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斡腹”:蒙哥派忽必烈征大理,绕道西南以拊南宋之背计划'

蒙古国建立时,与之为邻的是西夏和金两个王朝,成吉思汗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先攻打西夏,进而征讨金王朝。

一、六征西夏

西夏是党项贵族建立的政权,其地“东距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抵大漠”,与宋、辽、金形成对立之势,并利用宋辽、辽金之间的矛盾,保持自己的特殊地位。

西夏国内除党项人外,还有汉、回鹘、吐蕃、塔塔尔等民族,以农业经济和畜牧业为主。公元十二世纪中期后,由于以党项贵族为首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使西夏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激化,国势由盛渐衰,而其北境又与克烈、乃蛮部接界。为此,成吉思汗决定先攻打西夏,以解除攻打金国之后患。

他先后于公元1205年春、公元1207年秋,两次向西夏进兵,但未深入到西夏内陆。公元1209年,蒙古军队第三次对西夏用兵,长驱直入,俘获西夏军副主帅高逸,并进围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迫使西夏国主李安全纳女求和,臣服蒙古国,每年向其纳贡。这样,成吉思汗既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又可以利用西夏来夹攻金朝。

由于蒙古国的屡次征调,使西夏疲于奔命,产生了对蒙古的不满,双方的关系逐祈疏远。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又命西夏出兵从征西域,被西夏拒绝,蒙古军在西夏亳无准备的情况下再次包围中兴府,迫使西夏国主李遵顼遣使求降,蒙古军此时专事西征,不久从西夏退走。从此,李遵顼跟随蒙古军队,连年对金国用兵,夏金之间“十年不解,一胜一负精锐皆尽,而两国俱撇”,西夏经济濒于崩溃边缘。

但李遵顼等人仍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使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和蒙古屡次征兵问罪的结果,李遵项只得让位给次子德旺,自称上皇。德旺即位后,采取了与金国约和的政策,双方称为“兄弟之国”,并遣使联络漠北诸部,共同反对蒙古国。成吉思汗再次向西夏兴师问罪,派木华黎之子孛鲁进行征讨。公元1224年秋,孛鲁率军攻破中兴府,对西夏第五次用兵。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从西域返回后,又大举侵入西夏,攻破黑水、沙州、肃州、甘州等城,西夏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但因力量悬殊,未能取胜。蒙古兵紧接着又攻占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十一月进攻灵州,杀死西夏军民无数。公元1227年春,成吉思汗留兵围攻中兴府,自率蒙古军攻金,后于七月病死于军中。中兴府军民协力拒守,因城中粮尽,兵民皆病,被迫投降,蒙古军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杀死了西夏国主李晛,西夏国至此灭亡。

二、灭亡金朝

灭金是成吉思汗南下的主要目标之一。大蒙古国成立不久,成吉思汗即议伐金,但由于金朝势力强大,成吉思汗未敢轻举妄动,在伐金之前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成吉思汗打击了国内的反对派——以晃豁坛部萨满阔阔出为首的萨满势力;消灭了乃蛮部及篾儿乞部的残余势力;征服了蒙古草原北面的“林木中百姓”,叶尼塞河上游的斡亦刺部,贝加尔湖周围的秃马惕、不里牙惕、巴儿浑等部,加强了大蒙古国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同时,三征西夏,使金朝失去了对抗蒙古的依托,原臣属于西辽的畏兀儿也于公元1209年归附蒙古,这样,南下灭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蒙古国与金朝之间,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即金太宗统治时期(公元1123-1135年)就有往来关系,后来双方才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成吉思汗从归附的汪古部、契丹人、畏元儿人那里了解到金国国主腐败无能、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后,认为向金朝进攻的时机已到,于公元1211年率兵南下,对金朝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成吉思汗军队以汪古部首领为向导,越阴山,破乌沙堡、乌月营等地后,连克昌州、桓州、抚州,大败金军于野狐岭(今张家口市西北)、会河堡。蒙古军入居庸关,直逼中都,后因金军坚守,才班师回营。与此同时,成吉思汗的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也率军攻下净、丰(今呼和浩特东白塔镇)、云内(今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东胜(今托克托县)、武(今山西五寨县北)、朔(今山西朔县)等州,直逼西京(大同)。公元1212年,蒙古军乘胜攻陷宣德州(今宣化)、威宁(今内蒙古兴和北),围攻西京,因成吉思汗为流矢所中,遂撤围罢兵。

