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xx街道:借“草根智慧”打通“神经末梢”题

 

 

社区自治好比社会治理中的“神经末梢”,打通“神经末梢”,才能血脉畅通。海曙区西门街道结合自身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居民自治为方向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守护温馨家园。

“法律服务团”  解开居民心头“疙瘩”

“多亏了社区的帮助,了了我的心事。”说起社区的“法律服务团”,钱东社区的张老太太满怀感激。2014年,张老太太的儿子去世,因遗产分割问题,她的儿媳与她发生争吵,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让张老太太苦不堪言。社区工作人员知道这个情况后,考虑到财产分割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就联系居住在社区的邵律师,请律师从法律的角度对该纠纷进行权威解读。在律师和社区调解员的多次上门调解努力下,儿媳明白了其中的利弊,矛盾在一个月内顺利化解,并口述一份给婆婆的道歉信,由社区工作人员代笔交给张老太太。

“在这个事情中,专业的法律工作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充分说明了社区‘法律服务团’的重要性,调解工作有了法律的支撑,群众更容易接受,调解也更有效。”西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计锋说,“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引导民众参与社区治理,需要依靠法治形成基本治理规则,进而构建社区居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有规矩有底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2012年起,西门街道在每个社区组建了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社区内的法律工作者组成的社区“法律服务团”,通过向居民公布服务人员地址、时间和联系方式,采取社区“驻点”服务和开展巡回专项法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让居民能够及时、就近、快捷地得到法律服务。

“现在大家法律意识提高了,希望能依法合理解决事情,但又不希望上法院,伤了和气,于是就找社区‘法律服务团’的帮助。”西门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街道曾针对辖区居民法律需求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的1275份有效问卷显示:在遇到法律问题需要寻求帮助时,有593人选择找社区调解员或社区法律顾问,占46.5%;选择直接上法院的有84人,只占6.58%

谈到法律人士对社区、居民提供的帮助,北郊社区王书记深有感触。他说,很多时候,社区纠纷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因此据理力争,殊不知有情有理却不一定合法。“法律服务团”在平时开展普法活动,强化居民的法律意识,在遇到具体的民事纠纷时,也可以快速响应,提供法律援助,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据悉,西门街道13个社区,共有“法律服务团”成员106,充分整合了辖区内的法律资源。截至目前,参与帮助指导社区解决矛盾纠纷1102件,举办相关的法律讲座324场,还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依法维护了居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为社区依法民主自治当好“法律参谋”,协助居民依法解决合法诉求。其中,法官在社区参与的疑难纠纷调解,共有59,涉及遗产继承、损害赔偿、物业纠纷等事项,调解成功率为100%

群防群治  增强居民安全感

“防火防盗,门窗关好,注意安全。”在西门街道,每个社区都有一支“平安志愿者巡防队”行走在社区各个网格,他们手拿喇叭,佩戴红袖章,义务巡逻,守护着一方安宁。据了解,西门街道的平安志愿者巡防队,目前共有队员近千名,巡防队的组成人员大都是50岁以上的退休居民,这些大妈、大伯热心助力社区工作,根据社区安排,在辖区开展义务巡逻,深入各社区主要路段、居民居住区以及治安复杂区域,防范违法犯罪行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西门大妈”。

不久前,翠南社区巡防队在巡逻中发现,小区32号楼道口停放着的一辆电瓶车旁边蹲着一个年轻人,巡防队员上前询问,这人迅速夺路而逃,队员们走近后发现,电瓶车的锁已经被撬开。电瓶车主是在这栋楼做装修的,知道这个情况后连声向巡防队道谢。“西门街道辖区有居民近8万人,老小区多,部分小区没有物业,治安存在较大隐患。”西门派出所所长唐善斌说,“社区民警力量有限,而这些热心的大妈、大伯就成了我们工作的好帮手。”

除了日常巡防外,义务巡防队还负责调处邻里纠纷、排查公共安全隐患、开展安全防范和法制宣传教育。前不久,新芝社区巡防队在某个楼道口发现一个小男孩在号啕大哭,便上前询问,一问得知小男孩的父母吵架,父亲摔门而去,母亲在屋内点火烧窗帘,把小男孩关出门外。事出紧急,巡防队员立刻报告给网格长,网格长联系男孩父亲但没有打通电话,于是同专业开锁人员火速赶到,将门打开,发现窗帘已经烧着了,男孩母亲欲自寻短见,在巡防队员的开导下,才没有酿成大祸。“巡防队在突发事件的发现、处理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社区少不了这样的人。”新芝社区书记陈珊霞说。

