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闻 |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硬约束和新动力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2021-07-28

今年7月以来,包括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地区频频遭遇极端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从德国、比利时的洪灾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可以看到,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正在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已逐步从偶发性的“黑天鹅”转化为长期蛰伏的“灰犀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最新《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未来10年全球五大风险首次全部为环境风险,其中直接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是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重大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损失风险以及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及地磁暴等主要自然灾害事件导致的人类及工业资源严重枯竭。

  可以预见,未来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不过,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气候变化在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与此同时,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经济发展将成为各国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重要方式。

  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波士顿咨询(BCG)和全球金融市场协会(GFMA)的联合研究显示,《巴黎协定》呼吁采取措施,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温度水平的2℃以内,并争取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以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经济必须开展变革。其中,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必不可少。

  目前,全球碳排放集中在发电与供热部门。以我国为例,生产和供应的电力、蒸汽和热水部门碳排放量占比达到51%,显著高于其他部门。这意味着要实现碳中和,就需要加速能源供应的转型升级,也就是从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转变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数据2021》报告称,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799吉瓦,较2019年增长10.3%;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260吉瓦。与此同时,全球新增传统能源装机容量从2019年的64吉瓦降至60吉瓦。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等国首次见证了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发电设施的退役。可以预见,在碳中和的大势之下,未来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将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方式。绿色能源相关企业就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而要想保证绿色能源供应的平稳充足,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完备,相伴产生的基建工程也会催生大量投资需求。

  与此同时,产业绿色转型正在成为各国经济的新竞争点。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也是碳排放大户,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高耗能行业的技术革新会催生新的投资,通过降低绿色投资融资成本与投资门槛,大量社会资本将入场碳中和领域,创造经济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加速发展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显著增量。此外,气候变化已经开始改写一些基础工业的竞争优势规则。以汽车行业为例,在电动/低排放汽车正在加速发展。全球加快出行方式电动化转型,消费者积极拥抱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产品,也为全球跨国汽车巨头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经济发展 破解全球资源环境瓶颈约束

  银行和资本市场作为资本供给和需求的中介——贷款者、安排者和投资者,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只有公共部门、社会部门、实体经济和更广泛的金融领域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成功调动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公共和私人资本,为气候转型提供资金。因此,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经济发展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重要方式。

  2003年,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等10家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之后社会责任投资(SRI),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理念成为投资领域流行趋势,逐步将环境责任纳入投资考量。就地区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目前仍走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前列。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环境政策和制度框架日渐成熟,进入了环境与经济齐头并进的发展阶段。其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环境产品的影子价格逐步得到还原,公众的环境消费意识和能力都空前高涨。与此同时,经济也在加速进入全球化时代,逐步饱和的传统制造业产业开始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其实也为绿色金融体系在发达国家本土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和条件。

  与此同时,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也在快速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早在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构建包括绿色金融标准、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激励机制、产品创新体系、国际合作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

  展望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安国俊表示,如何协调央地政府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绿色金融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与自下而上的落实方式有效结合,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挑战之一。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需要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也需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加大创新力度,解决绿色投融资面临的问题。应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的衔接和财政税收的激励政策也至关重要。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外人士点赞中国减碳行动
欧盟实施《欧洲绿色政纲》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
这里有一场全球顶级嘉宾参与的活动,你不得不看!
周报 | 中央发布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 全球清洁能源指数能缓解气候变化吗?
“2023塑料价值链ESG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
碳中和是什么?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 金融小百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