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州名人墓9
史贻直墓
 
作者:程远斋主
 
 
史贻直,《清史稿·卷三百三·列传九十》有传。
史贻直墓,《嘉庆溧阳县志·卷四·舆地志·墓》有载。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南巡,奏准先贤、先儒、名臣祠、墓三十九处,其中就包括“溧阳县大学士史贻直墓”。
1999年4月21日,“史贻直墓”被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5日,“史贻直墓”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史贻直墓,今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溧城镇夏庄行政村徐角自然村,腾飞路北侧文靖园内,2013年4月7日中午寻访,门票免费,停车免费。
墓地位于夏庄村的南面,距离较远,且墓地建有围墙,从夏庄村是无法达到史贻直墓的,非得经由省道上的转盘,转向正东新修建的宽阔的断头的腾飞路,即可看到路北侧夹在两家工厂之间的墓园。
 
先说说史贻直墓西面大路口的这处转盘吧。
该转盘名为“昆仑转盘”,位于省道上的一处五岔路口中心,我们前后绕着它一共转了整整3圈,挺有意思的。
第一圈,我们自西向东而来,绕向正北去沙涨村;
第二圈,从沙涨村回到转盘,绕向东北去夏庄村;
第三圈,从夏庄村返回转盘,绕向正东的文靖园。
好在事不过三
 

 
我们先去到了夏庄村,经村民指点后,才找到了位于大马路边上的墓园。
墓园门前立着省保碑,这种黑底上描“土豪金”的形制不错,一目了然且有利于拍摄。
后方墙上嵌着墓园招牌,行书“文靖园”三个大字,这样的形制以前在桐城张廷玉墓即“文和园”见过。
落款为“史佩奇十五岁书”,这里有必要多说几句。
曾几何时,国内很多地方的招牌,开始不尊传统用正书、隶书,而用行书甚至草书题写。
如果从现代开始算,窃以为这种不正之风是从郭老开始的。
招牌有别于书法创作,必须规矩书写,好让广大受众易于识别。
行书、草书不仅不易识别,且貌似轻浮草率,缺乏所代表的庄重。
因此,在现代书法家中,笔者较为推崇已先后作古的刘炳森和启功二位先生。
 

 
溧阳史氏,是一支在当地延续了几千年的望族,名人辈出。
可以上溯到两千六百多年前的被伍子胥“坑”了的史贞女,现代则有“七君子”之一的史良,当然也包括“康乾盛世”时期的阁老史贻直。
 
在招牌下嵌有《史贻直简介》。
翻看史贻直的传记,感觉其虽在“康乾盛世”时位居权利核心,但并无突出政绩,也许盛世并不需要突出作为?
史书中也只能用“三朝元老”来概括其一生,这个词概括了两点,一是政治不倒翁,二是长寿,仅此而已。
虽说是实至名归,可这么概括又觉得有点含糊其辞,或许,这算得上是无为而治。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执政63年(60+3),是封建王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而史贻直从19岁中进士,到82岁卒于任,同样从政63年,这在历代大臣中,不敢说首屈一指,但必定是名列前茅。
 

 
大门口还贴着一封去年底张贴的《贺信》,大红纸经过小半年的风吹日晒,已然褪色。
在贺信下方墙根,还戗着一块小木板,上面留着守墓人的手机号码。
我们到时已近正午时分,守墓人可能回家吃饭去了,墓园内空无一人,还好大门敞开着。
 

 
据当地的新闻报道,史贻直墓修缮工程总投资预计800万元,一期工程于2012年9月16日开工,12月20日完工,建设资金150万元。
墓园原址占地面积17000平米;
铺垫长91米、宽10米的青砖神道和青石行道;
竖立高6.2米、宽10米的三门牌坊;
开挖1000多平方米的月牙池;
新建门庭、门房、南侧围墙等。
 

 
从南面进入墓园,进门后的东侧,可见新建的月牙池。
但其所处方位并不是在神道正前方,而是处于和神道平行的南侧,对于这样的设置颇不理解,或是受困于如今墓园占地所限?
其北沿长度,几乎与现在的神道长度相当,可见体量之大。
 
月牙池北,是东西向的神道,据此判断,史贻直墓为坐东朝西向。
神道入口处,为新建的四门三间冲天式石牌坊。
正额上书“清文淵閣大學士史文靖公墓”,背额上书“人臣之極”,均为电脑楷体GB2312字体,与仿古之风格格不入。
 

