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本平常,解读《逝去的武林》中暗藏的形意拳练功之秘(之二)

接上文(解读之一)

原文:

开始练劈拳,要找个开阔地带,犹如人登上高山,视野一开,会禁不住地长呼一口气。在开阔地带,气息容易放开。

劈拳的姿势是手的一探一回,犹如人的一呼一吸。一趟四五百米地打下去,气息越来越绵长,越来越深远,精力便充沛了。

手部动作激发了全身,渐渐感到气息鼓荡,全身毛孔开合。薛颠说过:“练拳的人要学会体呼吸。”呼吸的妙处在打劈拳时可以体会到。

许多人身体都有隐疾,以劈拳练息可以将其灭于无形。而且人一上了岁数,身体会亏空,就要通过练息将气补足。

气息充沛,这是习武的基础,所以形意先练劈拳。劈拳中本就含有钻拳的姿势,练好劈拳接着练钻拳较容易,正是“金生水”(注3),劈拳属金,钻拳属水。而再学一个全新的拳架,如崩拳就较困难。

劈拳养肺,人的两条胳膊对肺有直接作用。小孩们做的广播体操,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都是通过运动两条胳膊,来达到锻炼呼吸,强健肺部的效果。

而人的两条腿属于肾。一个人得了阳萎病,会被叫做“肾水不足”。钻拳以打法来说,是要练肘或指节的,但以练法来说,是要练腿的,以活腿来养肾。

所以钻拳的步伐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螺旋前进。让两条腿有一个松快的余地,这样肺气足、肾水旺,上下身都修好,方可以向上进修。所以要钻拳接着劈拳练。

在练劈拳的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身上皮肤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且觉得手指粗得像胡萝卜,两个手心像有两个小旋涡,十根手指自发地紧紧握起,不愿意打开……这都是错觉,因为身上的气充足了,情绪也变得活跃,忙了这个忙那个,小孩一样干什么都兴致盎然。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发现自己变成这样了,就说明功夫已上路了。

因为劈拳练息,这个功夫得一年才能成就,先去病再强身。通过练息,身上的气养育起来,大脑时常会有灵感,此时学拳就真是趣味无穷了。

水处卑下,往下流,所以练成钻拳后,人的性格会变得沉稳谦和,皮肤质地都会改善,声音非常悦耳,心思也会变得很缜密。以前老辈拳师不识字,可气质高雅,很有涵养,因为形意拳是内家拳,不但改造人体还改造心志。

解读:

人如果与三五好友有说有笑地游山玩水,走上十里地也不会觉得累,但如果着急有事,走一会儿就会觉得疲惫不堪,这完全是因为身心有无放松的缘故。我们劝人放心的时候总会说:“把心放到肚里吧!”,往下放就放松轻松,提着心吊着胆就容易紧张疲惫。古代的武将画像还有武士雕像都是肚腹微隆,而不是细腰大胸肌,都是练功练出来的。就连泰森也曾说过,“那些腰腿很细,胸肌胳膊太粗的人只不过是我的活靶子”。在武术中,就是气沉丹田,在开阔地练拳容易心胸开阔而放松,相对更容易气沉丹田,当然气沉丹田是有技术动作要求的,并不是想着沉或压着气去沉就能做到的,动作要领对了自然就是气沉丹田,力发丹田。说到底还是一个“形”的事,无关其它,不要以为有什么深奥的功法,不懂就神秘,知道了才发现原来是平平常常的道理,却有着很深的内涵。

说到四五百米打下去,这是一个好方法,窃以为四五百米还是太短了,绕着公园、绕着小区等等几千米下去才叫好,好处实在太多,相比较小场地的练习而言有更多的妙处,一试便知。能体会到毛孔开张,从气息不够用到一气之上下越来越绵长,那是练进去了。练到熟练后,也可以在小地方练,拳打卧牛之地,有一块地方就够了。

