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瞎子”阿炳与《二泉映月》

 

华彦钧(1893-1950)

在弓弦琴艺界,阿炳绝对是位传奇人物。他的原名叫华彦钧,年轻时因患了眼疾而双目失明,一生坎坷,穷困潦倒。失明后,他常常身背琵琶,手提胡琴,流浪在无锡街头和惠山一带,以卖艺为生,饱尝颠沛流离之苦,故人称“瞎子”阿炳。在常年的流浪生活中,阿炳创作并演奏了二胡“依心曲” ,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和他现时所感受到的一片黑暗。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调。这就是后来定名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七十年代末,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指挥协奏曲《二泉映月》后,哭倒在后台说 “此曲应当跪下来听”。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后来又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二泉映月》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征、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 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本文文字内容选编自网络//      二胡演练:饮水思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炳
瞎子阿炳 《二泉映月》(二胡曲)
浅谈阿炳的三首二胡曲
原声《二泉映月》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好听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