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静结合一点都不“玄”,这篇讲解的太清楚了!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 | 网络

编辑 | 鹿鸣

社会飞速发展,

人心浮躁难安,

练太极拳会给你打来身心的宁静。


 


中华武术门派众多繁杂,各家各派都有独道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外两家。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它的出现是中华五千年文化蕴育的结果,太极拳是一种结合古代朴素哲学思想,中医理论,养生导引吐纳及武术技击为一体的运动方式。


总而言之是一种运动。既然是运动,那么如何说动中求静那?



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是有思想有智慧,人虽然是万物之灵这个不代表人类就比其他动物更能和自然浑然一体,人类总是自作聪明多动脑,少动四肢。其实这正好违背了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素问》开篇就说了古时的长寿之道。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大概意思说古人饮食有度,起居有常,经常劳作,而且人的心纯朴,今人正好相反,起居饮食无度无常,而且酗酒,人心狂乱,愤怒、怨恨、坚贪、讥讽、恼怒,害人之心,覆藏、谄媚、骄慢等等。这样能不短寿吗?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按照五行理论,各个脏腑又是相生相克的。《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上面谈了一堆,好像和太极拳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大有文章,我们打太极拳的时候身体在动,也就是说劳体,而心上一定要静。


所谓“动中求静”就是这个道理:劳体不劳心。


《太极拳论》云:“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我个人延伸解释这句,这个动和静不只是说身体上的动静,也有身体和心上的动静。动为阳,静为阴。动中有静,动中求静。身动心不动。才真正是明了阴阳之理。


有人说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

既然用意就会有动,

怎么是求静那?

对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释,太极拳中的用意是强调用心打拳,因为动作是靠心支配的,不能三心二意。一边打拳一边想其他的事情,那样打拳是不能打好的,一定要把心安顿下来然后才能达到身心合一。


下面谈谈如何体会静:



打拳之前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身体,从上到下要做到虚灵顶颈,舌顶上额,沉肩缀肘,含胸拔背,收腹提肛,松腰松胯,十咫抓地。然后自然放松呼吸。


说的自然放松呼吸要说明一下,有人会理解为深呼吸,或者减慢呼吸。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平时如何呼吸就怎样呼吸,但是区别与平时的是心里面要明明了了。


另外在求静的时候心不能惛沉也不能高举。有人放松就惛沉,还有人求静就集中精神。放松不能惛沉,惛沉的情况是心不明了,集中精神又会使心高举,这样会使心力过强,心力过强会导致上火以及在练拳的时候因为心力强有余力而一心二用,导致三心二意。这都是要避免的。


知道了两方面弊端,我们取其中道,不宽不急,不沉不掉,不涩不滑,令心相续安住。已经了解了如何是静,也就知道了如何动中求静,需要说明的是太极拳里面比较适合动中求静,外家拳不易动中求静,因为动作转换比较快,难以动中求静。当然其他运动也可以动中求静,比如瑜伽等等。


上面谈了这些不过是个人的一家之谈,是本人结合佛家止观,中医理论,以及道家阴阳论五行论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如有不妥欢迎大家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桩功】浅说太极拳动静与定桩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太极拳的放松与用意
练太极拳要遵守的二十八原则
太极拳应敌心学——我心寂静 因敌而变
太极学堂/练拳入静之法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