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家感冒
今年夏天整体来说,不太热。但是七月底有一次台风来之前的一周,全国都很热。而这一两周,我们全家依次感冒。表现出来的症状各不相同。
7月22日:
岳父晨起说可能感冒了。
缘起20晚太热,开空调睡,可能就着凉了。21日白天稍觉不适,天气仍然太热,晚上又开空调睡觉,岳父的床正对空调风口,晚上就觉得不适,整晚没睡着觉。22日晨,觉额头胀痛,四肢关节酸痛,小便黄,舌苔薄白,胃口正常,口中和,不渴不呕。夜间躺下觉喉中有痰,坐起来又没有,遂不眠。脉不甚浮,略弦。不发烧,手掌心和脚掌心及后颈处似有少许汗,那么热的天浑身余处无汗,畏寒。
辨证以为风寒束表,治拟麻黄汤。(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光杏仁9g)我开了方子就去上班,妻抓药后煎好,让岳父喝了一道,温覆取汗。得汗后诸痛已,但是身体仍感觉不爽利。我未能看到出汗情形,妻在msn上告诉我说岳父出了一些汗,裤头都汗湿了。我把握不好,他们就没有服二三煎。
下午岳父出门走走,觉得很累,体虚乏力。
晚上回家再诊,脉略浮弱,稍数。稍有发热,体温计测又无热,手摸且自觉有点烧。舌苔薄白,乏力,纳呆。以为汗出亡阳而觉虚。改煎桂枝加附子汤(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制附子6g),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温阳。喝了一碗。(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7月23日:
岳父昨晚服桂枝加附子汤后睡下,半夜说腿疼。我起来看,岳父以天热,仍睡在麻将席上,只用毛巾被盖了胸腹,没盖腿,觉得畏寒,且腿疼。我嘱咐一定要去掉麻将席,且全身温覆,遂安。
早起又服二三煎,汗出寒渐去,不痛,畏寒减。但咳加重,有白痰。
晚上我下班回来,见尚有些畏寒,咳嗽。改抓一付桂枝二陈汤,晚上服头煎。(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大枣4枚 生姜9g 陈皮6g姜半夏6g 茯苓9g)
天气很热,热浪袭人,傍晚岳母带我女儿去小区游泳池游泳。
7月24日:
岳父服桂枝二陈汤的二三煎,畏寒、咳嗽减。但是胃口仍不好,不想吃饭。且觉腹微痛且胀,反酸。下午岳父自己去药店要买健胃消食片,而药店伙计建议藿香正气丸,于是买了藿香正气丸,吃了8粒小丸。
女儿下午开始低烧,晚饭时热已亢。时值盛暑,背上有时有汗,身上余处无汗。给服桂枝汤,一服不
解,再进仍不解。整晚高热无汗,至次晨仍无汗。
7月25日:
岳父昨晚服藿香正气丸,腹痛缓,反酸好了。胃口仍不好,且连续数晚不能眠,胃脘以下痞满,按之不痛。胀气,有时打嗝,嗝后稍舒,苔薄白。
女儿昨整晚壮热不退,始终在39.4~39.7摄氏度之间。处于有汗无汗之间,只是背偶尔有汗,也不多。全身热,周身除背偶尔有汗外,他处一点汗没有。手脚均烫。脉不甚浮,不缓不弱,可以说是数脉。神情清楚,精神尚好。
以为未发出汗,故壮热。拟麻黄汤,但又不畏寒。拟葛根汤(有医家用葛根汤治阳明经证,有医家以葛根汤为温病方),处以:
葛根12g 麻黄9g 桂枝6g 白芍 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 生姜三大片
病势和以往都不同,我不放心,自己上午抓了药,吃了午饭才去上班。
上午11点服一碗后,至下午2点,仍高热无汗。妻恐,遂予泰诺林1.5ml,半小时后汗出,热少退。
当时还抓了付麻杏石甘汤加浮萍。以无汗,无咳喘,而未用。(麻黄9g 光杏仁9g 生石膏20g 生甘草5g 浮萍9g)
到晚饭时间,女儿热复亢。以为是温病。而我只识白虎汤、麻杏石甘汤。以“无汗不可用白虎“,不敢用白虎;以无咳嗽,也不想用麻杏石甘。颇踌躇。
我还没有读过温病,急翻看《温病条辨》上焦篇,也一时不得要领。上午抓药时,前面有个老太太正抓药,我看了她的方子觉得好,遂抄回:
生石膏20 知母10甘草4 金银花12 鱼腥草10 黄芩10 板蓝根10 桔梗6 连翘6 竹叶10 薄荷5 杏仁8 ,两剂。说是小孙子9岁,发热,扁桃体发炎,找了个懂的人开的,嘱服药用蜜糖一匙,且须忌葱蛋虾蟹等。
对比《温病条辨》,这个方子显然是白虎汤合银翘散加减,乃温病到气分辛凉清解之方,与女儿情况颇合。
遂去照抓一付,以无咳喘,去杏仁。且薄荷单包,后下。晚11时许煎好服一碗,至次晨4时许仍亢热未退。妻大恐,又用泰诺林一次,退烧。
而岳父觉胃脘痞胀,嗳气不除,不欲食,没吃晚饭。喝水也不想。我说我有办法。以其中焦失运,气机不能升降,而致痞。且胃不和,则不能安卧,拟生姜泄心汤。
半夏10g 党参 9g 黄芩9g 干姜3g 生姜12g 炙甘草9g 黄连3g 大枣4枚。
煎好服一碗,晚上即能安睡,次晨痞消,胃口开,知饥索食,进白粥一碗半。
