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 对话危北海

3 对话危北海

(2016-05-17 20:13:37)[编辑][删除]
学生:老师能结合临床讲讲舌诊吗?比如脾胃疾病时舌象有什么具体变化?
老师:舌诊这个诊断方法出现较晚。《黄帝内经》基本没有具体记载,《伤寒论》中描述舌象也较少,如“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就将舌燥作为一个症状,真正舌诊系统的出现还是在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因此相对于面诊、脉诊,舌诊研究较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舌诊在临床上非常实用,我们都知道舌为心之苗,心主神志、血脉,因而舌的灵活程度反映人的有神无神,舌质的颜色反映人体血液运行的情况,现代舌诊研究常将舌尖归属心,舌中归属脾胃,舌根归属肾,舌尖两侧归属肺,舌左侧归属肝,右侧归属胆,分的比较详细,这个大家可以参考参考,我在临床上对具体脏腑定位用的不多,我只看舌质舌苔,我们都知道“新病看舌苔,久病看舌质”,正常人一般是“舌体大小适中,淡红舌,薄白苔”,如果出现舌体胖大的,基本上是阳虚;舌体瘦小的,基本上是阴虚;舌质比较淡的,基本是血虚;舌质较红的,基本是阳盛有热;舌质暗红的,可能是有瘀血;舌上有裂纹的,基本上是阴虚,很多肿瘤病人舌上出现大量的裂纹!舌苔黄舌面干基本上就是热邪犯病;舌苔白舌上津液多基本上就是体内有寒或者水饮;舌苔腻说明体内有湿。以上从舌体、舌质、舌苔来判断阴阳、寒热,这基本是总纲,只要明白上面几个纲领并触类旁通,舌诊就很好把握啦,比如说:患者出现胖大舌薄黄苔,这就是阳虚为本,夹有热邪,治疗就应当仿照乌梅丸用药,以温为主,适当清热;再比如说患者出现瘦小舌舌质红,说明阴虚血分有热,治疗就得滋阴养血凉血。就举这些吧,大家好好去临床体会吧!不管是望诊、脉诊、舌诊,大家都要抓住纲领性的条文,只有这样学习起来才会方便。
下面结合临床谈谈脾胃疾病的舌象变化,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如果脾阳不足,那这样的病人就容易拉肚子,稍微吃的油腻一点或者凉一点就拉,这种病人的舌质一般比较淡,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嘛,气血供应不足自然舌就淡啦!当脾失运化而胃降浊功能失调时,就会导致湿邪内起,这时候病人的舌苔就开始变厚啦,刚开始舌苔可能是白色的,随着湿邪的增加,而脾胃升降进一步减弱,湿就化热,这时候我们看病人的舌苔就开始慢慢夹杂有黄色啦!就说这个情况吧,只要大家抓住舌诊的纲领,再临床上就很容易体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为心之苗 苔为胃气之根 每天照一照 有病早知道
人体脏腑辨证
舌苔就是中医的胃镜,有诸内必行诸外
1。第一章。常见证
舌象,面相,气血虚,脾肺虚,食疗及用药
身體好壞能從舌頭看出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