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戒色期间常遇到的几个心理烦恼及应对措施!


一般来说,戒色在达到百日筑基后,我们的戒色历程就进入了一个维持期,有戒友也将其称为戒色的第二个阶段。咱们吧里的大多数人应该都在这个区间。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戒色维持期间遇到的几个心理上的困扰。


其一:太过于关注自己在社交中的表现,以至于表现的越来越差(我猜想甚至有戒友会怀疑戒色的效果,认为戒不戒色在社交中展示出的效果差别不是很明显)

我自己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在我戒色100多天后的那段时间里,因为肾精的充实和心理越来越趋向于健康,于是我开始变得自信了起来。但是时不时的为自己在社交中的糟糕表现感到苦恼。我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呢?我当时非常想在社交中展现自己完美的一面,让所有的人(至少是大部分人)对我留下好感。但是接下来我在社交中却经历了一些打击,我开始去变得察言观色,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以期让别人对我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样的心理产生以后,我变得很神经质,别人本来是无心或者是无意识的一个举动就会让我感到紧张万分,担心自己是不是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从而让别人对自己有意见或者有看法了。

我在我的社交中也是这样去做的,但是这并没有让我收获好的结果,反而因为我太在乎自己的表现而使得自己在社交中变成了一个紧张并且敏感的一个人。从而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死循环,越是担心自己在社交中的表现会不会很差,结果就只会表现的更差。这让我在一段时间里生活的很不开心。


让我来分析一下我的这种看法。其一,我为什么想要在社交中有一个好的甚至是完美的表现,因为自己以前的社交实在是太差了。而现在戒色了以后,心中的信心提升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想在社交中展示出自己好的一面。那为什么要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那么好甚至是完美呢?我想是有这么几个原因的。


1、自己的虚荣心作祟。人都是有虚荣心的,但是 若是过于虚荣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灾难。过于虚荣,人就会变得不自由,人的心灵就会受到虚荣心的刑役。就会做出很多不能代表你内心真实的想法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追求什么豪车奢侈品,甚至还有些人为了买一部苹果手机连自己的肾都可以出售。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自己虚荣心作祟。所以虚荣心其实是一味毒药,去追求虚荣只能是饮鸩止渴。


2、羡慕或者是嫉妒身边的人在社交中如鱼得水的表现。各位戒友身边的朋友中不乏在社交中表现的得心应手的。这样的表现一定会让不少戒友心驰神往,也想尝试这样的滋味。大家可能会这样想“在戒色之前,那是我没有在社交中获得好的表现的先天条件,现在自己已经戒色这么多天了,也是一个内心坦荡的一个人,为什么自己不能在社交中如鱼得水,受到别人的欢迎”。

可是大家要想一想,在社交中表现的那样好的人,他们的内心就一定认同他们在外在的世界展现出来的自己吗?我看未必,不是每个人都是社交的高手,也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成为社交的高手。社交的目的就是分享信息,心得看法和交流情感。我们只要在社交中正确真实的表达出了自己意见和向大家展示出了一个坦诚真实的自己,这就是社交上的成功。


我们戒色之人内心应是坦荡的,纯净的,我们不畏惧向任何人展示我们真实的自己。曾国藩是近代很受人尊敬的一个人,在他们的那时的那个朋友圈里,他们的用每天写日记的方式来督促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他们把这种方式称为‘日课’。而且在他们的那个圈子里,日记是流通的,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别人写的日记。而他们在日记内都是坦诚的谈自己内心世界的鄙陋。如此之勇气,真是难得。他也这样要求自己“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是当不上圣贤就去做禽兽的意思。而是当不上圣贤就是禽兽,他为什么要这样为难自己呢,这是取“上上之法”也就是我们今天通俗的将目标订高些的意思。虽然曾国藩最后没有成为圣贤,但是他的治身之严在他的那个时代里的人中是举世罕见的。



以上就是我所遇到的第一个烦恼,我解决这个烦恼是因为我在精品贴中阅读了一位前辈所发的帖子,内容十分的震撼,后面我会将这篇帖子发给大家欣赏。在此再次感谢这位前辈,他将我从社交的困扰中拉了出来,让我不再深受社交的困扰,谢谢前辈。


