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在与玉的对话中,黄福寿将传神和感动融入其中,创作出一件件充满生命律动的作品,诉说着人间的至情至性。

每天清早,黄福寿都会游泳两小时。即便因患小儿麻痹导致行动略有不便,这一习惯他也从未中断。玉雕需要精雕细琢,对人的体力和眼力都是一大挑战。虽然黄福寿已年近六旬,但是每日晨泳让他的体能保持着较好的状态,一天伏案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在话下。

开工前,黄福寿一定要换上干净舒适的衣服,这让他看起来不像去做雕刻,反倒像赴一场重要的约会。

“做玉雕几十年,我觉得玉有灵性,一定要先重视它,才能看到它最美的内在。”黄福寿说。

《趣》

心有所动

工作室收拾得窗明几净,虽然没有栽培绿植,但碧玉特有的翠绿光泽仍让人眼前绿意盎然。初春的草叶,肌理分明,鲜嫩得可以拧出水来;栖息枝头的蝴蝶,翅膀薄可透光,让人不敢靠得太近,生怕呼出的气息把它们吹走……第一次见到黄福寿玉雕作品的人,恐怕都会惊讶地问:“这是真的吗?”

《梁祝》

“我很喜欢玉石的透明感,只有轻薄与灵巧,才能唤醒藏在玉石最深处的灵魂。”黄福寿说。然而,只有亲眼所见,才知道他“唤醒灵魂”的方式有多么“奢侈”。

《秋的礼赞》

玉材珍贵,绝大多数雕刻者都是依原料的形状、色泽施以巧雕,目的是为了“保重”。不过,黄福寿并没有遵循这种“主流”的创作思路。

在对美的事物有了感动之后,他再构思图形,然后大刀阔斧地雕刻。有时候,一块重达六七十千克的玉石,成品竟然只有一两千克。不过,黄福寿一点也不觉得浪费,“有舍才有得,只有舍得去掉更多的玉石材料,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艺术意涵和呈现更动人的美感。”

《悟》

有近20年时间,黄福寿都在雕刻传统玉雕中十分罕见的田园虫草题材,尤其对秋天的枯叶钟爱有加。黄福寿出身在高雄路竹乡下的一个平凡农家,身为长子的他从小就帮父母干农活,一来二去,对田间地头的风物自然十分熟悉。

《秋的礼赞之一》:细如渔网,薄可透光

“我一直在观察枯叶,这片叶子,我一看就看了10多年。枯叶的每一处弯折、破损、虫咬与风吹雨打的痕迹,都是它在天地间存在过的痕迹,都是生命的经历。虽然最后凋落,却又滋养着大地,生生不息。”

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对话,黄福寿用心读懂了枯叶,玉叶上的每个细微卷曲和凹凸,都是他对落叶的独特感悟和礼赞。

《秋的礼赞之十二》

独辟蹊径

黄福寿的人生经历很简单。18岁以前,他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按部就班地自小学、初中到高中毕业。因为高中联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黄福寿计划利用暑假补习,来年重考。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能自己想办法筹集补习费。经同学介绍,从小喜欢做手工、画画的他在一家玉石加工找到一份工作。一段时间后,黄福寿发现自己对玉雕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决定放弃补习,一门心思地当起了学徒。

《水月观音》

当时,到中国台湾旅游的日本游客很喜欢购买用碧玉雕刻的小佛像,这为当地的玉雕厂带来大量的订单。黄福寿自然也做起了佛像雕刻,凭着自己的艺术功底,他很快就脱颖而出,得到老板赏识。如果不是后来有一天师傅带他去拜访一位师伯,或许黄福寿会像其他工友那样安心地雕一辈子小佛像。

《心门》

“还没有踏进师伯工作室的大门,他就赶紧用布把工作台上的玉雕作品全部摭住。”至今,黄福寿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那一幕。师徒二人非常尴尬,在回去的路上,师傅语重心长地说:“福寿啊,以后玉雕这条路就看你了。”师傅的殷殷期盼和刚才师伯摭掩的举动,让黄福寿下定决定要雕刻别人没有雕过的作品。

《随心所欲》

那一年,黄福寿只有19岁。厂里没有搞创作的氛围和条件,在征在老板同意后,他把边角料收集起来,下班后带回家自己琢磨。

“我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和娱乐活动,以至于现在老伴经常抱怨我没情趣。”黄福寿笑着说。虽然很辛苦,但自由创作的欲望却在他心里一天天膨胀。

三年后的一次因缘际会,当黄福寿看到那块因碰撞而产生裂痕的碧玉原矿时,内心的欲望便喷涌而出了。“就像米开朗基罗看到被困在石头里的大卫一样,我似乎看到了禁锢在原石中的灵魂,我感受到它在向我召唤。”

《风中独语》

至今,想起当时的情景,王福寿仍抑住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咬着牙花高价买下了这块重达50多千克的原石,按照裂纹的走向,雕刻出一棵长在悬崖边的青草,一只蟋蟀立在细嫩的草叶尖上。黄福寿第一次运用薄雕技法,将草叶一点点地打磨得薄如蝉翼,看上来就像因承受不起蟋蟀而晃动,随时都会弯折。这样的表现技法和题材震撼了当时中国台湾玉雕界,黄福寿也实现了从“匠”到“艺”的转变。

《风的方向》

黄福寿为作品取名叫《风中独语》。“就像我一样,大路不走,却独辟蹊径,走上了一条森林里的偏僻小道,只为看到别人不曾见过的风景。”

《跃》

善雕玉者,其心如玉

早在20年前,就有人游说黄福寿合伙到中国大陆开办玉雕厂。虽然有不少同行靠走这条路发了大财,但他还是谢绝了。对黄福寿来说,玉石已成为阳光、空气、水之外,滋养他心灵园地的另一种养分。

“只要作品能够体现我的创意,我就很有成就感,并不在乎能从外界获得多大的名利。”

《滴露甘泉》

人磨玉,玉也磨人。在磨掉世俗的得失之后,黄福寿以一颗纯真之心,享受着玉雕人生的乐趣。即使在雕刻过程中遇到挫折,他也以平常心泰然处之。

《轻声细语》

问黄福寿有没有最满意的作品,他听了连忙摆摆手,说:“我想大概永远都没办法雕刻出最满意的作品,因为每件作品都是生命经验的展现与思维的留存,而这些故事与精神都是独一无二的。”顿了一下,接着说:“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下一件。”

文 |言一 图 |黄福寿图文摘自中华手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全疆发出邀请!!!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
【雕刻欣赏】以柔克刚,流畅之美——阿拉善玉雕刻欣赏
手一抖就没了!台湾玉雕大师黄福寿作品欣赏
设计创作是永恒的主题,玉石雕刻(中国·四会)华表奖第七年 | 福之翠雕名部落
【玩转玉雕】——如何把玉雕玩得专业(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