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与伦勃朗、哈尔斯、梵高并列,画作与达芬奇《蒙娜丽莎》齐名!

台夫特城的景色

文/语默

他生活在十七世纪的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他曾是被历史遗忘的风俗画家,他是可与伦勃朗、哈尔斯相提并论的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取材于市井,通过芸芸众生的日常,表现了普通人的信仰生活。在光影艺术处理手法上,他与伦勃朗如出一辙,都是善用黑暗烘托光明的天才。也许在他们看来,所有黑暗都是生产光明的“子宫”。只不过伦勃朗的画风更强烈,而他的画风更静谧;伦勃朗的绘画充满了戏剧张力,而他的绘画更具有神秘色彩。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他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堪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媲美,画中女子的回眸一笑潜伏着一个隐性密码,像是黑夜的精灵打开的一扇窗,整个世界便从她的瞳孔里投射了出来。我们只能沉浸于女子的微笑之中,却无法知晓微笑背后隐藏的故事。这位女子穿着朴素却气质非凡,所佩戴的珍珠耳环与瞳孔相得益彰。她的双唇微微开启,像是在传递微笑的秘密,整个画面被定格在了“镜像时空”,这位女子试图用视觉语言与我们交谈。

绘画的寓言

在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遗作中,《绘画的寓言》是他最珍爱的作品,整幅画面光线散淡而均匀,像是静止下来的时间,充满了安详与和谐,这是一尘不染的生活,赠予我们的光的福音——据美术史料记载,这幅画曾被希特勒长期收藏。《窗前读信的少女》以蓝色作为空间主调,并将光线引入画面,营造了一种自然柔和的气氛,一位专注读信的女子,仿佛处于无人无物之境。《花边女工》将“碎光”进行诗意渗透,画面充满了音乐质感。

窗前读信的少女

凡是艺术的就一定是哲学的——无疑是对《小街》这幅作品最好的诠释,画中人物与建筑的逻辑关系形成鲜明对照,三门并排出现在黄金分割线上:左门紧闭,中门通达,右门深邃——从普通的众生世相中给人以遐想:无论是小巷内洗衣的妇女、还是门旁缝补的老妪以及路旁戏耍的孩子,都是画家对生活的剖析,他们象征着人类的幸福诉求——又像是对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论说的人生道路三阶段“审美、伦理、宗教”的一种艺术解读。

小街

在《称天平的女子》中与其说在称量“物质”,不如说是对人性之贪欲的配重。秤盘里盛放的是从窗外投射来的余光,或许是因为空气流动的原因,让整个天平发生了视觉倾斜,女子背后的画面绘制的是“上帝和众生”——像是对“善”的指引。画中女子安详的神情和略微翘起的小手指,以及左手支撑在桌面上的动作,形成了一种“三角”式的画面结构,像是对人类秩序的心灵暗示,通过一系列的“物质符号”的映衬,美变得愈加纯粹。

称天平的女子

在他的全部人物画中,诸如《倒牛奶的女佣人》、《窗前读信的少女》、《戴红帽的女孩》、《花边女工》,皆是在描绘普通人的朴素生活,每一幅画都是他的真情流露。在他不多的风景画中,被人熟知的有《小街》、《台夫特城的景色》,都极为精致且感人。他的画笔是娴熟的,但笔触却是质朴的;他精于写实技巧,但其艺术魅力却并不在此。中国思想家语默认为:伦勃朗是贵族的画家,他是平民的画家;梵高是疯狂的画家,他是沉静的画家。

倒牛奶的女佣人

他——维米尔不仅是一位风俗画大师,更是一位追寻阳光的抒情诗人。他同伦勃朗一样都是诠释“黑暗”的沉思者,让观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以便摧毁黑暗的“坟墓”,打开那微弱又强大的“烛光”。如果说色彩是他的语言,那么笔触就是他跳跃的灵感——艺术的密码只有在直觉世界诉求,方能穿越时空回到画家的视野,那里没有激动人心的宏大场面,却能在质朴的画面寻觅到本质的东西,这是一种忘记超越而超越的至高境界。


本文版权归语默(号不知先生,诗人、思想者、著《语默文集》)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本文配图均为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画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梅尔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画家跟美少女保姆做这个,却震了世界!他只活了43岁!只画了45幅,35幅存世,1幅齐名《蒙娜丽莎》
求一篇关于美术鉴赏的论文 字数在3000左右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欧洲丽人旧影——法国艺术家皮切特写实油画人物风俗画欣赏
世界上最负盛名的49幅西方绘画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