其二:太过于在乎自己的相貌,以至于反受其扰。

我们都知道,在戒以后,我们的相貌会开始恢复。我们很多人以前的相貌几乎毁容了,戒可以恢复相貌给了大家很大的鼓励和信心,我也是一样,相信大家戒以后最关注的应该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自己的社交中的表现有没有变好,有没有能够正常的与别人进行交流。二是自己相貌有没有恢复亦或是有没有变得更加的英俊潇洒。三是在现实中的学业亦或是工作中的表现有没有变好。

这三个方面应该是很多人的期待。可是对于这种期待有时候却是过犹不及,我们很多时候会太过于想恢复自己的相貌从而在这上面产生新的困扰。拿我自己举例吧,我在戒到百日筑基之后开始越来越注意自己外表,每天都要去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容貌有没有变好,皮肤有没有变得更加的细腻,眼睛是不是更加的有神了,等等。越在乎,就越容易产生烦恼,我又开始形成一种在相貌上自卑的感觉,很多时候,自卑是因为你想拥有的东西没有在你的身上体现出来。


那我们在这里还可以引申一下,我们戒友们有很多人都是错过了身体发育的最好的年龄,所以我们中有很多人对自己的身高其实是不满意的。等等的这类还有很多。关于相貌,我们男人应该注意保持的是面部清洁,干净清爽即可,大可不必过于的去追求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什么的。孟子说“吾善养浩然正气也”这应该也成为我们的目标。浩然正气,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面上带有浩然正气,这才是我们男子应该追求的目标。

所以从今往后,大家大可不必为自己的相貌所苦恼,也大可不必太过于关注自己的相貌。一切顺其自然就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现在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就去整容,这不是不孝吗,所以我们应自然的接受自己是相貌,因为这也是孝。


以上的这两个困扰是我在戒的维持期中遇到的,自知不能写全大家在这方面的困扰,所以也欢迎各位朋友将自己遇到的心理困扰发表出来,我们大家也可以互相帮助,烦恼不能总憋在心中不说,我们都是朋友,你大可将你的困扰说出来,我们会倾听你的困扰或者还能给出帮助的意见。

下面我发一下前辈的一些与本文相关的一些语段,前辈的文章填补了戒色吧研究社恐的一项空白,提出了一种病态的性格特点,即“病态完美主义性格”。我的这篇文章就是在看了前辈的这篇文章后得出的启发然后在现实中实践后的感受。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反馈社恐在现实中的解决的情况。希望我以上的这篇文章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以下就是这篇文章


亲爱的朋友们:

谢谢你们点开了这篇我写了近一个月的帖子。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要大家用心去领悟每一句话,而不是仅仅把帖子当成帖子,看了就过了。也许文章算不上金玉良言,但只求严谨客观,对得起每一个想要寻找答案而久久无果的社交恐惧症患者。

也许你们现在和我当初一样,急于得到方法来解决社交恐惧,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社交状态。但我实在告诉大家,我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我所说的一切方法和技巧都是为了让你赤裸裸的去面对一切,不要带着任何方法和技巧。


我曾经是一名社恐患者,状况非常糟糕,在那段时间我心灵遭受了巨大的折磨(具体状况下文会有介绍),生不如死,但痛定思痛,最终得以解脱。写这篇帖子主要是想帮助那些还深陷恐惧的朋友,早日摆脱社恐。由于笔者不属于建树颇高的学者,所以鞭策自己,一定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写下每一个字,在救伤的前提下一定不能误导误伤大家,一定要十二分严谨。


写到这里,诚惶诚恐笔端凝涩,想要以一个谦逊的姿态来分享感悟,因怕言辞锋利误伤读者,但又担心过分注重说话的方式而忽视了内容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帖子的质量还是选择更加注重后者,请理解。

