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外海洋生态补偿研究进展(1960-2018)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和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海洋生态补偿的国外研究成果进行信息挖掘与梳理。研究发现,海洋生态补偿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领域,目前国际文献关于该领域整体发文数量较少,整体合作强度较弱,研究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海洋生态尺度、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补偿管理、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生物多样性是主要研究热点,而海洋生态补偿模式的多样性研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全球化海洋生态补偿协调治理是主要趋势;海洋生态补偿国际治理、量化海洋资源代际补偿、改善生态补偿模型的适用性是现阶段海洋生态补偿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对海洋生态补偿的国外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掌握现阶段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的国外研究现状,一方面为学术界的相关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中国下一步经略海洋及实现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引  言

中国是海洋大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海洋经济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有效利用海洋资源对于缓解陆域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扩展经济生产空间以及维护国家海洋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污染物排放使得海洋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协调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及时梳理分析并总结目前国外海洋生态经济研究的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海洋生态补偿是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并举为目的,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调节利益相关者、环境、经济及社会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海洋生态补偿是有效处理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关系的重要途径。国内方面,海洋生态补偿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海洋生态补偿基础理论、补偿机制、补偿法律制度建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标准量化、海洋生态损害修复标准量化、海洋资源代际补偿、海洋生态国际治理借鉴等方面,取得了理论进展和应用研究的突破。目前鲜有文献基于知识图谱对外文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因此本研究尝试基于Web of Science(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60年海洋生态补偿的国外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掌握现阶段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的国外研究现状,一方面为学术界的相关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中国下一步经略海洋及实现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因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本文以该数据库作为国际研究的数据来源,采用主题高级检索模式,选择语种为“English”,文献类型为“Article”,关键词为“Marine/Ocea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arine/Ocean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Payment for Ecological Benefit”,时间跨度选择为1960—2018年,内容设定为“全记录与包含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后依次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共得到有效文献224条记录。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该软件基于共被引分析理论、寻径网络算法等方法,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图谱绘制,展现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直观地表现知识群的演化过程。知识图谱可以对科学知识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展示,且深入知识内部对其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本研究通过应用可视化工具可将抽象数据进行具象化,从而深层次地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揭示出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的国外研究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研究发展提供借鉴。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计量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和探讨学科现状的与发展趋势的分支学科。本文在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计量统计,以期对该海洋生态补偿主要研究热点等信息进行详细剖析解读。

结果分析

(一)国外海洋生态补偿发文趋势计量统计分析

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在国际上逐渐广泛,在不同的时间角度下,关注的程度具有差异性。依据年份发文量编制的年度发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发文量,折线的曲折变化表示发文数量的变化趋势。

如图1所示,海洋生态补偿的外文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现小幅度上升的态势。整体来看研究主要经历了缓慢起步阶段(1960—2010年)、上升发展阶段(2010—2015年)、波动发展阶段(2015—2018年),但是总体发文数量均不高。国际上海洋生态的研究整体仍存在发展空间,在2013—2015年是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时期。1982年,在牙买加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正式生效,该公约第十二部分对于海洋污染生态保护义务进行了规划,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海洋生态保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彼时海洋生态补偿尚处于起步阶段,各主要沿海国家研究者仍在探索海洋生态补偿基础性理论。随着陆域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加剧,人类将生存和生产空间逐步扩展至海洋,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各个沿海国家纷纷制定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对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空间的无序开发与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海洋生态保护制度弱化、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海洋生态问题逐渐凸显,海洋生态补偿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二)发文作者与机构研究

主要发文作者与合作团队

对作者分布以及彼此之间合作情况的分析不仅可以洞察研究领域的合作特征,而且可以有效地掌握研究领域科研活动发展进程,是深刻把握目标研究领域及科研动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作者作为分析字段,时间跨度设置为1960—2019年,设定相关阈值后运行得到作者合作图谱。发文前十的作者情况如表1所示。

