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拼掉一万架战斗机,还要血战到底,永远不能低估日本!

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开始走向了工业强国的道路。在通过甲午战争击败中国,又通过日俄战争击败沙俄后,日本正式步入西方列强俱乐部。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二战前夕,日本已是世界顶尖工业强国。其中,航空工业更是享誉世界。由日本设计和制造的“零”式战斗机,就是那个时代,日本航空工业的最杰出的代表,声明丝毫不弱于日本海军“大和”号战列舰。

尽管二战已结束70余年,但“零”式战斗机,依然宛如神话般,存在于日本文化之中。由日本右翼导演山崎贵执导的电影——《永远的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电影成功地将日本侵略者洗白为二战受害者,而“零”式战斗机也随之声明远扬。

在二战初期,“零”式战斗机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偷袭珍珠港,“零”式战斗机就发挥了重大作用。大量的美国官兵都死于“零”式战斗机的扫射之下。此外,在菲律宾、中国等战场上,“零”式战斗机同样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牢牢地掌控着制空权。中国早期飞行员,大量牺牲于“零”式战斗机的撕咬下。

可以说,在整个太平洋战场的早期,“零”式战斗机都是让盟军飞行员难以对抗的劲敌。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极度缺乏资源的国家。“零”式战斗机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航程,“零”式战斗机重量极轻,只配备一个发动机,全重仅2.5吨。在挂载一个副油箱的情况下,它的最远航程就达到2900公里,是二战期间,航程最远的单发战斗机。这也为日本奇袭美国珍珠港,创造了条件。

轻盈的机身,让“零”式战斗机拥有极强的机动性。在当时的亚太战场上,“零”式战斗机的近距离缠斗性能,几乎处于无敌的状态。美国空军严禁飞行员和“零”式战斗机缠斗。而且,作为舰载机,“零”式战斗机的起降距离能够缩短至60米!它配装2门20毫米机关炮和2挺机枪,在当时来看,火力已经非常凶猛。

从1940年-1945年,短短5年间,日本就生产了一万多架“零”式战斗机。日本的航空工业实力,可见一斑。但到二战中后期,“零”式战斗机的制空优势,逐渐丧失。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日本航空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无法生产强大马力发动机。“零”式战斗机的马力不足1000,为了增强机动性,不得不将机身做的极致轻薄。这就导致,“零”式战斗机富有机动性,却缺乏防护能力,易于被击落。

相反,美国战斗机就要简单粗暴得多。美国发动机技术远远领先于日本,在充足马力的支持下,美国战斗机火力更猛、防护更强、速度更快,缺点是机动性较差。但这足以应对“零”战斗机。美国空军采取打一发即跑的空战策略。美国飞行员利用战斗机速度更快、火力更强的优势,追上日本“零”式战斗机,就立即开火。若没有命中,马上脱离战场,不与“零”式战斗机缠斗。

如此,“零”式战斗机想追,追不上,想打,打不透,反而越来越被动了。机动性再强,也只能被美国战斗机耍猴。而且,日本飞行员数量有限,航空燃油有限,打消耗战,越打到后面,越不行了。但日本却不畏牺牲、不计代价,不断地组织年轻飞行员,一批一批地开赴战场,甚至制定了“一亿玉碎”计划。

在一场又一场的绝命战斗中,一万多架“零”式战斗机,最后被拼的所剩无几。因缺乏航空燃油,后期的日本飞行员,只能将飞机驶向战场,没有油开回来,完全就是送命。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今天的日本,相对实力远不及二战时的日本。但日本的工业潜力,依然不可小觑。对日本,永远不能放松警惕,历史的教训是血淋淋的,是绝对不能忘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命武器之零式战机
太平洋战场初期大杀四方 极限减重在后期成为“空中打火机”
骗你没商量,揭秘太平洋战场初期日本空军的欺骗和诱饵战术
这个日本飞行员死都没想到,他的失误彻底断送了日本
伦敦上空的鹰折翼南太平洋,为何性能优异的喷火却不敌零式?
夜影魔踪,活跃在二战战场中的那些夜间战斗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