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雅致的24大类古瓷器器型图鉴(拿走不谢)

60年代 黄釉堆白花鸟天球瓶1、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青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清 窑变小天球瓶1、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青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清代(1644-1911) 天蓝釉料器天球瓶1、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青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哥釉蒜头瓶2、蒜头瓶:仿汉铜瓶式样,元代始烧,明代常见。明万历蒜头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兰釉酱釉等品种。明成化蒜头瓶,口作花瓣型,耳为随意堆塑;正德时在瓶腹贴戟。

1959年作 粉彩竹报平安蒜头瓶2、蒜头瓶:仿汉铜瓶式样,元代始烧,明代常见。明万历蒜头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兰釉酱釉等品种。明成化蒜头瓶,口作花瓣型,耳为随意堆塑;正德时在瓶腹贴戟。

清嘉庆 豆青釉描金缠枝花卉凤蝶纹蒜头瓶2、蒜头瓶:仿汉铜瓶式样,元代始烧,明代常见。明万历蒜头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兰釉酱釉等品种。明成化蒜头瓶,口作花瓣型,耳为随意堆塑;正德时在瓶腹贴戟。

明 铜双龙耳蕉叶纹蒜头瓶2、蒜头瓶:仿汉铜瓶式样,元代始烧,明代常见。明万历蒜头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兰釉酱釉等品种。明成化蒜头瓶,口作花瓣型,耳为随意堆塑;正德时在瓶腹贴戟。

清 定窑黑釉堆花花口瓶3、花口瓶:宋瓷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有此瓶式,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各窑的制品不同点在于腹与足部的变化:景德镇的特点为腹部长圆,圈足,磁州窑和耀州窑则为圆腹喇叭形足。花口瓶中的海棠瓶,上下都是三瓣海棠式;荷包瓶做荷包形,是宋定窑产品。明清的花口瓶,多仿宋制。

北宋 磁州窑设色开光婴戏荷花云鹤纹菱花口瓶3、花口瓶:宋瓷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有此瓶式,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各窑的制品不同点在于腹与足部的变化:景德镇的特点为腹部长圆,圈足,磁州窑和耀州窑则为圆腹喇叭形足。花口瓶中的海棠瓶,上下都是三瓣海棠式;荷包瓶做荷包形,是宋定窑产品。明清的花口瓶,多仿宋制。

宋 定窑刮花牡丹纹五管瓶4、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纽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而短。

北宋 青瓷刻花卉纹五管瓶4、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纽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而短。

耀州窑花卉纹五管瓶4、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纽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而短。

清乾隆 粉彩天蓝绿松石地缠枝花卉五管瓶4、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纽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而短。

北宋 钧窑花口连座瓶5、连座瓶:宋代始见,多影青器。口沿平折,高束颈,故腹,喇叭足连接瓶座。颈腹间塑两铺首,铺首下旋制凸弦纹一周。腹上部印制飞风,下部印制双层莲瓣。明嘉靖的连座瓶,上身为灯笼小瓶,下部多为方座。

清 乾隆年制款黄料瓜棱瓶6、瓜棱瓶:宋瓷中常见的瓶式之一,南北瓷窑都有烧制,以景德镇窑制品居多。其特点是整个器体由凸凹的弧线组成瓜棱形撇口、直颈,长圆瓜棱腹,圈足作花瓣式外撇,造型秀丽灵巧。明代瓜棱瓶为小菱口,长颈、扁腹,菱角足。清雍正朝则以蒜头瓶为基础做成瓜棱形。

湖田窑葵口瓜棱瓶6、瓜棱瓶:宋瓷中常见的瓶式之一,南北瓷窑都有烧制,以景德镇窑制品居多。其特点是整个器体由凸凹的弧线组成瓜棱形撇口、直颈,长圆瓜棱腹,圈足作花瓣式外撇,造型秀丽灵巧。明代瓜棱瓶为小菱口,长颈、扁腹,菱角足。清雍正朝则以蒜头瓶为基础做成瓜棱形。

