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章名医姚荷生(11)

四、伤寒论六经证治分类目录

姚荷生遗稿

第一篇太阳病

第一章  太阳主证

第一节太阳主证表证

一、风寒闭表(伤寒表实)

二、寒风犯表(中风表虚)

三、风寒郁阳正邪相争

四、水郁肌表

五、寒凝经脉(刚痉)

六、风淫经脉(柔痉)

第二节太阳主证表里相兼

一、寒风动水水停心下

二、寒风动水水蓄膀胱(蓄水)

第二章太阳变证

第一节太阳变证表证

一、风寒闭热

二、风温犯表 (风温)

三、营卫不和

四、正虚受风(伤寒劳复)

五、风湿挟寒(湿痹之一)

第二节太阳变证表里相兼

风寒郁表热与血结(热结膀胱)

第二篇阳明病

第一章阳明主证

第一节阳明主证里证

一、胃中燥热

(一)燥热充斥

(二)热耗气津

二、肠燥热结(腑实)

(一)热盛结未实

(二)结实热不盛

(三)热盛结实

三、津液偏虚

(一)津虚便秘

(二)(津虚烦渴)津气未复

第二节  阳明主证表证

一、风热燥 

二、经脉燥热(鼻衄)

第三节 阳明主证表里相兼

表里俱热

第二章 阳明变证

第一节 阳明变证里证

一、温热郁蒸(黄疸)

二、热郁胸膈

三、胃中虚热

四、胃中虚冷(水谷不别)

五、食滞胃肠(宿食)

六、气虚痰痞 冲气上逆

七、肠风(便血)

第二节 阳明变证表证

一、伤寒(风寒)

二、风湿

三、津虚风燥

四、风湿热(黄疸)

第三节 阳明变证表里相兼

一、风湿郁热

二、寒风闭热

第三篇  少阳病

第一章 少阳主证

第一节 少阳主证表证

一、寒风郁火(伤寒)

二、经脉风火(中风)

第二节少阳主证里证

一、水火交结(大结胸)

(一)火偏盛

(二)水偏盛

二、水郁相火(水火交痞)

三、相火内郁(火痞)

四、痰热互结(小结胸)

五、胆火内炽

第三节少阳主证表里相兼

一、水火欲结风寒未解

二、热气郁滞外寒里热

第二章少阳变证

第一节少阳变证表证

一、正虚劳复寒风郁热

二、风湿郁热(黄疸)232

第二节少阳变证里证

一、痰结胸膈(痰结胸)

二、水结胸胁(水结胸)

三、寒实结胸

四、水邪内郁(水痞)

五、气郁寒阻(气痞)

六、虚热内郁

第三节少阳变证表里相兼

一、风饮游移膜腠

二、寒邪郁热阳气微结(阳微结)

第四篇太阴病

第一章太阴主证

第一节太阴主证里证

一、中寒挟湿/寒湿伤脾)

二、脾虚气滞

第二节太阴主证表证

一、风湿犯表(中风)

二、风湿挟寒(伤寒)

三、营气不足,寒风留恋肌表(表虚)

四、风寒湿痹(肌肉风湿)

第三节太阴主证表里相兼

一、寒湿内郁表未罢(协热利)

二、中虚感寒

三、风湿郁热(湿热发黄)

四、寒湿化热(黄疸)

第二章太阴变证

第一节太阴变证里证

一、虚寒格热

二、脾虚湿热

第二节太阴变证表证

寒风

第五篇少阴病

第一章少阴主证

第一节少阴主证里证

一、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二、阴盛格阳

(一)格阳于外(真寒假热)

(二)格阳于上(戴阳)

三、阴寒内盛阳欲离绝

四、火热伤阴

五、阴虚动血

六、阳虚内寒亡血失津

七、阳虚寒水

八、阴虚水热

第二节少阴主证表证

一、风寒外束(伤寒)

二、经脉风燥(中风)

(一)温燥

(二)凉燥

第三节少阴主证表里相兼

一、阳虚寒湿痹着经脉

二、精血骤虚复感风寒(阴阳易)

第二章少阴变证

第一节少阴变证里证

一、汗伤心气

二、汗动肾气

二、气血空虚

三、气阴两亏

四、肾虚不固(虚利)

五、阴阳两亏上竭下厥(衄血)

第二节少阴变证表证

一、风寒外束

第六篇厥阴病

第一章厥阴主证

第一节厥阴主证里证

一、阴阳动荡虚风内扰(肝厥)

二、阴阳进退寒热胜复(厥热交替)

三、阴阳格拒寒多热少(偏寒厥)

四、阴阳格拒热多寒少(偏热厥)

五、血分风热下迫肠间(热痢)

第二节厥阴主证表证

一、风寒郁热初犯气分(中风)

二、血虚寒痹(伤寒)

第三节厥阴主证表里相兼

一、寒风闭火虚实夹杂(喉痹)

二、久寒新感血痹兼疝)

第二章厥阴变证

第一节厥阴变证里证

一、脏寒致厥(脏厥)

二、蛔动致厥(蛔厥)

三、肝寒动水(水膨)

四、血虚内寒(寒疝)

五、血气瘀结(脏结)

六、郁热陷伏血分(热入血室)

七、瘀热互结(蓄血)

八、肝风挟热下迫肠间

第二节厥阴变证表里相兼

一、寒风闭热虚实夹杂(喉痹)

二、肝乘肺

三、肝乘脾(肝积)

 

 

 

第七节 临证经验

一、发热高低与病势进退

姚荷生

(引自:《杏林医选》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出版)

发热为很多疾病常可出现的症状,临床遇此往往希望很快得到解除,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以发热的高低变化为观察病势进退的唯一指标。有些疾病初期正邪相交,热度上升,病情恶化,后期热度下降,病渐告愈;有些疾病的发热并非如此,有的初次服药体温不但不降,反而有短暂上升。遇有这种情况,却不能随便武断这是病情恶化的表现,例如:

  1.寒风郁热

本病病机乃初起为寒风压抑不易外达,因而恶寒重于发热。治当因势利导,以解其表寒为主,表寒一解,郁热即随之抬头,此时发热之势反见一度升高,正是病机欲向外解之征。如《伤寒论》的大青龙汤证,有的临床上即可出现这种现象。

  2.风湿郁热

本证病机乃风湿之邪郁久化热。这种热并非原发病因,是因风湿久郁,或阳气素盛之人,易从热化所致。治法亦宜祛风透湿为主,风湿一透,郁热即随之外达,此时发热可暂时升高。

  3.湿遏热伏

本证病机是热为湿浊所遏,以致身热不扬,治当化湿透热。湿浊一化,被遏之热随之外达,发热虽暂升高,但患者身反轻松、灵活,或苔见厚而浮。此乃湿走热现,为应有的良好反应,说明湿热胶着之势随之而解,其所浮现之热正可清之使退,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

  4.寒风闭暑

本证病机大致与寒风闭热相似,不同的是一为热,一为暑。但暑与热均属阳邪,故病机亦基本相同。其证因内受暑邪,外束寒风,使毛窍闭塞,治当辛温以解表寒,辛凉以清暑热,表寒一解,暑热亦随之外达,此时往往体温亦可暂时升高,继进清暑之剂,发热即除。

上述四种发热,其原因虽不尽同,但产生机理都有一个闭郁的共同点。因此,治疗的原则即有一个适用宣透的共同方法,而产生的效果也有一个发热短暂升高的共同反应。医者必须了然于胸,事先告知患者,方不致误。兹举验案两则,以见一斑。

例一:李X X,35岁,干部,1975年8月15日初诊。

病历摘要:患者形体俱实,身目悉黄,面垢,腹胀,苔厚腻,大使溏泻稠粘而奇臭,小便黄而混浊而气秽,脉象弦滑。西医诊断为急性传染性肝炎,曾服西药十余天无效,转请中医治疗。辨证为湿热羁留膜原,方选达原饮加大黄。处方:川厚朴10克,草果仁6克,槟榔10克,知母10克,甘草5克,白芍10克,生大黄10克,服3剂,每日一剂.

姚老看完此病后。对患者提出了服药后预计反应有三:一是寒战壮热,为最好反应;二是泻出臭秽喷人大便,为次好反应;三是尿更混浊。结果服第一剂药后寒战壮热,大便溏泻,臭气喷人,尿混浊,三个反应同时出现.由于反应比较严重,患者家属不敢给药继服,但患者认为医生有言在先,对药后反应估计非常正确,坚持继续服。服第二、三剂药后反应亦随之减轻,病情大见好转。复诊原方去大黄,继进4剂。共服达原饮7剂,诸症痊愈。同道闻之,颇为震惊,并因传为姚老之秘方耳。姚老认为本案系湿热久羁膜原,郁闭已久,正邪寒热,相搏之极,邪盛正强,病无出路,故用宣透膜原之法,效如桴鼓。可见姚老对诊断预后的正确。

例二:胡X X ,男,48岁,工人,1979年7月28日初诊。

病历摘要:发热已九天,体温37·6至38·2度,每日午后热势较高。曾服西药、注射庆大霉素均无效。不恶寒,四肢欠温,汗出不大,口渴喜热饮,胸闷纳减,大便近常,尿淡黄稍混,舌黄腻,质红,脉濡数。病属暑湿内蕴,湿遏热伏之证。治宜芳香透湿为先,方选藿需汤加减:藿香叶10克,佩兰叶10克,香薷10克,法夏10克,云苓10克,神曲10克,扁豆花10克,飞滑石2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黄连6克,甘草6克,连服3剂。服第一剂时,热势反见增高,乃湿走热达之征。继服两剂时,热势渐退,舌苔腻转薄、胸闷除,食纳好转,四肢回温,脉濡数见平。守方去香薷、佩兰,藿叶改藿梗10克,白寇仁5克,芦根20克,薏仁20克,继进7剂痊愈。

由上可知,发热高低与病势进退的关系是辨证的。医者必须对发热的病因病机切实掌握,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不惊不疑,正确地估计疾病的预后。

