰盈自我的灵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科课程理念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结合我校历史、文化、语文学科实际情况,提出我校语文学科的核心概念为“情怀语文”。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征,它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也就说明了语文学科不仅仅要求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情怀。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跳出学科教学的窠臼,站在“育人”的高位来展开教学,赋予学生更加长远的眼光和高远的情怀。
基于此,我们的课程建设原则为:让学生在异彩纷呈的语文世界里浸润美好的情感,感悟深邃的思想,积累丰富多彩的文学语言和作文素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开放、个性而有底蕴的语文课堂中,提升语文素养和个人品格。
所谓“情怀语文”,即“润物无声,以情怀丰盈灵魂”的课程,具体而言:
情怀语文即拥有诗意情怀的课程。以弄扁舟之雅兴,纵兰亭已矣,仍竭尽风流。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诗意的栖居,就是那种在生活里能到处感受到美的存在的生存,语文则是诗意栖居的载体,是审美创造的过程,是情绪感染的过程,它像一股泉流,沁人心脾,给人以精神的洗礼、性情的陶冶,最终使学生成为灵魂得以净化与飞升的情怀少年。
情怀语文即拥有生命情怀的课程。以烁古今之沉思,纵浮生若梦,仍几何为欢。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语文学习,则是对人生的一次探索,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命的感怀、对生命的敬畏,最终使学生成为对生命充满热爱的情怀少年。
情怀语文即拥有家国情怀的课程。以腾中华之壮志,叹历史兴亡,仍慷慨此身。家国情怀是每一个中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情怀。语文课程则是一片润土,培育学生对家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内化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使学生成为更具担当、更有胸怀的情怀少年。
总之,情怀语文凝聚着对美好人生的无尽追求;折射着平淡生活中生命的本真;承载着对民族的担当、社会的关注、人生的思索。情怀语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诗意情怀、家国情怀,进而丰盈学生的灵魂,使学生成为一名真正有情怀的中学生。
第二部分  学科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学生个人成长中,语文学科要为其广泛涉猎提供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广博知识、增长见识,同时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学生的品格,使之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和健全自身修养,做有情怀的中学生。
一、学科课程总目标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从这一概念出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学科“润物无声,以情怀丰盈灵魂”的课程理念,设置了我校语文学科课程总目标: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读书、广泛读书、独立读书,积累丰富多彩的文学语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提升文化品味,促进精神成长,树立并坚守高远的志向,使自己具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高远的情怀。具体而言,我校的语文课程目标如下:
(一)语文显性课程目标
关于情怀品读教学。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关于情怀写作教学。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学会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关于情怀交际教学。通过参与各个课程中设置的一些活动课,参与形式多样的比赛,参与一些交流、互动和分享,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交流,在别人分享成果和心得时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己在向别人表述观点时要自信、负责,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研讨中,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于情怀实践教学。通过参与各个课程中设置的一些活动,如制作读书卡、制作手抄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培养自身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对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整合,使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组织文学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以此来提升自身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语文隐性课程目标
审美目标。通过《朗读者》《唐诗经典》《宋词情韵》等课程,诵读古代诗词,品味古诗文的魅力,了解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拓展知识面,坚实基础,丰厚素养,提高文学作品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思想价值目标。通过《说文解字》《大话西游》《听时光飞舞》等课程,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加深对祖国历史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陶冶情操、砥砺道德、摆脱庸俗、提高境界。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二、学科课程学段目标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分成七、八、九三个年级来学习。学段目标如下:
(一)七年级学段课程目标
有意识地进行知识迁移,向课外发展,多读、乐读。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范围,阅读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写作表达要有真情实感、条理清楚、内容丰富;日常交际中,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与他人交流,提高个人修养;通过参与文学社活动,提升自主组织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提升自己,使自己拥有长远的眼光、高远的情怀。
(二)八年级学段课程目标
