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那么有钱,还让我赔偿?宝马车主的做法,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掌声

还记得上海交大教授窦令成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来源于有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义去强迫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私欲。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话语我相信你并不陌生:年轻人就应该给老年人让座;你知道的东西就应该告诉我;你有车就应该顺道送我回家;你有钱开豪车,碰着你了,自己修修也是小事,就别让我赔钱了……这些被理所当然认为的“举手之劳”,真让人不寒而栗!

开车在路上,每个人都不希望发生事故。要是万一不幸发生了事故,再遇上这种“道德绑架”的行为,感觉简直比吃屎还恶心。

前段时间,驾驶宝马轿车的黄女士被一辆三轮车正面撞击。事故发生前,黄女士鸣笛提醒并停车,没想到正在玩手机的三轮车驾驶员还是没有发现危险,径直撞上了宝马轿车。可以点击下面的视频回顾一下。

事后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三轮车驾驶员低头玩手机没有注意到前方宝马轿车,因此负主要责任。本次事故中,宝马轿车维修需要花费13000元。但是三轮车驾驶员自称“手头困难”,最终宝马车主将费用降至4000元。作为观众,看到这里我已经很佩服宝马车主的高风亮节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三轮车驾驶员实际只有15岁,肇事三轮车是其哥哥的快递车。因肇事驾驶员不满16周岁,其作为监护人的哥哥,表示拒绝赔偿,并扬言以前撞了保时捷都没有赔这么多钱。最后,宝马轿车司机只收到了1000元的赔偿款。归根结底,只因为害怕“为富不仁”的舆论风波。

短短的四个字“手头困难”就值上万元钱吗?宝马车主的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这么理直气壮的拒绝赔偿,无非是看多了社会上“某某豪车被撞,车主放弃赔偿”的新闻。但他有选择的忽略了两个重点:1、新闻中的当事人都是主动全力赔偿,态度非常积极;2、新闻中的车主是因为看到了对方如此积极的态度深受感动,才主动放弃赔偿的。每当人们处于弱势地位时,就希望别人能换位思考、扶贫济困、大发慈悲。但是当这种慈悲被人恣意挥霍的话,那就真是亵渎了整个社会的善意。

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一些人的规矩意识逐渐淡化,他们披上道德的羊皮,做出了恶狼般的行为。就像拒绝赔偿、出言不逊的三轮车车主一样。这世上最大的恶不是因仇恨而大开杀戒,而是以善良的名义四处横行。这种不负责任且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去要挟别人的行为,与绑架索取赎金无异。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暴力的伤害远比行为暴力的伤害深。它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吞噬的是所有好心人的期待。其实作为法律,应该在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挺身而出,清晰而明了的划定责任,果断执行。给社会上诸多的好心人吃一个定心丸,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饶恕或惩罚。请嘴下留情,思想更新,拒接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行的道德绑架。

给大家讲个睡前故事:

春秋战国时,鲁国颁布了一条法令:如果有人在别的国家发现鲁国人做奴隶,可以将其赎回,所花的费用由国家报销。孔子的一个学生是鲁国人,他在齐国发现有个鲁国人在做奴隶,于是花钱将其赎回,但是他回到鲁国后却并没有要求报销。此举很是让一般人钦佩,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值得推崇。

这事后来被孔子知道了,孔子不但没有表扬这个学生,反而严厉地批评了他:“你不去报销,可能会让人觉得你品行高尚,但是这么做的受益者是谁?只是那个被你解救的奴隶。可对更多的在别国做奴隶的鲁国人是不利的。如果今后有人再遇到这种事情,他救还是不救呢?如果救,那所花的钱报销还是不报销呢?如果报销,你已经做出了榜样——不去报销,他要是再去报销的话,不就显得他的品行低劣吗?这样做的结果是今后有人在别的国家看到做奴隶的鲁国人,很可能会装作没看见。

以上,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法院的判例分工合作,从道德和法制两方面引导社会风气,使高尚的人被饶恕,卑鄙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你不幸遇到这种人,请张开嘴,坚持你的权利,法律会为你撑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这么有钱,不如分我一百万吧。
从孔子训斥子贡,去思考什么是道德
关于捐款
你的美德不能高于大多数人
头条文章
昨天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位蹬着三轮车收破烂的大爷,不小心把前面的一辆宝马车蹭了,宝马车主气腾腾地走下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