民国 仿汝釉贯耳瓜棱瓶6、瓜棱瓶:宋瓷中常见的瓶式之一,南北瓷窑都有烧制,以景德镇窑制品居多。其特点是整个器体由凸凹的弧线组成瓜棱形撇口、直颈,长圆瓜棱腹,圈足作花瓣式外撇,造型秀丽灵巧。明代瓜棱瓶为小菱口,长颈、扁腹,菱角足。清雍正朝则以蒜头瓶为基础做成瓜棱形。

民国 浅绛彩花鸟纹卷口瓶 (一对)7、卷口瓶:宋代北方磁州窑系的瓶式之—。侈口卷沿,细长颈微撇,口颈呈开放的喇叭花状。圆腹,腹下内收,喇叭形足。

清雍正 仿哥釉双耳八元大宝月瓶8、宝月瓶: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清 青花如意耳花鸟宝月瓶8、宝月瓶: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民国 王步青花花鸟宝月瓶8、宝月瓶: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清乾隆 白玉开光松竹月色图宝月瓶8、宝月瓶: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乾隆 掐丝珐琅宝月瓶8、宝月瓶: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明 霁红釉梅瓶9、梅瓶:所谓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得名,做盛酒的用具。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

清乾隆 仿哥窑琮式瓶10、琮式瓶: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明? 仿官釉琮式瓶10、琮式瓶: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清乾隆 铁绣花琮式瓶10、琮式瓶: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清宣统 霁蓝釉象耳琮式瓶10、琮式瓶: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清咸丰 仿官釉八卦瓶11、八卦瓶

明洪武 青花松竹梅玉壶春瓶12、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人们多把这种瓶的创烧时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自它问世后就惹人喜爱,是自宋以后瓷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清乾隆 天蓝釉玉壶春瓶12、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人们多把这种瓶的创烧时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自它问世后就惹人喜爱,是自宋以后瓷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清乾隆 宝石兰釉玉壶春瓶12、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人们多把这种瓶的创烧时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自它问世后就惹人喜爱,是自宋以后瓷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明代(1368-1644) 龙泉窑玉壶春瓶12、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人们多把这种瓶的创烧时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自它问世后就惹人喜爱,是自宋以后瓷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明洪武 釉里红牡丹花卉玉壶春瓶12、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人们多把这种瓶的创烧时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自它问世后就惹人喜爱,是自宋以后瓷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南宋 青瓷牡丹纹凤尾瓶13、凤尾瓶: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风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

清康熙 蓝地描金开光道教神仙纹凤尾瓶13、凤尾瓶: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风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

清1920世纪 彩绘瑞狮戏球纹凤尾瓶 (一对)13、凤尾瓶: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风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

清康熙 郎红包金口凤尾瓶13、凤尾瓶: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风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

清 葛源祥制款紫砂胎炉钧釉橄榄瓶14、橄榄瓶: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清 茶叶末釉瓜棱橄榄瓶14、橄榄瓶: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清 红釉窑变瓜楞橄榄瓶14、橄榄瓶: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清 粉彩寿桃橄榄瓶14、橄榄瓶: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清乾隆(1736-1795) 景泰蓝贯耳橄榄瓶14、橄榄瓶: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清光绪 豇豆红釉柳叶瓶15、柳叶瓶: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民国 红釉柳叶瓶15、柳叶瓶: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清 豇豆红釉柳叶瓶15、柳叶瓶: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宋 官窑倭角葫芦瓶16、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清 炉钧釉大葫芦瓶16、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清嘉庆 粉青釉葫芦瓶16、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铜胎掐丝珐琅双龙葫芦瓶 (一对)16、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清 洒兰描金人物博古棒槌瓶17、棒槌瓶:一般为民窑产品,以形似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康熙时青花、五彩和洒蓝描金器都有这种造型。

清代(1644-1911) 德化窑花果纹棒槌瓶17、棒槌瓶:一般为民窑产品,以形似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康熙时青花、五彩和洒蓝描金器都有这种造型。

清 窑变釉撇口大瓶18、撇口大瓶 :明宣德朝制品,撇口,长颈,溜肩,长腹,足部外撇。腹部绘有青花海水,颈部绘莲瓣,腹部绘松竹梅,腹以下至底沿绘莲瓣和缠枝宝相花纹。