欣赏文学作品,初步感悟文字的魅力,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升欣赏品味;写作中能根据不同的行文目的选用不同的文种,并遵循格式,学会得体的表达,创意的表达;日常交际中,能清楚、连贯、自信的表达,并且根据需要调整相应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针对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确定主题,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资料,能讨论分析问题并做简单报告,逐步养成深入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九年级学段课程目标
阅读中能发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异同,把握不同的作品风格,同时广博学识,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世界;写作中能自主优化结构、深化主题、锤炼语言,做到结构精致、主旨深刻、文采风扬;日常交际中,能语言生动、观点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讨论问题能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能就身边发生的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互相讨论,沟通见解,并且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系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做有情怀的中学生。
第三部分 学科课程框架
语文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基于我校语文学科“润物无声,以情怀丰盈灵魂”的理念,设置了我校语文学科的课程结构。我校语文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基础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共同基础;拓展性课程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选择能力。
一、学科课程结构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历史文化与学校课程理念以及语文学科课程理念,围绕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我们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情怀品读、情怀写作、情怀交际、情怀实践四个方向进行课程构建,从而形成语文学科“情怀语文”课程群。
(一)情怀品读
培养每个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让学生在有底蕴、有情怀的语文课堂中,结合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浸润美好情感,感悟深邃思想,积累多彩文学语言。
(二)情怀写作
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学会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条理清楚且丰富地表达意思和内容。推进以读促写、读写升情的情怀语文课程建设,在注重学生体验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情怀交际
通过各个课程中设置的一些活动课,形式多样的比赛,师生、生生之间的一些交流、互动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交流,在别人分享成果和心得时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己在向别人表述观点时要自信、负责,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研讨中,营造开放、个性的氛围。通过教师借助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真正有情怀的中学生。
(四)情怀实践
通过各个课程中设置的一些活动,如:制作读书卡、制作手抄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整合,使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构建注重学生体验的、开放的、个性的情怀语文课堂。能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分析等方法解决自己的兴趣问题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感受语文世界的精彩纷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更能浸润其内在的精神涵养。
二、学科课程设置
“情怀语文”课程是基于“灵智教育”的教育理念,结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联系,针对在校学生实际情况量身打造的课程。所有课程依据各年级学生学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贯穿七、八、九三个学段,根据不同学段的知识储备和学生需求编制不同的内容,由各年级段的任课老师组织实施。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见表1-1-1):
表1-1-1:语文学科拓展课程设置表
课程
学期
情怀品读
情怀写作
情怀交际
情怀实践
七年级
上期
半部《论语》促成长
简单记叙文写作
朗读者
经典诗词大会
下期
大话西游
复杂记叙文写作
见字如面
颂美德故事
八年级
上期
说水浒
日常应用文写作
我是小记者
生活中的语文
下期
听时光飞舞
简单说明文写作
说文解字
网络语言大家谈
九年级
上期
小说群文阅读
简单议论文写作
唐诗经典
名师面对面
下期
戏剧群文阅读
中招应考文体写作
宋词情韵
天下国家
第四部分  学科课程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以嵌入课堂式实施,选修课主要以社团形式实施。语文学科通过构建“情怀课堂”、举办“情怀语文节”、打造“情怀社团”、实施“情怀品读”课程、开展“情怀实践”活动等多种路径推进课程实施。依据学情,由浅入深,分年级、分学期实施。
一、构建“情怀课堂”,奠定博学之基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话题。正是语言文字背后的人文传统才使语文有了灵气。引导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也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这也就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还需提高语文素养、人文情怀。因此为弘扬人文精神,变单一语言课堂教学为知、情、意统一的课堂教学,并结合我校历史、文化、语文学科实际情况,我们特提出 “情怀课堂”的概念。
(一)“情怀课堂”的内涵与实施
1.“情怀课堂”的内涵
“情怀课堂”是目标切实、内容广阔、过程灵动、方法多样、注重情怀的课堂。
(1)目标切实。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有了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有序、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学习目标的确立应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分析,让学生获得新知识、能对文本有独特理解、能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人文情感。总而言之,学习目标必须能让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达到可测量的效果。