 
穿过牌坊,进入神道,两侧分列墓地残存的石刻旧物数件。
由于该墓早年被盗,后渐荒芜,现存石虎1、石马1、文官1,龟趺2。
神道北侧,自西向东依次立有石虎、石马、文官、 龟趺,未见石羊。
神道南侧,前方对应石像生皆不存,仅在后端余留龟趺,与北侧龟趺相呼应。
 

 
石虎脸部残损,其余部分保存尚好,尤其四肢粗壮,颇有唐风。
石马整体保存较好,西面受地衣侵蚀,马鞍上的花纹已不明显;东面马鞍上的云凤纹清晰可见,十分精美。
文官鼻部受损,其余部分保存尚好,上身较下身长,比例失调,风格类似明代中后期低级别文官像。
北侧神道碑,仅存龟趺,背部驼峰处有损,其余部分保存尚好。
南侧神道碑,仅存龟趺,龟头无存,背部驼峰及卯口损坏严重,整体保存状况不及北侧龟趺。
 

 
按《袁枚年谱新编》,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公元1763年),袁枚48岁,五月十三日,史贻直卒,子才赋诗哭之,后为作神道碑。
《小倉山房文集·卷三》、《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十五》,均收录袁枚撰《文淵閣大學士史文靖公神道碑》,全文辑录如下:
“乾隆五年,天子命刑部尚書史公教習庶吉士。枚習國書免課,而公命擬奏疏一通,襃許甚盛。嗣後趨函文,不待啟輒入,得與聞本朝文獻,仁廟、世廟兩聖人所以致太平之隆與公生平受知恩遇,談洋洋盈耳。於古大臣中,酷愛姚元之,蓋自況也。
後十年,枚再拜公於賜第。時公已作相,而枚起病入都,公教之曰:‘聞汝宰江寧有善政,誠不負所言。惜杜牧之未免風流耳,遠到者宜戒也。’呜呼!言猶在耳,而公自此訣矣!今年五月十三日,公薨於位。天子贈太保、諡‘文靖’、命翰林立傳、树碑於墓。公之勳,天子爲揚其聲光,銘公者有大手筆在,何俟門下一舊史官哉?然弟子傳其師,各有所心得而不能自己,謹廣其事于《狀》外,而擬爲《銘》曰:
公諱貽直,字敬弦,號鐵崖;系出東漢溧陽壯侯。世居湖埭里,徒夏莊。父夔,官宫詹,以文學清望服海内;公貴,贈如公官。
公十歲,能詩;十八,擧京兆;十九,登進士,入翰林。典試於滇、督學於粤,所至有聲。爲掌院湯公右曾所抑,由檢討而贊善、而諭德、而侍講、而庶子、而學士。優游清秘,不辵一級者二十三年。
雍正元年,大將軍年羹堯平青海歸,勢張甚,黄韁紫騮,絕馳道而行,王公以下膝地郊迎,年過目不平視。獨公长揖,年望見大驚,遽(速)翻鞚下,曰:‘是吾同年鐵崖耶?’扶上己所乘馬,而己易他馬,並轡入章益門。翌日,補吏部侍郎、尹順天。世宗晝日三接,咨詢優獎,公亦布露所畜,勤施於四方。乘傳訊雁平道王寵、閩令梅庭謨,清釐直隸、河南積案,甄别閩省官。雖事秘,外不能知,而考覈平反,輿論翕然。公在世宗時,總督福建,再督江南,授都御史、巡撫陝西;在今上時,總督湖南、再督直隸、加經筵講官,户、工、刑、兵、吏五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仍兼吏部尚書。