 

二、诊治小儿夏季热特色

(自《江西中医药》2002年第2期,姚荷生中医诊治小儿夏季热的特色.刘英锋等)

 

(一)病种概说

小儿夏季热是一种小儿特有的非感染发热性的综合症,因其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故称夏季热。中医因此也有比较近似的名称——疰夏,并且因其表现不仅有发烧,而且多伴随“上渴下泻”的特点,故(南昌)又有“天干地漏”的形象俗称。西医对此病的发病原因认识不够明确,而中医则从天人相感的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到此病是内外两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小儿稚体,气质较弱,不能耐受夏季暑气之逼迫所致。具体来说,体内与心脾有关,体外则与暑气的湿热两性有关,因为夏天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三气合行其令之季,火土交蒸,故产生湿热相合的时气偏胜之暑气,一般成人形气尚充,则较能耐抗其气,而小儿阴阳未充,形气皆弱,尤其是心脾偏弱者,心属火而通于夏,脾主湿而通于长夏,则很容易因“暑喜伤心”、“湿喜困脾”而为暑气湿热之性所伤。热耗其津则渴,湿困其气则泻,湿郁热蒸,气失透达则身热自现。因此,比较西医输液退烧等一般的对症处理,中医特别注重因人因时的辨证论治,故在诊断治疗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优势。

(二)诊治特点

姚老认为:中医虽然对夏季热也有近似的病名,但诊断治疗并不依此为据,而是强调从其发病机理的一般规律中寻求具体的病因病机特点,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治病求本的效果。小儿夏季热,其发病的一般机理是体弱受暑,但临床诊断还须根据小儿体虚之偏阴偏阳、所受暑气之热多湿多,分别其具体证型,才好确定治法与方药。大体而言,以暑热伤津与暑湿伤气两大类,因此治疗还需在扶正解暑的一般原则下,严格区别养阴与益气,清热与除湿的主次关系,方药方面,则适好有二张同名方剂,可为蓝本:一个是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一个是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前者侧重益气除湿,后者侧重清热生津。另外,象生脉散、益元散、清络饮、七味白术散等名方,也是随证选用和化裁的有效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夏季热有时发烧较高,西医喜用发汗退烧之剂,有些中医也唯恐退热不及而重用寒凉清热之品,这都不符合小儿疰夏以虚为本,以热为标的病机本质,很容易造成汗伤津气、寒凉败胃的非法治疗,造成不仅热退而复升,而且会因正虚更不耐暑而病势缠绵,以致每年入夏即易复发的不良后果,这都与中医辨证论治精神所不容的,作为中医临床者,尤须切记此忌。

三、病案举例

──姚老会诊两例小儿夏季热记实。

1970年暑期,姚老(当时任江西中医学院院长)应邀同省医学院西医儿科王季洪主任,一起前往省儿童医院,会诊部分因久热不退、腹泻不止以致营养不良的小患者。经住院医师推荐,从病孩中挑选了二例男患儿(分别为二岁、三岁,后文简称为甲儿、乙儿),经王主任检查,均再次确诊为夏季热,认为西医治疗已无更有效的办法,建议以中医治疗为主。

中医会诊方式:两患儿母亲先后代诉病情,姚老分别口授中医四诊情况以及初步印象,并给与不同的立法、处方和饮食宜忌等,同时由王主任亲笔记录(采取有言必录的方式)。会诊完毕,王主任问:“此二患儿均由西医确诊为夏季热,重度营养不良,而您的诊断,甲儿为暑热伤津,乙儿却是脾虚受暑,难道中医认为这是不同的病吗?”姚老答曰:“对这两个病例,中医也有比较近似于西医的同一病名,医书上称“疰夏”,地方名(九江)通称“渴、泻、烧”等,但中医素来不太重视病名,认为治病在于求本,即注重寻找具体的病因与病机。病因为暑,两儿似同,但具体比较,甲儿偏重于暑热,乙儿偏重于暑湿,故前者热易伤津,后者湿令脾虚,因此病机同中有异,诊断自然有别了。”

王主任又问:“先生区别其异同,根据为何呢?”姚老答曰:“根据正是辨证所得。两儿之病,同发于夏,主症同具消渴、泄泻、尿多、久热不退,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但甲儿消瘦,皮肤失去弹性,面色薄白,唇舌俱红,烦哭声高,张目不眠,渴喜冷饮,大便色深,指纹青紫;乙儿面色黄滞,微微浮肿,唇舌俱淡,倦怠嗜睡,有时烦哭,其声却较低微,渴时不一定要求饮冷,大便如蛋花(色淡),这又是他们各显其偏的不同特点。”

王主任进一步问到:“同一疾病何以会机转不同呢?”姚老答曰:“中医认为,同一邪气侵犯人体,会随各人体质或用药之不同而发生寒热不同的从化,因而对机体的阴阳伤害也就各有侧重之不同。夏季暑气为湿热合邪,两儿体型不同,一个瘦一个肥,一薄白一黄滞。白而瘦者,素体偏燥,黄而肥者,素体偏湿。所以,尽管同受暑邪,但甲儿则从燥化而伤津,乙儿则从湿化而伤气,中医即可据此两者的体态神色的截然不同,综合分析,作出不同的因机诊断。”

王主任一边点头一边称道:“原来如此。甲儿的病机既属热伤津,因而您对他的治疗,定为清热生津;乙的病机既属脾虚受暑(暑湿伤气),因而治疗定为清暑益气。……您能否把两者的方药大意也相应地介绍一下呢?”

姚老高兴地说到:“这样就真正懂得了中医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而是针对不同因机调整机体的,即只要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采取“补偏救弊”的原则,就可以灵活地选方遣药了。甲儿处方为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合清络饮(西瓜翠衣、鲜荷叶边、鲜竹叶、丝瓜皮、鲜银花、鲜白扁豆花),乙儿的处方为李氏清暑益气汤(黄芪、党参、炙甘草、当归、麦冬、青皮、葛根、升麻、泽泻、五味子、陈皮、黄柏、神曲、白术、苍术、生姜、红枣)加味。两方比较,前方性味纯属甘寒,生津之药较多,故适合甲儿之暑邪偏热、伤津较重之证,后方性味侧重甘温,益气之品较多,切合乙儿之暑邪夹湿、伤气较甚之证。”

王主任又说到:“这样看来,理、法、方、药的相互区别,大致明了。那么在饮食宜忌方面,您说甲儿可大量吃西瓜代茶,乙则不能吃西瓜,甚至不能吃水果,而宜用陈仓米(或陈谷)、灶心土煎水代茶,同一解渴而不同宜忌,这与遣方用药是否同出一理呢?”姚老点头答到:“渴虽同属津液不足,但甲儿之渴纯属津为热耗;而乙儿之渴则另为气不布津。西瓜甘寒,俗称天然白虎汤,清热即可护津;陈仓米、灶心土甘温益脾,乃助气而后可以布津,看似饮食宜忌,本质上与选方遣药,实属一致。”

王主任又问:“您能否大致估计一下他们的治疗效果?是否其愈期会完全相同呢?”姚老答到:“据初步估计,愈期当在五至七天”。姚老又反问到:“王主任,我倒想问问您看,这两个患儿哪个先恢复呢?”王主任思索后答到:“从营养不良的程度来看,甲儿重于乙儿,当然应该是乙儿先好啦!”姚老笑而言之,“我则恰恰认为甲儿好得要快些,乙儿恢复得恐怕要慢些呐!”王主任不解地问到:“哦,这些都是您的经验所得?还是理有所本呢?”姚老回答:“中医本有理论认为,自然气化之契机是五日为一候,七日为一期。人禀气于自然,故五至七日,病情也应有一个显著的变化。至于两儿愈期的先后,我也是根据发病机理,作出的推论。甲儿为暑热,热为阳邪,其性急迫,其进速,其退亦速;乙儿为暑湿,湿为阴邪,其性濡滞,其病缓,其愈也缓,理论如是,经验上似亦多数得到支持。……不过,这种理论与经验,其可靠程度如何,缺乏严格记实的科学印证,借此机会,想求您作一次严密观察,得到可靠的答复。”王主任答曰:“这完全是我应该做的事,保证亲自观察,到期汇报不误。”

三天之后,两患儿的病情明显好转,五天后发烧均退,体检均已趋愈。甲儿已嬉戏如常,但乙儿则下地不久即倦依母膝。姚老复诊,再给乙儿处与七味白术散二剂,带药出院,回家调养。

经过这次会诊,王主任深有感触地说:“我作为一个西医,常听说中医的辨证论治,但从没有留心观察,通过这次中西医双轨会诊,确实使我看到了中医治病特点。因此,也使我考虑到今后的中西医结合,究竟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保持和发扬这种特色……。

(四)按语与评述

众所周知,中医的疗效好坏,并不决定于药物的贵贱,也不决定于什么秘方验方,在上文所介绍的会诊案例中,所用之方药,生脉散、清络饮、清暑益气汤等,都是每个临床医生(包括西学中的医生)所熟悉的常用方剂,但能否贴切地选择,有效的运用,关键在于辨证诊断是否准确,所谓以证定法,以法定方,才能有的放矢,产生预期疗效。

鉴于现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往往偏重于方药实验,甚至不少西学中者认为中医有效,根在方药,而一提到辨证论治,就觉得是舍近求远,殊不知中医方药特效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理论指导下严格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所谓用药必须“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才能达到“以偏纠偏”的治疗作用,否则误认为“特效”而见病发药,随意滥用,不仅会张冠李戴而失去应有的疗效,甚至会违背机制,造成“以偏助偏”的反面效果。

