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华医疗三季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是喜是忧?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全部出炉,大部分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带来了惊喜。在这些报告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新华医疗的三季度报告,新华医疗在发布三季度报告的同时,又发布了《关于在2017年第三季度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及确认业绩补偿款事项的公告》,公告中披露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对其下属子公司成都英德和上海远跃合计计提19,132.87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在订单情况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大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是否合理,新华医疗的管理层对收购是否尽职尽责。我们以收购成都英德为案例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

  紧跟政策引导预判行业周期

  新华医疗收购成都英德时,受到了很大的质疑,新华医疗管理层对行业发展的预判是否准确。根据公告资料显示,新华医疗管理层预判“由于GMP改造的原因,制药装备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2014年将是制药装备生产企业(不包括中药制药装备生产企业)的一个低谷期,随后2015年是一个恢复期,制药装备生产企业会随着新建生产制药企业的增加、未达到GMP认证的企业继续认证、设备的更新换代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期,并将在2016年到2018年迎来下一次的GMP认证较快发展期。”

  从新华医疗的公告中不难看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海远跃在执行合同金额为32,189.94万元(含税),成都英德在执行合同金额为32,516.00万元(含税),而上年同期上海远跃在执行合同金额为18,527.66万元(含税),成都英德上年同期在执行合同金额为9,154.14万元(含税),2017年上半年上海远跃和成都英德业务订单均明显好于上年同期。

  成都英德已经迎来新的发展周期。

  双倍补偿四年承诺期

  从新华医疗的公开资料中于可以看到,新华医疗与成都英德业绩承诺方签订的《利润预测补偿协议》中要求成都英德业绩承诺人延长了承诺期,在没有政策要求的情况下,把业绩承诺期定为四年,即成都英德100%股权每年实现的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2014年不低3,800万元,2015年不低于4,280万元、2016年不低于4,580万元、2017年不低于4,680万元。同时,成都英德业绩承诺人在承诺年度期间按照实际净利润未达到当年度承诺利润的,成都英德按照当期承诺净利润数与当期实现净利润数差额的两倍对新华医疗进行相应补偿,保障了公司的权益。

  问题突显尽职尽责

  因成都英德在规定日前未履行对新华医疗的业绩补偿承诺,新华医疗于6月16日发布公告称:对于2016年度业绩补偿款的追偿,公司已于2017年6月2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公司权益。

  在此之后,新华医疗先后通过法院在2017年8月对补偿义务人持有的股票进行了司法冻结和2017年9月对补偿义务人持有的成都英德少数股权进行司法冻结。

  六大军规封堵并购漏洞

  新华医疗在并购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成都英德的亏损敲响了警钟,为此,新华医疗提出了今后资本运作方面的“六条军规”,包括既要考虑标的企业及产品是否符合国家鼓励行业以及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又要考虑是否符合公司产品发展方向;充分考虑标的与公司的协同效应;加强投后管理,充分考虑是否有可以胜任的投后管理团队;重视投资回报率;审慎评估标的的发展潜力,重点关注未来五年是否能持续增长;充分考虑商誉减值。

  新华医疗三季度计提上海远跃和成都英德商誉减值,新华医疗的商誉减值风险已经充分释放,未来随着新华医疗的收购速度放缓及整合步伐的推进、医疗服务板块的业绩释放,在双轮驱动的整体战略引导下,新华医疗有望迈上新台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华医疗并购之痛:巨额商誉未计提 信披存争议
新华医疗频繁并购消化不良 2016年净利现断崖下滑
收购标的四年不达标 新华医疗讨债遇上老赖
说点心酸事,踩雷了,业绩大变脸
重磅!首份医药行业对赌报告:除了对赌,还有更合适的交易结构
不能忍!重组不成反翻脸,新华医疗怒告成都英德拖欠2亿补偿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