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为礼仪之邦,鞠躬礼、拱手礼、揖礼还有人记得吗?
userphoto

2017.10.27 内蒙古

关注

最近又听了先生的《儒行》,开讲前先生先讲了一些中国古代的礼仪,颇有感触。


中国为礼仪之邦,鞠躬礼、拱手礼、揖礼还有人记得吗?

所以今天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礼仪。

《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鞠躬礼在我国有相当长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礼节之一。

鞠躬,即上身向前弯曲,源自我国古代祭天仪式。当时人们认为,在祭坛上将牛、羊等祭品弯成鞠形,才能表达对上天的恭敬与虔诚。后世演绎成日常礼节,弯腰、低头,避开对方视线,向其表示恭顺和没有敌意。现在我们看到,鞠躬礼已经成了向人致意、表示尊敬、谢意、致歉等方面的常用礼节。

鞠躬礼在传统祭奠仪式上不可缺少,如公众祭奠炎黄始祖、家庭祭奠逝世的先人等。现在,坊间婚丧仪式上,鞠躬礼也无可替代。日常生活中,晚辈向长辈、服务人员向宾客鞠躬致意,也很常见。

社交活动中,鞠躬礼最恰当的场合有:演讲者或演员感谢观众的热情欢迎掌声、上台领奖后向授奖人及与会观众表示感谢等。另外,拜托别人帮忙,行鞠躬礼表示感谢,或由于做错了事,行鞠躬礼表示道歉,也不乏其例。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论语》中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已基本成为人民群众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

《论语》中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已基本成为人民群众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揖礼”属于相见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周公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周揖礼行礼手态: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此礼节文官武将或君臣均可使用,多用于文官。

作揖时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揖礼充分展示着中国礼仪之邦之大美!

握手和作为礼仪的拥抱原本都是西方的东西,近代史上随着鸦片输入中国。在中国人纷纷脱下黄袍马褂,穿上西装革履的时候,握手也渐渐为国人所接受。西装代替了长袍,握手代替了作揖,然而并非完全的代替,而只是部分的代替。

作揖没有消亡,它仍然活在民间,活在台湾,活在全世界的华人族群中,而且还活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如过年过节,典礼庆贺,我们时不时拱手作揖。


此文摘自朋友之前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新解3;4
教俭戒骄意深微——《论语》悟读【205】
郑跃成简论当代中国礼仪领域的若干误区(第一部分)
论语杂谈:让人眼花缭乱的礼仪
礼仪的概念
中学生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