当然话说回来,这些首要的是基于身体形体姿势的正确前提下而言,比如如果没有气沉丹田的身形,没有呼吸的正确,必然会导致胸闷气短,也无从谈起气息绵长。只有真正做到上虚下实,谦虚了才能进步,身如空桶就灵了。没有真正做到沉肩坠肘三圆掌,不能真正做到筋骨的内在撑拔,也不会手心漩涡劳宫内吸,手指的发涨感实际上来源于手内筋骨撑拔而使手指内在筋骨发生变化,以及末梢气血充沛所导致的感受,久之对养生有很大好处,手脚冰凉的问题也能很快解决。其实又何止是手上的这点,针灸只扎一个点就能让整个经络通畅,而形意拳的三体式五行拳是让全身的内在筋骨撑拔,所以是比较全面的锻炼。尚云祥形意拳的三体式形和意非常简洁高效,把握核心,提纲挈领,就能又整又活,有一触即发之势。

原文:

其实打拳也是练功,形意拳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亮丽,就是气的作用,所谓生机勃勃。

尚师一天到晚总是那么精神,没有一丝疲劳或是稍微神志懈怠的时候。对于这一点,越跟他相处越觉得神奇。

孙禄堂的《八卦拳学》上写道:“……近于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矣。近日深得斯理者,吾友尚云祥。其庶几乎。”说拳术可以练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境地,当时得此三昧的,是他的朋友尚云祥,找不出别人。

解读:

中国人最讲精气神,道家的修炼也是这个,形意拳不仅是武艺,也是道艺,与道家的学问是分不开的。精足气足神足人就健康,比如说这小伙儿真精神!说明精力旺盛充沛,这是正常,年轻本钱,但如果说这老头真精神!那就不容易了。尚云祥到了古稀之年,眼神还是那么清亮!人有各种消耗,随着年龄增长,如果不知节制,起居无常,心情低落等都是对精气神有很大的消耗,尤其是现代,压力大、老熬夜、节奏快等等。而通过练拳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人都觉得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神功?在形意拳里面,好功法是很多,但不是神功,而往往越是真功越是朴实简便,一说便知,一练便懂,合于大道,只不过先天自然之理,越是看起来复杂花哨神神叨叨的反而越假。说到易筋、易骨、易髓,还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不用去专门练自己就会有,其实还是万丈高楼平地起,都在于规范正确的“形”当中,要说到秘密就是怎么去把形做对,不同的形在发劲、技击、还是养生效果差别会很大,只有形正确了,劲、柔、意都能从中而生。将人的后天拙力去掉,用拳中的规矩将散乱的劲、气、神收归丹田、练整了,内有虚心实腹气沉丹田,外有撑筋拔骨气血通畅,所求的 易筋、易骨、易髓,还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都在其中了,最终达到与道合真的境地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这些都是自然的成就,比如古时候将士、武人并不是专门奔着练易筋易骨易髓或者练精气神去的,且不说这些怎么练不好琢磨,而是习武先考虑提高战斗力,顾都顾不过来,哪有心思先管这些,千百年下来,历代将士、武人、先辈总结了形意拳,历代高人的最后体会就是这些,有共通性,经过总结才发现形意拳有这些效果,才有先贤高人去总结出来并解释原理载入拳经,比如形意拳功夫的气血充盈、强筋壮骨、充沛精力、健脑益髓等等。尚云祥说:“在形意拳中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并不是神话,是有理可循,有道可循的!”正所谓形意拳不仅是武艺,更是道艺,此武精深,此道非空!

原文:

形意拳沿袭春秋时代的五行相生相克哲理。五行相生之道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之道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对应内脏,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行对应五官,鼻通肺,目通肝,耳通肾,舌通心,人中通脾;五行对应拳法,劈拳属金,崩拳属木,钻拳属水,炮拳属火,横拳属土。

形意拳以相生之理,强身祛病;以相克之理,技击应用。

由相生之理,故横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如万物之于土,故横拳能生各拳。

由相克之理,故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横拳,横拳能克钻拳,钻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也。

解读:

