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一 堂 精 彩 的 作 文 指 导 课
         ——听 于 永 正 作 文 指 导 课的 感 受
         
龙 泉 育 才 学 校  王熙凤
    今年四月份,我有幸在民院学生会堂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

堂精彩的作文指导课。

作文教学内容是看图作文《一段广告语》、《哑剧》两堂作文课。这两堂课,不仅让我领略了老师精湛独特的教学艺术,而且受到了一次教育观念上的洗礼。这节课,老师展示了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风采,令人叹服的同时,也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一、 得心应手的基本功。
   
老师语文教学基本功非常深厚。在这节作文课中, 老师的表演才能在这节课中得到充分展示。

首先利用电视上的《广告语》:(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哎,你挤着我啦,你!

                       (男)来劲啦,是吧?

                       (老人)算啦算啦!年轻的是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面对上述的作文提示,老师在引导学生推前想后后,带领学生进行表演。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试拟作文题目,一一展示题目,并立即作文。学生积极性立刻发挥出来。后面的作文当然也很好,老师点评作文时,一般是大胆的表扬学生,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并自由发挥想像。

《哑剧》:老师扮演哑剧中的老师,对学生考好了,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当学生没有考好老师表现十分恼怒,大发其火,表演后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像,随之当场作文,并当场评讲,学生作文内容出奇的好。

 教师是演员,在不同的课堂上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于永正老师无疑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正是因为于老师的亲自参与表演,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才使这节作文课生动,在快下课时,于老师为感谢同学们,唱了两句京剧:《四郎控母》。男扮女的优美唱腔使同学们激动,使老师们激动。相信于老师的才艺会给学生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二、 学生情趣的调动
      
这节作文课,于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棋高一着。首先是选演员。于老师设计了一个小表演,鼓励学生上台表演。选一个学生上台和于老师表演哑剧,一下子缩短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由看表演----写作文----读作文一切显得很自然,语言显得很真实。所以,在下课时,这个学生对于老师说:感谢于老师教我写作文,这是我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作文。真希望于老师不走,继续教我写作文。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慨。
   
另外一点就是于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学生写好作
文后,自己读作文,只要发现一个好句子,甚至一个好词,于老师都及时鼓励、加分。学生的作文于老师当堂给他打了一百五十分,当他告诉学生作文可以得150分时,学生说不相信,于老师就当场在学生作文本上打上分数。每个上去读作文的学生都是笑容满面地回到座位。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学生又怎能不愿做作文呢?

老师先启发同学们谁都可以写名言,并举了例子: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点评作文时——未来的科学家×××”、我们全神贯注,就成为好学生;老师全神贯注,就成了特级教师。——未来的文学家×××”两个小学生,顶个老师。——未来的教师×××”……这样巧妙的设计,含而不露地达到了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结合。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处处充盈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既是师生共同的学习活动,又是敞开心扉的心灵对话。
   
在这堂作文指导课上,于老师注重训练内容的趣味性,训练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周密性、深刻性,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我最喜欢发言错误的学生。这是于永正老师每次上课前总要说的一句话。看似简单的语言,不正包含了老师对孩子的爱吗?只有对学生的爱,才使老师把每一节课都上得那么丰富多彩,才使每个学生都那么难忘。

语文姓语,学语文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我们教的是语文,而不是课文。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点。(于永正)
   
于永正对学生的爱表现在尊重他们的人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在他们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了解每个人的不足之处,能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给他们以帮助;表现在我不吝啬表扬,但每次表扬又不是廉价的;表现在我会用多种方式表达我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我时时在关注着他们。学生从我这里感受到了关爱,也就学会了关爱他人。我爱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学生喜爱我,就喜爱我所教的学科。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才意味着教学上的真正成功。

三、 学生观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讲地位取代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现代的教育观则把学生看作是有生命的教育主体,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内部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起作用。
     
老师在以名人名言导入新课后,问学生:要不要老师读一遍?要的举手。结果很多学生都举手了。老师又说:不要老师读的举手。没有几个学生举手。老师趁势引导:我最喜欢不要老师读的学生。自己读,给老师一个惊喜,好吗?加油练。短短几句话,把学生带进读的境界。
     
老师在课堂上开展的两次朗读比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第一次朗读比赛选的是那些需要别人帮助的同学。  老师读了课文后,问学生:谁第一?学生说:老师。老师接着说:我不同意。我读了多少年了,几十年了,才读成这样。冠军应该是两个组长,同意不同意?老师的谦虚,鼓励了学生,增强了学生读好书的信心。
    
四、 教学观的转变
   
学校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老师的课上,他不是把现有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老师坚信,书忌耳传”“学贵自悟。因此,他摈弃了传统的烦琐分析的教学形式,而是以学生的朗读训练为主线贯穿整堂课,让学生通过读,联系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学生的目的性更强,更加科学、有效,只是在学生悟不出或出现偏差时适当讲解和点拨。为了让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老师没有让学生归纳中心思想,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写一句名言。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于永正老师近四十年的教学经验积累。老师说:只要我们找到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与人的认知思维规律,并把这二者紧密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能取得高效率、高质量。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使我对新大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学生为主体,读中感悟,读中升华,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的努力方向。
  
最后,我想以老师的一句话表达我对教育的认识:教育事业说道底是爱的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学习 | 语文早自习只能读课文?老师说换一种晨读内容,让语文学习更有趣……
如何教好小学语文,教语文的方法有哪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集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