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至最怕折杀阳气 把握告别虚寒的艾灸良机!



  夏至,一阴生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今年的夏至节气从6月21日开始到7月7日结束(因此本文中的方法适用于下个节气之前的所有时间),此时阳气盛到极点,阴气开始从地底上升,故称“夏至一阴生”,是艾灸生阳的重要时机。


  艾灸温经助阳


  《内经》还提出了“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针,亦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抓住阳气旺盛的时节,以温经助阳为大法,治疗寒湿、痰饮等阳虚病。



夏至最怕折杀阳气


  如因贪凉而长期处于空调房中,使得阳气在该生发的时节不能正常生发;又如,过食冰激凌、冰西瓜等寒凉之品,使寒邪直中脏腑,脾胃阳气大伤。


  同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夏至后开始雨水增多,人容易生寒湿、湿热类疾病。所以,非确切的汗出伤阴,造成脉细、口咽干燥等津液不足情况时,一般不建议服用任何甘、寒养阴的药物及保健汤类(如地黄丸类、元参、玉竹、麦冬及甜食类食品),这些养阴药物不利于你的阳气生长。


艾灸温阳法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散寒。



  咳 喘

  对于慢性咳喘患者来说,如果患者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者。可以在夏至时用艾条温灸来进行治疗,不少患者因在此时治疗而获得明显效果,甚至痊愈。


艾灸温肺法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暑 湿 症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经典中成药:可用藿香正气水或香薷饮(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散寒祛湿来解除。


艾灸祛湿法


  夏季多雨多湿季节,可常灸以下穴位以温胃祛湿。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健脾,和胃利湿。




  皮 肤 病


  夏季湿气重,是微生物等活动频繁的季节,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故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杜绝皮肤病的重要点在于:保持居室整洁和自身清洁,天气晴好时,应勤晒衣物、被褥,不给致病生物营造生长环境。饮食清淡,尽量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



  对于婴幼儿,应保持其皮肤的干燥,防止湿疹等疾病的诱发。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也可以采取艾灸的方法缓解和治疗。脾胃不和,孩子容易长湿疹。艾叶10克,煮水给宝宝洗一洗;同时给宝宝艾灸中脘,神阙,胃经部位,就是沿着小腿的胃经部位,悬灸10分钟效果很好。


艾灸止痒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艾灸温阳法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慢 性 腹 泻


  夏季腹泻的病因多为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从而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发生。而素来就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则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阳气。


  应该吃温热的东西,拒绝吃冰箱取出的冷饮、生冷食物,夜间尽量不持续开空调,可调高空调温度,并注意睡眠中裹好腹部。除此之外,您也可以从夏至起每日艾灸,以保护自己的阳气。


艾灸温宫法



  宫 寒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女性每到经期就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的,或者宫寒不孕,伴有性欲冷淡、月经后错、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不妨也趁夏至阳气旺盛时赶紧艾灸,温一下自己的阳气吧。夏至阳气最旺时,艾灸治疗可是比平时效果提升N倍!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你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艾灸,收获健康!

倪萍老师谈国艾堂


一个专业艾灸的公众号

搜索:gat51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各个穴位的用途
伏前灸开启!盛夏艾灸别错过,冬病夏治不灸太可惜了!
艾灸的功效—艾之道
夏季养生用品选择
冬病夏治三伏灸!夏季艾灸养阳,这2种人别错过了!| 健康之路
谷雨时节,不为湿困就要“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