利用Citespace中author分析功能对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得到海洋生态补偿研究作者合作图谱(图2)。图谱中圆圈表示节点,每个节点对应一个发文作者,连线表示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其中线条越粗,表示合作程度越强,反之没有连线或者较细表示没有合作关系或者合作关系较弱。统计显示,Medjo(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发文数量最多为10篇;Temam(Indiana University)发文量为9篇排在第二位;Madamwar、Sonani和Klein发文量为4篇排在第三到第五位。与此同时,根据赖普斯定律计算得到核心作者产文数量为2.8篇,因此Medjo、Temam、Klein、Sonani、Madamwar和Wang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统计发现,核心作者发文为26篇,占总文献的15.2%。综上所述,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的核心作者数量较少,且核心作者发文量较少。

从合作关系看出,该领域的研究合作关系主要以Temam、Madamwar等核心作者展开。但是围绕核心作者的团队研究成果也比较有限。同时最大的合作团队包含了11个人,但是合作关系十分弱。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合作关系较弱,未来亟待加强。

主要发文机构分析

基于Citespace软件,将节点设置为机构进行可视化处理,根据计量统计结果绘制发文数量前十的机构。根据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其中Indiana University研究时间最早并且发文数量最多为13篇,其次是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发文数量为11篇排在第二位,Stockholm University发文数量为5篇排在第三位。研究发现,较高产的机构排名基本和作者比较统一,说明了每个机构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数量非常有限,比较集中在个人研究。这也印证了主要发文作者与合作团队的研究结果。

(三)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发展路径分析

关键词能够高度概括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献检索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研究者常用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可以界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图3是以关键词为节点、以Pathfinder算法进行修剪得到的海洋生态补偿关键词共现图谱。根据图3可以看出,海洋生态补偿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海洋生态尺度”研究路径方面:“海洋的尺度”研究最早,结合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脉络发现,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Navier Stokes equations(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对海洋生态的流体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该路径主要对海洋生态的承受力、全球适应性进行尺度的理论研究,并且该期间主要以Medjo的研究为主。

“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管理—环境服务”路径方面:该脉络主要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对于海洋生态管理与环境服务进行研究。由于海洋生态问题的凸显,各主要沿海国家致力于对海洋生态管理以及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但该研究路径成果较少。纵观现有文献,该路径重点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为主,致力于合理科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方面:该研究时间方面比较晚,主要利用生态服务系统对海洋生态进行研究,涉及到海洋生态的补偿机制、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利用经济价值评估方法量化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供给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和生境服务等)或是基于不同用海方式对海洋服务价值损害程度的物理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损失量,进而将损失的货币量作为补偿量参考标准。通过货币补偿使受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或海洋资源发挥原有的服务功能,保持生态功能的基准水平不变,协调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研究热点分析

国际上针对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本研究根据关键词共现脉络的演进分析之后,绘制了海洋生态补偿研究的延伸内容(表3)。利用软件的突变检测功能,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度检测可视化得到国际生态补偿研究关键词突现检测可视化表(表4)。其中突变词检测(Burst Detection)算法是Kleinberg在2002年提出的,主要是指在短时间内研究数量突然增加而具有一种时效情报学意义的研究热点。表4中key words表示对应的关键词,year表示数据中首次出现的时间,strength表示突现的强度,中间的跨度表示持续的时间。

1960—2010年,国际上的研究主要围绕海洋的生态尺度展开,并且此阶段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的突现强度为4.095,说明该方法在研究海洋生态领域贡献突出。其中《Maximum Principle of Optimal Control of the Primitive Equations of the Ocean with State Constraint》文献中对海洋生态的控制最大值进行了研究,并且对海洋生态的状态约束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该期间研究者还对海洋生态污染源进行研究,例如金属、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是导致海洋污染的重要因素。

2010—2015年,海洋生态补偿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涉及海洋保护区、海洋生态管理、海洋生态系统、补偿范围、沿海地区、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该研究趋势出现的研究背景是海岸带和沿海生态系统正在日益退化或遭到破坏,而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依赖正在增加。与此同时,以“蓝色森林”为代表的沿海生态系统研究对海岸保护、鱼类苗圃、水净化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针对海洋生态补偿管理的研究发现,政策干预是最有效的方法。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是一种强有力的经济工具,但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流体性、跨界性等特征对海洋生态系统补偿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挑战。