(2)内容广博。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因其学科特殊性,语文学科可利用资源无论古今中外还是书本现实,俯拾皆是。“情怀课堂”把知识拓展、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资料引进课堂,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形式。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应体现体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融通、迁移,体现语文素养,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体现心灵与生命的成长。
(3)过程灵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在学习过程中,力求有丰富的情感,饱满的激情,审美的眼光,探求的精神和强烈的人文情怀。
(4)方法多样。“情怀课堂”不是模式化和一成不变的。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变化来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情怀课堂”学习内容或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进行讨论,或引导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生命、健康等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情怀课堂”以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智慧滋养学生心灵,促进智慧成长。
(5)情怀深广。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教学之道,道在情智共生。“情怀课堂”除了掌握学科知识,还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责任。“情怀课堂”鼓励学生去写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去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从广阔知识和生活小事中去寻找灵感,去发掘主题,去启迪智慧。用真情关注学生,用智慧激活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呈现“情怀课堂”的人文气息。
总之,“情怀课堂”是多姿多彩的、丰富实用的、生动有趣的,是扎根于基础、发展于未来、有益于学生的课堂。
2.“情怀语文”课堂的实施
构建“情怀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由重讲授、重做题、重结果向重活动、重生活、重能力改变。而这些改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实施。具体而言:
(1)开展集体备课,推进校本教研。学科组长带领学科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活动,集合众长,推进学校校本教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始终以“情怀课堂”为核心,开展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目的的拓展语文课,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提升课堂品质。
(2)创新课堂形式,领悟生活本真。语文学习不仅满足人的心理、情感、精神、审美等多方面价值的需要,还应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以“情怀课堂”为核心,创新多种课堂形式,如“翻转课堂”、“主体式课堂”、“探究式课堂”、“合作式课堂”、“问题式课堂”等。此外,“情怀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创设时政播报、小组辩论赛、读书卡片、趣味改编等活动,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些新课堂形式,充分结合校情、学情和社区资源,有力地推进了“情怀课堂”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课堂活动中,对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3)研发校本教材,拓宽学生视野。学习语文首先是教科书学习,但教科书受篇幅的限制,所选文章数量不可能太多,难以满足大量阅读的需要。据此情况,教师研发编写校本教材《听时光飞舞》,立足于课内,在每课或者每单元结束后选取或体裁相同,或题材相近,或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力求与教科书形成呼应,沟通课内外学习,使二者相得益彰。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用到课外阅读之中。便于同学们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培养文化尊严感,提高阅读品味和审美能力。
(4)注重潜移默化,引领价值观导向。语文课堂涉及到了人文性及知识性,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情操,最终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观,这是语文课堂至关重要的内容。“情怀课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与课堂相关的道德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并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及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不断的感染,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情怀课堂”的评价方式
根据“情怀课堂”的内涵特点,学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人文情怀方面,制定“情怀课堂”评价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课堂发展方向。(见表1-1-2)
表1-1-2:  “情怀课堂”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得分
目标切实(20分)
1.学习目标基于学科素养和课程标准,适合校情学情,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体现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统一,突出活动性和实践性。
2.在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形成清晰的任务单。
内容广阔(20分)
1.学习内容注重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通过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精深加工,会构建知识框架,会联系生活实际。
过程灵动(20分)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大胆实践、积极交流,勇于展示个性化观点。
2.通过变式拓展,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展示,发展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课堂学习。
方法多样(20分)
1.能根据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并体现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多样化。
