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教学过程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策。那么在新课改指导下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一旦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用材料导入。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框中我用了《爱我中华》这首歌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高二哲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框内容时, 我用多媒体放出《说句心里话》这首歌, 让同学们跟着画面齐声唱,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然后用电脑动画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在之间,“之间充满联系, 进而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放出录像三峡截流片断, 三峡工程蕴含着哪些联系?”, 让学生各抒已见, 然后联系江泽民访美事件升华到中国要发展就要坚持对外开放,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在讲到联系的客观性时, 通过欣赏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种蛋得……”的漫画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得出联系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结论, 再让学生联系身边实际举例, 锻炼学生能力。再比如在讲述高二哲学人生价值的含义及特点这一框时, 先用多媒体系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配以他的生平事迹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热情。然后问几个学生是什么时候开始思考人生价值的,进而分析价值的含义。接着打出眼镜与正常眼和近视眼的漫画得出哲学上的价值包含两方面的结论。末了敞谈班级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同学们的心在这里贴近了, 同学们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这样扣紧教材内容恰当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2、用疑点导入。疑点、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摆正观点。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设疑、多提问,利用设疑、提问将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进行高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部分教学时,我们采用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沧州石狮沉河的故事,从学生感兴趣的“石狮在哪里”的问题入手,引发学生讨论。当分别代表老船工、传教者、寺僧意见的“在上游”、“在中游”、“在下游”的三种假设提出后,教师针对学生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进一步启发:石狮无法跳出来证明,那么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呢?“去捞呀!”实际上很简单的道理就这么被点破了。于是,教师针对石狮的打捞,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现了石狮沉河后自中游至上游的运动轨迹,动画的直观和动感,让学生在新奇之余,很自然地引用了物理学的原理去解释这一现象,不仅达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以自然科学为基石的哲学的魅力。“石狮原来在上游,老船工竟然是对的!”在学生惊讶之余,教师再一次引导他们体会到那些原先被认为是不可置信的观点在实际面前的强大。可见,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一不靠感觉,二不看分工、学历、地位,而只能由实践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水到渠成。

3、热点导入。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大是大非、鱼龙混杂、令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可以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着这样的愿望,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一方面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二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新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同学进行新闻发布,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在学生发布要闻后,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带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入正式课堂的学习。通过开展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实用型问题情境

借助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学生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认识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运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在教学中引用这类事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日常生活世界引进课堂,创设一些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例如:高一《经济常识》第六课的“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其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主要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不损害别人的合法权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体现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学习这一课题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消费者、经营者、法官、旁听的观众。首先由“当事人”讲述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真实故事,然后,每个角色的扮演者分别就这一事实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此次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当事人”的权益有没有受到侵害?如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最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课,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学法、守法、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又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性原则———既教了书,又育了人。这样教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以此来启迪学生,从而使学生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知识。

可见,结合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2、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矛盾型问题情境

陶行知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强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在学习高二《哲学常识》“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时,当学生看到“个人作为一种‘事物’,必须也能以自己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时,我就让学生思考“乞丐的人生在没有价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乞丐(如年老体弱者、残疾人)因为不具备正常的劳动能力,但他们以乞讨的方式(应看成是他们的一种劳动)来养活家人,可以说人生是有价值的,而那些有劳动能力却好吃懒做的乞丐则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价值。这既让学生明白了现实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人生观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故意”提出相反的观点,诱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学习规律概念时,有的教师就先提出:“水往高处流,人向低处走”是不是规律?学生总爱回答说:不是。教师又问:“那么,‘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就是规律吗?”学生往往回答为是。这样,“思维矛盾的种子”就埋下了。教师由此再与学生共同讨论,展开分析,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类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系统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不断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阶梯型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地设置一系列问题的教学情境。它是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难以理解有关问题时设置的。这样的问题,启发性和逻辑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识心理,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掌握相关知识。

在学习因果关系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模拟。“原始社会末期,你在采集时代的情况下,关心的是什么?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哪里的果实成熟了,我就去哪里采集(注重“结果”)。接着让学生继续思考:“你在原始农业兴起、开始种植的情况下,关心的是什么?”(学生得出结论:关心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原因就在“过程”之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注重“过程”)。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并进而分析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通过一个个刨根问底的设问,可以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根据学生的好强心理,创设争论型问题情境

中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设错立疑,通过预设有争论性的问题,引发学生争论,这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使学生在争论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从而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讲到“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时,我举了一例:著名小说家莫伯桑在一部小说写作中需要细腻描写一个人被踢后的感觉,但因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实在难以下笔,于是走到大街上,正好遇到一个乞丐,就说“你踢我几脚,我给你钱”。讲到这,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讲:“神经病!”对学生的如此反映,我并没有加以批驳,而是适机提出问题:“被多数人看作是有神经病的莫伯桑,为什么能成为著名小说家?”“他跟别人有何区别?”问题一提出,学生之间果然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通过录像、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共同来解决问题。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结合认知理论,努力使创设的问题符合教学目标、把握关键、难易适中、层层推进,保证学生的求知欲由浅入深、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获得新知识。

三、优化小结,激发热情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的境界,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1、优化教师“结束语” 好的结束语要求精粹而又便于记忆,概括教学内容得要领,形成新的学习动机;能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走出课堂。例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中我用“棒子”、“鞭子”、“筛子”这六个字生动地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精粹而便于记亿,使学生终身难忘。

2、让学生作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良好效果。如讲完“国家的宏观调控”后,老师让学生作总结复述。一个同学总结为: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不是万能的,而且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概括为“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3、联系社会热点,学以致用。例如在学完了“国家宏观调控”后,结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卖粮难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结论,并且让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法。由于事例大多数从学生身边、电视和报纸上获得,学生非常感兴趣。

其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去改造、完善自身学习方式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学会求知,使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政治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要改革改革模式、优化教学环节,合理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进行情景教学(转发)
有效教学的学习体会_扩阔视野_教研室_安达高中
如何导入、如何创设情境?导入和创设情境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浅谈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策略
向平: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