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功能的检测

    肾脏是排泄水分、代谢产物和废物,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此外,肾还制造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具有调节血压、内分泌和造血的重要功能。部分肾脏病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偶于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及高血压,当进一步检查肾功能时可能已有减退。到出现临床症状时,肾功能减退已达严重的程度。由于肾脏有强大的贮备能力和受个体差异性影响,即使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也不能查出早期和轻微的肾实质损害。因此,肾功能检验对了解有无肾脏疾病、疾病的程度、选择治疗、了解预后及对肾脏病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临床上通常通过测定各种物质的清除率来反映肾小球功能。当血液流经肾时,血浆中某种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处理,被清除体外,称为肾对血浆中某一种物质的清除率。肾清除率常用ml/min表示。计算式为:

    

    C为清除率(ml/min);U为尿中某物质的浓度(g/L);V为每分钟尿量(ml/min);P为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g/L)。

    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的定义:单位时间(分钟)内从双肾滤过的血浆的毫升数,为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假设:

    X:存在于血中并能从肾小球滤过的某物质。

    PX与UX:分别代表X在血浆中和尿内的浓度。

    V:每分钟尿量。

    E:每分钟从肾小管排泌的X物质的量。

    R:每分钟由肾小管重吸收的X物质的量。

    以上所用浓度单位相同。

    则:GFR·PX=UX·V+R—E

    如果X在肾小管内不被重吸收也不排泌,只由肾小球滤过并清除则上述公式为:

    

    (二)菊粉清除率(Cin)

    1.定义 菊粉是由果糖构成的一种多糖体,静脉注射后,不被机体分解、结合、利用和破坏。分子量较小,约5200道尔顿,它可自由地通过肾小球,既不被肾小管排泌,也不被其重吸收,故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2.方法 患者于清晨空腹平卧位,静脉滴注10%菊粉溶液,同时放置导尿管。到血浆中菊粉浓度稳定在10mg/L水平,每分钟尿量稳定后,测尿中菊粉浓度,代入公式

    

    即可求出Cin数值,即患者的GFR。Cin虽然精确,但测定时程序繁杂,不适于临床应用,多用于临床实验研究工作。

    3.临床意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时其Cin显著降低;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高血压晚期等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定义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含肌酐约100g,其中98%存在于肌内,每日约更新2%,肌酸在磷酸肌酸激酶作用下,形成带有高能键的磷酸肌酸,为肌肉收缩时的能量来源和储备形式,磷酸肌酸放出能量再经脱水而变为肌酐,由肾排出。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故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2.方法 患者连续进食无肌酐饮食3日(禁肉类,每日蛋白质摄入量<40g),避免剧烈运动;第4日晨8时,将尿排尽弃去,然后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并加入甲苯4~5ml以防腐。在第5日采取抗凝血2~3ml与尿标本一起送检;测定血肌酐及尿肌酐浓度,并测定24小时总尿量。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

    

    此公式对老年人、儿童及过度肥胖者不适用。

    3.临床意义

    (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除率低到正常值的80%以下,但血清肌酐、尿素氮测定仍在正常范围,故是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2)初步估价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轻度损害Ccr在70~51ml/min;中度损害Ccr在50~31ml/min,小于30ml/min为重度损害。慢性肾衰竭患者若清除率20~11ml/min为早期肾衰竭;10~6ml/min为晚期肾衰竭;小于5ml/min为终末期肾衰竭。

    (3)指导治疗: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30~40ml/min,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小于30ml/min,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常无效;小于10ml/min应结合临床进行透析治疗,对襻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钠)的反应也已极差。此外,肾衰竭时凡由肾代谢或以肾排出的药物也可根据Ccr降低的程度来调节用药和决定用药的时间。

    (4)慢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参考。

    (四)血肌酐测定

    正常情况下体内肌酐产生的速度约为1mg/ml,肌酐只从肾小球滤过并以同样速度清除。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肌酐即可上升。但经实验研究证实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故血肌酐测定并非敏感的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只有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时,血肌酐值才升高。血肌酐正常值<133μmmol/L(1.5mg/dl),性别、肌肉容积均可在正常值范围内影响此数值。妊娠妇女蛋白质合成增加,机体呈正氮平衡,此时血肌酐浓度可稍低。肌肉萎缩性病变患者肌肉代谢减少,血肌酐浓度亦可稍低。

    (五)血尿素氮测定

    血中尿素氮(BUN)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肝脏是生成尿素的最主要器官,体内氨基酸脱氨基分解成α—酮酸和NH3,NH3在肝细胞内和CO2生成尿素。尿素的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以及肝功能情况。尿素主要经肾脏排出,小部分经皮肤由汗液排出,肠道内尿素分解成NH3吸收后又经肝脏合成尿素,仍从肾脏排泄,每日由肾排出的尿素10~30g。