为了能及时处置巡逻中发现的问题,并加以警示,巡防队还编制了《社区巡逻登记簿》,将每天发现的情况和处置结果详细记录。“新芝路25弄墙面脱落,经过有危险”“过道有一辆三轮车长期停放,里面有垃圾,不美观”……“小区是我们自己的家,良好的治安、清爽的环境,居民都喜欢。能为邻居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队员们也很开心。”新芝社区巡防队队长陆佰生说。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平安建设和综合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街道连续15年被上级评为‘平安街道’,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连年处于全区低位,近三年发案率呈逐年递减趋势,这些可爱的大妈、大伯功不可没。”西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计锋说。据统计,2016年一季度,巡防队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53余起,上报各类有效信息300余起。

社区自治 提升居民满意度

胜丰社区所在区域原来是一个自然村,经过旧村改造村民搬进新居后,仍然存在着一些的陋习,为了改变原来的生活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社区和谐,社区党委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在社区修订一个居民认可,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去年五月,胜丰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制订了全区首份社区公约,比如约定开车进社区减速慢行不鸣笛、楼上住户不往窗外抛洒物品、阳台晾晒浇灌防止滴水等。“由于是居民共同讨论决定,大家互相监督,目前居民的生活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来社区相互“告状”的也少了很多” 胜丰社区治保主任潘晓静说。

今年年初,胜丰社区制订完善了社区议事制度,还通过社区议事会、物居业联席会议、党员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根据居民意见和社区的实际,社区党委确定了胜丰小区停车位改造、雨污分离改造等一批民生实事。“下一步,我们还将招募社区内有专长的人士参与民生实事的实施,发动居民一起来支持推进工程,共同建设美丽家园。”胜丰社区书记姚涛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一词中,“社”是以祭祀为中心的乡民共同体,强调社区的文化含义,而“区”有地理意义的区域含义,两者构成了一个区域社会共同体的概念。社区治理本身已经天然地包含了对社区自治的要求。

2016年初,一场寒潮使得西门街道2000多户居民家中的水管水表冻裂,引起很多楼道漏水又结冰,天冷、家中断水、楼道结冰,居民的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这时,电工居民张大伯向街道提出,自己是水电工出身,可以帮忙换水表,街道将情况跟自来水公司报告和商量,因为自来水公司抢修任务繁重,短时间内不能做到挨家挨户更换水表,最后合议出了一个最有效率的办法:自来水公司将新水表交给街道,再组织相关人员和志愿者到街道进行统一培训,由街道能人进行换表。

经过一个上午的培训,居民自助换水表的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街道的能人们全出动,齐心协力换水表,为了使居民能够尽快用上水,能人们换好一户紧接着换另一户,甚至顾不上吃饭,没日没夜、尽心尽力,各社区又叫上了辖区单位的志愿者帮忙,提高效率、缩短时间,终于,在十天之后,完成了2000多只水表的更换。居民自觉自治,使水表的更换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

翠中社区有支“翠之爱”5+2便民服务队,被居民们称为“身边的81890!”有年春节期间,翠柏二里的一对老夫妇家中断电,打了很多求助电话都找不到修理技工,后来找到了“翠之爱”的服务电话,打电话后老师傅马上就来了,当即解决了他们的难题。老夫妇非常感动,对“翠之爱”的老师傅说:“我是数学老师,我爱人是美术老师,如果社区以后有什么需要用到我的,尽管来说!”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这支便民服务队不仅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更减轻了社区压力。队长毕利忠向记者介绍,服务队目前共有19人,队员们都有一技之长,有物业退休的,技工退休的,专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家政服务。“5+2就是工作日5天加双休日2天,修鞋、开锁、家电维修、水电安装等等,我们365天,有求必应。”

类似的服务队在翠南社区也有,翠南社区专职委员王伟军说:“社区放手让我们居民自治,居民互帮互助,我们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生活也更加舒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调解工作的新探索(全文)
@荣成志愿者,感谢有你!
常青街道富祥社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xx街道消防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居民议事厅里的新鲜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