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新蓝图尘埃落定,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成为历史
    4月25日,山东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份文件总共140页,17篇68章,内容非常丰富,是指导山东未来5到15年发展的重要文件。文件中,青岛被提及138次,济南提及121次,烟台为66次。山东双核格局愈发明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件中对“都市圈”只字未提。取而代之,在“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篇中,大篇幅介绍了省会、胶东以及鲁南经济圈的一体化,并详述了主要城市的定位。

    如此重磅的文件中,2017年出台的都市圈规划被忽略,显然是有意为之。在山东看来,未来5年到15年,经济圈才是符合山东发展路径的正确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官宣了都市圈规划成为历史。

    由此,山东的新蓝图尘埃落定,规划多且乱的质疑,也将暂时划上一个句号。


    1

    在城市定位方面,“十四五”规划将“支持济南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一事板上钉钉。

    山东半岛城市群、三大经济圈的表述,与此前媒体报道的内容,没有太大差别。今后山东的区域发展层级就此通过规划明确下来,整体上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三大经济圈则属于第二层级。

    “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区域发展的一大亮点,应该说是更加强调打破壁垒,避免各自为战的内卷。

    在第三十一章“增强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中,第一段就提到,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的高质量增长极。

    济南和青岛,如果在省内互抢资源,最后只能沦落为零和博弈,对于山东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全力协调,唱好“双城记”。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三大经济圈。所以,在论述完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之后,紧跟着一段便是“建立经济圈高效协作机制”。

    “坚决破除经济圈之间、城市之间行政和市场壁垒,完善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合作发展新机制。”

    规划中还列出了具体举措,比如依托济青、鲁南通道和沿黄生态带,打造三大 “黄金廊带”。济青科创制造廊带,以 “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为主轴,在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装备、海工装备、氢能、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增强长期技术优势与产品标准话语权,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集聚带。


    2

    与以往的规划相比,山东“十四五”规划另外一大亮点是开放性更强,更注重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

    一方面,与“双循环”相关,另外也透露出山东引入发达地区优质资源的迫切愿望。

    在第32章中,用了很大篇幅描述了“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争取更多央企、企业总部、高校、科研院所落户山东。

    深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合作,承接高端产业和优质创新要素转移。

    完善与北京市、上海市战略合作机制,深化高端产业、人才交流、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

    加强鲁港、鲁澳、鲁台合作,提升港澳山东周、鲁台经贸洽谈会影响力。

    此外,还提到,加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郑洛新、西安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接合作,共建科技园区、新型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平台。

    可以说,规划中把国内几大热点区域都“照顾”到了。这与山东自身的尴尬不无关系,除了涵盖范围极广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山东缺少其他支撑。

    对外方面,日韩是重头戏。

    规划提出,打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其中不乏创新之举,包括支持青岛建设区域性日元、韩元结算中心;支持青岛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支持烟台打造对日韩开放合作新高地,支持济宁、东营、日照等市空港口岸开放等。


    3

    山东“十四五”规划将科创、人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开篇讲述完指导思想、目标之类后,第三篇接着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不光山东,人才大省广东也在“十四五”规划的第三篇,浓墨重彩地论述了科技支撑、人才强省的各种举措。

    广东提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面向全球引才聚才,强化人才支撑,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才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山东则提出一些比较实惠的措施,比如建设济南、青岛人才特区,探索人才价值资本化、股权化路径,打造全国人力资本产业高地。因地制宜发展人才住房,多渠道、多方式满足人才住房需求。

    无论是广东还是山东,其规划中透露出的对人才的重视,起码说明未来一段时间,人才竞争仍将激烈异常。

    争夺人才方面,山东确实尚需努力。

    近日,有媒体盘点了2020年离开北上广深的人,最多去了哪些城市,东莞、苏州、佛山、重庆、天津、杭州、郑州、合肥、长沙、武汉排在前十,山东的青岛排名17,济南位居19。

    重新定调区域规划、主动向发达地区靠拢、发力科创、引进更多人才,透过山东“十四五”规划,这些努力方向清晰可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年后山东版图啥样?济南青岛成2个特大城市,城镇化率达75%
重磅!山东:加快编制济南、青岛都市圈规划,制定济青发展轴带计划
4个区域覆盖最全的城市群,珠三角资格最老,杭甬最富,中原最大
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是它?
不再提国家中心城市,山东对济南和青岛又有新定位
青岛都市圈、济南都市圈生变,面积将大幅缩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