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是因为对将领纪律的过于宽容?

总所周知,两宋王朝的军队战斗力,相比于汉、唐时期而言,是相对堪忧的。对于造成两宋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相信大家在高中历史课上都曾学过,便是宋太祖赵匡胤害怕出现像唐末、五代那样武将长期领兵,致使拥兵自重的局面,所以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将兵权收归中央。同时,将领不再久任,改完临时调配,这就导致了两宋军队,将不识兵、兵不认将的局面,严重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可是,宋朝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并非只有制度面上的原因,这个“大锅”还是得由宋朝皇帝来背。正所谓军令如山,军纪似铁。那怕是将军、元帅都要服从于军纪、军令,违反了军纪就要受到处罚,以立军威。可宋朝的皇帝偏偏就不管,他们就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处理将领们的过失。即使这些将领个个都是败军之将,只要皇帝心情好,就可以不受到惩罚,军法什么有如儿戏。

宋太祖开国之初,宋朝南征北讨,正是用人之际,太祖以宽厚对待众将领,不因战事的成败而随意杀戮,固然是一件凝聚人心的好事。可当宋朝统一中原,迈入正轨后,宋朝皇帝们对败军之将们,还依旧实施着这套过于“宽容”的处理方法,就未免有些失当了。

宋太宗时期,大将刘廷让与李继隆相约一同进攻契丹,当刘廷让的孤军与契丹军队在君子馆进行大战时。原本约定好作为后援的李继隆军,不仅迟迟不出现,反而还擅自退兵至乐寿城。最终,刘廷让不敌契丹军队,全军覆灭,只有自己与随从数人仓皇逃回。李继隆临阵怯战、擅自退兵,如按汉代的军法处理,不死也得下狱,可这李继隆却什么事也没有,继续当他的将军。原来,是宋太宗出面干预,本来呢这个李继隆是要被交予军法处置,结果宋太宗又后悔了,觉得李继隆好像也没做什么错事,就被他给放了。

这种不按军纪处理将领的事情,并非太宗朝的专属。如真宗朝时,契丹攻打边境,大将傅潜拥兵八万闭门自守,向朝廷求援,北宋派大将康保裔前去援救。当康保裔的援军到达城下后,傅潜不仅不派兵出城助战,反而坐山观虎斗,致使康保裔阵亡,全军覆没。这事闹的满朝大臣群情激奋,纷纷要求斩杀傅潜以谢天下。真宗却不听,觉得就因这点事杀个将军至于么,干脆别杀来杀去的,流放房州(今湖北)就行了。

仁宗时也是如此,西夏军队包围了边境一个城塞,这个城塞就派人向大将赵振求救。结果,城塞被围五个月,直到被攻破,赵振不过就派出了八百人去救援。仁宗依旧秉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政策,把赵振贬去白州(今广西)了事,过了几年等事情摆平了,再继续召回来当官。

战争本就是一件残酷的,如果皇帝视军令如儿戏,败军之将都可不受惩罚,岂不是令众多为大宋浴血奋战将士所寒心,大宋又如何能让这些将领们为朝廷使出全力。毕竟,喪师失地不过只草草贬官罢了,又不会杀头,谁又会拼命作战呢。有这样的军纪,这样的将领,大宋军队的战斗力怎能不低下。

参考资料:

赵翼:《廿二史劄記》,南京:凤凰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看戚继光严酷到令人发指的军纪,就明白戚家军为什么无敌了
国防教育栏目|如何学习“赏小罚大”领导智慧?
《孙子兵法》讲义12|《行军篇》: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令行禁止,严明军纪,就能制胜于天下
这只军队,打仗时称病杀,后退杀,逃跑杀,丢盔甲也要杀,厉害很
《孙子兵法》与治兵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