那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心得,不敢说纠正,但求大家权衡一下。


症状:表情尴尬、极度紧张,不敢对视,排斥社交,怕引起注意。

紧张发作时明显口吃,大脑一片空白,问非所答,问非所答的原因是此刻社恐患者在尽力克制自己的症状,而忽略了问题本身。

容易和同事舍友同学,因为琐事发生矛盾争执,事后感到自卑;会经常因为在社交场合中的差表现而自责。



社交恐惧症成因:这是最先要跟大家讨论的,找对了病因才好对症下药。谈原因之前先跟大家强调一个概念,社恐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社恐是现象而不是根源。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了,原因是什么?原因很多个个致病,根据资料以及近段时间跟患者的聊天,我列出四个最主要的原因:

家庭成长环境,挫折性经历,生理癖好(手淫),【病态完美主义性格】 。前两样似乎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定格了,生理癖好是我们正在努力戒除的,但还有一样是被我们绝大部分患者以及分享前辈所忽视了的等同于手淫重大的原因,病态完美主义性格。也就是你思想错了认知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社恐患者戒除手淫之后有好转,但总是无法根治的原因,因为你思想还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行。所以把社恐单纯归咎于手淫是有一点片面性的,没有错,必须戒,但只是之一不是全部。另外有一点想说,却怕冒犯,但不得不说,有些前辈说杀业造多了,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很多真理都是通的,我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讲出来的这篇文章,用佛教基督教的语言完全可以讲得出来,佛教说“万法唯心造”,圣经上说“我儿,一切的果效都是从你心发出来的”。用通俗的话讲,社恐的重大原因,也就是欲望贪婪太大了,所以整篇文章都是试图让大家摒弃欲望贪婪,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放下邪念,这里主要是心念错了)。


说完这里,我们发现现在其实有两个病因,一个是手淫,一个是病态完美主义性格。由于戒色吧有许多的前辈都对戒除手淫有较高的建树,所以我在这里就抛开不说了,那么我们就来填补一下重要的空白----病态完美主义。

接下来我总结了一些病态完美主义者的表现,这也是社恐患者最纠结最不愿意袒露的内心挣扎,社恐患者可以对照一下。


表现:社交场合中出现的无关紧要的一点点小插曲会被自己无限的放大,开始自责,并苛求自己一定要“解决”这些小插曲,容不下自己的一点缺点,内心斗争激烈,想着用何种表情何种神态何种眼神才能使自己的社交达到自己想象中的那种效果。


不断的自我解读别人的表情,并且把解读出来的信息认为是真实状况,从而开始调整自己去迎合别人,从此恶性循环,对外界越来越敏感,别人的任何举动任何眼神都会成为自己行为的指向标,用这个所谓的指向标来要求自己完美无缺,适应每个人。

遇到恐惧的社交场合就会开始紧张,眼神飘忽不定,表情尴尬,马上开始掩饰自己,故作镇定,生怕别人看出自己的不对劲,内心不断的给自己对话,要求自己“顺其自然” “不要害怕”,让自己努力的挤出笑容去掩盖恐惧,最后的结果是欲盖弥彰,反而表现得更差劲。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会是病态完美主义性格,难道是出生就注定了的吗?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基因决定了少数,大多数是后天生成的,那我们暂且抛开基因不论,因为我们改变社恐的状况无法从基因下手。那么病态完美主义性格的成因是什么?答:家庭成长环境,挫折性经历。


我们首先来谈一下家庭成长环境对此性格形成的影响,两个极端,一个是缺少关爱,一个是溺爱。


生活在长期争吵的家庭,女强男弱,缺少关爱过度苛求,很多患者提到小时候父母很少关心自己,自己好像一棵小草孤独的长大,就算是自己考取了很不错的成绩,父母也没有夸奖过自己,更多的是求全责备,逼迫自己考满分做到最好,受到的肯定及其少。所以这造成了他们一路追寻肯定,当他们受到别人的肯定时就觉得自己很不错,而得不到肯定的时候就紧张不安,所以这也直接造成了社恐患者中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当受到别人批评指责的时候就受不了,尽管有些时候别人可能只是开玩笑,而他们好像不听自己控制似的火冒三丈出口伤人,弱势一点的患者也许就会非常悲伤思绪万千。