姚老看病,最强调对发病机理的认识,他常说,掌握了发病机理,不仅能有效地指导辨证论治,而且还能预测治疗效果与疾病的愈期转归。以小儿夏季热的发病机理来看,其所以发热,是暑天不能汗出透热于外,而不能汗出的原因是津气不能达表作汗,津气不能达表的原因又是津为热伤、气为湿困,故治疗机制,必须是清热以生津、运湿以开气,使津复气达,则自能作汗透热,所谓“暑令当以汗出”则不能发热。因此,其疗效过程,自然是暑先平而口渴先止,湿渐化而二便转常,最后随之津气平复才能作汗而退烧。如果见名(夏季热)思义(退热),急于退烧,甚至外用冰敷、内服苦寒,不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甚至足以适得其反。因此,学中医而用中药,不愿精通医理,执求唯方唯药,实是一种舍本逐末、欲速而不达的错误举措。

 

三、治小儿滞热病证

(引自:《四川中医》2009年第10期.姚荷生辨治小儿滞热经验.傅春梅、刘英锋、姚芷龄等)

摘要:小儿滞热病症,在儿科临床十分常见,而古今文献对此均无详细论述,更未形成有效成方。本文基于对姚荷生老先生629例相关病案的总结研究,从发病机理、临证表现、辨治要点、自拟验方和病案举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江西中医泰斗姚荷生辨治该类病症的学术经验,提示了姚氏验方“薄槟散”在治疗小儿疑难病症中的推广价值。

 

积滞本是儿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姚荷生老先生则进一步发现,小儿科临床中,有一种滞热病症甚为多见。对此,古代文献和当今期刊均无详细论述,因而也未形成普遍有效的成方。姚老则承其家传经验,拟定“薄槟散”一方,加减应用于滞热所致的小儿多种病症,疗效殊佳。本课题组即对姚老仅于1950年至1956年期间的629例相关病案,进行了方(药)证(症)相关性分析,从中初步总结其诊治经验,概述如下。

(一)滞热病症的发病机理

小儿滞热病症,是指小儿因内伤食滞,招感外邪,导致临床表现出“滞”“热”夹杂、互为因果的一种病变,其临床涉及小儿发热、吐乳、不食、泄泻、腹痛、便结、夜啼等多种病症。小儿为何多见食滞?乃因为小儿一方面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另一方面生性贪嘴,自无节制,故稍偏食多吃,即易饱伤脾胃,食停不化。正如《幼幼集成·伤食证治》云:“若儿先因本气不足,脾胃素亏者,多食易伤。”小儿脾常不足又偏食不节的特点,是易发食滞的内在因素。古谚有云:“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张子和也云:“富家儿宜消息之”,皆是古代对小儿脾弱,饱食易滞现象的自然写照。现今家长对独生子女更是偏爱有加,惟恐孩儿欠食少着,因此,多食厚衣,营养过度乃是普遍现象,是故临床伤食成滞者也就见多不怪了。小儿滞积,本属独立病变,专主水谷不化,食停胃肠,其中轻者为滞,重者为积,深则殃及肝脾而转为“疳”。本文所论之“滞热”,属积滞之轻,偏于滞者。但其又不同于单纯积滞之轻证,乃滞中有“热”,滞热相因,则病势不轻。小儿何以会滞中有“热”呢?此原因有二:一因小儿稚嫩之体,原本就抵抗力较弱,易感外邪,复加食滞胃肠,则外来无形之邪气即得内生有形之宿食(隔时不消的食物)依附,则更易有恃无恐,固着为患而引发寒热;二因小儿体性纯阳,病机易从热化,不仅外受邪风易于热化,而且内停食滞也多郁积生热,若所食为膏粱厚味、煎炸炙烤则蕴热更甚。如《仁斋小儿方论》曾云:“有伤乳、伤

食而身体有热者,惟肚腹之热为甚。人知伤积肚热,粪便极臭,而夜间有热,伤积之明验,人所未识也。”此即是因“滞”生“热”之例。此外,如张子和所言“绵帛太厚”,也是现今小儿体质易偏热的一个因素。

姚老认为,小儿不仅伤滞之后易兼外感,而且外感之时也易兼内滞。此也因幼儿体稚,形单质薄,脏腑经络之间,极易内外引动、相互影响。临床常见幼儿稍有外感,即易伴发吐乳、腹泻,或不得吐泻,也会转成腹痛(啼哭)、不食,

即是其证。正如《幼科释迷·食积》说:“小儿之病多由乳食未化,即或六淫相干成疾,亦必兼宿食”。

(二)滞热病症的临床辨证

1.基本表现发热,少食,脘腹或满或胀或痛,烦渴,夜卧不安,舌红,苔黄,脉数,指纹不流利。

2.兼变症象或有头痛、鼻塞、流涕;或有痰鸣、咳嗽;或有胸闷、作呕;或有便泻不爽、甚则下利赤白;或有腹部膨大、甚则腹见青筋;或有大便秘结,或不欲食、或多哭闹、或苔灰白。

3.辨证分类

1)核心证型——阳明胃肠,风热夹滞发热晚甚(多有汗),脘腹必有所苦(胀、满、痛、灼、膨),食差(量少、不欲食)而烦渴,舌红而苔紧,脉数而指纹不流利。或伴呕食,或伴痛泻,或伴便难。

滞热病症的发病机理,在于“滞”与“热”两个方面。“滞”者,乳食内停,滞气而不畅,必现胀满痛膨,滞于中则发于胃脘,滞于下则发于肠腹;“热”者,则既有食滞蕴热于内,又有招风引热于外,且均可引起发热。滞热并发,交织难解,既消灼小儿机体之津气而为渴为烦,又阻碍小儿脾胃的纳运功能而少食纳差;热中有滞,实而不畅,故舌红与苔紧互见,脉数与指纹不利连发。热滞阳明,偏于中上,则胃逆作呕,必伴吐食;偏于中下,则肠失传化,水谷杂下,泄泻乃作,泄因滞起,利必不畅,邪阻肠间,泄必兼痛。若内热渐蕴较久,则与宿食交结,转成便秘难出。

2)常见兼夹滞热兼风,表偏重者:常见头痛紧、鼻塞、涕清,挟痰则痰鸣、咳嗽等;滞热兼暑,上偏重者:常见胸脘满闷、头昏呕逆等;滞热挟湿,下偏重者:则便泻不爽、便时腹痛、苔腻等;湿热挟滞,利偏重者(湿热相合,下迫肠道):可变生下利,表现为大便泄泻、一日数次或十余次、有红白冻、深黄后重等;滞热日久,欲成积者:常腹痛、腹膨、胀大或硬、苔灰白、不欲食、哭闹多、甚则腹见青筋。

(三)滞热病症的治法方药

1.基本治法滞与热者,邪实也,原则在攻而最忌填补。滞宜消之、热宜清之,滞热并发,治当消导兼清,然其热在滞中、热因滞恋,则导滞必先于清热,而清热不可太凉,以滞消则热行易散,寒凉则滞凝难消。因此,滞热病症的通治之法以消食导滞为主,以清解郁热为佐。

3.2基本方药以姚氏“薄槟散”为基本方。其药物组成为:槟榔、薄荷、枳壳、山楂、金银花、连翘。用量一般为成人的1/3~1/2量,具体要根据患儿症情轻重及年龄大小适量增减。本方以槟榔、薄荷为君,枳壳、山楂为臣,金银花、连翘为佐。槟榔苦降,有破滞行气、化食驱虫之功,《药性论》誉其能“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取其为导滞之主药,不仅功效突出,而且兼有驱虫之巧,因为小儿手口不洁,积滞多易生虫。薄荷辛凉而香,其“辛能发散,凉能清利”(《本草纲目》),本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之功,其芳香又兼有开胃之妙,小儿外感与内滞相引,选药也应内外兼顾,《本草经疏》推荐用薄荷治疗宿食胀满时说:“宜以宽中理气消导顺降为治,何取于薄荷?不知薄荷之凉,大有似乎豆蔻辈,原能宽中理气,消导顺降者也。……设使恶气宿食既已内扰,仍复托根于表,则非薄荷之内解其结,外剧其根,何以使表里尽除耶”英雄所见略同,姚氏选薄荷与槟榔相配,共为治风热夹滞之主药,也是深有此义的。枳壳降气行滞、山楂消食化积,合为消食导滞之药对,以助槟榔内消肠胃之滞;金银花疏风透热,连翘清热散结,合为清解表热之要药,以助薄荷外散肌表之邪。其所以称枳壳、山楂为臣,银花连翘为佐,乃治法以导滞和里为主、清热解表为辅之故也。

总之,全方疏清并用、表里双解,共达消食导滞,清透郁热之功效,而又无苦寒滞气,香燥助热之虑。

2.辨证加减滞热而热甚者,偏表热加淡竹叶、牛蒡子(合银翘散法),偏里热加黄芩、白芍、生甘草(合黄芩汤法);滞热而滞甚者,偏在胃加半夏、陈皮、麦芽(合保和丸法),偏在肠加川朴、木香等(合枳实导滞丸法);滞热挟痰者,加杏仁、浙贝母、瓜蒌壳、瓜蒌仁等(合贝母瓜蒌散法);滞热兼风者,偏表热加桑叶、菊花、僵蚕(合桑菊饮法),偏表寒加荆芥穗、紫苏叶(合止嗽散法),滞热兼暑者,加滑石、杏仁、生甘草、鲜芦根(合杏仁滑石汤法);滞热挟湿者,加炒苡仁、白扁豆、淡竹茹、天花粉等(合甘淡渗湿法);滞热与湿热相兼而下迫成利者,加葛根、木香、赤茯苓、黄连或秦皮、粉丹皮、川黄柏、白头翁等(合白头翁汤法);滞热成积者,加五谷虫、鸡内金、煅石燕、酥鳖甲等(合消疳化积法)。

