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情一线】高考倒计时,名师送秘籍(政治)
2016年高考备考最后冲刺阶段政治学法指导
长沙市明达中学政治教研组 曾维元
一、掌握命题规律与趋势,科学高效备考
“高考复习冲刺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更是生命和智慧的一种燃烧。”盲目备考就象无头苍蝇,到处乱飞却处处碰壁,只有掌握了命题者的命题特点与规律,备考才会事半功倍。全国Ⅰ卷、全国Ⅱ和海南卷文综卷政治命题近三年来有两个很明显的命题特点是我们在备考中必须高度重视和研究的,掌握了这两这个特点与规律,备考效率必将大大提高。(注:全国Ⅰ卷、全国Ⅱ和海南卷是现一套班子命题)
第一个特点,命题设问切入口越来越倾向于细小化。纵观这几年的全国卷和海南卷问答题,设问既有宏观限定,也有微观限定,但微观倾向越来越明显,这种设问不是把问题立足于一个面,而是立足于一个点(即知识点)。
【典例1】(海南卷2015·24)(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作用。(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典例2】(全国Ⅰ卷2014.39)(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 分)
【典例3】(全国Ⅱ卷2014.39(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草本》过程中的作用。(10分)
上面举例的几个高考题设问全部都是小切口设问,所以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认真审题,找准切入点,增强答题针对性和准确性,而不是漫天撒网(建议同学们做题时尽量做到“慢审题,快答题”和“押点不押面”)。这一命题特点也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必须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特别是大点下还可以分小点的知识点,而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则止。以哲学为例,利于小切口命题的知识点主要有: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联系的多样性、系统优化方法、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创新的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等,同学们在复习中必须重点掌握。
第二个特点,主观题答案组织要符合“三三制”原则。即答案三分之一来自教材知识,三分之一来自材料信息,还有三分之一来自于逻辑推理,要得到这三部分答案要求在组织答案时必须运用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三种能力,并充分体现在答案中。
【典例4】(全国卷Ⅰ2015·39(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分)(教材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4分)(材料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
③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4分)(逻辑推理---论证和探讨问题)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学生作答时要在充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四种能力的训练。
二、回归教材,强基固本
高考临近,大部分同学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理,忽视教材基本知识的巩固,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刷套卷,刷押题密卷……刷得天昏地暗。实践证明,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完全是一种舍本求末、得不偿失的做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本来就不扎实的同学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那么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越临近高考,越要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做起题来速度才会快,准确性才会高。题目再难,也是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万变不离其宗”,书本的原理、观点熟了,用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那么如何回归教材,特别是高效率地回归教材呢?
第一,要通看政治教材。高考前的一个月必须把高中政治教材四本书通看一到二遍,建议每天看一个单元,两个星期一个来回。由于还有其它学习任务,坚持每天一个单元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制定好学习计划,并且尽最大努力完成每天的计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而不能明日复明日。
通看教材必须要细,包括概念、事例、谚语、格言、关键字句、分析过程、分析依据、结论、重要意义、要求及错误观点、危害等等都必须过目。不仅要看正文,也要看辅助文字,还要看综合探究的内容,因为它们都高考考纲规定的考试范围。以综合探究为例,高考考纲中的考点既有课文内容,又有综合探究内容,如:经济生活的“货币与财富”、“劳动与就业”、“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对外开放”;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权威”“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综合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等,这些考点都与综合探究内容密不可分。
第二,要有重点地看教材。全国第Ⅰ卷的文综政治试卷命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重点的主干知识重复考,不回避。根据我的统计,自从2010年湖南新高考以来,经济生活六年主要就考了五个框题内容:价格、公司的经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国家财政、市场配置资源,其中“公司的经营”考查了四年。但2015年考查“财政赤字”合理性的知识偏微观和细节。政治生活六年中有四年均主要考查有关“政府”的知识,此外,各有一年考查人大、中共。文化生活侧重考查第一、二单元“概论”部分,六年中两年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三年主要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年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侧重考查主干和可再生知识,但2012年考查现代科技的作用偏微观和细节。生活与哲学六年中两年考查唯物论(规律、意识的作用),两年考查认识论(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一年考查辩证法(辩证否定观),一年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考查主干知识,但2010年考查“规律的含义”偏微观和细节。所以同学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多看多记多背主干知识,有人说“掌握常考点,就能上重点”,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2010-2015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政治学科考点分布
单元
考点
分值
经济生活
价值(2011.12)    纸币(2012.12)、
汇率(2015.15、2013.13、2012.12)、
价格(2015.12、2015.13、2013.12) 消费(2014.13、2013.15)
38
消费的作用(2011.14)、
公司经营(2014.14、2011.13、2013.38.2、、2011.38.2、2011.13、2010.38(1))   储蓄与利率(2014.12、2013.15、2013.13)、
68
收入分配(2012.38.1)
财政的作用与财政赤字(2015.38.2、2014.16)、
32
市场调节(2014.38(2)、22012.13)、  宏观调控(2015.14)、
科学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1.15、2010.14、2010.15)
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2013.14、2012.15、2012.14)、
42
政治生活
公民权利与依法行政(2013.16、2012.16、2011.16)
民主决策(2015.17)   民主管理(2014.17)
20
政府职能与作用等(2015.18、2015.38(1)、2014.38(1)、2013.17、2012.13、2012.38(2)、2010.2010.17、2010.38.(2))
64
人大(2011.17、2011.38(1)、2010.18)