但他们自己也不想这样,要么是以伤害别人的姿态的逃避指责,要么是看着自己受伤害,所以这也是他们逃避社交的一个原因了。这一点上,你会发现,批评指责是我们任何一个常人都可以承受的东西,而他们却无法承受,因为他们是一直都在追求肯定的。但生活又让他们不得不出去见人,所以他们尽量避免伤人或伤己两种情况的发生,这样他们变得小心翼翼,说话不敢大声,不敢尽情的笑,竭尽全力调整自己的表情,所以他们尽力的去迎合别人,他们不想被指责,因为他们一直在追寻肯定,此刻他们做事的目的已经变质了,已经从单纯的自己想做的事变成为了迎合别人不得不去做的事,所以很多社恐患者说自己生活得很累,生活得根本不像自己。


被溺爱的成长经历,有些社恐患者从小被父母溺爱,习惯了做掌上明珠,他们似乎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耀眼的人,他们的任性胡闹都会一一被父母的溺爱所容纳,而长大以后面对现实的世界中诸多的不满,他们无法接受一个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他们习惯了从小以来被称赞被表扬的溺爱环境,所以说他们对这种优越感“上瘾”了,但当他们发现他们原来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之后,他们无法接受,所以他们不断的苛责自己要做一个完美的人,任何方面都优于别人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想吸引别人羡慕的眼光,想得到外界的称赞认可,从而满足他们从小以来的优越感。

他们也许是不错的,但自己又不敢确定,从而把别人当作自己的“镜子”,以别人的说法看法来左右自己的行为,其实自己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逃避别人的否定去做的,而不是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他们不断的迎合别人的观点看法语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渴望从“镜子”那里得到肯定,这是一个心理交换行为,他们竭尽全力去迎合别人的目光,目的在于想换取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他们活得很累,他们自始至终都在致力于维护自己想象中的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完美形象,而以自己的生命做着交换,做着其实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如:再累都要挤出一个微笑给别人。在自我评价中,他们往往会给自己贴上善良友好的标签,其实不然,他们此刻的善良是为了满足自己想象中的贪婪。


以上就是两种家庭环境的极端带来的病态完美主义,接下来我们会分析挫折性经历。可能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一直在分析病态完美主义,而不是社交恐惧症?答:社恐患者一直在寻求解决社恐的方法,而恰恰是这个行为才让他们掉进社恐这个怪圈子的。 还是那句话,社恐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试图去解决一个结果是你无法摆脱社恐的根本原因。

挫折性经历,某些患者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完美主义,他们自身条件也许真的很不错,优点颇多,自己引以为豪,他们总是光鲜亮丽的,相比于别人他们有很多优点,基于此他们内心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在他们成长中也许是一次被同学欺负,也许是一次老师不留情面的批评等等,让他们一直以来的“光辉”形象受到了打击,他们措手不及,在内心根本不允许此类情况的发生,他们觉得自己的“光辉”形象受到了玷污,所以耿耿于怀,完全放不下。

另外一个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是“光辉”的,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都在关注他们,这种自恋情节,也导致了以后他们做事畏手畏脚,觉得自己是明星,所以言辞举止好像都应该让别人喜欢自己,从而他们越来越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去努力,他们举手投足间的小动作都好像是为了去迎合“观众”一样,但是他们错了,其实他根本没有那么耀眼,是他们把自己幻想成为一个明星,所以一直以来不是外界束缚了他们,而是他们的幻想束缚了自己,他们围绕自己认为是真实的幻想去改变自己,他们表现出来的所谓的善良友好看似是对外的,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想象中不切实际的形象而已。

说到这里,又有一个现象出现了,那就是社恐患者会经常性的揣测别人的想法以及可能的对自己的看法。


朋友们,别急,若是你现在急于得到解决社恐的方法那只能说明你还在继续犯错,而当你觉得解不解决已经无所谓时,那便是你真正得到心灵自由的时候。由于这里有很多朋友深爱传统文化,那我们问询一下自己,佛家说的“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是什么意思?道家讲的“无为,无所不为”是什么意思?说不定大家心中还没有明确的答案,那我们回到社恐的论述上来,暂且不管上述问题。

