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天读完《道德经》(1)

不读《道德经》,不足以为官;

不读《道德经》,不足以经商;

不读《道德经》,不足以处世。

每天三分钟,三十天读完万经之王《道德经》。

《第一章》

  • 道可道,

  • 非常道;

  • 名可名,

  • 非常名。

  • 无名天地之始,

  • 有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 同谓之玄,

  • 玄之又玄,

  • 众妙之门。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已;

  • 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已。

  • 故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长短相形

  • 高下相倾

  • 音声相和

  •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

  • 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

  • 万物作焉而不辞。

  • 生而不有,

  • 为而不恃,

  •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

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第三章》

  •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 虚其心,实其腹;

  •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珍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风经典」《道德经》简释直译(1
道德经第3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第63章说:为无为事無事味無味。
三十天读完《道德经》(27)
道德经(一、二、三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