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书推荐 | 汤阳:​《野马,尘埃》编辑手记

点击上方微风读书会关注我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野马,尘埃》编辑手记

文/太白文艺出版社编辑  汤阳

 

书名:《野马,尘埃》
作者:冯玉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91184号
ISBN:978-7-5513-1828-0
出版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定价:159.00元
《野马,尘埃》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乘顿悟正理决》等文献资料为主要创作资料,以安史之乱前后的中国唐朝为历史大背景,以青藏高原、西域大地、河西走廊、中原地区为人物活动大舞台,通过艺术手法呈现社会各阶层、各民族人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冯玉雷在创作中打破传统小说结构方式,以中国文化元素金、木、水、火、土,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方十二星座,及佛教哲学术语色、香、味、触等名称为各章节命名,故事围绕吐蕃历史上著名的僧诤事件展开,努力把中古时期吐蕃占领沙州前后,唐朝与吐蕃、南诏、吐谷浑、回纥等周边部族矛盾冲突及相关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化包装,在广袤地域、深远历史与纷纭人物交织的时空中展开宏大叙事。他让唐朝皇帝、武将、文臣、商贾、宗教人士等众多历史人物直接出现在小说中,化实为虚,化虚为实,使他们都成为承载小说表达中的意义符号,赋予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河西走廊汉文化、青藏高原藏文文化、西域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汇处。自古以来,我国敦煌与西域地区的文明交汇,无论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变革、繁荣,还是对域外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变革、繁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野马,尘埃》是一部篇幅巨大、内容繁浩的长篇小说,以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为历史大背景,以青藏高原、西域大地、河西走廊、中原地区为人物活动大舞台,通过艺术再现安史之乱前后唐朝与吐蕃、南诏、吐谷浑、回纥等周边部族的矛盾冲突,围绕吐蕃历史上著名的僧诤事件展开故事,对民族文化发展、个人命运及人类心灵世界进行深度探索思考。
初次审读稿件,我看到这部作品有几大写作特点:该部小说跳脱传统小说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章节构化,将中国文化元素金、木、水、火、土,十天干、十二地支,西方的十二星座等作为各章节名。作者依托历史事件,而又不拘于历史事件,只是借用历史事件来表现那个年代整个社会的混乱现象,来为整篇文章的主题做以铺垫。小说语言风格荒诞不羁、多样化,穿插有地方方言、现代网络用语、古汉语等,混用人称代词,以表现混乱动荡时期下人物的挣扎、慌乱状态。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虚实结合,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让这些人物成为承载小说表达的意义符号,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在本稿中,作者打通了“虚”和“实”的界限,突破了“纪实”与“想象”的壁垒,让宏观叙事与微观烛照两相辉映,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知识储备,彰显了作者举重若轻的驾驭文本的能力,也进一步突破了一般小说的常规写法与传统叙述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再次审读稿件,我对稿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处理。1.小说篇幅巨大,塑造人物众多,存在人物名称前后不统一的问题。经与作者核实后,进行了统一。2.在行文过程中,有些地方表述不清晰。如“八月,阿史德将元庆打扮成神子模样……为其收养”,因为此句未出现“禄安赞”这个人名,而根据上下文判断此处表述的是禄安赞,用“其”来指代,容易引起疑议,故直接改成人名。3.文章中有个别的名词不符当时事实,如“黄曲霉毒素”在当时并未被人类发现,因此改为“毒药”。4.文章中有个别地方农历日期与公历日期表述混乱,不能区别开。与作者沟通后,已进行了订正。因此稿件艺术风格上的独特性和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在审稿过程中,我最大限度地尊重原稿,每修改一处都慎之又慎,尤其是涉及知识点的修改,我既要自己查找权威资料,还要和作者讨论再三,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次稿件的整体质量。
本书作者冯玉雷,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驻院作家,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曾发表过多篇中篇小说,出版过多部长篇小说及文化专著。小说曾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兰州市金城文艺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等。
冯老师一直潜心致力于研究敦煌文化,在敦煌学与文学创作之间默默探索,朴素而认真,浪漫而严谨,陆续完成了多部敦煌题材的小说及影视作品,这部《野马,尘埃》便是冯老师历时七年创作出来的又一这类题材的长篇小说。冯老师是甘肃人,滋养他的正是他生活的这片土壤,而如今,他将这份滋养又以文学的方式回报给这片土壤。
敦煌文化是一种在中原传统文化主导下的多元开放文化,敦煌文化中融入了不少来自中亚、西亚和我国西域、青藏、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选择敦煌,是一种历史的机遇。”当前,风云际会,正逢“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如火如荼地建设,现代丝绸之路文学艺术方兴未艾,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如冯老师一般的作家能加入到这个创作队伍里来,创造出更多阐释中国崇高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
 

冯玉雷, 1968年10月出生,甘肃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驻院作家,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发表中篇小说《陡城》《野糜川》及长篇小说《禹王书》等,出版长篇小说《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及文化专著《玉华帛彩》《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敦煌文化的现代书写》(与赵录旺等合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与冯雅颂等人合著)、《条条玉路通昆仑》等。小说曾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兰州市金城文艺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等,电影剧本《失踪的女神》获甘肃省第二届“锦鸡奖”最佳编剧等。荣登《大家》2020年第1期封面人物。


签名书绿色通道

读书周刊■《文汇报》:厚意自乎友情,相聚畅聊往事——贾平凹等日前看望阎纲先生
本期特稿■《文汇报读书周刊》1.2版:作家写作必须向人民负责——阎纲忆述与柳青的交往
头条■ “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上海《文汇报》2019年11月18日)附件“纪念路遥专辑”
今日名流■《红岩》与“阎红岩”阎纲——《文汇报.读书周刊》2020年9月25日
【头版特稿】破解一方土地的文化密码——访报告文学作家、《天下第一渠》作者白描(来源2019年6月24日:《文汇报.读书周刊》)
书人茶话●《白鹿原》见证了他俩的友谊《文汇报》2018年5月14日
《文汇报读书周刊》贾平凹:谋图写作对于社会和时代的意义
【对话名家】专访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贾平凹:暂坐山巅嚼酱豆 静听远钟来好音

长按识别二维码 读签名书

集体订购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本文为微风读书会 〡授权或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如需授权转载

移步微风读书会

编 辑:宇星 |  审 核:魏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芥子须弥,尘埃野马
小说青青与微风
(2)[原创]启程,只为了圆梦(一)戈壁中的尘埃
今日特稿|周明:我多想让他再恨我一回 ——与百岁老作家马识途先生的交往
每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人,都是孤独的行者
【日温一故】庄子《逍遥游》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