在咨询中,我发现很多社恐患者一开始就错了,他们一开口就错了,但是他们全然无知。他们错在哪儿呢?说出来也许有点不可思议,他们觉得这是人之常情正常需求,但其实他们错了,他们一来就问:“我应该怎么办?”,他们说解决社恐的目的在于让自己“风趣幽默,谈吐自如”。


那我们就来谈一谈大家都想听的,你应该怎么办?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分析一下,你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也就是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解决社恐,因为社恐太苦太痛,让自己无法在他任面前自如的展现自己,而无法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进而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赞赏。

那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获得别人的认同赞赏?因为要满足自身的病态完美的妄想,要满足自己的贪婪,要满足自身的欲望,要满足自己长久以来的优越感,要满足自己在儿时没有得到进而苦苦追求的肯定,要巩固自己在自己或他人心中的完美....... 经过一番追问,你会感觉到太可怕了,可怕的是自己一直认为理所当然去追求的东西,竟然是在给自己的病态幻想“觅食”,你追求的“谈吐自如,风趣幽默”全全是为了喂饱你心中的那个妄想。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自己想要的结果却成了造成现状的原因,你越是追求它,你的现状就会越来越糟糕,而你的现状越来越糟糕你就越想追求它。

讲到这里,笔者不禁冷颤,好像把所有现象都剖析开来之后,我正看见欲望在吞噬社恐患者的灵魂,而社恐患者却把他们当成了解药,他们就这样乐在其中的带着期望走向欲望的深渊。既然你苦苦追寻的方法,是欲望的食物,那你问问自己,还要不要把欲望喂大?你应该怎么办?

答:你无需怎么办。佛早就跟你说过了:“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为什么你还紧紧追着社恐不放呢?赶快放下你想解决社恐这个想法吧,这才是你从欲望中抽离的道路。有些朋友可能领悟力稍差一些,下去之后遇到人际交往社恐发作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念叨了,自己告诉自己要放下要放下要顺其自然,但越是念叨反而越紧张。

所以这里解释一下放下是什么意思,放下既无所谓有无。老子早就跟你说过了:“无为无所不为”,那你还瞎念叨干嘛?所以你只需要该干嘛干嘛,做你一切想做的该做的。


社恐患者中有一个共同情况是,他们把所有不如意现状的原因归结于社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人际关系差,是社恐造成的”“找不到女朋友是社恐造成的”诸如此类,接下来他们要 解决社恐,因为他们认为社恐解决了,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从此以后过上充满“阳光幸福,人家人爱”的日子。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是不是没有社恐的人就是人见人爱的?是不是没有社恐的人就一定有女朋友?从这里可以看出,社恐患者因为自己的病态完美主义把很多人之常情看作是缺陷,而把这些缺陷的原因怪罪于社恐,他们要解决社恐来达到自己设定给自己的病态幻想。

所以,社恐只是你达不到你贪婪的幻想,又不肯接纳这个本来存在瑕疵的世界,所捏造出来的,社恐只是你欲求不满的副产品而已,是“鸡蛋”而不是“鸡”。


社恐只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是通过原因散发出来的一个信号,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些所谓的现象追寻原因,改正我们生活中不正确的想法做法(解决原因)。这才是明智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像所有社恐患者一样,把“人际关系,无女友”等原因归结于社恐。这就好像是肚子饿了我们责怪肚子,而不是责怪我们没有吃饭一样,肚子饿只是没有吃饭而显示出的一种现象,我们要吃饭,而不是怪罪肚子。


写给社恐患者的一封信:


朋友们,我们彼此不相识,但曾经的我又和你们何其相似。假以时日你们得以从社恐解脱,若有能力,请务必帮助那些还深陷泥沼的人们。

朋友们,我们的人生在于体验,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每一样都是正常的,所以请你抛弃你的完美幻想,去真真实实的体验一回爱也好,恨也罢,这都不为过,总之我希望大家赤裸裸的去面对你们本该面对的一切。不要捂着嘴笑,不要低着头哭,所有自然流露的情感都让它们释放出来,它们很美,这是上帝给予你的馈赠。你可以尴尬,可以丢脸,可以不完美,因为体验这一切你所不愿意体验的情感,也是一种风景。