公生而徇通,神識超妙,周巡六曹、出入九鎮,又復六十餘年。以故所莅處如日破黑、湯沃雪,批伔窾要,動中機宜。常言天下辦事人多、解事人少,深刻非明、懈弛非寬、交際非私、協恭非黨。故公爲政行己,無心寬猛,恥矜苛廉,一以持大體、安社稷爲務。先是,戍臺灣兵,武弁送往,動索番社頓遞;公改委臺鎮本標,弊遂絕。漳、泉卑溼,穀易朽;公奏:‘臺灣例給兵米,卽以四府穀運厦門碾發’,嗣後無角尖耗。西安無屯倉,公請軍需賸穀十六萬爲貯;歲饑,屯民受賑如一。苗盗蒲寅山據梘頭山叛,積十稔未平;公設方略,命總兵李椅擒其魁,餘黨悉散。容美土司税輕,改歸流後税增;公請仍徵原額,僚、瑶歡呼。督直隸未半年,所題結事九千六百餘。
今上登極,公奏停開墾以杜浮冒、禁勸捐以正國體、循資格以息奔競、用科目以重科、道、吏、禮四衙門,疏數千言。上在藩邸,習聞世宗稱公;及是,愈信其賢,悉允所奏。因公入謁梓宫,召見;温諭良久,賜世祖所遺鵝黄蟒衣、四團龍補服,曰:‘此先帝意也。今朕君臣所共事,卽先帝事也。卿其始終一致!’公感謝嗚咽,上亦泣下不止。
公清標玉立,眉目如畫,舉止詳華,靴塵不沾,衣圭袍褶,式皆内裁。性强記,尤善清言,雖莊語危論,必多譬引,饒風趣。每早朝,立宫門樹(槐柳)下,諸王、貝勒、卿贰、翰詹環聽鐵崖相公道三朝舊事,耆臣言行以至輿服、車騎之儀適,羅縷明暢,如鳳鳴九霄,下風傾耳,聞所未聞。他大臣或懼言温室,言呐呐不宣,而公肆意逞辭(詞),談啁流速,忌者亦不能中也。
乙亥歲,次子奕昂署甘肃布政,公通書於巡撫鄂昌;事闻天子,休公於家。公出學舍後,未嘗家食。至是,乃得掃墳墓,到兒時釣弋處,召族人數千(十),分俸置酒,爲二疏故事。里中負蓑笠者,见公鄉音如故、婣睦有加,咸傱傱奔趨,來看真宰相。乃未幾,而天子南巡,仍召公入閣矣。公尤長奏對。年羹堯伏誅,窮治黨與,世宗問:‘汝亦年某薦乎?’公免冠,應聲曰:‘薦臣者年羹堯,用臣者皇上。’世宗默然。嘗奏事,拜起舒遲,上問:‘卿老憊乎?’公曰:‘皇上到臣年,當自知之。’上大笑。時公年八十一矣!
公少時,撒金蓮燭成婚;中年,督兩江、開府鄉里;晚年,再宴鹿鳴、瓊林。周科目六十年之數,天子賜詩襃美。祝太后萬壽,入九老會,圖形内府,近古以來所未有也。
上蔡令張球誣陷同官邵言綸,總督田文鏡庇之,世宗命公往豫案覆,發其奸,田大慙;大學士邁柱請開楚丹河運米,公力持不可;浙督李衛约爲兄弟,公嫌其不學也,謝之。三人方柄用,時攖其鋒者皆懾,公獨棘棘不阿,其守正如此。
晚年,恩禮愈隆:肩輿入紫禁城,陪祀不與;大寒暑,不入閣;湯沐小休,卽齋物赐於家。患風熱數日,曰:‘吾本無疾,而此中竭矣!’卽繕遺表,薨。子三人:長奕簪,官翰林;次奕昂,廣東布致使;次奕瓌,知潞安府。夫人許氏,先公卒;合葬某。銘曰:
天球河圖,西序霜(雙)陳;阿衡太師,朝不兩人。
弈弈史公,維嶽降神。逋峭風骨,華重冠巾。
天生公來,作百官表。表上頭銜,公身可考。
帝賜公履,作九州圖。圖中禹甸,公盡馳驅。
勿矯勿隨,有猷有爲。雷霆之下,談笑指麾。
垂老雍容,黄扉供奉。主聖臣逸,物希寵重。
堯、禹盤匜,羲、軒露甕。但廞於庭,四方風動。
何必琄琄,再叩其用!
伏波談論,王公意消。奚斤老去,善說先朝。
八十二年,委化而卒。帝子奠酒,千官執紼。
太常大烝,與國無極。
惟予小子,奉詔受經。隅坐請業,有訓則聽。
襃其文才,揚於王庭(廷)。小謫蓬山,公爲涕零。
望奮澠池,以振厥聲。
一朝星隕,吾將安仰!絲竹前生,山河音響。
見而知之,典型不爽。私製碑銘,以質泉壤。”
 