    正常情况下,血液尿素氮有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亦可排泌少量尿素,严重肾衰竭时排泌量增加。血中尿素氮的测定虽可反应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但肾小球滤过功能必须下降到正常的1/2以上时,BUN才会升高,故BUN的测定并非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BUN的正常值为2.9~7.5mmol/L(8~21mg/dl),其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感染、高热、脱水、消化道出血、进食高蛋白饮食等均可致BUN升高。故BUN升高不一定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结果,要认真鉴别以明确BUN升高的真正原因。

    正常情况下,BUN/Scr(单位为mg/dl)约为10,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疾病则常使比值降低。

    (六)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一次性弹丸式注射放射性物质如131I—碘肽酸、99mTc—DTPA等,然后多次采血,测定血浆放射性,绘制血浆时间—放射性曲线(T—A曲线),按“区”分析法求出曲线下面积,然后用此面积除以投予量即可求出肾小球核素清除率。此方法与菊粉清除率一样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且具有无需收集尿液及连续静脉点滴药物地优点。缺点是需把放射性物质引入体内,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二、肾小管功能检查

    (一)近端小管功能测定

    1.酚红排泌试验 酚红注入体内后,绝大部分(94%)由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主动排泌,从尿液排出,因此测定酚红在尿中排出量(酚红排泄率),可作为判断近端小管排泌功能的粗略指标。健康成人15分钟排泌量在25%以上,2小时排泌总量在55%以上,由于酚红排泌试验受肾血流量及其他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对肾小管功能敏感性不高,故目前基本不用。

    2.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的测定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在近端肾小管内几乎全部被重吸收,故尿液中无糖排出(<200ml/L,定性试验阴性)。如血浆葡萄糖浓度不断增高,肾小管重吸收值也随之增加,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水平时,肾小管则不能将全部葡萄糖重吸收,部分葡萄糖从尿液排出,即使血糖浓度再高,重吸收值也不再增加,此时的重吸收值称为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TMG)。正常人的TMG为(340±18.2)mg/min,女性稍低于男性。用TMG可反映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但其测定方法比较繁琐,临床上多不采用。

    正常人尿糖阴性。当血糖在8.9~10mmol/L(160~180mg/dl)时,可出现尿糖,故这一数值称肾糖阈。如血糖正常、糖耐量试验正常而尿糖阳性,称为肾性糖尿,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糖的功能减退所致。

    3.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泌量(TmPAH) 血液中的对氨马尿酸可经肾小球滤过并由肾小管排泌,在肾小管内不被重吸收。当血中对氨马尿酸的浓度达到一定高度时,从肾小管排泌对氨马尿酸的绝对值已达最高峰,即使血中浓度再最高时,其排泌量亦不能再增加,此即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排泌极量。用此量减去肾小球滤过量(以菊粉清除率测得),则可得到肾小管排泌对氨马尿酸的最大数值。

    TmPAH=每分钟尿中PAH总排泌量—每分钟肾小球滤过液中PAH量

    TmPAH成人正常值为60~90mg/min。TmPAH说明肾小管的排泌功能,但其测定法亦较繁琐,临床上多不采用。

    4.尿氨基酸测定 血中氨基酸经肾小球滤过,在近端小管内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如在同样饮食情况下,患者尿中氨基酸排出异常增多,则考虑为近端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可用氨基酸分析仪做尿中各种氨基酸的定量检查。

    5.尿中溶菌酶及β2微球蛋白测定 溶菌酶的分子量在14000~17000d,β2微球蛋白分子量为11800d,二者均为小分子蛋白质。二者均经肾小球自由滤过,绝大部分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含量极微。正常人尿溶菌酶<3μg/ml,尿β2微球蛋白<0.2μg/ml。如血中含量正常,尿中含量增多,则可说明近端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

    (二)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查

    远端肾单位指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共同对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决定最终的尿量与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远端肾单位和集合管功能最主要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临床上通常应用的检查方法如下:

    1.尿浓缩稀释试验 肾浓缩和稀释尿液功能主要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进行。正常人缺水、禁水16小时后,出汗多或脱水时,血容量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明显增多,尿液浓缩,尿比重可上升至1.020以上;而在大量饮水或使用利尿剂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尿液稀释,尿比重可降至1.010以下,最低可达1.003。在日常或特定饮食条件下,观察患者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成为浓缩稀释试验,作为判断远端小管功能的指标。

    2.尿比重 尿比重反映的是单位容积尿中溶质的质量。正常人24小时总比重为1.015~1.030。单次尿最高与最低尿比重之差应>0.008,而且必有一次尿比重>1.018。如患者每次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称为固定低比重尿,说明肾小管浓缩功能极差。