试一试吧,今天就去做几件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不要做坏事),无需任何准备,只是想到了就去了,不加任何的修饰去面对那些让你恐惧的事,不需要想过程,不需要在意结果。就算是受伤,也去试试,试试生命到底有多么坚韧,试试你有多么的顽强。就算是失败也无所谓,因为你想追求的事物,一定是具有吸引力的,这意味着有一定难度,按概率来说失败是远远大于成功的,要不然成功则毫无意义。只是你要记住一点,就算失败,也不要怪罪自己刚才的表现,也许失败仅仅说明了没缘分或者不适合。


不要再寻求解决社恐的方法了,因为一直都是你揪着社恐两个字不放。西方哲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问题因为解决而存在”,你在追寻解决方法的同时,对症状也是一种关注,而这种关注也是对症状本身的一种强化。所以古圣先贤告诉你,放下才能拥有,舍才能得。

多么富含智慧的文化,其实他们早就把真理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一直不予理会而已。

赤裸裸的去生活吧,不要带任何修饰,相对于你生命本身来说,你无需任何改变。


最最精辟的是前辈的那篇文章,让我学到很多。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

前天的晚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的就遗精了,接下来我的一天的表现确实让我感受到的肾精的重要性。彭鑫博士里面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宝精篇,确实是如此。肾精是人体很重要的能源物资。肾精足则学习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专心致志,心静神清。肾精足,则在生活中做事雷厉风行,直接果断,不会犹犹豫豫,患得患失。


那天遗精后,第二天自己就明显的感觉到了不适。表现如下,其一是做事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上课时,身边坐着一个似曾相识但是又不是很确定是不是认识的哥们。我当时心里面在想要不要去打个招呼或者是去认识一下,可是这种想法在心中犹犹豫豫的很久,最终还是放弃,这要放在遗精的前一天,我早就和那哥们开始畅谈了。其二是浑身疲倦,浑身乏力且酸痛。

遗精后的那天早上, 我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身体已经有些疲倦,已经有些酸痛,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多见,所以很明显的,这是由于遗精所带来的身体的不适。其三是上课时,杂念纷纷,心不能静。整天上课我的脑子都是昏沉的,心志完全不能集中到课堂上来。于是那天我其实并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白白虚度了一天。


我们由于过度的耗损自己的身体,这就导致我们身体中的肾精没有那么的充足,肾精乃先天之本。肾精亏损,则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能拿出令自己和他人满意的表现。于是,控制遗精的频率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飞翔前辈的文集中对这个问题有着详细而深刻的论述,我这里就只简单的说一下自己是怎么做的。其一是,多吃蔬菜少吃肉,这句话是我们的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的,其实这句话是很正确的。

1、吃肉会增加欲望,会增加遗精的可能性,再加上肉本来就是酸性食物,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吃蔬菜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其二,就是在睡觉时,采用正确的睡姿,贴吧里推荐的是婴儿卧和吉祥卧,我自己用的是右侧卧。这点依照个人要求即可。但是重要的是睡觉时不要只穿着内裤睡,这不但会增加遗精的可能性,更严重的还会增加破戒的可能性。这点要切记。

其三就是要断绝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黄源,也要及时迅速的清除自己内心中和脑海中不好的念头。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如果不控制自己内心的念头,任由这些念头在你的内心里驰骋的话,那你离遗精和破戒都不远了。


肾精是很重要的资源,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肾精,因为我们本来就不足,如果再不去珍惜的话就危险了。下面我会附上彭鑫博士的一篇关于伤精的五种表现。彭鑫博士是中医的传承者,救了很多人,功德无量。大家可以去找彭鑫博士的文章来学习。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尽快的恢复自己的身体,养好身体后,我们才有精力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来源:戒色吧    编辑:大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态的完美主义让你无法脱离家庭的庇佑
社交恐惧症 面对人群怕怕
前辈给我一个阳韦方子!嘱咐一定要帮助患者
装瞎28年,只为不愿和人打招呼。社交恐惧症有多可怕
社恐患者的汕尾社交生活(续)
强迫型迟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