中共(2013.38(1)、2011.18)
政协(2013.18)、2012.17   民族(2014.15)
48
联合国(2014.18)   国际关系(2012.18)
外交政策(2015.19、2010.16)
20
文化生活
文化的功能与作用(2015.20、2011.39(1)、2010.39(2)(3)
26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2014.19、2013.39(1)、2012.21)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2015.39(3)、2012.39(1))
文化创新(2014.39(1)(3))
3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012.21)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20   2015.39(1))
思想道德建设(2010.19)
20
生活与哲学
哲学与科学(2010.20)
4
规律(2010.39(1))   意识的本质(2011.22)
意识的作用(2015.21、2014.39(2)、2013.21、2010.22)
实践决定认识(2011.21、2010.21)
真理的客观性(2013.39(3))
真理的相对性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015.39(2)、2014.22、2013.39(2)、2012.19、2012.22、2011.20)
88
联系观(2015.23、2014.22、2013.23、2012.19、2010.23)
发展观(2014.20)  矛盾特殊性及方法论(2013.19、2012.23)
辩证否定观(2012.39(2))
42
社会基本矛盾(2015.16)  群众观(2013.22)
历史发展规律(2012.19)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012.23、2011.39(2))
价值判断与选择(2015.22)  人生观与价值观(2014.23、2012.20)
32
第三,要善于对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翻开课本,或者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拿一张白纸,开始回忆这本书有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每一个考点有哪些重要的考法,经常怎么样出题,常用到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常常出错的地方是什么。这一遍的目的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那么如何构建教材知识体系呢?
(1)首先,要在宏观上对这一本书,或某一单元,或某一课的知识予以结构化体系化。例如,文化生活第二单元三课书实际上是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三大规律:文化在传播中发展,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同时还不要忽视文化在实践中发展),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结构图,使这些知识立体化、结构化,既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利于对这些知识的运用。
(2)其次,有些知识点自成小体系,内容较多,也必须要加以整理,避免答题时丢三拉四。如高考常考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很多同学就只记住了两点,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其实意识的能动作用内容可分成以下七个方面:①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是改造世界);②世界是可知的,认识具有无限性;③人(不是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是突出表现(不能直接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④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⑤对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⑥从性质上看,有双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⑦受制于物质的决定作用(依赖于客观条件),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即意识只具有相对独立性)。再比如,对政治生活中有关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理解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③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最后,还要把出现在教材不同的地方的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把它们放到同一个“箩筐”里,一到要运用时从“箩筐”里拿出来就是。例如,文化生活中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阐述分散在教材的不同地方,我们必须把它逐一地找出来进行归类才能较全面地理解和运用: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一课P10)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第一课P11)③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第三课P37)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课P45)⑤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源远流长的体现;古代科技的特点。(第六课P67)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第八课P87)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九课P101)
(4)第四,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回归教材。回归教材并不仅仅是到了自己每天规划好看书时间才去看教材,而是要在任何需要看教材的时候都要去看,什么是需要的时候?在做错题目的时候,基本知识有遗忘的时候,题目不会做的时候,总结归纳的时候,甚至是不想做作业的时候等等。
三、掌握答题方法,提高答题能力
首先,进一步训练答题规范化,提高规范化答题能力。对于政治这一科而言,令绝大部分文科生头痛的是答主观题,一个十多分的问答题答案写了一大堆,却只得了三四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失分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
学生答题不规范的表现很多,主要有:
(1)由于审题不清导致回答问题的方向不明确,答非所问。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点的宏观把握能力较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生活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学生却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题目要求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知识回答,学生却猛答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等等,这样由于偏离了答题规定的方向,写得再多也是没分的。
(2)口语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对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的掌握欠缺。学生容易把经济术语、政治术语和哲学术语混同起来;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混同起来,例如:“人类要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解此题最易错误在于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评析这一观点,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却不符合答题要求,“张冠李戴”,用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代替了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
(3)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把获得认识的根本途径混同于认识的来源;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不清楚,等等。