 
神道的尽头,设有石供桌一方,后为墓碑及墓冢。
新竖高2.8米、宽1.2米的青石墓碑,碑文为“清文淵閣大學士、贈太保、謚文靖史公貽直  之墓”。
该碑文字体同之前的牌坊,亦为电脑楷体GB2312字体。
排版时,为了能将碑文在一行内写完,碑文挤占中间一行,造成字迹过小,与高大墓碑格格不入。
《常州文物古迹·史贻直墓地》,文中配有一张后立的史贻直墓碑照片,那通墓碑今已不见。
 
墓碑后即为墓冢。
墓冢经过这次修缮,由原直径5米增加至15米。
但墓冢高度却大幅降低,目测不足一米,低径广而高度低,颇不协调。

2011年5月第15卷第3期《扬州大学学报》,发表了史全生的文章《关于史贻直两则史料的考订》,指出史贻直去世后,一共有两篇神道碑文、三篇墓志铭存世,但说法比较含混。
两篇神道碑文,分别由彭启丰和袁枚撰写,彭启丰的碑文尚未查到记载(存疑),袁枚的碑文上文已列。
笔者推测,这两座神道碑,一座应是县志中所载《谕祭文》及《谕葬文》碑,另一座则是袁枚撰《文渊阁大学士史文靖公神道碑》。
 
三篇墓志铭,分别由汤右曾、刘纶和王际华撰写。
1946年刊行的《史氏宗谱·埭、夏支·卷十四·墓表墓铭》,载有彭启丰撰盖、王际华撰文的墓志铭。
显然只有这篇才是墓志铭,遗憾笔者尚未得见该文。
《碑传集·卷二十六·乾隆朝宰辅》,收录汤右曾撰《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溧阳史文靖公贻直墓表》;《国朝耆献类征选编》,却指该篇为刘纶撰《墓碑铭》。
分析史料后不难发现,汤右曾早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正月就已去世,享年67岁,走在了史贻直前面,且两人生前素来不睦。
因此,笔者认为汤右曾绝无可能为史贻直撰写碑铭,而且汤文与刘文大体一致,仅个别字有出入,显然是同一篇,不知后世怎么就将刘纶所撰墓表伪托汤右曾之名,或者只是编者弄错了。
 