(四)滞热病症辨治举隅

兹例举姚老亲笔记录医案数则,以略展先生临床辨治小儿滞热诸症之风采。

1.滞热吐乳案

汪弱狗,男,1岁。一诊:呕逆,饮乳即吐。伴水泄淡黄,鼻干,夜烦哭。舌略红略干,指纹不流利。此小儿热滞。方用薄槟散加减:苏薄荷2.5g、槟榔1.5g、生山楂4.5g、陈枳壳3g、金银花6g、连翘6g、淡竹叶3g、甘草2.5g。二诊:夜烦见安,热除,食后即呕,口略渴,水泄转浓、深黄,小便先黄后转米泔色。舌白略干,形色隐红,指纹淡红略见流利。热滞减也。仍守薄槟散法:金银花7.5g、连翘6g、苏薄荷2.5g、焦山楂4.5g、淡竹叶3g、牛蒡子3g、橘皮4.5g、云苓6g、麦芽6g。二剂而呕止泄除,未再服药。

2.滞热久烧案(偏热甚)

魏洁生,男,1岁。一诊:发热十余天不退,晚甚。伴口渴,尿次数多、解之不利、色尚清,大便竟四五日不解,夜寐烦哭,腹痛、扪之热。舌色尚平,指纹粗、不流利。属热滞。方用(薄槟散):苏薄荷4.5g、花槟榔6g、生山楂9g、陈枳壳4.5g、金银花6g、北连翘6g、牛蒡子4.5g、淡竹叶6g、粉甘草3g。二诊:发热稍减,今又作。其大便软、深黄颇多,小便次数多、自利、清,渴减,夜烦哭,腹部热。此热滞。方用(薄槟散):苏薄荷3g、生山楂6g、金银花7.5g、北连翘6g、牛蒡子4.5g、淡竹叶4.5g、生甘草3g、杭寸冬7.5g、五味子2.5g。二剂热退神清。

3.滞热不食案(挟风痰)

樊友祥,男,6岁。一诊:发热已六天,不欲食。曾就内院服盘尼西林而发热退,但旋又作,继服金霉素无效,形倦、欲睡,谵语,小便自利、清,大便秘结、硬、深黄,无汗,腹曾痛。舌色黄,形色黄,目黄,脉浮数。此热中有滞。方用(薄槟散):苏薄荷4.5g、金银花9g、花槟榔6g、北连翘6g、生山楂9g、陈枳壳6g、牛蒡子6g、冬桑叶6g、杭菊花4.5g、枇杷叶7.5g、苦杏仁6g、枯芩6g。二诊:大便得解,便色深黄、成条、通畅,伴下蛔,而腹痛减,小便淡黄,谵语,发热,微汗,脚趾冷,渴,略咳,食饭呕。舌色红,形色黄,指纹滞,脉数。滞热减而未尽,复夹有痰阻,方守薄槟散,加化痰之品:苏薄荷4.5g、金银花9g、花槟榔6g、北连翘6g、生山楂9g、淡竹茹6g、陈枳壳6g、橘皮6g、胡黄连4.5g。连服四剂,诸症皆除,仅纳食欠馨,瞩善加饮食调护。

4.滞热下利案(兼暑湿)

吴钮影,男,2岁。一诊:前天起泄泻。泄泻深黄绿有白冻,半天三次,腹部热,不欲食,发热而渴,小便自利、深黄。舌色白干有红点,形色白肥,指纹粗、脉数。证属暑滞。方用薄槟散合化暑之品:苏薄荷4.5g、花槟榔4.5g、生山楂9g、陈枳壳6g、金银花9g、北连翘6g、苦杏仁6g、飞滑石9g布包、风僵蚕6g、瓜蒌壳9g。二诊:服三剂后,大便昨转软,今溏黑、量不多,发热也退,痰鸣、口渴也减,小便清长,夜寐安。舌色白干有红点,形色白肥,指纹粗转流利。此暑滞见减,恐有暑过津伤之虑。方守薄槟散稍加生津之品:苏薄荷3g、花槟榔3g、生山楂6g、陈枳壳4.5g、金银花6g、北连翘6g、淡竹叶3g、杭寸冬7.5g、鲜石斛9g。三剂后病愈。

(五)滞热辨治经验的启示

从姚老所立滞热辨治之说,以及从姚老对自拟“薄槟散”的灵活运用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①滞与热合是小儿常见的发病规律。老人虽也脾弱易伤食滞,但阳气西落而无化热之力;壮年虽也体壮气盛而易化热,但脾土已旺而较少伤食之误,因此这两类人群临床滞与热合者均不常见。所以为小儿常见,乃本于其脾弱多食而易滞与稚体阳动而易热这两种特性之重合。姚老曾以老辈有“小儿无滞不热、小儿无滞不泻”之俗语,提示小儿滞热病机存在的普遍性,可谓言简义深!②薄槟散方是小儿滞热的代表配方。姚氏薄槟散,以槟榔配薄荷,从中医传统来看,乃入阳明而专能分消内滞外感之病,而现代药理研究也显示:槟榔有拟胆碱作用,能促进小鼠胃肠蠕动,使消化腺分泌旺盛;薄荷不仅能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有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还可帮助消化,减少胃肠胀气,防止痉挛并止痛。合而治疗小儿发热腹痛、发热吐泻,可谓药简力精!③专病多证必有主次常变关系。小儿滞热之病,外感有风寒暑湿之所兼,内伤有肺心肝脾之所涉,但主因为内滞外感双合,主位以阳明胃肠为轴,故本病以阳明外感夹滞,郁而生热为主证,以薄槟散分消内外为母方,再随其内外之侧重、滞热之偏兼,而有一系列的变证与加减方。如侧重外感之合银翘散、侧重内滞之合保和丸、兼夹肺经暑湿之合杏仁汤、兼夹肝经湿热之合白头翁汤等,可谓思路清晰!

总之,立足于“小儿多患滞热”的发病规律,对于指导临床辨治小儿的部分疑难病症,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笔者临证切实感受到,有些小儿疑难发烧、小儿顽固腹泻,用常规证治疗效不佳时,若多加注意是否有滞热病迹,常能有所发现,而配合导滞透热之法,竟能取得意外佳效,因此值得推而广之!

 

 

四、药对的临床应用

 

(引自:《 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主编洪广祥1997年10月)

姚老尝谓,为医之道,首须明理,临证识病,务求其因,然后立法选方,配伍用药,方能如矢中的。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辨证不明,无以立法,遂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岂能取效。药物通过配对使用,有相互协助增强药力者,有相互制约消除副作用而展其长者,有合用而产生新的特有作用者,从而使药物之间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中组成功效稳定的配伍关系。

姚老在学医之初,遵其叔父姚国美之明训,针对药对的临床应用,曾作《药用专长》一书,后经临床实践,精思比试,择善而从。其所用药对,有的为前贤已用,有的化裁于名方,有的为姚老独创,多系临床经验所得,临床用之,颇多实效。此仅其中二三对较具特色举例介绍。

  1.蔓荆子——稀签草

蔓荆子味辛苦、性平。入膀胱、肝、胃经。本品轻浮升散,能疏散风热、清利头日、袪风止痛.通利九窍,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上犯清窍所致的头昏目眩,偏正头痛,日赤肿痛,流泪怕光。然而本品还能搜风除湿,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挛急之症。狶莶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肝、心、肾经。既可祛风湿通经络,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麻木,骨节疼痛,脚软无力.以及中风语言不利,手足不遂等症,又能清热,解毒,除湿。用于疮疡,风热痒疹,皮肤湿疹。

诸子皆降,蔓荆独升。本品气升而散,轻浮上行,直奔头面,祛风除湿。狶莶草为祛风湿之要药,祛风除湿,是其本功,作用甚显,为人所赞,其长于走窜,开泄之力较强。两药配伍,取其祛风除湿之功效及升散上行、走泄之特性,共奏祛风除湿的作用,可治疗湿邪上蒙清窍之头重如裹及湿邪痹阻经脉之全身骨节沉重疼痛。临床可用羌活除湿汤加蔓荆子、狶莶草,或羌活胜湿汤(原方有蔓荆子)加狶莶草。如为寒湿犯表,可用局方神术散加蔓荆子、狶莶草,若风寒湿郁热在表,可用九味羌活汤加蔓荆子、狶莶草。然狶莶草生寒熟温,生泻熟补,故治湿邪犯表,应当生用。此外,蔓荆子、狶莶草配伍,可治疗高血压病之头昏头痛,临床可辨证使用。

  2.三七——琥珀

二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经,专入血分,善化瘀血,止出血,活血脉,止疼痛,为血家要药,其止血不留痹、活血不伤正,为理血妙品。可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尤宜于瘀滞出血,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琥珀味甘、性平,入心、肝、膀胱经,能镇静安神,以治惊悸不安,失眠多梦等症,又能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可用于月经不调,血滞经闭,癥瘕疼痛,以及血淋、热淋等证。

二七、琥珀配伍,一方面取其专入血分,活血袪瘀之共性,以及活血不伤正的持点,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胸闷、胸痛,疗效甚佳。由于琥珀能镇静安神,临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早博之心慌心悸,有活血通脉,宁心安神,定惊止悸之功,屡验不爽,另一方面取其活血止血,利尿通淋,消肿止痛之功,以及止血不留瘀的特疗,用于治疗血淋、热淋之小便尿血、赤涩疼痛,对慢件肾炎之血尿迁延不愈及无痛性血尿,均有奇功。

   3.土茯苓——忍冬藤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效,临床可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等症,亦可治疗火毒痈疖,热淋尿赤涩痛;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多用于痈肿疮毒,然又能清经络中风湿热邪,疏通络道的气机而达止痛之作用,用治风湿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

土茯苓为治梅毒之要药,然梅毒—病,中医辨证其病因为湿热毒邪,其所以能治梅毒,乃因其有解毒除湿之功;忍冬藤为多年生长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茎叫嫩枝,因经冬不凋故名。两药相配,一取土茯苓祛风湿,强筋骨,利关节与忍冬藤清络中之湿热,疏通络道气机,相得益彰,治疗风湿热痹,效果显著;一取土茯苓善治湿热毒邪和除湿通络之功。忍冬藤为忍冬茎叶嫩枝,具有生发之气,能清热解毒,理气行滞,通络止痛,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病属湿热毒邪蕴结不解者,疗效卓越。因土茯苓长于除湿,忍冬藤长于清热,两药合用,清热除湿,解湿热之毒,清解而不苦寒,清利不碍脾胃,轻清疏通,利湿浊而分清,导水湿下行,平和有效。姚老治肝硬化之验方柔肝煎即以土茯苓、忍冬藤,配以丹参、鳖甲、赤芍、柴胡、青皮、石彭子而成,临床辨证运用,往往可取到满意疗效。

