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心机李心机追忆李克绍先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

1996年7月2日,在雷声与大雨中,先生驾鹤仙游。今年,2016年7月2 日,是先生逝世整20周年的日子。20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先生一生,喜读书,善读书,博闻强识,思深悟彻。尤其是中年以后至晚年,手不离卷,孜孜矻矻,追求《伤寒论》原典本意,成为一代伤寒论大家。

53年前,那是1963年的下半年,适是1962年级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夏秋的济南仍是炎热似火,新学期伊始,记不清是星期几了,62年级50名学生端坐在班级所在的(老校)西教学楼的阶梯教室内(此楼原是西医各教研室所在地,现已拆除,原地盖起省中医的扁鹊楼),迎来了笼罩着几分神秘感的伤寒论课程的第一节课。教室外面走廊墙壁上的大电铃嘎然声响大作,很有些催人紧切的迫促感。铃声过后,教室里一片寂然,从教室前面黑板东侧的小门,走进来一位挺拔瘦高、庄重而略显威严的长者,短短的花白头发,白色细棉布对襟盘扣褂子,褂子略显得有些长。教室里刷的一声,同学们站立起来行注目礼,中间偶有桌椅移动的细声。先生稳步迈上讲台,面对前低后高阶梯教室里的学子们略微停顿,招手示意请坐。然后,先生缓缓转身,在黑板上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地写着,同学们瞪着眼,目不转睛地看着,当黑板上跃出三个拙朴的粉笔大字:“李克绍”的同时,先生用他那带有特色的胶东东海乡音,把自己介绍给他的学生们,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先生略微探身,面带微笑,和蔼地环视着台下的青年学子。这就是入校以来,久闻盛名,偶尔也在校园里远远能见得到的李克绍先生。那一年先生53岁,与他的众多同仁先生们一样,还都没有后来才规范授予的职称。

善学善思,具有独创精神。漫长的200课时的《伤寒论》课开始了。《伤寒论》开设200课时,是当时的教务长徐云先生定下来的,那时强调“三基”,为的是要打好扎实牢固的理论基础。先生给62年级讲授《伤寒论》不是直接选用刚刚由四川邓绍先先生主持编写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二版教材。而是以二版教材的进度做比照,按教学计划跨两个学期用200课时,讲授自己设计的内容,此与教材的内容有明显不同。在第二个学期,学校教务处发下来《伤寒论》自编教材,才知道先生讲授的是自己编写的教材内容。当时同学们都普遍感到先生讲授的内容与二版教材的表述不同,因此大家都做了大量的笔记。为什么先生不完全照着二版教材讲授?同学们私下里也有些议论,但都不明白其中的底细。15年后的1978年,我有幸考入先生的开山研究生,在三年的研究生的学习中,我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20世纪60年代初,那时的先生还属于中年,曾参加卫生部委托成都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中医院校《伤寒沦》师资培训班,聆听过四川邓绍先先生讲授的《伤寒论》课程,对《伤寒论》的重新温故与教学方法的提高大有裨益

先生是一位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且属性情中人,很有《九辩》之遗风,“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当然,这里的“先圣”我是指仲景而言。先生对学习班所讲授的内容并不是全盘接授,而是包容性地接纳,选择性地吸收。先生对学习班的感受似从未对人交谈过。在我读研究生期间,先生曾对我这个入门弟子用其一贯的风格,坦荡爽直、毫不隐讳地表达出自己对学习班所讲授内容的看法与观点。

这时我才明白了先生在为我们本科1962年级讲授《伤寒论》时,我与同学们心中都疑惑的问题:为什么先生不直接选用当时的《伤寒论》二版教材?原来先生认为二版教材基本上是沿袭成无己的解析。这在当时中医专业高等教育初创时期,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老一辈中医界学人学《伤寒论》既见不到赵开美翻刻的宋本白文,更见不到真正的宋本白文,能见得到或用来习读的多是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并旁及尤在泾、柯韵伯、张志聪、喻昌等诸说。于是在那个时代讲授《伤寒论》的课堂上,充斥日传一经、直中、经证腑证、标本中气等后世人的术语,不是引证成无己的话,就是引证柯韵伯的论说等等。而先生则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于是自己动手编写了体现自己学术见解的《伤寒论讲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达《伤寒论》中的深邃的道理。而这些受过现代高中教育的,初涉中医学大门的学子们总是会无知地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先生常常面带微笑:“嗯(ńg)?仲景还能有错吗?”这是先生的一句同学们都非常耳熟能详,而又倍感亲切的,带有东海口音的标志性口头禅。

在那个时代,老先生上课照本宣科,并不是一件希罕的事情。不照本宣科,而是自己动手编写体现自己学术见解的自编教材,这在中医高等教育初创时期,是极少有的,是极具独创性的。这本讲义是1962年印制的,大约是先生50岁前后撰写的,反映出先生早期学术思想。这正是我手边这本小32开的用纸粗糙,装订简易,深灰色封面的自编教材《伤寒论讲义》。



   

现在,这本讲义对我来说,它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内容,而是它所镌印的岁月磨不掉的记忆。1978年当先生68岁撰写《伤寒解惑论》时,则对《伤寒论》又有了若干新的不同于早期的认识,学术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

原文载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2016-6-24 作者李心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观涛原创:何快如哉品伤寒(专业版)
自学中医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从经络,还是医方,《黄帝内经》,怎么入门,什么步骤比较合适呢?
中医教材门类?Dò??ì2?(μú??°?)
海外藏中医古籍《伤寒讲义》
近代中医编写了多少教材
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