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鲍屯屯堡水利系统历史管窥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委员会在曼谷授予中国贵州安顺鲍屯明代水利工程保护项目亚太遗产保护最高奖项“卓越奖”。评委会对鲍屯古代水利工程保护及水碾房修复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树立了在中国进行农业景观保护的卓越范例。参与保护项目的各个机构开展了富有创见的合作,注重基地的整体性。修复项目复原了水碾房为代表的有着600年历史的水利设施,通过水坝、水道、堤和水碾房全面恢复,恢复了农业生产的秩序。项目高度敏锐而周到地确保了复原它们的真实面貌,重现了历史光辉。通过对传统农业设施功能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和当地文化活动的结合,这一项目为我们展现了保护在现代化发展压力下快速消失的亚洲文化景观的重要意义。”

1  鲍屯形成的时代背景

贵阳-安顺间的黔中屯堡是600年前明朝政府统一云南及稳定西南战略部署的产物。朱元璋在重新行使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和平定四川割据政权后,开始征服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步骑30万人由贵州进入云南,开始征南战争。征南战争期间,驻扎贵州的明军相当有限,主要任务是执行滇黔驿道上的军事戍守和后勤保障。战争之初,军粮短缺,朱元璋甚至以向云南纳米六斗给淮盐二百斤的优厚条件征集粮食。为了战争和今后边疆稳定的需要,明王朝不得不把就地屯田养兵放在重要的位置。

洪武元年(1368)为稳定贵州全境,明政府首先在镇远设清浪、梅溪、相见、柳塘四堡。随着战争的推进,以安顺为中心的黔中屯堡迅速增加。至洪武中期,以屯堡为据点的滇黔交通线形成。时以安顺为中心的卫所屯堡也已建立起来,其密集程度远远超出贵州其它地区,成为以后屯堡人的聚居区。


明代贵州屯堡主要为军屯,各屯分属各卫所,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他们大多来自南直隶(今江苏、安徽、河南大部)。各地的屯田兵由卫所负责,卫所置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卫所给屯田军户发放农具种子,各军户所得耕种土地的数量与其军职有关,没有统一的分配标准。时人谢东山在其《屯田议》中称“总旗十八亩,小旗十四亩,军人十亩,皆得其子粒之输,以充月粮之食”。然而,这只是当时土地分配的一个大概原则。实际上,每户所能耕种的土地一般在二十至五十亩不等。以驻守为目的,以屯田保障守军的粮食供给,这在客观上起到了稳定西南地区的效果。明代,军屯制度伴随始终。贵州都司所属卫所有屯堡700余处,屯田总额约一百万亩,有灌溉之利的池塘93处,形成屯田与民田犬牙相交,“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遍列于原野”的局面。

贵州境内军屯的早期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洪武元年(1368),在镇远设清浪、梅溪、相见、柳塘四堡。二十三年(1390)镇远大举屯田;

洪武十一年(1378),中央政府置贵州都司卫所,开设屯堡;

洪武十二年(1379),设毕节、乌撒二卫。二十一年(1388),二卫始设屯田;

洪武十七年(1384)在铜鼓(今锦屏)、思州屯田;

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延安侯唐宗胜奉命前往贵州督查各卫屯田。

建文四年(1402),定屯田科则,“每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收贮屯仓,听本军支用。余粮十二石,给本卫官库俸粮。每卫指挥一员,每所以千户一员提督。都司不时委官督查。年终将上仓并给过子粒之数造册赴京比较”。

至此,贵州屯田全面推行,所产粮食可以保障驻守军队的自给自足。

2  鲍屯村水利体系工程

2.1基本情况

鲍屯村隶属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西距安顺市约24km,东距平坝县约21km。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名。河谷平地散布在崇山峻岭之中,自成一方天地,其间有溪流穿过,适宜人类生存定居,贵州人称为“坝子”。鲍屯村所在就是这样的“坝子”之一。从高处俯瞰鲍屯,但见村落坐北朝南,分布于山丘之阳,半坡之上,左右皆有青山相拥,地形呈“凹”字状的南北高中部低特点。村前有大田坝,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通风向阳,气候温和。乌江支流型江河从村西南流入,蜿蜒而过,河水清澈,终年流淌不息。河床中泉眼众多,灌溉条件极好。即使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旱,上游河水断流,鲍屯依然是“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

