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靡全球的STEAM教育好在哪里?

前几天我去银行办事。只有五六个人却等了一个多小时。柜台后的小姑娘面无表情。一会儿要我输入密码,一会儿打印出一式几份的表格,要我签字;突然起身去了后面的办公室,带回来一个看似主管的人,然后又是重复的表格,签字,输密码。

总算搞定,我长出一口气走出银行,突然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些枯燥而毫无创造力的工作能交给机器人来处理。对于客户这是一个省时的升级服务,对于银行则大大节约成本。那么这些金融专业毕业的精英们,该何去何从呢?

想到人工智能要接手越来越多的工作,我作为俩娃的妈又忍不住担忧:孩子们现在学的知识足以应付20年后的将来吗?未来他们能做些什么呢?


很巧,第二天,我去儿子的学校参加一个校长针对中学同学家长的workshop,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STEAM教学方向和因此打造的科技实验室。这次的介绍让我脑洞大开,也非常赞同把STEAM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

 

谓STEAM,就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 以及mathematics-数学的统称,通过掌握利用这些知识,来了解物质世界的运作,解决难题。

所以说STEAM不是单纯的几个学科,而是对知识领域甚至是工作内容的划分。即是说将来的工作是为那些掌握了STEAM技能的人准备的。传授知识型的教育,注重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的知识学习。而STEAM除了这些传统学科外,也给了需要手脑并用的技术和工程等实用学科同等的重视。

所以学生在中学时就要自己动手动脑发明创造。不仅要学科学,也要掌握技术;不仅知其原理,也能动手将其制成实用品。他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在高科技的实验室里,或自己动手或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创造自己的作品,并在过程中发现学习新的知识。

而乍一看好像STEAM非常偏理科,难道音乐文学历史地理都不需要学了吗?其实,这一切都包括在ART即艺术人文的范畴里。ART是更倾向于主观的,创造性的,全面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事物的审美能力以及批判思辨的能力。

我理解STEM是向外的,了解物质世界如何运作,而ART艺术人文是向内的,构架内心的思维创造审美结构。这两者结合,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

为什么STEAM会成为未来教育的方向?

首先它的学习方式是颠覆性的,它颠覆了以往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固有灌输模式。它让孩子从以往只能被动听课的客体,变成了主体,在动手创造的过程中自己领悟知识。

这是不受学科限制的教育方式,是一个知识整合,举一反三的过程。当孩子们面对一堆材料,面对一个任务,需要用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研究和创作。

是对以往知识结构的更新。很多以前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代劳。创意和创造,开放的思维,hands-on的动手能力,才是人工智能 无法取代的。

那么在学校里如何实现STEAM的教育?

首先是硬件设备和教学环境。电脑是IT课程的基本配置。中学设有电脑编程课程,学生们要学习coding自己编程序写报告。设计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也是必备的,提供从小学侧重的艺术设计到中学的大量科学实验的设施。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全新概念的工程技术实验室(engineering & technology lab),其间配备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和护目镜,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创造产品,课堂上老师们会在此提供建议和支持,课下孩子们可以继续自己的设计创造。

 

学科间的无界连接,形成动态的学习模式。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主题学习,各个学科由共同的主题相连接。各个年级都有特别设计的主题,所有学科围绕这些主题展开。

这种围绕主题学习的方式从小学就开始了。比如小学一年级某个学期的主题是植物和昆虫。各科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英文的生词的学习;电脑应用课中学习用搜寻功能查找关于此主题的文章和图片;数学课用植物的种子做道具;孩子们用纸杯和纸学习如何培育豆子发芽长大;学校组织一年级的同学去自然博物馆,了解生物的进化;而学期末的艺术表演也是关于植物和昆虫的内容。孩子们并不会刻意区分这些科目,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学习的是整体的关于植物和昆虫的知识。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我,展示成果。小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定期的手工课作品展览;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孩子们关于某个主题的作品演示;学校不定期的舞台剧音乐剧演出;中学的“小联合国”辩论赛;高中同学自己的“产品”展示会;暑期实习招聘会等等,这些看起来跟传统教学内容不太搭的活动,让孩子们更早地学习展示自我,更早地跟社会生活接轨。

虽然STEAM教育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受到了广泛地接受和实施,不得不说在目前我们的教育环境下还是太超前了。但我并不认为我们作为家长因此就无需了解教育的趋势。世界的发展变化不是太慢而是太快,我们都应该保有对发展变化中的世界的好奇心,预测20年后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成为这样的有用之才吗?
我们作为父母完全可以在家里支持孩子实践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
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多听音乐,多去博物馆美术馆。激励他们的创造热情,鼓励孩子们原创图画,编写故事或者歌曲。不要担心把家里搞脏把东西弄坏,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做东西。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对机械有兴趣就把家里没用的钟表甚至机器设备拆开重组,喜欢花花草草就让他们在家里自己种。支持上高中的学生在假期去公司或社会团体实习。甚至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创业,做出产品或服务,寻找推销渠道。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更多元更高科技的世界,也更复杂竞争更激烈。我们要为孩子打开双眼,打开思维的脑洞,打开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真正的STEAM教育?
惠民大叔:推荐一个厦门的少儿编程机构。
如何选择接地气的跨学科主题?看英国小学的STEAM教育实践
“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开始,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还不改变吗?
未来教育的六大趋势,你怎能不知!
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