在尚云祥所传的形意拳中,五行拳的练习顺序是:劈,钻,崩,炮,横。五行拳对应五脏,书中还有一句话就是练到五脏坚实利索。这就是五行拳,对健身养生是极好极明确的。

尚云祥形意拳中与别的拳不同的是除了五行拳外还有一个鹰捉的练法,这是很独特的,也是尚云祥功夫的精华,鹰捉与劈拳有点像,一般先练鹰捉,再练五行拳,这是体会钻翻劲最好的一趟拳,而钻翻劲是形意拳劲的核心,都离不开钻翻。孙禄堂在《演习要义》中写到:起者,钻也。落者,翻也。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起为横之始,钻为横之终。落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头顶而钻,头缩而翻;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足起而钻,足落而翻。腰起而钻,腰落而翻;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是去,落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是起落也。无论如何,起落钻翻往来,总要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此谓形意拳之要义是也。知此则形意拳要道得矣。

看看孙露堂说知道了钻翻则形意拳的要道就得到了,说明钻翻的重要,乃形意拳劲的关键,大多数人练形意拳不能发人,不能穿透,实战中还是抡胳膊或按照搏击的打法,都是因为没有掌握钻翻劲的奥秘。钻翻就是起落,尚云祥说:不知起落枉伶俐!也就是我以前发文说的光靠闪展腾挪力气大速度快不是形意的真功夫,钻翻劲为基础的搏斗体系才是真正传统武术超越搏击的终极方案。

而劈拳似斧,练的是小臂发劲,这也是尚云祥形意拳比较独特的地方,劈拳似斧,掌是不像斧头的,所以以小臂为斧是符合拳经之含义的。变成刀就很明显了,尚云祥形意拳的刀法一劈要把敌劈两半或劈翻了,劈着敌人往前赶才行,刀就是小臂,正如用劈拳发人要发出丈外才好,这是真正古代战场的东西,披荆斩棘,战阵推进的打法。

横拳为什么是五行之母?为什么能生各拳?首先横拳对应脾,脾主运化,以精微滋养全身,所以说土生万物,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脾胃不行了,身体就不会好。当然从功夫角度来说,也是隐含着令人感叹的极为巧妙深奥的智慧,形意拳最要紧的要领是做到六合,而“形”属于外三合,就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十年八年练不出功夫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合没有做对,或者自以为做对了没有验证,做对了功夫才会一日千里,内有玄机。而尚云祥所传的横拳就最能体会这个“合”字,所以有了合就有了五行,谓之五行之母。

练横拳一开始很别扭,好似手也捆着,脚也捆着,腰胯也捆着,除了基本的练法还有捆到极致的练法,然而越是如此,越是避免了自己的臆想和错误,让你瞎想也没有空间,只要照着规矩做到几个要领,剩下的练就行了,这才是朴素而又规范的真正功夫,没有规矩行吗?没有做到求精入微的动作行吗?这也是祖先的智慧体现,一个简单的动作既能把身体练整了,强悍了,又极为简便规范,又抓住核心来训练,还强健了身体,朴实无华却暗藏韬略,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正是如此!

《逝去的武林》里还有一句话,说到练完了身体也自然会有空松的自在感,其实一方面是身体经过拧裹锻炼,身体关窍开展而舒适,而且对筋骨反复内在撑拔也会有气血通畅,经络通畅的有益作用,就是感觉全身通透了。

原文: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张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这个方法,可以壮阳,肾虚、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另外打拳也要这样,出拳时肚子也微微顶一下,收拳时肚子微微敛一下,好像是第三个拳头,多出了一个肚子,不局限在两只手上,三点成面,劲就容易整了。

解读:

就是气沉丹田的呼吸法,不仅是三点成面,出拳更能即整又实,通过内在的呼吸运动,对五脏也能起到揉按作用,呼吸不仅是呼吸,是在形体正确的前提下自然做到的,想要丹田呼吸,总要先气沉丹田吧,关键就在于合抱二字。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于有人解读《逝去的武林》中没讲透的形意拳练功之密(之一)
[转载]郭云深十四则
形意拳
挑灯看剑系列《心意拳谱》精解
(66)心意拳12把劲
形意拳拳经选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