屯堡人根据地形和水资源条件,对村落的位置和引水方式进行了周密的设计使鲍屯村落与水利体系(图2)非常协调地融为一体。鲍屯村的地势总体是西南高东北低,村落以南约100m处(水碾房所在)是南渠(即干渠,称新河)和北沟(即村落自北而南的排水沟)的汇合点。大坝河(型江河在本地的称呼)由南而北向村落所在方向流来,村民通过不同高程的沟渠获取灌溉和生活用水,而污水和区间洪水则自北而南经村南端的门前塘汇合后,排入北沟,至水碾房入新河,然后东流,至回龙坝与老河汇合,进入第2 个水仓。

鲍屯水利系统的布局既保障了村落灌溉、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的要求,也避免了洪水对村落的袭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研究员鲍世行将该水利系统与皖南村落的“水口”设计进行过比较,并指出两者的类似之处。勿庸置疑,来自江南的移民带来了当地的水利技术。然而,鲍屯的先民并非简单地照搬江南水利技术,而是结合当地地形和河流水文特点,对全村的引水和渠系工程进行了布置,以最少的工程设施满足了村落生活、灌溉用水的需求,同时为区域洪水和生活污水排泄提供了通道。从工程技术的视角看,这一水利系统不是某一类工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土再创造,是经过不断完善后形成的。 

2.2关键工程及工作机理

鲍屯古代乡村水利工程(图2)是一个完整的工程体系。以大坝河(型江河上游段的河名)为水源,以移马坝为渠首枢纽,采用引水、蓄水、分水结合的方式,将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老河(天然河道)和新河两个输水(兼行洪)干渠、3个水仓、1个门口塘,再经过二级坝分水,将水量分配到下级渠道,实现了全村不同高程耕地的自流灌溉。另外,还充分利用河水落差和地形条件兴建多处水碾,为全村人提供生活用水和粮食加工的便利,是具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体系。

鲍屯古代乡村水利工程主要由引水坝(又分为拦河坝、导流坝等型式)、引水与排水渠系、龙口构成。基本情况如下:

1.渠首枢纽—驿马坝

驿马坝是由顺坝(与大坝河方向同向)和横坝(横截大坝河方向)两道坝构成的“L”型拦河坝,驿马顺坝是主坝,坝下为老河。横坝下游为新河,即后来开挖的河道。

驿马坝呈“L”型的布置,构成了区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为“水仓”。顺坝和横坝上设有不同高程的分水涵洞或分水口,可在不同水位时向老河和新河放水。据安顺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测量,水仓以上流域面积约80km2,多年平均流量1.51m3/s,实测枯水流量0.138m3/s。顺坝、横坝的堰体为干砌条石,迎水面及龙口有水泥抹面,但是堰体仍有少量的漏水。龙口是分水辅助设施,在低水期向老河、新河供水。汛期大坝河主流由顺坝分流,经由老河下泄,少量的洪水仍进入新河。顺坝长128m,高1.4m,堰顶宽1m,矩形断面,堰顶高程1310.4m;横坝长30m,高1m,宽0.70m,水仓水深1~2m,水域不大,但在水稻栽种用水最紧要的时间,水仓调节水量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龙口分配,上下游不同高程的农田都能获得灌溉水源。

