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用药经验三则

导语:许多方子和中药材的功效,在正统的教科书中记载得并不完备,民间散落着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医学,这是对学院教育很好的补充,进一步发掘和收集大大有利于中医的全面发展。



1

李太医幸免于斩的轶闻

                              ——黛蛤散的故事


故事就发生在我国北宋时代,徽宗皇帝的宠妃频频咳嗽,彻夜不眠,服了太医官李防御的几贴药,也不见好转,徽宗怒不可遏,下令李太医写出保证书,如果三天之内,妃子的病仍不见效,就要斩首。


李太医回到家中与妻子一起痛哭,忽然间听到街上有卖药人叫唤:“咳嗽药一文一贴,吃了今夜得睡。”


他抱着侥幸心情,买了十贴药,第二天捧药进宫,妃子服药后,顿时症状大减,不仅不咳,而且脸也消肿了,果然药到病除,立见神效。


原来这灵丹妙药就是蚌青粉——即将蚌壳用新瓦焙红研成细粉,伴以少许青黛而成。


考蚌壳(海产者通称海蛤壳)、海蛤壳(捣粉为海蛤粉),入药主要功效有二:一能清热化痰,二能软坚散结。


青黛亦称靛花,因它具有很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故有人称其为中药里的抗菌素。此药特点是难溶于水,宜作散剂调药冲服。


李太医当时免于一斩之谜,今天根据药理分析,就算解开了。


同时也揭示出个真理,即药无论贵贱,能治愈病就是好药,迷信吃贵重药者,能不醒悟乎?


不管黑猫白猫,

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v⊙)



2

实践出真知

                          ——荜拔的故事


据《旧唐书·甄权传》记载了一则民间单方,医好了唐太宗的病疾。


唐太宗即李世民,他是唐朝的二世皇帝,有一天他患了痢疾,腹痛,频繁泻痢,宫庭御医、名医为之治疗,均无效;乃发布诏令,招募贤医为之治疗。


当时,市有名叫张宝藏的民间医生,他自己曾患过痢疾,是用民间单方治好的。


于是他乃应召献出这个民间单方,用牛乳煎荜拨内服,唐太宗服后,果然药到病除。不久,唐太宗的痢疾又复发,再服荜拨煎牛乳,又好了。


虽然病是治好了,但这荜拨究竟是一味什么药物呢?过去是无法鉴定的。


但现在经科学分析,它是胡椒科的一种,含有胡椒碱和挥发油等分。


现代临床证实,它确有医治腹痛、腹泻、痢疾的功能。从这个故事看,说明我国民间蕴藏的验方是值得整理和发掘的。


比起宋徽宗,

唐太宗就爱民如子多了~

╮(╯▽╰)╭



3

从“自制百部蚊香”说起

                                 ——详述百部的作用


二十年夏与亡友张寄庵先生,同寓杭市,困于蚊扰。


张君谓:百部本草云能杀虫,必能杀蚊。


即向药肆购百部五钱捣碎,先聚蚊帐内,再取百部粉燃之,烟气所及,蚊纷纷落帐下死。其功与除虫菊无异。知本草杀虫之说可信也。


然本草谓能止咳,余用之有效有不效,治传尸骨蒸劳效力,殊不可见,治八角虱,则有特效。治肠寄生虫尚未试验,若用之有效,则此物微苦,小儿可以大用者。


西医余云岫,对百部有精确之研究,谓:“此药在我国用之于皮肤病洗涤之剂,用之于肺病内服之剂,以为有消毒,杀微生物之功。


余用此膏(即百部水煎为膏)以敷于急性、亚急性之皮肤湿疹之非有强度分泌者,殊有卓效;用之内服于胃肠病,亦觉有功,轻度之痞胀,轻度之泄泻,恒用之有功。


又可以为防腐剂,夏秋之交,药水之常服用二三十日者,每易变味,用此膏入药水中,可以防止也。”此实是补本草之所未及者。


按:百部之功效,本文例举颇详。百部能杀蚊虫尚未见闻。读者不妨可以一试,制成防蚊香。


医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O(∩_∩)O



注:故事一二节选自《医林漫笔》,欧阳勋著,1987年7月出版;故事三节选自《潜厂医话》,杨则民遗著,董汉良、陈天祥整理,1985年4月出版。本公众号仅之于进行学术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荜拨治好唐太宗李世民痢疾病
《本草纲目》故事:荜茇止痢显奇功
荜拨
故事|一个药方升了三品官
几个医疗绝技秘方,一用灵验无比!
【中医养生】癌症吃了就不死,可惜很少人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