同年,先锋哲别攻占东京(今辽阳)。公元1213年秋,蒙古军仍按上次进军路线再次出兵,先取宣德、德兴(今河北怀来东),追至居庸关北口。居庸关防守坚固,成吉思汗遂采取迁回包抄战术,自率主力向西南入紫荆关,取涿州(今河北涿县),并命哲别袭取居庸关。后分兵三路深入金朝腹地,各路皆取得胜利。黄河以北数千里,除中都等十一城尚未攻克外,辽西、河北、山东、山西的广大地区皆归成古思汗之手。公元1214年,金国被迫献卫绍王女岐国公主及大量金帛人口、马匹求和,成吉思汗退兵。

金朝为了保存实力,迁都汴京(今开封),驻守中都以南的乣军又发生哗变,投降蒙古。成吉思汗得知这个消息后,遂派部将率兵南下与乣军会合,围攻中都。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中都于公元1215年五月被蒙古军攻破。成吉思汗又派遣部将抄掠河北、山东各地,大掠河南,他自己则于公元1216年春回师,把继续对金经略的任务全权交给了木华黎。此时金朝仅占有河南、山东、陕西的部分地区,成为苟延残喘的小朝廷。至此,蒙古军在对金朝的作战中,共攻破城邑八百六十二处,使黄河以北的所有土地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木华黎接受成吉思汗交给的任务后,统领汪古、弘吉刺、亦乞列思、兀鲁兀、忙兀惕等部以及归降的契丹、女真、乣、汉诸军,前去征讨金朝。早在成吉思汗攻打金朝前,就有不少契丹和汉族官僚地主武装投降蒙古,对蒙古攻金起了很大作用。木华黎继续奉行利用契丹、女真、汉族地主武装的政策,使之成为攻金的一支重要力量。

例如金抚州降将契丹人石抹明安,涿州降将汉人王楫。永清汉族地主史秉直、史天倪父子,兴中府土豪石天应等等,都在蒙古攻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木华黎十年时间对中原地区的经营,到公元122年蒙古军已占有河北、山东全境,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在击溃西夏主力之后,挥师入金,攻陷临洮等府州,金哀宗遣使向成吉思汗求和。

公元1223年木华黎卒,攻金之役暂停。成吉思汗亦于公元1227年七月病逝。窝阔台即位后,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采取联宋灭金的策略,于公元1230年亲率蒙古军主力向金朝进兵,拔天成等城堡,破韩城、蒲城,克风翔。金弃京兆,迁民于河南,潼关以西尽为蒙古所握。金国派重兵把守潼关,黄河一线也守备严密,蒙古军屡攻不克遂改变战略,分兵三路以进。

窝阔台自统中路,渡过黄河,由洛阳进;拖雷总右军绕过潼关,由宝鸡南下,通过宋境,沿汉水由唐(今河南唐河县)、邓(今河南邓县)北趋开封,斡陈那彦左军由济南进,左、中、右三军对汴京形成包围之势。是年秋,窝阔台攻破河中府城(今山西永济西),由白坡渡河,攻入郑州,金军黄河一线的防卫瓦解。拖雷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以南)一战中大败金兵,金军精锐尽失,潼关守将献关投降,河南十余州相继被蒙古军攻陷,汴京已成为一座孤城。