2.新河及其分水工程

横坝分出的新河,是向鲍屯地势最高的耕地供水的干渠。新河的二级分水坝有两处:小坝(又名新河坝)和门前坝,分别向斗渠分水。

(1)小坝

位于新河中间位置上,堰长17m,堰高1.5m,堰顶宽1.1m,矩形断面,堰顶高程1309.5m。

(2) 门前坝及水碾

新河鲍屯村南端前,门前坝是顺坝,长81m,坝高2m,堰顶宽1.4m,坝身有局部跨塌,坝顶高程1308.5m。坝上有分水龙口,低水时向下游分水。顺坝上还有暗堰(涵洞),可以保证在水位最低时向农渠分水。暗堰在1950年代以后陆续废弃。



新河至此与村外门前塘的沟渠相汇,坝上有水碾房,下有水轮,至今仍可以运转。水碾房是村民鲍奇冲的祖产,1950年收归集体所有,1983年土管部门发还宅基地使用证,恢复为私产。据房主回忆,该水碾房的建成约在6代以上,即其高祖父时即已存在。目前水碾房已成为危旧房,每年汛期乡镇防汛部门都要下发防汛避险通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出资对水碾房进行修复。这一修复工程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委员会的亚太遗产保护最高奖项“卓越奖”。


3.老河及其分水工程

驿马坝顺坝以下为大坝河,鲍屯人称为老河,老河有大小青山堰两道,分水灌溉河道左岸农田。大青山堰分出渠道称大青山河。大青山堰原长60m,堰高1.6m,堰顶宽1.3m,原堰顶高程约1306.53m,现在堰身大部份不存,坝址还有部分残留。小青山堰在老河道大青山堰下游250m,原堰长19m,堰高1.6m,堰身已冲毁,堰顶高程约1306.4m。

3. 水量控制调节的关键工程-回龙坝

新、老河在回龙坝汇合。由长77m,平面呈S型的砌石坝形成了这一水利系统的最后一个水仓。在坝北端还有最后一道支渠分出。回龙坝当地人称老獐洞坝,是这一水利系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拦河坝可以在枯水期囤积来水,维持水仓较高水位,就是维持鲍屯新老河道的水位,也抬高了鲍屯村整个区域的地下水位,满足枯水期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在汛期到来时,洪水经长77m的溢流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将洪水走。回龙坝由本地的石灰岩修筑,过流面呈流线型,坝溢流堰顶宽1.6m,顶高程1306.2m,汛期流线状的坝型,溢流时,形成一道长77m,落差2.2m的瀑布,与青山绿水相映,成为鲍屯魅力独具的景观。

4.渠系配套工程

新河和老河是鲍屯水利系统两条骨干渠道,其中新河为人工河道,全长 1613m;老河即原型江河故道,全长1009m。新老河平均引水量2.1m3/s,灌溉面积3250亩,具有灌溉、防洪、排水(污)、粮食加工等功能。新河和老河共分出7条支渠,分布在不同高程的沟渠既是引水渠也是排水渠,总长5080m。经过现代改造,部分支渠合并,其中驿马井支渠、小果园支渠、大西桥支渠是控制面积最大的三条。

新老河岁修制度至1980年代后逐渐中断,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河道淤积。其中新河淤积在1~3m,老河淤积0.3~3m。由于淤积,渠道的过流能力降低。因行洪不畅,大小青山堰先后在1990年代后期冲毁,汛期沿河农田或房屋时有被淹。

鲍屯的排水由专有的排水沟承担。排水沟分为三级:干沟、支沟和毛沟。干沟平行等高线布置,分为两级,位于最高地势的排水沟,主要排泄坡面洪水。干沟之间由纵向的支沟连接。毛沟兼有灌排双重功能。干沟呈窄深的断面形态,利于渍水排出。排水沟汇集的雨水或灌溉弃水最后回归新河,然后排到老河中。鲍屯完善的灌排渠系,为农田创造了良好的水利条件,这里没有西南地区常见的下湿田,农田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

3  鲍屯古代乡村水利工程价值

鲍屯乡村水利工程的兴建、完善和运行时间约600年。它是屯堡演变、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实证,是本区域人民伟大创造力的历史见证。其工程技术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