余如:防己、茯苓;防己、黄芪:稀签草、海桐皮;海桐皮、姜黄;丹参、鳖甲;青蒿、地骨皮;当归、秦艽;秦艽、白芍;白矾、郁金;僵蚕、浙贝;浮萍、紫草;白茅根、焦栀仁;蛇胆、陈皮;川贝、射干、郁金、批把叶;薄荷、山楂,槟榔、枳壳等.均为其临床习用。

 

 


 

五、六暑歌解

(引自:《杏林医选》江西省卫生厅印制.六暑歌.无名氏著姚荷生补注)

姚序

《六暑歌》原标题为《六般暑证》,经我简易如是。本歌原文附载于清光绪重镌《温病条辨》方内散人所编《新增温病条辨方歌括》之后,“版存江右袁培元堂”(见该书扉页),其他版本,未见有此。

据方内散人附识:“原本乃吾友胡君靖尘得之无名氏,靖尘临证多年,历验不爽,因不私为己有,嘱刊《条辨》之后。”又说:“本文(指原歌,下同)遗暑湿一条,只言五暑,兹特改正。”又说:“本文言症,间有未详,特采前贤数条,稍为增订。”其所增订者,均于各条内以小注说明之(本文用括弧显示),于此可见前贤之重视有如此者。

我省已故名医姚国美偶得此本,信受奉行,亦获普济之效。念其为他本所无,曾广泛传述于前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吾辈踵而行之,辗转传抄者已不知凡几矣。

抗日战争爆发,同学罗瓒以魁多士返乡,医名藉甚,桑梓父老纷纷助其就地创办吉安启轩中医学校,以广薪传。诊余课后,便出此歌作为讲义以授诸生,其子道揆与焉,然终以赀绌未能付梓为憾!

今逢我省卫生厅竭诚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亟欲抢救名老中医之经验,拟出版《杏林医选》;罗生道揆幸得以征稿之列,乃不欲自加标榜,宁整理其父罗瓒之《六暑歌讲稿》以应之。犹虑其或有疵谬,贻误后生,情辞恳切,就正于余。余感其救人无已之苦心,非徒以光先贤令德已也,不得不就我所知,竭诚考订、删改,倘获罗生与编审诸公同意,恳祁刊列于本编之首。

良以暑证为近代医学所未详,而本歌对暑证论据准确,言简意赅,辨证施治,历试不爽。原作者虽佚其名,然据增订者考证,“方内散人”实即南昌万益园先生。以经验言之则异常可靠,以“名老”言之则名实相符。今孤本赖以流传,医学赖以丰富,承之扬之,未尝非江西中医之光也。

公元1982年7月22日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识于庐山

 

概论

暑病的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分。叶天士说:“夏为热病,然夏至以前,时令未为大热,《经》以‘先夏至病温,后夏至病暑’。”以夏至以后为暑病之界说,是狭义的暑病;《金匮》以四时之气,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大过”。因而临床上对整个夏季前后感受时气,只要患者出现“无衣则凛凛,着衣则烦”,胸闷口渴,或呕或泻等特征,均得以暑病目之,是广义的暑病。本歌所称“六暑”,即为后者。

本歌六暑,包括阴暑、阳暑、寒暑、暑风、暑湿、暑厥六种。阴暑、阳暑在一般方书用以作暑病的属性分类,凡暑病之挟寒挟湿偏重,或以气虚为主者,均属阴暑范围;其风热偏重,或热盛伤津,肝风内动者,均属阳暑范围。本歌为了便于临床记通,只选取暑病中的常见大例,概括地作出六种歌括,把阴暑、阳暑分别落实到病例名称:阴暑只限于三阴通现的里寒证,阳暑限于阳明热盛伤津或热毒内扰证;其它四种暑病亦各赋予限定的内容,当于下文分别稍加申述。这与上文所谓广义、狭义,同样属于疾病分类范围大小的问题,只要落实到了疾病名称,辨证明确,论治精当,即可指导临床。

正因为疾病分类,有广、狭不同,则其所包括之病例有多有少,原歌所举病例有限,当时因此及彼,有不得不适当予以补充者,此原注与本讲之所以不可偏废也。

(一)六般暑证

(本文遗暑湿一条,只言五条,兹特改正。按六般暑证,暑月治病,不出此等范围。此外如五苓散及白虎桂枝汤,尚宜留意。)附注:括弧内为方内散人原注,下同。

六暑最难辨认,第一口渴惑人,本是阴经症现,如何大渴思冰?喜冷喜热两无凭(二句全从阅历得来)!还要医家觑定;一起渴泻并见,却是真热来侵;先泻后渴是亡津(肠胃十枯,求水自救),此等辨法最应(渴泻并见是真热,先泻后渴是亡津,二语是辨证捷诀)!

【提要】本歌开章明义第一条,首先揭出暑病的辨证关键在于口渴,而其令人不解者,又恰恰在于渴喜冷、热之难分。如果墨守常规,认为渴喜冷饮只限于热性病变,渴喜热饮只限于寒性病变,毫无例外,那对此危急暑病,将难免临证茫然,莫知所措。原歌作者,在此危急疑难之际,另从《金匮》“先呕却渴……先渴却呕”有本质不同的提醒下,断然提出:常规的“喜冷喜热两无凭”,而应该看准“渴泻并见为真热,先泻后渴为亡津”的客观鉴别方法,勘破千古疑团,给临床医家以莫大帮助!苟非理论修养有素,久经临床反复验证者,实不能道出只字。

【申述】暑邪喜伤元气,气与水同源,气伤则水亦伤而饮水自救,故暑病无论偏阴偏阳,均可出现口渴,甚则呕泻频作,失水更多,渴不择饮。出现阴证既可大渴思冰,阳证亦有渴能热饮等阴极似阳、阳极似阴之假象。原歌所谓“喜冷喜热两无凭”者,当即指此。

不过临床时每遇假象难凭的时候,如果再从病情上进一步观察,未学不可得其假中之真。例如:遇本病之饮冷者,果属阳暑,则必饮后自觉舒畅,以热在气分,得冷饮则热势暂减故也;果属阴暑之假象,则饮后自觉胀闷,以内无真热,凉水中停不化故也;甚或“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则真情更已显露矣。遇本病之饮热者,果属阴暑,是饮虽不多,但饮后自觉舒畅,以寒虽不能过分消水,但寒得热,则可暂开故也;果属阳暑之假象,则饮量必多,饮时虽不觉其热,但饮后渴仍不减,因以热济热,热不得清故也。可见病象上尽管有时真假难分,只要于病情上反复追求,还是可以得其本质的。

历代名医其所以明知有此法可辨,仍盛赞此歌之另一鉴别方法者,则以病情属于主观自觉。本病来势较急,又多好发于小儿,往往无法探询所苦,终不及以“渴泻并见为真热,先泻后渴为亡津”,为比较客观可靠。自经本歌一语道破,竟如指路明灯,使医者不再于仓猝之间,彷徨失措耳!

至于“渴泻并见”之所以为真热,乃因初病津液尚未大伤,只是热势过盛,不得不急急引水以自沃;先泻后渴之所以是亡津,乃因津液随泻而丧失太多,不得不于泻后而饮水以自充。如此再参以脉之迟数与有力无力,唇舌之红淡,苔之黄白干润,二便之黄秽清稀,综合分析,虽有假象,亦不致迷惑不解。

然有不可不知者,暑证常以渴与呕泻为主要现证,而本歌即几乎处处以渴泻并举为本病之主要鉴别点,诚为独得之秘。不过主要证状有时亦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原歌《暑风》“或有呕泻或无耶”,以及《暑厥》竟无有关渴泻之明文,足资例证,可见作者非不知也。限于诗赋体例,无法详陈,只能于措辞中,曲曲达其鉴别法则,固不止于渴泻之先后,其“有无之主次”,均当于字里行间寻之。

(二)阴暑

阴暑通身厥冷,呕泻后渴转筋,舌滑冷汗脉微沉,腹痛诚难保命;或用吴萸汤(吴萸、人参、生姜)救,或用理中汤平(加吴萸、附子、肉桂);莫因口渴治逡巡,放胆用之安静(吴茱萸汤,治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理中汤,治腹痛吐利,寒多,不欲饮水者;二症俱见《伤寒》。此言口渴,特亡津故耳!)。

【提要】本条阴暑,即上文所谓三阴通现阳虚阴盛之里寒暑证。厥冷脉微为阴暑之候。腹中绞痛,厥逆冷汗,脉沉或伏,舌滑,为阴寒内闭外脱之危急信号。其中特别指出渴与转筋出现于呕泻之后,说明此渴属于阳不化水,水不升津,水液随呕泻大大脱失,显然非因真热而属于亡津(即现代医学所谓脱水)使然。治法急宜温固阳气,才可于咄嗟之间,达到化水生津的效果。若一味补充大量盐水,不但缓不济急,有时反增加回阳化水之负担。方药除本歌所举吴萸或附桂理中之外,吾师姚国美家传验方(原名三宝回阳药酒,后为便于家喻户晓,改名为阴寒霍乱救急酒),对通阳更具速效。师家于自用获效后,每年夏季,必大量制备,散济贫民,活人无算。兹将其方药、制法、服法,附列于下:

附:阴寒霍乱救急酒

药味:公丁香、油条桂(即较好肉桂)、樟脑各30克,配好白干酒600克。

制法:原法于端午节午时,将上药三味研粗末,用纱布为囊盛之,投入有嘴瓷坛内,灌酒封固备用。万一本病流行,浸备不及,可随时如法制备,将封固之瓷坛,隔水煮两小时,俟冷即可使用。

