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园这块匾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在光绪年间,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把光绪帝幽禁在此。每年4月至10月,慈禧太后都要在颐和园住上7个月,而这7个月中,光绪帝必须随同前来,就住在玉澜堂里。


“复殿留景”令人产生疑惑的地方在于,四字中的“景”字似乎是一个错字,写成了上为“口”下为“日”,与今天的“景”字相比是“写颠倒”了。结合慈禧的御笔印章,以及清末戊戌变法的那次宫廷政变,人们觉得其中大有玄机。


玉澜堂“复殿留景”匾额


有一种说法流传极广,那就是,这四个字是慈禧故意写给光绪帝看的,用于时刻警醒皇帝,意思是你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傀儡而已,永无“出头之日”。


那么,“复殿留景”是否是慈禧所书,又是否是永无“出头之日”的意思呢?


关于“复殿留景”,颐和园的导游解说词中是这样解释的:“景”为天上的景星,此处借指有道明君,“复殿留景”的意思,就是“在深宫里住着有道圣明的君主”。


与之相比,另外一种解释似乎更为顺畅。


按照这种解释,“复殿留景”典出《乐府诗集》中的郊庙歌辞《宋明堂歌·歌太祖文皇帝》:“复殿留景,重檐结风”, 描写的是刘宋明堂恢弘壮丽的景象。复殿是指一重一重的殿堂,留景是指留下影子。古字“影”写作“景”。“复殿留景”的意思是说,重重叠叠的殿堂在阳光里留下光影。


玉澜堂中的“复殿留景”匾额,还配有一副对联“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写得是早晨,夜漏未尽、曙光初现的情景。匾额与对联合在一起,烘托出旭日初升的景象。这显然是宫廷景致的一种描述,雅致而吉祥。此景描述的核心实际上是太阳,不乏暗喻帝王主宰之意。


那么,“复殿留景”是慈禧所书吗?


行家认为,慈禧本人并无艺术才华,其书画多由他人代笔,然后再钤上慈禧的专用印章便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故其作品千姿百态,风格多不能统一。其代笔者有清末女书画家缪嘉蕙(1841—1918年)和阮玉芬(生卒年不详)等。上述二人均供奉于紫禁城的福昌殿。所以,严格地说,将慈禧的书画称为慈禧款的书画应更准确一些。


慈禧的书法水平究竟怎样呢?在文物档案中,慈禧墨迹有迹可循,可以推知其真实的书写能力。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一件慈禧用朱砂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落款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于此可见慈禧书法的真实面目。因抄写佛经须本人亲为才见诚意,方能有功德得福报,故慈禧应该不会让人代笔。观慈禧书写,笔力孱弱稚嫩,结字松散呆滞,毫无生气,尚属初学水平,与“复殿留景”四字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实有天渊之别。抄写此经时慈禧已年届古稀,距她去世仅有4年,可知慈禧终其一生于书法尚未入门。



慈禧朱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慈禧罢免奕?手迹


 “复殿留景”四字写得沉实端方,却又笔势飞动,筋骨内藏,绝非慈禧可以完成。那么,既然“复殿留景”是一件代笔作品,为什么“景”字会出现特别的写法呢?


有学者通过查阅古代权威碑帖作为佐证,指出,古代书写“景”字,写法很多,既可以上“日”下“口”,也可以上“口”下“日”,同时还可以上下都为“日”,上下都为“口”。



(元)鲜于枢《麻徵君透光古镜歌》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所以,“复殿留景”的“景”字书写并不是慈禧的发明创造,只是一个古代惯常的书写方式而已,至于这种书写的初衷是否包含了某种特别的用意,那恐怕就只有当年的老佛爷自己才能说得清楚了。


颐和园玉澜堂




玉澜堂的“玉澜”二字,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意思是湖水清澈潋滟。


玉澜堂在乾隆时是皇帝的一座书堂,嘉庆朝皇帝曾在这里办公、用膳、召见大臣。道光年间,为节俭开支,撤消了一些陈设,这里被用来赐宴有功的大臣。光绪时期,玉澜堂是皇帝来颐和园是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其东暖阁是早餐室,西暖阁是寝室,东耳房是书房,西耳房是洗手间、浴室、更衣室。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软禁在此。


据光绪二十八年的陈设册记载,玉澜堂内曾经摆放的陈设有105件,以家具为主。1949年后,玉澜堂按宫廷原状陈设布置,陈设品种中和了乾隆与光绪两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保留着早期的“书堂” 和晚期的“寝宫” 特色。殿内正中地平床上的宝座、御案、掌扇、围屏等陈设,都是乾隆时的物品。特别是用紫檀木和沉香木镶嵌、拼贴、雕造而成的宝座、御案、香几,造型挺秀、花纹细腻,是颐和园家具中的精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家园林之颐和园(五):幽禁光绪皇帝的玉澜堂
又到戊戌年, 说说当年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
颐和园记 | 25 戊戌变法与庚子之乱
杨天石 | 围园除后密谋与维新变法的失败
发动戊戌政变时,慈禧唾骂光绪:痴儿,今日我无,明日安有汝乎?
戊戌变法失败后,明明可以选择“生”的谭嗣同,为何要留下来赴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