金哀宗等人在蒙古军攻汴京时向蒙古求和,汴京人民则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公元1233年初,金哀宗出逃汴京,汴京守将举城投降,蒙古军占领金都。金都又先后转移到归德(今河南商丘)、蔡州(今河南汝南)。公元1234年正月,蒙古和南宋攻围蔡州,金哀宗自杀,金亡。

三、灭西辽

公元1208年,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出律被蒙古军击败后,逃入西辽,骗取了西辽主直鲁古汗的信任,娶其女为妻。公元1211年屈出律勾结花刺子模推翻直鲁古汗,篡夺了西辽皇位,但表面上仍尊直鲁古为太上皇,用西辽国号。

屈出律篡位后,倒行逆施,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伊斯兰教信仰,改信佛教或景教,并虐杀伊斯兰教上层人士,遭到人民的怨恨。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哲别率军两万征讨屈出律,屈出律闻知慌忙逃跑。哲别利用屈出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伊斯兰教徒的不满情绪,很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消灭了屈出律及其同伙,占领了西辽故地。

四、进攻南宋

蒙古国兴起之时,南宋和金朝是两个较为强大的政权,但南宋统治集团十分腐败,不仅不能依靠人民的力量抵御外族的侵扰,收复故地,反而与人民为敌,把取得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敌方的纷争之上。蒙古国为了灭金,与南宋约定,待灭金取胜后,将河南之地归还南宋。

灭金后,蒙古国不仅失信,而且以南宋出兵收复三京(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归德)为借口,于公元1235年,几路出兵攻打宋朝。窝阔台次子阔端率西路军,进取四川,招降亡金将领占据秦、巩等二十余城。次年,占领成都。窝阔台三子阔出诸王口温不花等则率东路军入唐州,陷枣阳,下郢州(今湖北钟祥)、襄阳、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县),后在黄州(治今湖北黄冈)受阻而还。这一次蒙古军的南侵,荆襄、两准、四川等地皆遭掠夺。

公元1241年窝阔台去世,经过成吉思汗家族内部几年的纷争,蒙哥于公元1251年即位,又开始了对南宋的大举进攻。从几年来对南宋的征掠中,蒙哥看到直接与南宋交战,一时难以取胜,乃决定派忽必烈征大理,绕道西南以拊南宋之背,为“斡腹”之举。史载:

“(宪宗)二年,岁在壬子(公元1252年),我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以介弟亲王之重,授钺专征。秋九月出师,冬十二月济河,明年春历盐、夏,四月出萧关,驻六盘,八月绝洮,踰吐蕃,分军为三道……十月过大渡河…十一月渡泸,所过望风款附……十二月薄其都城……。”

忽必烈攻下大理城,斩杀了顽强抵抗的大理国大臣、实权派高昇泰,大理国主段兴智投降,大理国亡。公元1254年春,忽必烈回师,令兀良合台经略云南,兀良合台又先后招降了云南境内的未降部族,对云南实行了军事治理,并于公元1258年“率四王,骑兵三千,蛮僰万人,破横山寨,辟老苍关,徇宋内陆。”他们“蹴贵州,蹂象州,入静江府,连破辰、沅二州,直抵潭州城下。”

兀良合台率军经贵州、广西、湖南等地,与忽必烈会师武汉,实现了对南宋“斡腹”之举的计划。第二年在围攻合州的战役中,蒙哥汗中流矢,死于军中。忽必烈为了赶回上都争夺汗位,暂时停止了对南宋的战争。

参考资料:

1、《史集》第1卷第2册,第265页

2、《元朝秘史》第255节

3、《西夏书事》卷12

4、程文海:《世祖平云南碑》、《新纂云南通志》卷92《金石考》

5、《元史・兀良合台传》卷121,第2981页

6、亦邻真《成吉思汗与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

7、《金史·西夏传》卷134,第287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和南宋联军灭金国:南宋史上的无奈与悲剧
黄盟读史笔记「之二十二[2]
一口气看完蒙古帝国54年历史
蒙古帝国的扩张
1201年
崖山之后98年,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回老家,亲自给“北遁帝”上谥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