2015—2018年,主要围绕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该期间“进化”“中国”和“物种多样性”突现强度分别为1.8792、1.8202和2.6377。随着海洋生态补偿国际治理经验的不断丰富,主要沿海国家致力于海洋生态的补偿机制研究。补偿机制建设主要集中于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生态补偿费用量化、生态税收和生态补偿基金、海洋生态管理和监督等内容。海洋生态补偿管理的干预措施包括法律措施、捕捞限额、倾倒废水处理与排放控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主要沿海国家进行土地复垦引致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要减少土地复垦区域数量,优化土地利用。根据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目标、模式和途径等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多元化生态补偿和加强市场化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务实策略。

(四)发文期刊分析

对检索文献的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如表5所示。根据表5可以看出,影响因子为1.216的Environmental Sciences刊文量最多为35篇,Ocean Ography(影响因子3.133)刊文量为27篇排在第二位。此外,Ecology(影响因子4.617)、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影响因子4.095)等高影响力期刊相对也具有较多的刊文量。总体而言,影响因子较大的主流外文期刊关于海洋生态补偿的发文量较少。此外,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具有综合性与学科交叉性的特点,例如刊文涉及有海洋政策、生态系统服务、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

结  论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国外文献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发文时间、发文作者以及合作团队、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突变词检测等多个方面梳理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研究现状,得到了该领域整体的研究脉络以及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结果有:

1、从年份发文变化统计来看,国外对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初级阶段、上升阶段和波动阶段,但是目前整体刊文量较少,研究空间广阔。

2、从作者以及机构合作研究来看,核心作者以及合作团队数量较少,其中Medjo、Temam、Madamwar等研究者是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的主要贡献者。Indiana University、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Stockholm University是海洋生态补偿的核心研究机构。此外海洋生态补偿整体合作强度较弱,联系强度有待提高。

3、从关键词共现研究来看,较早的研究集中在海洋生态尺度以及海洋污染的研究,随后研究方向逐渐扩展为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补偿管理、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在未来,海洋生态补偿模式多样性研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全球化海洋生态补偿协调治理研究是主要趋势。

4、从刊文的期刊研究来看,海洋生态补偿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并且整体涵盖了海洋政策、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海洋生态补偿研究综合性不断增强。通过以上分析,海洋生态补偿研究正在不断纵深发展且研究空间巨大。与国内文献相比,国外关于海洋生态补偿的研究偏弱。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可能集中于以下几点:

1、海洋生态补偿应注重国际合作。海洋的流动性、公有性、立体性、自然性和国际性,使得海洋生态补偿的国际协同治理显得十分必要,全球应共同致力于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近年来随着海洋管理重视程度提高,使得海洋管理项目以及管理范围呈现出扩大化趋势,由此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协调配合将逐步成为海洋管理的主要趋势。加快国际海洋生态治理制度建设与统一补偿范围是未来海洋生态补偿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

2、量化海洋资源代际补偿是海洋生态补偿研究的新兴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当代人应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与海洋空间。“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要重视并优化海域资源代际配置,确保海域资源随时间推移可持续利用,实现代际公平。目前国际文献大多集中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标准量化、直接经济损失标准量化与海洋生态损害修复标准量化等方面,对海域资源遗产价值的单独评估极少。

3、建立多元化海洋生态补偿模式,改善生态补偿模型的适用性。现行补偿标准计量方式的接受性普遍较低。即便是货币补偿,采用计量模型量化补偿量后得到的结果仍具有争议性。欧美一些国家的法律和国际条约不承认用计量模型量化的经济价值结果。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某些服务功能价值难以量化。此外,限于海洋损害相关数据的可得性,评估价值时采用到的其他环境经济学方法是否合理也有待商榷。因此,准确量化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补偿标准是当代研究者的长期任务。

END
转载请标明原文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院校研究】跟随式研究探索性案例:神经影像&海洋工程
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论青年恩格斯思想视域中的白尔尼因素
生态补偿、生态占补平衡与生物多样性补偿
旅游规划策略|滨海公园生态保护的基本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