服法:取药酒约3克,用冷、热开水(原称阴阳水)各约3克,冲兑顿服。厥冷转筋者,可用此酒外擦患处。

禁忌:阳热霍乱(简易鉴别方法为患者出现唇红舌燥)忌用。

【申述】另与阳暑并论于后。

(三)阳暑

阳暑身热脉数,大渴大汗难安,上呕下泻腹中疼,舌燥唇红可辨,方用人参白虎,或用解毒黄连(黄连解毒汤);大人小儿两安然,服后病痊便见(人参白虎汤,治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而数,鼻孔煽动欲喘,或兼遗尿者;黄连解毒汤,治阳毒热极,或下后便软,壮热不已)。

【提要】本条阳暑,即上文所谓阳明热盛伤津或热毒内扰之暑热证。其大渴、呕、泻,应与上文“一起渴泻并见”同看。本条所以未予强调者,是因本病可由于原发,有时也可由于下文所谓“寒暑”转变而来。偏于寒湿闭热者,固可“初起即渴”;寒暑偏于风寒较重者,则“舌溶溶”,患者未必以渴为主诉也。所以本歌虽以渴泻为鉴别,但每条对渴泻的描述,各有侧重不同,读者必须联系全文,逐条对照,方可得其真谛。

【申述】本条所举阳暑脉证与上条阴暑显著不同,治法亦寒湿各异,不待多言,因为它关系到暑病两大证候,临床鉴别,未尝没有补充余地,为了便于对照,斟酌列表于下:

全 身 症 状

面 与 唇 舌

腹痛

呕泻

脉象

厥冷,冷汗淋漓,先吐泻,后口渴、转筋,螺纹下陷,声低息微。

面色苍白,唇青或淡,舌淡,苔白或滑。

二者如出现腹痛,来势都较剧烈。但阴暑痛而喜按,阳暑痛而拒按。

色白不臭,洞泄无阻。

沉微。甚则无脉。

身热大汗,大渴与吐泻并见,转筋,螺纹下陷,声高息粗。

面赤唇红,或紫,舌红,苔黄干燥。

色黄而臭,暴注下迫,肛门灼热。

洪数,伤津则兼芤、散。

治法之有待补充者,阴暑之中有阴寒伏热,烦渴较甚,或呕多作苦,可于原歌两方中加黄连少许(前者理中汤加黄连,名曰连理汤,后者吴茱萸与黄连同用,名曰左金丸。)用以反佐,可免拒格(得药即呕,不易接受)之苦。阳暑之中,见有欲呕不呕,欲泻不泻乃秽湿闭塞不通,危在顷刻者,急宜烧盐探吐,通后用药,稍得从容。针刺、刮痧,亦可斟酌采用。还有暑热兼挟风湿干扰经络,热势虽不过盛,但初起即现转筋者,可用蚕矢汤(生薏仁15克,晚蚕砂9克,木瓜9克,黄芩6克,黄连6克,大豆黄卷9克,法半夏6克,白通草6克,泡吴萸9克,山栀6克,水煎服。)此方来源于王孟英《霍乱论》。方中薏仁、通草、豆卷淡渗以祛湿,山栀、芩、连苦寒以清热,吴萸、连、夏和肝胃以安中,蚕砂、木瓜熄风化浊以舒筋脉。妙在聚酸苦涌泄、酸甘化阴于一方,祛邪而不伤正。万一元气大亏,加用红参9克,即可应手取效,诚本病专用之良方也。

(四)寒暑

(原条欠详,特为订正。)

寒暑感寒受暑,恶寒发热头疼,腹胀吐泻舌溶溶,藿香正气可用。呕泻心烦无汗,暑月发热身疼,初起即渴溺不通,香薷服之确中。(藿香正气散,香薷饮。正气、香薷二汤,遇寒暑症,一服立安;遇阴暑症,误服立毙。故名家见庸工于暑用专重此二方,每每误人,遂有以理中汤颂为霍乱之主方者,多不免矫枉过正之弊;后学苟临证不的,其害恐亦非浅。故于此阴、阳二暑症,剖析分明,而于寒暑一症,尤必分辨详晰,庶几医家一目了然,取效自如桴鼓云。方内散人识。)

【提要】本条寒暑,又称冒暑、伤暑,即感受表寒之暑症;其证治有兼湿与郁热之分。

【申述】本歌寒暑与阴暑不同:寒暑为寒伤于表而暑湿在里,阴暑为阳虚于里而寒邪直中;寒暑之表证为无衣则凛凛,着衣则烦,阴暑则通身厥冷而毫无热象;寒暑为邪实,病在表,阴暑为正虚,病在里。

寒暑虽由外感风寒而发,但时居夏令,究以暑邪为主因。暑为火土合化而成,一身而兼具湿热二气。临床每遇冒暑,即当辨其究属湿邪偏胜,还是热邪偏亢。寒暑湿闭者,表热寒热头痛之外,兼现脘腹闷胀,或吐或泻,吐泻物多色淡溏薄,舌润苔多白腻,宜以藿香正气散芳香化湿为主;寒闭暑热者,表热寒少热多,无汗而烦渴比较突出,呕泻物多黄稠,舌干、苔黄,治宜辛散解表,苦寒清里,黄连香薷饮主之。

(五)暑风

(本条无秦艽,参用陈修园法。前症尚带寒邪,后症则纯是暑热伤营,内风自动,此条始备。)

暑风两手搐搦,或兼口眼歪斜,或有呕泻或无耶!羌秦香薷饮下。若是暑痫瘛疭,热伤营络堪嗟,肝风内动清营加,羚角、丹、钩可籍(香薷饮加羌活、秦艽,清营汤加羚羊角、丹皮、钩藤)。

【提要】本条所谓暑风,乃外风引动内风而发的暑证。近世所谓“乙脑”(严格说来应称暑痉)者,当属本病范围。治法多宜清热熄风,如清营加羚角、丹、钩之类。必审其确有挟湿之表证(寒热、头身疼),方可选用辛散之羌秦香薷饮以解表;表解而内风与热不除者,仍宜以咸寒清热祛风法继之。

(六)暑湿

暑湿大渴大汗,证原白虎相同,身重足冷(此二证与白虎有别)试研穷,白虎加苍可颂(即白虎汤加苍术三钱。此症或兼胸痞、头疼)。

【提要】据标题下原注,本条乃方内散人所补充,系暑热挟湿的证治大法。

【申述】此症的病因病机为盛暑逼人,邪入阳明而成暑温;又因饮水过多,或汗出入水中浴,或值霉雨不止,空气湿度过高,以致一面出现阳明热盛的壮热、大渴无汗,一面又出现太阴湿盛的身重、胸痞、足冷,即薛生白所称之湿热症,治宜白虎加苍术汤者是也。他在《湿热论》中多方举例说:“白虎汤即仲景用以清阳明之燥热也,后人借以治暑热之病。如暑热伤气,白虎汤加入人参;热渴汗泄。,肢节烦疼者,白虎汤加桂枝;胸痞、身重兼见,则于白虎汤加入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兼集,则于白虎汤加入柴胡,以散半表半里之邪。凡此皆热盛阳明,他证兼见,故用白虎汤清热而复各随证加减;“苟非热渴汗泄,脉洪大者,白虎便不可投。”于此可以反证。暑热症如无“身重、足冷”等湿象者,则苍术之温燥,亦当慎用。若一般暑温挟湿,湿热两盛之表证,证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头身疼重,胸闷、呕泻,渴不多饮,苔白或黄而腻者,则以香薷饮加藿香、佩兰、通草、滑石、黄柏、厚朴、竹叶之类,为较普遍适宜。

(七)暑厥

(此条改参夏卓溪说)

暑厥脉虚自汗,卒然僵卧昏迷,口唇淡白谵语迟(谵语一层,或有或无),男妇小儿无异;此由气虚受暑,法当清暑补脾,清暑益气汤为奇,人参益元亦取(人参益元散,即六一散用人参煎汤调下)。

【提要】“暑厥”通称“中暑”,以其特征为“卒然僵卧昏迷”,有类中风猝倒,故称之。本病分“阴暑”、“阳暑”,均可出现。本条所举“气虚受暑”的证治,乃阴性暑厥中之一种。如叶天士说:“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见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王孟英说:“道光甲辰六月初一至初四者,酷暑异常,因热深厥深,如此死者,道路相接……。”(见《温热经纬·三时伏气外感篇注释》),乃阳性暑厥中之一种。即本条的气虚受暑,还包括有“气阳虚”与“气阴虚”之不同。清暑益气汤所主治者为气阳虚,当属于阴暑之列。人参益元所主治者则为气阴虚,又当属于阳暑之列了。

【申述】“厥”在医书中含义有三:一为“昏厥”,即本条所谓“卒然僵卧昏迷”,《内经》所谓“薄厥”;二为“厥冷”或“厥热”,前者为手足,甚或全身冰冷,即《伤寒论》所谓“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或如本歌所谓“阴暑通身厥冷”;后者为手足甚或通身灼热,即《伤寒论》所谓“手足厥热……身反不恶寒”(见唐容川注《伤寒论浅注补正》少阴篇316条,千顷堂石印本。按宋本、康平本及全国统一教材,则为手足厥逆)与“一身手足尽热”(见《伤寒论语释·少阴篇》293条。又按《素问·厥论》有“寒厥……故手足为之寒也”也“热厥……故手足为之热也”,与此证“厥冷”或“厥热”同义)。三为痉厥,包括肢体强直与瘛疭,即本条所谓“僵卧”,本歌所谓“暑风两手搐搦,或兼口限歪斜……若是暑痫瘛疭……”,甚则如《金匮》所谓“颈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三者可以独现,亦可兼现;可以突发、原发,亦可以并发、续发。