2.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注重学法和策略指导。能适时有效地介入课堂,精讲点拨,变式拓展。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展示,发展求异思维。
人文情怀(20分)
1.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文学作品赏析,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并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合评价
二、举办“情怀语文节”,乐享语文之趣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们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乐中学,在乐中思,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人文情怀也稳固地培养起来。
(一)“情怀语文节”课程的设立与实施
我校以“灵智”文化为载体,“润物无声,以情怀丰盈灵魂”为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课程开展了“诵读比赛”、“ 书法艺术”、“ 课本剧表演”、“ 征文比赛”、“与名师面对面”等活动。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能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课程的设立与实施如下((见表1-1-3):
表1-1-3:“情怀语文节”课程的设立与实施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组织实施
诵读比赛
以中外古诗歌为主要内容。
每周开设一次诵读课,以学生报名为主,老师推荐为辅,统一时间地点进行比赛。
书法艺术
以“积前人之学,浴墨林之风”为
主题开展书法比赛。
纸张由学校统一筹备,钢笔作品统一用A4纸书写,各班推选出两名同学的作品进行校内展示。
课本剧表演
以课文为主要内容,由学生自导自
演,老师适时给出建议。
教师挖掘教学资源,选定课文,然后组织学生踊跃参加,并选出适合的演员,通过2—3周的时间进行演练,最后进行展示。
征文比赛
以观后感、读后感为主,也可写身边人,身边事,抒发自己的感受。
征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要求是自己的真实作品,学校组成特定的老师进行评比。
与名师面对面
以指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心理为
主要内容。
选取特定教师,4人一组,每周利用特定时间在学生活动室进行,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心理上的指导。
(二)“情怀语文节”评价方式
一个好的课程实施,必须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方案与之相配合,这样才能使其发挥到最好的作用。“情怀语文节”的评价维度分为五大大类别: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学生表现、活动效果和人文情怀。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1-4)
表1-1-4:“情怀语文节”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得分
活动开展(20分)
1.活动内容生动有趣,体现人文性,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活动贴近生活,具有创新性。
3.活动具有针对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内容丰富(20分)
1.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知识有一定的拓展,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也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学生表现(20分)
1.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能过根据活动的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情感上的丰富。
活动效果(20分)
1.整个活动开展流畅,各个环节衔接紧密。
2.不仅学生通过活动得到能力的提升,老师也能从活动有一定的收获。
人文情怀(20分)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弘扬我们传统优秀文化。
综合评价
三、打造“情怀社团”,展露个性风采
社团活动的开展,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外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风采,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还有利于塑造学生完善人格,更是学校精神建设的有力抓手。基于此,我校语文学科试图以创办社团为途径,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表现个性、展露风采,培养有高远情怀的中学生。
(一)“情怀社团”的创建与实施
提升“情怀社团”品质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在学科组成员的共同商议之下,一改过去的兴趣型社团的形式,向特长型、专业型发展,逐渐培养学生的高远情怀。特创办羿阳文学社、重温国风、牵手经典等语文社团,涵盖写作、阅读、名著、汉字、课本剧、社区活动、古诗文等领域;语文社团的数量、人数、类别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也各有特色。
羿阳文学社,主要是举行知识讲座、竞赛、采风、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经验交流等系列 听、说、读、写、看、创活动。如举行“传统节日会被洋节取代吗”的辩论赛,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家国情怀;开展“外国诗歌欣赏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鉴赏水平,提升人文情怀;举办“让文章摇曳生姿——插叙”的知识讲座,提高知识技能,激发写作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重温国风社团,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及其文化意蕴为载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其博大情怀。
牵手经典社团,以名著为载体,通过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经典、感悟经典,提升文化情怀。
基于以上社团的开展,我校语文组出台了相应的社团章程、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等,努力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逐步摸索出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符合学生社团发展规律的方法。
提升社团综合品质,是我校“情怀社团”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在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心参与下,我们的“情怀社团”一直遵循着学校对社团发展的要求形成了以“灵动、勤勉、创新、智慧”为社训,集刊物发行、文学交流、文艺演出、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生社团,以打造有情怀的社团。
(二)“情怀社团”活动评价方式
