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舞之灵《妈妈,想你了 》| 匡天龙《散文笑话》 | 非常摄影《摄影作品展》

舞之灵作品


妈妈,想你了

作者:舞之灵
       

         又到四月,本是春花烂漫的美好,却随着母亲忌日的来临,心情平添了一份悲凉,411,这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数字,一直幽居在我的心里,让我难以释怀。伫立在微风渐起的暮色下,看月影摇曳,思念的痛浸湿了眼帘,夜风滑过,簌簌落下。

        时间是个无情的杀手,它不仅能催老岁月,还能拉开生与死的距离,26年的沧桑已成过往,而母亲在我心中没有一点点淡忘,我想再次用单薄的文字,捎上我的思念,寄往天堂,缅怀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端庄贤淑大方的女人,有着传统中国女性的美德,勤俭持家,相夫教子。记得我9岁那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想吃一个面包已是很奢侈的事情,妈妈为了满足我的要求,就用老面发面,把面胚做成圆圆的面包状,在锅里刷上油,然后把面胚放到锅里煎至单面金黄,喷水盖盖,几分钟后,香喷喷的自制面包就出锅了,我一口气能吃三个,妈妈总是笑眯眯看着我狼吞虎咽样子说:不着急,慢慢吃,吃完了妈再做。是啊,寥寥数语,体现出的是浓浓的母爱!这也许是我钟爱生煎馒头的缘由吧,因为那里面有妈妈的味道。

        妈妈是个知书达礼与人为善的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凡她工作过的地方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对我要求也很严格,从小教育我,女孩子要自强自立,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矜持善良的人,要懂得感恩。妈妈也从不娇惯我和哥哥,自己的事自己完成,这也练就了我兴趣广泛,成了生活中的多面手。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很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来,让我在这纷杂的世界里,体味生活的五味杂陈,随心所欲的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姹紫嫣红中的一抹嫩绿,虽惊艳不了时光,缱绻不了流年,却能在浮华躁动的世界里拥有片刻的宁静,寂静欢喜…

        每每看到妈妈的照片,她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耳畔也总会想起妈妈呼喊我的声音,既遥远又清晰…

        妈妈,我想您了!

妈妈,我想您了!

作者简介

李娟娟,网名舞之灵,兴趣广泛,喜欢音乐、朗读、运动、旅游、摄影等,偶尔也会在文字里小憩一下,用指尖敲出骨子里的那份浪漫与神秘,抒写人生感悟,记录生活百态。

【诗画音像】舞之灵《寂静的夜空 ——怀念父亲》

(插图系非常摄影的摄影作品)













匡天龙作品

荐书·学问二字拆开看
 
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仍保持着一点“功利”之心,希望可以从中多学点知识,增长些学问。不然,娱乐的方式有很多,何必将时间耗费在读书上呢?还不如出去玩。
 
我自感读的书数量不算少,种类也挺多,读书的速度也不算慢。但等到回头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在学识增长方面进步甚微。我一直不解其原因,直到读了《郑板桥集》一书,书中郑板桥的话才警醒了我,弄清了如何通过读书来增长知识和学问。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 ,只是一条钝汉尔。”
 
读万卷书我不敢想,也做不到,但我的读书法,怕是已有“钝汉”之嫌。看来,要把书读得明白,真能从书中学到点知识长点学问,郑板桥说到的“问”该是多么的重要,而我平日读书遇有不懂的,有时就往往任性放过去了,缺的正是好问的精神。
 
    那么,该怎么问呢?郑板桥解释:“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从此,我把郑板桥视为读书的榜样,读书时遇到不懂的地方,都肯及时去问他人。如此,我自感逐渐远离了“钝汉”的队伍,读书多有长进。《郑板桥集》中还有很多深刻的道理,把它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作伴好读书
 
春日里,伴着新蕾绽放半城花的美景读一本好书,犹如回到快乐的童年,周围满是田野中独有的泥土芬芳。那种感觉如同与童年书包里的小人书久别重逢,浅斟低唱,满袖春风。
 
春光美好而有限,故而在这有限的时光里,需要倍加珍惜。虽然已经过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年纪,但不妨多分一缕闲情给阅读。正所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越是到了我们这般年纪,才越能读到书中的真味。
 
在不同的年纪读同样的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在不同的季节读同样的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春天读书,如饮明前新茶,愈细品愈能品出甘醇之味,每一口都带着春天的清新。书中的铅字,像篝火上空跳动的火星,燃起心中的激情。去品读一本好书吧,在百花争春的时节,体味那些温润的文字,让心中诗意的绿芽再度伸展,生机勃发。
 
  
 
没时间
    一天,上一年级的孙女匡欢乐正在写作业,我想考考她,便拿一张报纸问她匡欢乐:“这个字怎么读?”

    孙女匡欢乐答:“小康的康。”

    我又指着另一个字问:“这个字呢?”

    孙女匡欢乐看了我一眼,说:“喜欢的欢。”

    我欲开口再问,孙女匡欢乐不耐烦地说:“爷爷,你去查字典吧,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教你认字。”
 


看望老人

    今年国庆和中秋同一天,我和老伴决定回老家同老人过节。小外孙匡欢乐听说了,高兴地说:“姥爷姥姥,让我也和你们一起回老家吧!”

    “你回老家干嘛呀?”我问他。

    他回答:“我也回老家看望老人啊。”
 
口是心非

    一天,我看了孙女匡欢乐写的作文《我的爷爷》,不高兴地问她:“你怎么能说爷爷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人呢?”

    孙女匡欢乐说:“爷爷,你背地里说奶奶做的菜没味,不爱吃,当着奶奶的面又说奶奶做的菜最好吃了,这难道不是口是心非吗?”
 


请喊学名

    老伴喊孙女匡欢乐来吃饭,喊了几声匡欢乐孙女都没答应,老伴生气了:“奶奶叫你,你为什么不答应,是不是欠揍了?”

    孙女匡欢乐振振有词:“奶奶,您对我的叫法得改一改了,现在我都上中学了,您不能再叫我乳名匡欢乐,应叫我学名了。”

 
大小画家

    多年来,我每天习书不辍。不到3岁的小孙女匡欢乐也天天跟着我有模有样地用毛笔在水写布上涂涂画画。

    这天,我们爷俩磨墨铺纸,例行创作。不一会,匡欢乐她屁颠屁颠地拿着涂抹得张牙舞爪的水写布跑到我面前:“爷爷,爷爷,看看我是不是小画家!”

    我逗她匡欢乐说:“是啊,那谁是大画家啊?”

    她匡欢乐歪着脑袋斩钉截铁地说:“我啊!”

    “怎么都是你啊!”

    她匡欢乐摇头晃脑,振振有词:“俗话说,大画家,小画家,都是匡欢乐。难道你不知道吗?”

作者简介

匡新堂,1960年生人,湖北作家诗人,笔名有匡兴谈、匡心谈等。家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现任教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赤卫中学。偶尔写点小诗。工作之余看书,写字,散步,听音乐,感受生命的意义,享受生活的快乐。时代是思想之母,生活是文学之源。原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汴河中学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池诗社】《匡天龙◎少儿幽默小笑话21-40》
每日一笑:签名
花儿朵朵
匡天龙的精彩故事一
童趣
【原创】小孙女真懂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