即以暑厥而论:盛夏季节,元气素弱之人,不辞劳苦,或奔走于长途,或劳役于田野,酷暑伤人,心神受困,以致猝然昏倒,僵卧不省人事。有的面唇淡白、脉虚、自汗,甚则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此暑厥之属于阴性,突发而兼具三种厥象者;有的面垢、唇红、齿燥,热闭无汗,通身灼热,或热深厥深而手足厥冷(参见叶、王之说,与近代医学“日射病”类似),此暑厥属于阳性,有突发而兼具三种厥象者。至于本歌之“寒暑”、“暑湿”、“阳暑”诸证,均可因久烧、高烧而出现神昏痉厥(包括厥冷、厥热),卧床强起,未有不然仆地者,故亦称为暑厥。无论阴性、阳性,或阴阳夹杂的暑病,都有可能续发各种厥象。不过在临床上,遇着突发的暑厥,称为“中暑”比较合适罢了。

其中最紧要而必须加以讨论者,则为原发中暑突然昏倒的鉴别与治疗。此病在当时非常仓猝的情况下,必须立待辨证论治,且医者必须抓住本歌所强调的渴泻为主要鉴别点,加以处理。同时对其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之辨证不容少混,否则易生死反掌;还要结合发病季节为盛夏,及患者的唇舌(为暗淡抑或红紫)、呼吸(为微弱抑或粗壮)及动态(僵者为无力抑或有力),当机立断。若属前者为阴寒虚证,属后者为阳热实证;而用温水分别冲服热性成药(如十滴水、霍乱救急酒、黑锡丹、纯阳正气丸之类),或凉性成药(如人丹、痧气丸、八宝红灵丹以及王孟英所提的神犀丹、紫雪丹之类)紧急处理。民间用姜汁、竹沥,或以开水热熨脐间,或以田泥绕脐作坑,使人直接尿其坑内,均可方便使用;艾灸、针刺、拿捏、刮痧等手术,尤觉简例效速。根据个人的亲身体验,艾灸较适于阴证,针刺较适于阳证,对拿捏、刮痧,若在遗尿、冷汗淋漓情况之下,则宜禁用,虑其散阳暴脱也。甚于本条所举清暑益气、人参益元等有待于配药煎服费时之汤剂,未免有缓不济急之苦。

原跋

以上六暑证,《条辨》中亦有,但此直截了当,可为《条辨》注解。本文言症,间有未详,特采前贤数条,稍为增订。原本乃吾友胡君靖尘得之无名氏,靖尘临症多年,历验不爽,因不私为己有,嘱刊《条辨》之后,并述于此。方内散人识。

 

六、肠伤寒中医临床之研究

姚荷生(手稿)

编者按:本篇为姚君代表南昌神州国医学会在南昌卫工协会学术演讲会上之讲稿,原题为“伤寒”,并与西医师共同讲出,单事实上,中西医学之概念完全异趣,欲以同一问题,相提并论,颇属不易,然为了学术交流,故讲词牵强之处不免,而姚君用心良苦也。(《江西中医药》,第二卷第一期)

前言

我们卫协在“中西医团结”口号之下,首先求取学术交流,举办这个学术讲演。在目前中西医基础学科还没有彻底沟通解释证实之前,像这种的交流方式与收获,虽然还是一个疑问——譬如法定传染病的伤寒,是不是即中医所称的湿温——其用心却是良苦的;所以我只得把中医湿温近似法定传染病伤寒的病例,简单报告,并就沟通对照方面,所产生的意见与疑点借这个机会,提高讨论领教。

本人不过是一个业务医生,对中医已经够不上是学术二字,对西医学术,尤其是常识非常缺乏,这次我参加演讲,不过是把个人对某一病证的概念,向大家报告,同时可以向大家学习,说得对的,聊供大家参考,说得不对的,完全由我个人负责,并请坦白纠正。

附带申明的:这篇演讲稿提纲,是仿照近代医学分类方法列出,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以往中医包罗万象的文章式,与要言不烦的条文式,要清楚得多,科学得多;我素来主张中医科学化,必须先经过从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的工作,将中医的固有学说,仿照这个办法,搜集整理,使成不遗漏、不重复的统一明确系统,先行达到缩短求学的时间,减少矛盾的现象,而后才可分门别类的,从现代一切基础科学,求取证实解释与发明。

(一)病名:湿温

  [简要申述]

1、湿温是中医以病原命名的一种病名,表示这病是湿热两气相合而成;不说湿热而说湿温,是因为他并不受病即发,而是潜伏酝酿病发之势甚渐的。

2、法定传染病的“伤寒”,是翻译的一个病名,又名肠热症,日名肠窒扶斯,译时大概是根据中医难经伤寒有五大广义的,概括的分类法而译出的。

3、为了没有经过检菌手续,便不能武断;为了与中医以病原命名之伤寒证,严格区别,以免误治有伤民命起见,在中医不得不仍称湿温,为比较确切,治疗不致大误。

[商讨意见]  

刚才我说,在中西医学基础上,还没有彻底沟通解释证实以前,想用这种演讲的方式求取中西医的学术交流,还是疑问,这句话绝对不是宗派观念的故步自封,因为中医如果不从搜集整理固有学说,进而利用现代一切基础科学求取解释、证实,在基础上就将永远无法作到真正的与西医彻底沟通,基础既然没有沟通,枝节就始终无法拼凑。即以这一证的病名而论,西医的基础学术,是以细菌为病原的,认为与气化没有关系,所以无论译称伤寒也好,译称肠热症也好,同一病症,适用寒热相反的名称,都可说无关宏旨;中医就大不相同了,因为中医基础学术,是以气化为病原的,并且极大多数是以病原名病的,伤寒、湿温,同是以病名名病之一种,尽管因为气化之病原,可从伤寒化为湿温,而把湿温归纳为伤寒一类,但湿温始终是湿温,却不可再叫伤寒,就好象蒸汽虽然是水化的,却不可再叫水是一个理由,假使把湿温,硬统一为译名之伤寒,简直就把他统一为西医名之伤寒症一种;这一连串的问题,(其实问题不止于此),都是因为目前基础的病原学,各有不同,自然所包括的病类与病名,一时就无法统一。

我们因为这一病症已经定为法定传染病,(本会虽曾把他列入传染病名称对照表《伤寒,中名湿温》《副伤寒,中名轻症湿温》)后来稍微多考究一下,就发觉了仍有问题,因为“轻症湿温,似乎就是西说伤寒里的轻伤害”“副伤寒似乎属于中说之湿热或风湿热,而不是轻症湿温。”中医温毒固可发斑,湿温亦可发斑疹,温毒可以发痉,湿温亦可发痉,而西说只有伤寒型脑膜炎,并没有伤寒型斑疹,所谓斑疹伤寒,另属一种独立病原,在目前中医不能检查培养,临床发现湿温发斑疹时,究竟应该认为是伤寒呢?还是斑疹伤寒呢?发现所有的湿热症或风湿热症时,究竟应不应该认为副伤寒呢?就是今天所讲的湿温症,在没有经过检查培养,又能不能够确定它是伤寒杆菌为病的伤寒呢?所以本会的理事长江公铁先生,前次出席卫生厅会议的时候,曾建议卫生常局,举办义务检查,到不失为目前求取中西医学交流的合理步骤。中医原只侧重病原,而不中病名,柯韵伯所谓“但当于六经中(包括经界、经气,即所谓病原)求根本,不当于病名上寻枝节,不过既有病名之后,就当求取比较确切为是。”

[疑问]  

伤寒论有湿温之症,而无湿温之名;《难经》有湿温之名,而又似为后人追记,掺杂之作,在病史考据方面,究竟湿温病名之成立,始自何时何人?

(二)病原

湿遏热伏,蕴于脾胃肠间,胶结不解,蒸变秽浊,弥漫三焦,内而脏腑气血,外而肌肤营卫,几无不可受其侵害。

[简要申述]

此病多始于春分,(病发多轻)盛于长夏,湿热交蒸之时,(病发多重)流行于人口稠密,环境饮水污浊之地,而摄生不慎,饥饱劳役,冒暑淋雨,汗出入浴,饮食不洁,生冷炙烤,是使湿热盘踞内伏;一旦感觉外邪,即致相引触发,甚则如乾嘉年间,病者辗转传染,死亡惊人。

[商讨意见]

照上面说的看来,湿热酝酿,是这证的病原;并且很显然的,中医是以“气化”为病原,与西医的病原“细菌”,很不相同。中医决不会顽固地说,自己既有气化的病原,就可以否认细菌的存在,但觉到很值得怀疑的,是中医根据气化的病原,可以治得好病,西医根据细菌的病原,同样可以治得好病:在目前虽没有达到很坦白的、很切实的科学方法,作治疗的观摩、与统计之前,究竟西医的疗效,超过中医,还是中医的疗效,超过西医,当然还是个疑问,但是彼此都治得好病,确实不容否认的事实。既有治效的事实,又有一贯的理论,(注意:中医学说,从生理直至治疗是有不容割裂的一贯的理论的根源,这一贯的理论,运用起来,是会产生实效的),只要真正抱的学术态度,稍微虚心观察就会发觉彼此有从根本上研究沟通的必要。

抱定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及真空无气体(注意气化是一种气体的变化,绝对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即无细菌的事实,我们很值得怀疑,究竟是细菌足以刺激气体发生、变化?还是气体足以左右细菌存亡?究竟在治疗学上,以用药直接杀菌为好?还是以间接用药变更气化,使不适于细菌生存为好?直接杀菌,有没有使细菌习惯而顽强繁殖的可能?间接杀菌,有没有能否根绝与遗留之顾虑?药物是不是真能变更气化?对细菌的存亡的影响,究竟如何?这些问题,有没有经过科学证实之前,我们绝对不应当盲目的结论。