为保证社团出成绩、上水平、真正成为学校每一个人共同的社团。特制订相应的活动评价标准,主要从从出勤情况、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特色创新等维度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1-5)
表1-1-5:“情怀社团”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分值
评价标准
教师评分
出勤情况
20分
实行签到制度,按时参加社团活动,不迟到,不早退。
活动过程
20分
目标明确,活动主题积极健康,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组织条理,过程有序开展,学生满意度高。
20分
社员参与热情,气氛热烈,能充分发展自我特长,团结协作,在互动中提升自己。
活动效果
20分
能达成预期目标,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积极参与社团成果展示交流。
特色创新
20分
成果作品有特色、有创新、有亮点。
总体评价
四、实施“情怀品读”课程,促进精神成长
我校图书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课堂教育的延伸,课外教学的阵地。 我校图书室现拥有各类藏书11余万册,有着明净优雅的阅读环境。我校依据时代改革要求,集合我校教师精心挑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优秀图书,通过外在硬件环境的建设,我校营造出有利于阅读的文化氛围和读书氛围,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各类读书比赛活动中受益匪浅。
(一)“情怀品读” 课程的设立与实施
阅读是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更是提高能力、丰盈精神最有效的途径。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开设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和情感体验。
基于我校学生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质量、有阅读要求而无阅读方法、有阅读行为而无阅读效果的现状,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开设阅读引领课。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引领课, 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德育教育重点等,向学生推荐中外经典名著、传记人物、寓言故事等书籍,使阅读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教授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训练学生找重点进行阅读的意识,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选择课外阅读书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具体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3.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理,做读书笔记,启发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学会归纳学习心得,摘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开展读书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故事分享会等系列交流活动,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对书籍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情怀品读” 课程评价方式
“情怀品读”活动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人文情怀为目的,坚持评价标准多维化。
定时定量进行阅读成果展示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要做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定性评价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读书情况与能力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读书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将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起来,搜集能反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资料。如:学生读书表现、读书兴趣、读书笔记等。
总评价采用等级制,标准分为A(优秀,得分90-100之间)、B(良好,得分75-89之间)、C(合格,得分60-74之间)、D(有待努力,得分60以下)四个等级,先打分,总评折合为A/B/C/D四个等级,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1-6):
表1-1-6:“情怀品读”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师评
平均分
阅读态度评定(30分)
阅读兴趣评定(10分)
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坚持每日阅读。
阅读量评定(10分)
每日课外阅读量多于3000字。
活动参与情况(10分)
每学期参见阅读活动多于3次,至少有2次获得优秀评定。
阅读方法运用(40分)
阅读指向性(20分)
阅读目的明确,指向性强,能根据老师推荐书目自主选择书籍进行阅读,自主阅读意识较强。
阅读方法运用(20分)
能够运用教师指导的阅读方法对某本书籍进行阅读,并能根据不同书籍、不同内容选择不同阅读方法,会写相关批注、阅读心得等。
阅读成果展示(30分)
阅读过程性资料(20分)
一学期不少于5篇阅读心得,能在心得中体现对作品中感人情景、形象及内涵的理解,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及获得的有益于成长的启示;阅读批注、摘抄等不少于150段,并能写出阅读感受,在批注中能体现理解力与表达力。
阅读活动参与度及测试成绩(10分)
按时参加各项阅读活动及测试,测试成绩优异。
五、开展“情怀实践”活动,践行知行合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现阶段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复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求知、主动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开发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综合能力。我校所倡导的“润物无声,以情怀丰盈灵魂”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在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格。
为了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课程,我校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情怀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典诗词大会
“经典诗词大会”是为激发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认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活动。