清乾隆 窑变釉撇口大瓶18、撇口大瓶 :明宣德朝制品,撇口,长颈,溜肩,长腹,足部外撇。腹部绘有青花海水,颈部绘莲瓣,腹部绘松竹梅,腹以下至底沿绘莲瓣和缠枝宝相花纹。

清初 釉里红百寿象腿瓶19、象腿瓶: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

清初 德化狮耳象腿瓶19、象腿瓶: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

清光绪 霁蓝釉油锤瓶20、油锤瓶: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清雍正 矾红彩缠枝莲纹油锤瓶20、油锤瓶: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清乾隆 蓝料瓜棱直颈瓶21、直颈六棱瓶:晚唐的一种典型瓷器。六棱形直颈很长,颈肩交接处呈级梯状,圆鼓腹也带六棱,平底,实足。

清乾隆 窑变釉胆式瓶22、胆式瓶: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扇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清雍正 仿官釉胆式瓶22、胆式瓶: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扇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清 木纹釉胆式瓶22、胆式瓶: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扇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清雍正 哥釉如意耳洗口瓶23、洗口瓶:以瓶口似浅洗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都有这种瓶式,以龙泉窑制品为多。大体可分三式: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为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以数道弦纹装饰。耀州窑的洗口瓶,颈部较短,鼓腹似球状。一般说南方作品修长,北方作品圆浑。以明万历五彩镂空洗口瓶为精。

清中期 白釉辅首耳长腹洗口瓶23、洗口瓶:以瓶口似浅洗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都有这种瓶式,以龙泉窑制品为多。大体可分三式: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为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以数道弦纹装饰。耀州窑的洗口瓶,颈部较短,鼓腹似球状。一般说南方作品修长,北方作品圆浑。以明万历五彩镂空洗口瓶为精。

清? 祭蓝双耳洗口瓶23、洗口瓶:以瓶口似浅洗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都有这种瓶式,以龙泉窑制品为多。大体可分三式: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为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以数道弦纹装饰。耀州窑的洗口瓶,颈部较短,鼓腹似球状。一般说南方作品修长,北方作品圆浑。以明万历五彩镂空洗口瓶为精。

清乾隆 白釉雕龙纹双耳瓶24、双耳瓶:隋代创制,宋代南北瓷窑大量烧造。瓶的颈部两侧附贴双耳,由于耳的形式多样,因此有贯耳瓶、环耳瓶、兽耳瓶、凤耳瓶、鱼耳瓶、戟耳瓶等各种不同的名称。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明代双耳瓶,撇口、溜肩、扁腹,肩有对称戟耳或双活环。清代双耳瓶多为扇形,有耳孔安在腹部。

窑变釉双耳瓶24、双耳瓶:隋代创制,宋代南北瓷窑大量烧造。瓶的颈部两侧附贴双耳,由于耳的形式多样,因此有贯耳瓶、环耳瓶、兽耳瓶、凤耳瓶、鱼耳瓶、戟耳瓶等各种不同的名称。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明代双耳瓶,撇口、溜肩、扁腹,肩有对称戟耳或双活环。清代双耳瓶多为扇形,有耳孔安在腹部。

黄地粉彩赛龙舟双耳瓶24、双耳瓶:隋代创制,宋代南北瓷窑大量烧造。瓶的颈部两侧附贴双耳,由于耳的形式多样,因此有贯耳瓶、环耳瓶、兽耳瓶、凤耳瓶、鱼耳瓶、戟耳瓶等各种不同的名称。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明代双耳瓶,撇口、溜肩、扁腹,肩有对称戟耳或双活环。清代双耳瓶多为扇形,有耳孔安在腹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物志 花瓶的种类、造型、用途及收藏价值
【收藏年鉴】经典雅致的24大类古瓷器器型图鉴
瓷器器型
古人将瓶子玩出了花!
读瓷·瓷百科 ▏我是瓷瓶,但我的名字却很缤纷
京博(198)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