(4)观点的表述缺乏逻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形式上,书写不工整,上下左右不整齐,不分段,要点不清,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内容上,观点与材料两张皮,不能有效的统一起来。更为可惜的是,有的学生知道材料中蕴涵的观点,却总是罗罗嗦嗦,画蛇添足,不管有用无用,写满了为止,结果胡子眉毛一把抓,令阅卷者云里雾里,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所以我们要抓住最后冲刺阶段难得的模拟考试、热身考试的机会进一步训练提高规范化答题能力。
政治学科规范化答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简洁:即要求卷面整洁清晰、文字工整之外,更要力求简洁、准确、概括文字量不宜过多,做到直接明白,不过多解释。简,不是在知识点的数量上简,试题要求多少个角度或者能够体现多少个知识点,那就应该简而全。简,是指在回答每个知识点的时候,以尽量精简的语言来回答,做到有原理,有分析。当然,有的试题明确要求回答所体现的知识,且分值不高,后续有更深入的设问要求,则在此可以简到只答原理,另一类设问为材料反映的现象,一般可以不答原理,而是直接用另一种书面语言把材料观点表达出来。
(2)层次清楚,有逻辑性。问答题答案的逻辑性包括要点与材料的逻辑关系、要点与教材知识的逻辑性,还包括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做题时注重答案生成的逻辑性,养成分层答题的习惯(要点层次化,层次段落化,段落序号化),即一个要点一个段落,并以序号标记,至少应该做到段首空两格,段落与段落之间略有空隙(这也有利于补充答案),严禁好象分层了,但分得不合理,比如三个要点分成两个段落,给人的感觉是只有两个要点。
(3)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纯生活化的语言去答题。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例如,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写成实践的主观性,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能写成达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等等,而且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既要做到浯言精练,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
其次,进一步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基本技巧,特别是一些特殊题型的特殊答题要求。全国Ⅰ卷的文综政治题这几年题型都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原因意义类、建议措施类和辨析评析类。
原因意义类和就是要我们回答“为什么”,常用的设问格式有:“为什么……”、“分析……的原因”、“分析……的合理性”,这种题型的答案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理论必要(或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或现实合理性)和意义,需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很多同学往往易忽视现实必要而导致失分,在高考中必须高度重视。
【典例5】(全国Ⅰ卷2015.38(2))结合材料二好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
【答案】①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3分)---理论依据
②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3分)---现实合理性
③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3分)---重大意义
【典例6】(全国卷Ⅱ 2015.38(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14分)
【答案】①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阿亮就业,促进经济发展。(4分)---理论依据
②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4分)---现实必要
③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3分)引导和鼓励大众企业、万众创新。(3分)---重大意义
建议措施类就是要我们回答“怎么办”,其答题技巧有三:
①主体定位法——根据不同行为主体开列不同措施。
②客体定位法——根据不同对象(或特定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
③内容定位法——根据相关问题的具体内容,搜寻多样化的措施。
【典例7】(2011)38(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此题适用“主体定位法”:①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典例8】(2010.38(1))该省2008年开始了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改革。……在整合过程中,一些企业资产以作价或参股的方式被合并,但有的资产作价偏低。此外,个别兼并企业涉足煤炭开采业务时间不长,要消化掉新兼并来的大量产能,短期内需要抽调和培养大批各层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将构成新的安全隐患。
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省煤炭行业实行重组的意义。对于材料提到的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14分)
此题适用“客体定位法”:①坚持市场化原则,对资产作价进行科学评估;②注重业务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典例9】(2014.38(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
此题适用“内容定位法”——根据相关问题的具体内容(市场机制——价格、供求与竞争),搜寻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①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最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②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③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辨析评析题类试题往往正误混杂,解答时一般要有辩证思维的方法。第一步,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第二步,指出题目中不合理或或片面的部分,并说明理由,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提出正确的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补充。第三步,得出判断结论并适当总结。但全国Ⅰ卷的要求则有所不同,只要单纯的赞成或反对即可,不要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这是使用全国Ⅰ卷地区的考生须特别注意的地方。
【典例10】(2014.39(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答案示例一】  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3分)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3分)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4分)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因素。(2分)
【答案示例二】  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3分)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3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4分)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2分)
(说明: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作答均可得分。若能够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同样可得相应等级水平的分数。)
明达中学政治名师  曾维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了就提分!政治新教材「主观题」知识点,100%命中标准答案
高三政治学科材料分析题解题要求
高考政治考前指导
设问方式之7“意义”类设问
【讲座观点】2014北京文状孙一先带你戴着“有色眼镜”学政治!
2011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难、怪、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