1.活动实施。提前发放100首经典诗词题目,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课下组成五个六人小组,并合作学习诗词内容,适当进行任务分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词比赛。五组成员分别进行诗词接龙和诗词连连看两个环节,其余同学分成评委、监督人员、秩序维护人员和计分人员。比赛结束,得分最多的小组获得冠军,并进行奖励。
2.  评价方式。活动坚持评价维度的多样化,从认识和理解方面进行活动的评价,实施过程中采取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的诗词阅读量和理解能力。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1-7):
表1-1-7:“经典诗词大会”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自评
师评
平均分
诗词熟练度的评定
(20分)
能准确、快速的进行诗词接龙
诗词准确度的评定
(25分)
能准确的进行诗句匹配
诗词理解度的评定
(25分)
能准确的对应作者和诗篇;能理解诗词内容。
诗词书写的评定
(30分)
能正确、规范的书写相应诗句。
(二)诵美德故事汇
以传统美德为载体,以故事为核心的“诵美德故事汇”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活动实施。提前给出中华传统美德的五个主题:诚信、和谐、爱国、忠孝、自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课下组成五个六人小组,搜集与主题相关的经典故事和名言警句。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故事会。五组成员竞相讲述,故事最为精彩喝彩声最多的获得奖励。故事汇结束,将每组最精彩的故事编辑成册。
2.评价方式。“诵美德故事汇”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故而采用多维评价方式,组评和师评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搜集故事及语言表述的能力。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1-8):
表1-1-8:“诵美德故事汇”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组评
师评
平均分
美德故事类别的评定
(20分)
能准确的将美德故事按照五个主题进行归类
美德故事内容的评定
(25分)
能搜集与传统美德有关的故事,且内容与主题相符
美德故事生动性的评定
(25分)
能清晰的生动的讲述故事
美德故事讲述者的评定
(30分)
能准确的概述故事内容;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三)生活中的语文
“情怀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的趣味性。基于此我们开展了“生活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活动实施。学生搜集街上招牌、广告词、对联等,并用图片或手抄的形式进行整合。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呈现所搜集的内容,学生合作交流其用意,谈谈收获,并为未来自己的店铺设计一块创意招牌。最后将自己的创意招牌制作出来张贴在自己的学习天地。
2.评价方式。“生活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坚持多维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语文中创新生活。活动采用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生活观察力和创造力。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1-9):
表1-1-9:“生活中的语文”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组评
师评
平均分
搜集内容有效性的评定(20分)
能搜集有益的招牌、广告词、对联等
搜集内容操作性的评定(25分)
能从招牌中发现语文,并联系所
学知识进行解读
自制招牌的合理性评定(25分)
能创造与主题相关的招牌
自制招牌创意性评定(30分)
能创造有新意的招牌
(四)网络语言大家谈
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为顺应时代潮流,正确辨别网络信息而开展“网络语言大家谈”活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搜集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辨别是非,并能够得出结论和正确认识。
1.活动实施。各班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一些常见的网络语言,将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分类梳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语言大家谈”活动,并分成五个小组,在同学、老师、家长、亲友中做调查问卷。每组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整理,最后写出自己的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建议。
2.评价方式。“网络语言大家谈”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启发,在实践中提高认知。因此活动采用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从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实践,从而考察学生的信息分类和整合的能力。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见表1-1-10):
表1-1-10:“网络语言大家谈”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组评
师评
平均分
网络语言类别的评定(20分)
能搜集常见的网络语言,并进行分类;能清晰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调查问卷的合理性评定(25分)
能掌握制作调查问卷的要点,并正确
的制作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可操作性评定(25分)
能制作调查问卷,可实际操作和调查
调查问卷的结果展示评定(30分)
能有效的进行资料汇总和整合,并将
结果清晰的展示
总之,我们认为,“情怀语文”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的依托;是以打造“情怀课堂”为平台,践行“润物无声,以情怀丰盈灵魂”的课程理念;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我们坚信,通过“情怀语文”课程的实施,定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具有高远情怀的青少年。
(撰稿人:赵娜  吴瑶  郑晨曦  史艳兰 敬露璐  陈曼  李欢  于焕焕  朱光辉 崔君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许剑和她的“班本课程”
让学生“接管”课堂!8年教改,这所普通校的教育增值力不同凡响
【智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建设
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领导者
名校之道(6)|让每个生命绽放灼华——平度市实验中学的精神品质与实践探索(三)
【聚焦】课程变革,让优秀在这里生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