(1)  工程规划及建筑合理,以最少工程设施获得多方面效益。

坝是鲍屯水利系统的关键工程,因地制宜地布置成与河流方向平行和垂直的顺坝和横坝,再通过对地形的利用而形成具有蓄水功能的水仓,以保证枯水期生活和灌溉用水需求。

龙口的设计显示出鲍屯先民用水的智慧,分布于坝上不同高程的龙口对水稻栽种之际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具有重要作用。龙口或分布在坝顶、中部和底部等部位,或分布于坝的一端,作为支渠进水口。龙口不设闸门,以所在位置、断面大小决定分水量,不须专人管理。设于坝体底部的龙口则具有排沙孔的功能,一般高30~40cm,宽不足1m,在汛期高水头的压力下,可将渠道的泥沙带出,排到下游。迄今,鲍屯的渠道已30年没有清淤,尽管行洪不畅,但仍然可以运用。这说明龙口的设置有利于工程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工程维护成本。

    (2)独特的坝工设计及结构,产生了具有区域特点的溢流坝型和结构。

鲍屯水利系统的坝有的长达上百米,短的也有数十米,高1~3m,以本地石材砌筑。其中,驿马坝和回龙坝最为典型。它们以低坝和优美的曲线型坝轴线,获得最大瞬间溢洪效益;以有意延长溢流堰长度,减小堰顶单宽流量,降低洪水时垮坝风险。

鲍屯水利工程的坝大多建在基岩上,如大青山堰处至今仍能看到出露的基岩。对基岩的利用,既可减少筑坝工程量,且可赋予坝体稳定的基础。坝体材料来自本地的坚硬石灰岩,每块砌石都凿成楔形条石,以方便坝体修筑时控制收分,使坝体外观自然流畅。坝体的胶结材料采用黄泥混合石灰。鲍屯村有指定的专门取土的料场,以保证工程质量。

(3)完善的渠道系统,实现了最优的输水条件,并极大地降低了工程维护难度和成本。

渠系规划是鲍屯水利系统的又一特点。新河和老河是干渠。新河是人工河,以输水为主,纵比降为1.8%。这一比降,使之能够在当地地形条件下获得最大供水范围。1980年代新河最后一次清淤,距今已30年,虽淤积较为严重,但仍能工作。老河是天然河道,比降为3.2%,以行洪为主,兼有灌溉输水功能。较大的比降能够满足其行洪的需要。老河河床是基岩,不存在淘刷问题,淤积主要发生在弯道和水仓回水段,河道基本冲淤平衡。鲍屯水利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是渠道和水仓的疏浚。据近30年的运行情况看,其工程设计非常科学,在正常工程维护条件下,疏浚工程量很少。

 总之,鲍屯乡村水利工程体系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水利规划的科学性方面。通过坝线走向、坝的高度进行水资源总量控制,通过不同高程的龙口,从微观上对分水、配水量加以节制,从而使得水稻栽插季节用水户可基本公平地得到灌溉用水。整个工程系统没有一处闸门,不须常规管理人员,维护费用亦可降至最少。整个工程布局合理,实现了灌溉、生活供排水、水能利用等综合效益。人工开挖的渠道,弥补了天然河流的不足;顺坝和横坝造就的水仓,可以调节水量;水利工程又增加了区域水域。因而,鲍屯水利工程体系不仅具有工程效益,且为鲍屯人提供了娱水的空间,创造了山、水、村寨融合的风景秀丽环境。整个工程体系简洁却功能完备,以极低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持续运用600年。

鲍屯水利系统的工程布局、建筑型式都体现出屯堡人这一汉族亚文化族群公平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及其与河流共处的自然观。无论是坝型,还是对本地建筑材料的利用,都显示出其本土化的水利工程技术特点,以及本地人民特有的建筑审美情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鲍家屯---黔中“都江堰”
安顺大西桥-2021年11月鲍家屯古水利(下)
浦江 五代水利造福千年子孙(李艳)
生态水利技术在永定新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观见扬州|三湾因何得名?“七河八岛”怎样形成?水利专家解读古代扬州“水工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