 
综上所述,此篇并非墓志铭,应为刘纶撰《太保、文淵閣大學士、溧陽史文靖公貽直墓表》,全文辑录如下(两篇不同处用括号标注):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五月,相國溧陽史公以上壽正終於位。上臨軒軫悼,詔皇六子臨喪奠醊;晉贈太保,祀京師賢良祠,諡‘文靖’;視禮官所上宰臣飾終常典,破格有加。其年冬,歸葬某鄉之原,公子奕簪等,請爲文揭諸墓。按狀:公諱貽直,字儆絃,號鐵崖。先世壯侯崇封於溧陽,因家焉,世爲江南著望。曾祖諱某,中書舍人;祖諱鶴齡,翰林院編修;考諱夔,經筵日講官、詹事府詹事;皆以公貴,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曾祖妣、祖妣、妣,皆贈一品夫人。
公生長世族,嫺掌故;凡内外銓之利弊、金榖之登耗、刑名兵屯之得失,禀於家訓者爲多。康熙己卯,中順天鄉試。明年,成進士,入翰林;先輩釋褐之齒,最少無踰(隃)公。(迄)後六十年,爲今上乾隆庚辰科士之雋南宫者,復(公)與公(之)執同年禮;賜御製詩一篇,寵爲盛事。
公自雍正初,由翰林侍讀學士署掌院學士(事);自癸卯迄戊申,屢荷简擢。凡任公吏部侍郎者五,戶部、工部侍郎者再;六官之司,罔不爰歷。又凡疆吏以疑獄告,亟命公馳傳往勘,多得實稱旨。自是,宣畀旄節、踐更臺閣,駸駸嚮用公(日隆)矣。公之爲閩督也,舊日戍臺灣者富代歸,過番社輒横索,驕蹇不奉法;鎮臣以非所轄,噤弗洽。公檄監臨官刻郵程,勒還部伍;番民安堵。福、興、漳、泉四郡地瀕海,貯榖易敗。公核(覈)尺(册)籍,知臺灣有(應)碾運内陆米;請易榖分貯各倉,卽碾倉榖給兵食:推陳易新,兵民交便之。兩江殷劇,號難治;公蒙異數恩,以鄉人攝節制。上疏再辭,批答有‘禮卿難爲’之諭。而公蒞事,亦不引嫌、不撓法;官吏帖服,民用大和。陝西當軍興甫竣,五方旅處,俗偷敝;命公以左都御史往領宣諭化導事,(風紀肅清,)尋卽撫其地。時楚省以協運糧糈赴陝,督臣請開濬丹河;公條陳其不可狀甚悉,事遂寢。又西安有屯户,籍均内陆;而故事獨輸本邑米支兵餉,往往苦貴糴。公用軍需餘榖,爲置常平倉,俾借領如例;至今以爲法。今皇帝御極,公以舊臣入覲,眷愈厚;公上言:一、銓部別流品、容臺典禮樂、言官掌風憲,請以正途充選一品官進用;請以特晉優異等,以資格敍中才。一、豫省報增墾,地多沙磧阪田,難按則升科;兼請申‘令守勤輸’之禁。勅入,皆勅部議行。
旣,授公湖廣總督。先是,黔、粤有苗警,楚兵率赴調;汛單,多竊發,蒲寅三、鳳老一狙獷爲渠魁。公至,簡軍實、嚴守衛、偫芻廪,若無暇爲剪滅計。一旦,密檄鎭臣提勁卒二千人入山勒勦捕,蒲、鳳就縛,黨惡者無遺種。或問公;公曰:‘吾前故遲之,使不爲鋌走備,且密審其山川阨塞、往來栖遁之道也’。
鎭楚二年,由兵部尚書入爲戶部尚書。遇公卿集議,公徐出一語,洞中要害;九列更事無出公右者。遂以乾隆癸亥協辦大學士,明年眞授;遭逢盛際,準夷、囘部以次削平,拓疆二萬餘里。公在政府時,從容承召對,移晷乃出;而公謹愼周密,雖子弟不得與聞,殆前史所云‘精練少年有不如、專門名家有不逮’者。
公以未弱冠登甲榜迄躋大耋,在外督、撫七省;一入内閣,被薄譴賜環,首尾居相位垂二十載,名注朝籍總六十有四年:於古大臣,未有其比。厥惟國家重光襲慶、景運延洪,獲致此耇成之瑞;亦惟公殊姿偉抱、宣昭世德,重荷三朝恩遇,式克欽承。嗚呼!盛矣。公之再相也,年已七十;特旨得輿入省。恭逢慈寧大慶,列公九老班諸王下,御詩比富鄭公、文潞公。後公偶示微疾,御醫衛士絡繹於道。今年春,以衰老引退,上不許;惟詔‘盛暑祈寒,毋上直’!公三子奕瓌,以潞安知府陛見,奉命留京補四品堂上官,侍公起居;優禮殊常,信人臣之極也。
公好獎植士類,人或不知。自典試粤東至三主禮部試,名公鉅卿多出其門。與後生言,推誠教誨,不爲隱情;蓋天性固然。公生於壬戌正月二十日,距易名時,得年八十有二。配許夫人,有賢德,先公卒。子三人:畏奕簪,官左春坊左贊善;次奕昂,廣東布政使司布政使;三奕瓌,官山西潞安府知府,候補四品京堂。女幾人;孫男幾人,孫女幾人。系之)曰:
洸洸壯侯,系漢外氏;允武允文,胙姓南紀。
維公之生,爲邦之獻;鏡物忘疲,飫理斯(期)饜。
出則方叔,入則山甫;民言用酌,衆善斯(期)取。
公贊黄扉,六符階泰;雍容揄揚,應斯(期)嘉會。
惟民壽榖,惟公壽考;爲世貞符,用翊至道。
茀祿孔阜,懋德孔敦;厥有餘慶,芘(庇)兹後昆!”
 

 
寻访当日,钙兄所携户外装备真够齐全的,还有简易肥皂、折叠脸盆,离开墓园前,一人一小片,就着墓园里浇花用的水龙头,洗洗更健康。
 
 
 
下一处,蒋澄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碑文的规则
邢台沙河城的唐朝名相宋璟墓园(修订稿)
工厂里的明代名将墓,从土木堡逃回,“北京保卫战”立功
合肥包公墓(包孝肃公墓园)
北京石景山:莫英墓
申时行墓惊魂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