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以火攻取胜的四场战役,皆是扭转乾坤之战!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1

即 墨 之 战

公元前314年,燕国因内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燕昭王为报破国之仇,广招天下贤士。在乐毅于苏秦等人的辅佐下,苦心经营数十年,终于和各国结成了伐齐联盟。

公元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伐齐国,齐国始料未及,仓促应战,以至兵败济水,导致齐国士气低落。齐闵王闻讯后,又以残暴手段督战,致使将士离心。结果,当齐燕再次交锋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齐军主力尽皆覆灭。

随后乐毅分兵五路,乘胜追击,数月间便袭占齐国七十余城,只剩莒和即墨两座孤城未被攻克,于是乐毅亲率燕军攻打莒城,不料强攻不下,不得已转战即墨,即墨守将出城迎战阵亡,城内百姓遂推举齐国宗室田单担任守将,抵御燕军。双方交战数年,乐毅强攻不下,于是采用攻心战,即围而不攻的方针,对所占齐地实行优待政策,欲从根源瓦解齐国。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病逝,燕惠王即为。即墨守将田单得知,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对乐毅颇为不满,于是趁机对燕实施行反间计,造谣乐毅久攻不下,是欲佣兵自立齐王,于是燕惠王废除乐毅职务,改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眼见伐齐之业功败垂成,悲愤不已,遂弃燕而投奔赵国。

此后,田单屡施计谋,燕军纷纷中计。眼见齐国军民反燕情绪高涨,田单认为反攻时机已成熟,于是集中城内千余头牛,并以“火牛阵”进行夜间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破燕军。田单奇袭获胜后,立即乘胜反攻。一路克复齐失地七十余城,并迎齐襄王回都城临淄即位。于是乎!齐复为齐,寸土未失。

2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刚刚平定北方的曹操被加封为丞相,为了进一步统一中原,于是率军南征,此举为赤壁之战揭开了序幕。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曹操军与孙刘联军于赤壁交战,当时曹操的部队中已发生疾疫。(长途跋涉,水土不服之故)两军首次交战,曹军失利,于是退驻江北,屯兵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由于两军僵持不下,周瑜部将黄盖献计道:'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于是向孙刘联军提出火攻的作战计划计,随后由黄盖书信与曹操,谎称投降,曹操不疑。

建安十三年(208)十一月十三日,曹操与众将士,皆出营立观黄盖的来降。当时正值东南风,黄盖乘风向北岸疾行。待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时,随行的十艘艨艟船同时点火,此时火烈风猛,船似火箭,直冲曹军水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者不计其数。

随后周瑜领精锐轻骑追击,曹军大败。于是曹操率领残兵撤出乌林,向华容道方向前进。时逢暴风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操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骑兵方才勉强通过,而老弱残兵则被人马践踏,陷于泥中,死伤甚众。

待大军就要通过华容道时,曹操不由大笑。诸将不解,于是问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定全军覆没。'曹操话音刚落,便接探马来报,刘备追兵已在后方顺风点火。但此时的曹操已过了华容道,奔江陵而去了。《山阳公载记》记载'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由于赤壁之战,曹操的失利,导致三分天下的格局,而曹操也失去了短时间内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假使赤壁之战,曹军没有疾疫发生,没有东南风的气候,那么天下便能及早统一,百姓也就能免于分裂之祸。

3

夷 陵 之 战

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同年,兵伐东吴,以报东吴袭占荆州,擒杀关羽之仇。孙权闻讯,遣使求和,备不许。孙权见求和不成,遂决定向曹魏称臣求和,以避免背腹受敌。同时任命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等部共五万人奔赴前线,抵御蜀军。陆逊上任后,根据双方实力比对,决定暂避蜀军锋芒,退守猇亭防御,并伺机破敌。

公元222年,吴蜀两军于夷陵相距数月不下,刘备为及早同吴军决战,屡次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陆逊依旧坚守不战。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又逢六月酷暑,蜀军将士苦不堪言。刘备眼见蜀军士气低迷,只得放弃水陆并进的作战方针。将军队调往深山密林中,依傍溪涧,结营休整,欲待秋后再次进攻。

陆逊眼看蜀军舍舟就陆,纵深吴境百里连营,兵力分散,远离后方。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已成熟。于是决定利用火攻破敌之法,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顷刻间,火随风舞,蜀军大乱。

随后陆逊分兵四路,乘势反攻,一路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迫使蜀军西退。刘备见全线崩溃,遂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据守。于是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军顷刻间土崩瓦解,死者万余。刘备仅带数骑乘夜突围逃往白帝城。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

此战,蜀汉元气大伤,而东吴,虽守住荆州,但国力也已虚弱,正因如此,才为日后数十年的吴蜀联盟提供了契机。

4

鄱 阳 湖 之 战

元朝末年,红巾起义席卷各地,各地群雄纷纷响应。公元1363年七月初六,占据应天的朱元璋为扫平江南,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水域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当时陈友谅佣兵约有六十余万,而朱元璋则只有二十万,且陈友谅麾下皆是巨型战舰,而朱元璋方面则是一些小船,可谓敌众我寡实力悬殊。

起初两军对阵,因陈军舰巨大,朱军舰小不能仰攻,而接连受挫。遂听取部将建议,改用火攻破敌。七月二十二日,朱元璋利用东北风向,用七艘渔船,装满火药柴薪,顺风放火,撞击敌舰,一时间烈焰飞腾,湖水尽赤。顷刻间烧毁陈军百余艘巨舰,陈军死伤甚众。朱元璋乘势猛攻,又毙敌数千人,随后又派兵堵其归路,并全歼陈友谅军于突围之际。

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扫平江南的关键一战,通过此战他缴获了大批军舰和士兵,扩充了实力,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此战同一千多年前的赤壁之战极为相像,都是利用了火攻和风向,然而陈友谅却并非曹操。

[感谢您的阅读,若您喜欢本文或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文章,请点击订阅!再次感谢您的批评与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十六计故事.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中国智谋:兵韬·兵略大全
《三国演义》与史实的124个差距
领导管理艺术荟萃:三国智谋精粹汇集(四)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诸葛亮“自比管乐”有些大言不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