岳母说岳父年轻时得过多年的胃病,现在虽好了,但是每次感冒就不能吃东西。看来是脾胃素虚。这次空调房里受寒,虽汗出寒去,但是脾胃素虚而仍然是弱者先伤,所以有纳呆、反酸、腹痛诸般情形。药店推荐的藿香正气,还是不错的,《我是铁杆中医》作者彭坚教授的伯父推许为千古第一方。自服藿香正气丸而痞不解,我用生姜泻心汤一剂而解,这大约是岳父相信我用方见效之始。而五泻心汤,我觉得李克绍老师讲的较好,他的《胃肠病漫话》也是很见功夫的名作。
7月26日:
早上用过泰诺林的女儿热已退。但8点钟又要起,约37.8度,可以喝点稀饭,胃口一直未败,精神也好。
妻拟去医院吊水,我坚决反对,说葛根汤和昨晚的温病方均只一服,你就等不及而用泰诺林退烧,但泰诺林只退热而不解决问题,你又要回到老路上去。为什么不试试看呢?且这些草根树皮,对证能治病,不对证,副作用有限,总好过受滥用抗生素的毒害。
于是不去医院,续服一碗。至11:30AM,仍未复发亢热,且能出汗。午饭少进两口芝麻糊,午后续自汗出,下午2~3点,渐脉静身凉。
思此次发热,系由暑月下水游泳,表闭内郁而成亢热。周身俱热,而背为阳,仅背脊出些微汗,余处无汗。其脉洪数,而不甚浮。可用“沉滑”形容。当可用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来治。(而无咳喘,未用麻杏石甘;口也不燥渴,且无汗,也未用白虎加人参)
此次通体持续高热,但是精神一直很好,且舌苔白润而稍腻。
另:岳母说,小儿莫名其妙发烧,且换了几个方子都不效,必有邪祟。于是两日来烧香、烧纸,作了几次。
7月27日
昨晚女儿安睡。
天气炎热,中午又开空调。下午约四时许,雷电交加,风雨大作,有冰雹落在阳台上,气转凉。
晚饭后,女儿又有些热,但不亢,只是低烧。
我以为是复发。叶天士《温热论》有“炉烟虽熄,灰中伏火”之说。且中午在空调房中,虽穿了长袖衣裤,难保不是又受了凉;下午大风雨雷电时,全家在阳台上纳凉,难保不是受了风吹。
妻让我想办法,我又觉得可能是差后复发,也不好判断。
女儿烧得呼呼地睡,中午不肯睡,到晚饭后也确实困了。摸摸手足俱热,额头发烫,嘴唇红红的,身上无汗,背上略有汗,和前天的症状很像。于是又去抓同样的一付药:
生石膏20g 知母10g甘草4g 金银花12g 鱼腥草10g 黄芩10g 板蓝根10g 桔梗6g 连翘6g 竹叶10g薄荷5g
煎服,喝一碗。晚上女儿说了一晚上胡话,妻说是梦话,反正不舒服,哼哼唧唧,折腾一晚。妻说烧得不高,量下来一直不超过38.5度,只有37.8~38.3度左右。
7月28日
晨起仍低烧37.8~38.2度。早上又喝一道药,至中午仍不退。精神一直都好。中午妻问我怎么办?
我想,此方续服无效,而且一直都是低烧。昨晚又反复颠倒懊侬,和上次《发热咳嗽》案后反复很相似。也是高热用石膏剂退热后复发。
上次是退热当天的晚上复发。本次是隔一晚,均是睡不好,说身上不舒服,低烧。拟换方。
遂处栀子豉汤(栀子5g 香豉9g),煎好下午3点左右喝了一晚,至6点钟烧就退了。晚上也睡得安稳,也不再复发。
妻与岳母连日来紧张女儿的发烧,天气又热,吹风扇,也感冒了,头痛,流清鼻涕,鼻塞,畏风。她们说是热伤风。女儿昨晚的白虎银翘散加味只喝了一次,药也没倒掉(栀子豉汤药量太少,是另用小奶锅煎的),我觉得她们不恶寒,反恶热,似乎可以也用这个方子,就让她们将二煎各喝一碗。没什么缓解。
7月29日
妻与岳母鼻塞难受。我想流清鼻涕、鼻塞,这是气上冲。桂枝治气上冲。又去抓了付桂枝汤,两人服了仍不效,我就没招了。
我觉得像温病感冒。我没认真读温病,不敢处方,觉得热伤风可能过几天自己就好了。
妻找周尔晋的书,翻看治鼻塞的穴位,按按也不见效。
7月30日
岳母说还是得吃药。我说要吃就吃银翘解毒片,应该就是银翘散。她们买了银翘解毒片和治感冒的西药。中西药都吃,中西医结合。吃了两天也慢慢的好了。
8月1日
接着我又伤风了。未服药。且下班后去打篮球。次日去爬山,大累。至8月4日轻咳,8月5日咳剧,8月6日自感畏寒有汗,一服桂枝汤,温覆取汗后寒去咳减。续用桂枝加前胡杏仁汤,麻杏石甘汤,渐瘥。
8月11日
晚下班回家,岳母说额头疼,后颈发僵。我看其有些面赤,摸脉略浮。自言有汗,胃口尚可,不呕,不渴,大小便正常。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似乎和葛根汤相关;以有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处桂枝加葛根汤一剂,温覆取汗,一剂而解。
桂枝9白芍9炙草6 生姜9 大枣4枚 葛根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妙解葛根汤方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四)
经方治疗扁桃腺发炎
伤寒论再精细
[转载]伤寒经方治感冒:一剂知,二剂已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三一——三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