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的华夷观念是怎样的观念?
华夷观念与中国古人的族群认同相关。这种族群认同,不仅关乎文化,也关乎生存竞争。
有学者认为,古代的「华夷」观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那个时代,或许是更早一些的时候,中国人便已建构了一个「天下」。
有的学者将最早的华夷之辨的族群意识追溯到商周时期的政权对前朝政权的处理态度上。殷商人与夏族争夺天下,最后胜利成为天下共主。而周人取代殷商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为了表示自己政权的合理和合法性,对夏族加以认同和追封,以夏的后裔自居,强调自己所代表的夏文化的华美,另一方面,为巩固统治地位,周朝厚待商朝遗族,将华夏意识逐渐并发展至天下一统的局面。在周朝,华夷之别,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地域和血缘的区别,而不像后来,是出于文明等级上的区别,并不带有过多的价值判断。华夷之辨具有开放性和封闭性。当政权面临严重危机和挑战时,华夷之辨便有高度封闭性区以区别敌我,而当政权安定、社会繁荣时,它便常呈现开放性,「华」的范围放宽,凡学习中华文明至一定程度者,也可以称之为「华」,而不再是「夷」。
朝鲜国夷官图
日本国夷妇图
法兰西国夷妇图


以上三张图皆出自乾隆年间绘制的《皇清职贡图》。在中国古代,职贡图用来记录其他国家进贡使者和相应国家的风土地理等。

不过,虽然华夷之辨有这样的理论和概念外延,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国大多数时候最承认最引以为傲的「华」,仍是自身所代表的「华」。此「华」具有最高的正统性。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只是「小中华」,这一点是中国和绝大多数其他国两方面都认可的。例如朝鲜在看到中国被清廷异族统治时,暗中充满鄙夷之态,认为自己才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但即使是这样,它也只是自称为「小中华」,而不是「大中华」。
中国古代的「华夷」观念,与「天下」观是相联系的。古人想象自己所居之地为世界的中心,亦是文明的中心。王的京城是最中心的地方,中心之外是华夏或诸夏,诸夏之外便是夷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华夷观念的成功推行和天下秩序的安定运行,加上并未受到真正强劲的政治和文化挑战,中国一直享受天下中心的位置和追捧。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乃至东南亚世界长期保持和平和稳定状态。但这滋生了中国的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和麻木无知的狭窄视野,让中国逐渐处于落后状态而毫不自知。
主要參考著作
葛兆光,《宅茲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葛兆光,《想象異域》,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羅志田,<夷夏之辨的開放與封閉>,《中華文化》,第1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浅谈《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的价值
秦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历史上儒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今后儒家发展方向简析
大一统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中华文明为何成为了未曾中断的文明?
李大龙||试论游牧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实践
论文推介 ‖ 中华文明探源的是何处之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