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解:书画收藏的误区与鉴定方法,书画收藏投资的策略和禁忌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趣,中国书画作品的价格日益飙升,为了避免少走弯路,专家建议在收藏初期应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盲目崇拜“书画家”唯名论画 不看作品

收藏者出于商业利益来买进书画作品,只能算是一种短期的投资行为。抱着这样的目的进入市场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主导他们行为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判断,很多时候,他们所做的事甚至与艺术毫无关系。特别是一些企业老板,往往只考虑短期的市场效应,并不深究其在未来长时间内的真正艺术价值,这就给那些善用传播和营销手段的投机者提供了机会。

2.作品的篇幅越大越好

按照书画市场长期形成的交易习惯,艺术家的润格基本上是以每平方尺为单位进行估价的。以此来计算的话,尺寸越大,就意味着该作品的总价越大。譬如,某名家所画的规格为丈二的牡丹,比其八尺的总价要高。这就给投资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收藏越大的画越好呢?特别是,当他们发现现在的艺术网站普遍都在此平方尺来给待拍作品出具参考价,而拍卖机构在征集作品时普遍追求大尺幅书画时,投资者的判断就会受到引导:画越大,其收藏价值就越高。

3.不舍得花钱只想蹭

根据作者的官职来判断其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听起来似乎比“唯名气论作品”更不靠谱。有一些投资者,在买进一件书画前,首先要搞清楚,作者是否在行业协会担任要职,譬如是不是书法家协会或者美术家协会的主席或副主席,再譬如,是不是画院的院长或者美术馆的馆长?事实上,业界普遍认为能够在体制内担任一定职务的艺术家,更有利于在推广上做文章,其作品也更容易在市场上打开销路。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正因为如此,一些艺术家即使在行业协会或画院等官方机构没有担任职务,也一定要挂上一些民间画院院长的头衔,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这也导致了当前的艺术界,各种各样的书画院鱼龙混杂,有些书画院,动不动就给自己戴个“世界”、“华人”或“全国”的头衔,实际只不过是个人注册的皮包机构,不但学术界无人知晓,就连资深的行业人士也没有听过。

韩滉《五牛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想收藏但苦于缺少资金

陷入这一误区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入门投资者。因为腰包里装的钱比别人多,这类收藏者往往不愿意在中低端市场“浪费时间”,而更倾向于到高端市场上去追逐那些已经在艺术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家或者作品。

关仝 关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从收藏一般作品逐步向名家作品过渡

近年来受到业内人士关注的雅昌艺术家指数和胡润百富艺术榜,都是以艺术家前段时间在拍卖市场上的总体表现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实际上,现在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也是以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格作为参考标准的。

鉴定字画的方法

1.作品的时代风格

每一件书画作品都有其特有的时代风格,这是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以及物质条件紧密相关的.比如说,山水画在一开始时是不讲究比例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特征。因此,早期的山水画多摄取全形,而等到后来画家知道只要按照比例就可以将大自然缩写在画幅中时,取景才开始向局部发展。

书法也是一样。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书写的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达等,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另外书札行款格式和书画件幅也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帮助。

元 吴镇 渔父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个人风格通常要比时代风格具体得多,艺术家的思想、性格、审美观、习惯甚至使用的工具都各有特点。作画时的运笔、线条、构图、人物相貌等无不反映出作者的个人风格特征。尤其是鉴定近现代的作品,由干时代相近,个人风格则尤其重要。“熟记画家一百八,书法家九十八”说的就是要了解历史文化,熟记历代著名书画家的姓名、字、号、别号,以及他们的经历和他们字、画的特征的道理。

唐《明皇幸蜀图》(藏于“台北故宫”)

书画收藏投资的策略

重功力,轻地域,记住“走进大市场”

书画收藏投资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北京的董寿平和广东的关山月,一南一北两支梅。在北京,关不敌董;在广东,董不敌关。其实,两位大师的功力不相上下,价格的变动只因地域不同。对于投机者来说,这正好提供了赚取差价的商机。而理性的投资者则一定要注意,书画收藏投资中艺术功力价值在逐步加大,地域差价正逐步缩小。摒弃地域和门户之见,树立大市场意识,就能踏准节拍,掌握先机。

重实力,轻“名头儿”,记住“虚名不增值”

对书画收藏投资危害最大的,是媒体炒作的、继承名号的、知名度遗留的和靠年龄、资格熬出来的几种虚假知名度。只要收藏者能保持冷静与理智的心态,就很容易把“虚名”剔除。

北宋 崔白《双喜图》(藏于“台北故宫”)

重长线,轻短利,记住“放长线钓大鱼”

北京收藏圈子里有“山东人敢买假画,广东人敢花大钱”的说法。其实,书画收藏投资的真正投资价值是长线投资效益,而高位进货是无法作长期投资打算的。现在花5万元买进一张黄胄的作品,碰巧了也许能5.5万元卖出,但谁敢保证10年以后一定能卖到10万元?卖不到10万元,投资者就有亏本的可能。要想获得藏品升值无限的长线效益,一是要瞪起眼往前看,二是要放开眼看世界,三是要眯起眼认真地研究作品。

东晋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局部,藏于“台北故宫”)

重质量,轻数量,记住“不捡艺术垃圾”

书画藏品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多,最终,那些质量低下的藏品将遭到无情淘汰。不注重质量而靠数量取胜的投资者,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书画收藏投资的禁忌

忌“跟风” 忌“猎奇”。忌“哄抢” 忌“眼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画辨伪的禁忌与误区
徐渭字画极其少见
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潜力艺术家——郑贵祥油画
当心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误区陷阱!
书画艺术品收藏的六个技巧
中国书法家张会民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