基础学术的沟通、解释与科学证实,目前当然还谈不到,莫若暂就业务医生的知识范围,来求取“气化”究竟算不算病原的假定结论。在中医学说方面,那当然不消说,承认气化是病原的,即就西医近世内科学伤寒病原学的说明看来,“伤寒杆菌对于高温及干燥之抵抗力,甚为薄弱,然处于湿润环境下,则能生存久,……对于低湿抵抗力甚大。”及“又有从未传染伤寒,而大小便中排泄伤寒菌者,名为带菌者”两段,不但足为中医的“湿”,与温为热之渐的“温”,作为直接的解释;并可进一步说明细菌假使得不着适宜的气温,便会无法生存,生理上,假使没有因气体变化而失常态,细菌纵使存在人身,也不足以致病。足见不但中医所主张的“气化”,不失为致病之原,而且中医首先透湿,任其温度渐高,参合渗湿,驱除湿润过度,亦不失为合理的病原疗法。可惜我们的病原“气化”,没有求得近代自然科学的解释,不能利用器械尽量的暴露给旁人看,这在合理的概念中,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问题]

中医对伏邪在没有现症以前,有无确知的办法?春温现症以后,何以确知为冬伤于寒之伏邪?甚且夏至以后之病暑,亦可认定远伏于半年之前只冬伤于寒?我们应该坦白,大胆的提出,尽可能的尽心追求科学的答案。

(三)病理

湿热化浊为患之大概理由:

1.关于濡滞熏蒸之特性,是以互相郁遏煎迫。

2.关于同气相求,资料凭借,而影响生理上之脾胃畅之机能。

[简要申述]

1、病原特性及为害大概:湿性濡滞,(粘腻不爽)热主熏蒸,(挥发煎迫)两者相合,热为湿遏,则不易挥发而转蒸其湿,湿为热蒸,则益形粘腻而转遏其热,如油入面,胶结难分,狼狈相依,酝酿为浊,轻者如春分之雾气弥漫,舌苔之厚而污秽,胸腹之闷胀,神识之昏瞀,发热汗出之不透,二便之秽浊而不畅利,以及病势之缠绵,全身症状之普遍,何一非郁蒸混浊之特征,特以浊邪有轻重,湿蒸有消长,病即随之势有不同,证有偏现耳。

2、生理影响大概:湿热为土中蒸发之气,脾为湿土,易与湿合,胃为燥土,易与热合发,同气相求,势所必致。脾主运化,而胃行其津液,胃为腐熟水谷之海,大肠为传导化物(糟粕)之官,小肠主泌清别浊,乃水谷化为糟粕必经之道,而水谷糟粕正湿蒸发秽浊之资,故湿热之于生理影响,首先盘踞脾胃、肠间,阻梗其运动能力,而现症之痞闷腹胀轻重进退,实为审查此病之轻重进退之寒暑表。更由此,而蒸发弥漫三焦,上下内外,无所不到,初则外达所主之肌肤,郁遏营卫,而寒热交作,继则内扰脏腑,侵犯气血,而诸证渐重。(症候虽多,总不外气分血分,偏湿犯气分为多,偏热犯血分为多),苟不及时救治,驯至热久伤阴而枯竭,湿久困阳而虚脱,是则影响生理恶劣已极,而生机亦垂绝矣。

[商讨意见]

凭上简述,似乎中医之病理,乃病原特性妨碍生理之机能的理学反应。现在有的人说,中医根本没有学理,有的人说:中医的学理是凭捏造出来的。我这段病理,都是根据中医原有的生理病理的原则,简单的申述出来的;说的是否与中医原由学理正确符合,那是我个人学识经验如何的问题,而不是中医有没有学理的问题。只要把主持前说的两句话,综合察看,说中医没有学理的,当然是有意强调,明白点说,就是“中医凭空捏造的学理,等于没有学理”。谈到中医的学理,是否毫无根据的“凭空捏造”,或是根据唯物辨证,“从宇宙观察,而得气化生息之原,参之人身构造,而明反应平病之道”,不过因为当时机械唯物发展得不好,而没有注意从事以器械暴露出脾何以属湿土,胃何以属燥土等工作,这在祖宗没有详确记载,和没有从原有基础上利用自然科学原理求取解释证实与判别以前,我们也尽可不必盲目武断。不过事实上:1、根据中医原由的一贯学理,运用诊断治疗,确能产生与学理一贯相符的实效。2、中医四十年前抱定原有学理运用研究,才能陆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进步,四十年来忽视原有学理,不但不能有所发现,而且原有的治效成果,也因强求枝节拼凑而混乱落后。3、只要稍稍涉猎西医学说,如本病之病原说明,(参看上列病原商讨)与病证表现(参看下文证候商讨)就有很多暗合中医学理的地方,似乎中医原有学理,纵属祖宗的概念,也不失为值得研究的正确观念了。我们正应该虚心的、切实的利用科学原理,追求解释证实,判别是否可靠;如果一味虚荣的,盲目的武断抹杀,那就不是抱的为人民服务的学术立场了。

  [疑问]

 1、本病原因,如认为确系冬伤于寒之伏邪;应该从寒郁生湿,湿郁生热,再从湿热交蒸之时,内外相引而触发立论,兹因认识不确,不敢强调,故不得不泛泛出入,究竟如何,尚需深刻研究。

   2、测验湿度方法,是否能如温度计的适用于人身;更广泛点说,人身的六气气体变化,是否能求得器械证实。

(四)证候

分轻证,重证,险证,欲愈证,贻后证,变证

1.轻证:

[偏湿重] 初起恶寒,继而温温发热,头痛,四肢重痛,疲倦,神识略显朦混,胸闷,呕逆,口淡不欲食,微渴不欲饮,小便不利,或微咳不畅,面黄而滞,舌苔白而根紧,脉微浮而濡。

[偏热重] 发热略高,不恶寒或微恶寒,或微恶风,头眩而痛,或抽掣颇烈,倦、闷、干呕,嘈杂似饥,索食到前,复不欲食,微烦,欲寐而不得寐,渴不多饮,小便色黄不利,或干咳,鼻塞,面色微红,舌苔浮黄底白略干,脉细软不静。

2.重证:

[偏湿重]热盛,按其皮肤有时不甚显著,且多脚冷,但按其腹部,及以手背验其掌心,则热显然,汗出不能下达,身重,多睡眠,耳聋,午后热更高,呢喃妄语,渴喜热饮,口腻,或甜,心下痞硬,呕恶,便溏不爽,小便浑浊不利,面黄垢滞,舌苔白厚,或兼灰黄,边缘色红,脉濡。

[偏热重] 高热,汗出油腻,烦渴而喜冷饮,谵语狂乱,腹胀,肠鸣,大便或秘结,或下利垢腻,小便难出,赤而浑浊,二便俱热,面垢而深红,舌苔黄厚,或呈褐色,脉洪,或促。

3.险证:

[伤阴] 肌肤灼热,枯燥瘦削,而厥冷,昏迷不省人事,或目直视,两手撮空,或呃逆,唇裂,齿枯,舌焦黑起刺,或绛如镜面,脉细数,甚则腹满,便时后重,色黑有油光,血出粘腻,或腹反硬而欠柔软,或瘛纵痉厥。

[伤阳] 病者身体多虚弱,或因年老童稚,抵抗力微,药难产生反应,药重复不能任,在湿热久困,气血难支,以致病程稍久,即现昏睡,遗尿,手指蠕动震颤,循衣摸床,热势突降,厥逆,冷汗,面色苍白,或出血殊多,血暗成块,脉微细欲绝,或竟模糊。

4.欲愈证:

发热时高时低,如疟状,一日二、三次发,欲食,或小有劳动,即汗出淋漓,常现白痞,胸腹为多,如水晶者吉,若白而枯萎,或甫出即收,有于此时反下血者。

5.贻后证:

善饥善消,口略干,大便暂秘,皮脱发落,为津血尚未全复,此时善消,务宜节食,少吃多餐,食物由稀薄而浓、而半软的渐转,否则鲜不食复。

 

 

 

 

 

 

 

 


 

 


 

 

 

 



注:1、该几处括号内的内容,均系原文。

 

注:1、原文为逗号,整理者根据前后两个现象的关联性,将其改为顿号。

 

注:1、括号中的内容为姚老原文。

2、原文此处为句号,今根据上下文的关联性,整理者将其改为逗号。

注:1、括号中内容为原文。

注:1、此处原文为句号,今据上下文义,改为逗号。

2、原文此处为“甚者”属错简,今据姚老手稿更正为“其证”二字。

3、原文此处为逗号,今据上下文义改为顿号。

4原文此处为逗号,今据上下文义改为顿号

5原文此处为逗号,属错简,今据姚老手稿更正为句号。

6、原文此处为分号,今据上下文义改为逗号。

7原文此处为“述”字,属错简,今据姚老手稿更正为“达”字。

8、括号内系原文。

9、原文此处为句号,今据上下文义改为逗号。

10原文此处为“象”字,属错简,今据姚老手稿更正为“多”字。

 

注:1、括号内“不象结胸按之石硬”为原文;另外,原文括号后为句号,今根据行文的要求改为逗号。

注:1、原文中无“恶寒”、“汗出”、“脉沉紧”和“舌苔白”四症,属错简,今据姚老手稿补进。

2、原文中无此:“热较多者”四字,属错简,今据姚老手稿补进。

3、括号中的内容为原文。

4、原文无此“结”字,属错简,今据姚老手稿补进。

注:1、原文此处为逗号,而姚老手稿此处为顿号,今据手稿正误改为顿号。

注:1、原文此处为逗号,而姚老手稿此处为顿号,今据手稿正误改为顿号。

2、原文此处为逗号,而姚老手稿此处为句号,今据上下文改为分号。

3、同注1。

4、原文为“痰”字,而姚老手稿为“瘀”字,今据手稿正误改为“瘀”字。

5、括号中文字为原文。

注1、原文无“已”字,今据姚老手稿补正。

2、括号中内容为原文。

3、原文与手稿此处均为句号,今据上下文义及《伤寒论》相关条文,改为逗号。

注1、原文此处为“呕”字,而姚老手稿此处为“呃”字,今据手稿正误改为“呃”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味菊诊断
姚荷生诊治小儿夏季热的特色
儿科辨好舌、苔很重要
伤寒论 少阴热移膀胱证
《伤寒论》“头汗”浅析
《伤寒论》望诊探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