    3.尿渗透压 液体的渗透压是由溶液中溶质的毫克分子浓度决定的。尿液渗透压是反映尿液中溶质的克分子浓度,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都能反映尿中溶质的含量。但尿比重易受溶质微粒大小和性质的影响,如蛋白质、葡萄糖等均可使尿比重增高;而尿渗透压则是反映尿中各种溶质微粒的总数目,而与溶质分子量、微粒体积大小无关,因此测定尿渗透压远较测定尿比重更为优越,更能反映肾浓缩和稀释能力。通常采用冰点降低法测定,禁水8小时后晨尿渗透压应>700~800mOsm/kg·H2O。

    4.无溶质水清除率(CH2O)

    (1)定义:单位时间(1min或1h)从血浆中清除到尿中不含溶质的水量。正常人排出的均为含有溶质且浓缩的尿,故CH2O为负值。

    (2)方法:渗透溶质分子清除率(Cosm),即1min内被肾脏清除了渗透分子的血浆量,其计算公式为:

    

    渗透分子浓度常以渗透压测定表示。

    (3)临床意义:正常人禁水8小时后晨尿CH2O为—25~—120ml/h。CH2O可用于了解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状态。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CH2O常为正值。在其恢复过程中,可作为追踪观察肾小管恢复情况的指标,亦可用于发现移植肾早期排异等。

    (三)肾小管酸化功能测定

    1.氯化铵负荷(酸负荷)试验 服用一定量的酸性药物氯化铵,通过肝代谢,2NH4CL+H2CO3→(NH2)CO3+2HCL+2H2O,使机体产生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增加肾小管排泌氢离子的负担。当肾小管受损时,其排H+、NH+4及重吸收HCO-3的功能发生障碍,酸性物质不能排出,尿液得不到酸化。通过观察尿pH值的变化,即可判断有无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

    (1)3日氯化铵负荷法:口服氯化铵每日0.1g/kg,分3次服,连服3日。第3日收集尿液,每小时1次,共5次,测定每次尿的pH值。

    (2)氯化铵单剂量法:一次性服用0.1g/kg,服药后2~8小时收集尿液,每小时1次,测定每次尿的pH值。

    2.碳酸氢盐重吸收排泌(碱负荷)试验 用一定量的碱性药物碳酸氢盐,使机体体液碱化,以增加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离子的负担。当近端肾小管受损时,其重吸收碳酸氢离子功能减退。通过观察尿液碳酸氢离子的排泌分数,有助于近端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并可鉴别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本试验是一治疗性诊断试验,安全性大。

    (1)口服法:每日口服碳酸氢钠1~10mmol/kg,每3日逐渐加量一次,直至酸中毒被纠正,然后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HCO3和肌酐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出尿HCO3排量占其滤过总量的比率,即HCO3排泄分数:

    

    (2)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5%NaHCO3 500ml,每分钟4ml。每小时收集尿一次并同时抽血,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HCO3和肌酐含量,按上式计算HCO3排泄分数。

    正常人尿内无碳酸氢离子,其排泌分数为0。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常>15%;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常<5%。

    3.尿中碳酸氢离子、可滴定酸及尿铵测定 正常情况下尿中几乎无碳酸氢离子(HCO3)排出,尿中HCO3的直接测定可了解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情况。可滴定酸及尿铵的测定可直接了解远端小管泌氢产氨的功能状态。尿中可滴定酸及铵的减少或HCO3的增加,均可造成酸中毒。

    尿的净排酸量=可滴定酸+NH+4—HCO3

    4.尿pH 代谢性酸中毒时血pH下降到低于7.35时,尿pH应代偿性下降,肾小管泌H+增多,有机酸排出亦增多,尿pH低于5.5。而在肾小管酸中毒时,虽然血pH降低,但由于尿中排碱增多或排氢离子减少,尿pH常>6.2。Ⅱ型(近端型)肾小管酸中毒时,由于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正常,尿pH仍可降至5.5以下。

    三、肾血流量测定

    测定氨马尿酸盐(PAH)清除率或碘锐特清除率均可反映肾血流量,但由于操作繁杂,临床上多不采用。核素(同位素)肾图能比较敏感地反映肾地血浆流量,目前临床上多将其列为肾功能的常规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惊子.应用相差显微镜鉴别血尿的来源.中华内科杂志,1984,23:688

    2 叶任高.余学清等应用尿中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价值.中华肾脏病杂志,1992,8:76

    3 Devries CR,Freiha FS.Hemorrhagic cystitis:A review.J urol,1990,143:1

    4 Stark H,Tieder M,et al.Hypercalciuria as acause of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hematuria.Arch Dis child,1988,63:213

    5 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6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7 戚仁铎.诊断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小管
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要做什么检查
生理学┃清除率
考点复习 · 清除率
生理学:泌尿系统
【检验科普】肾小管功能检测及其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