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爱还需要甜言蜜语吗?


管理视角看国学(137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穆译:先生说:“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文采胜过朴质,则像庙里的祝官(或衙门里的文书员)。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

 


文与质的问题,也算是孔子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一般来说,孔子更强调质的重要性,如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就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在行与言的关系上,孔子倡导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别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还反驳'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在文与质的关系上,质相对来说处于更基础和本质的地位。

 

但孔子也同样强调文的重要性,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就不认同,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夏尚质,殷尚鬼,周尚文,孔子选择的是郁郁乎文哉,我从周。

 

那么,什么是质什么是文?质往往和朴连在一起称质朴,就是事物内在本来的样子,文就是通过对质的渲染、装饰使其更清晰的呈现。如我们说一个女人天生丽质,这是质,但通过穿衣打扮化妆以及宣传这些东西让她更好的呈现出来,就是文。你真心的爱一个女人,这是质,通过送玫瑰花、说甜言蜜语把这个爱心更好的呈现出来就是文。在德行与言语的关系上,德行是质,言语是文;在仁与礼的关系上,仁是质,礼是文;在战略与营销的关系上,战略是质,营销是文;在产品与宣传的关系上,产品是质,宣传是文;在功夫与招式的关系上,功夫是质,招式是文,如此等等。

 

在质与文的关系上,道家是彻底倾向于质的,强调见素抱朴,反对一切虚文,儒家所倡导的礼,道家则认为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孔子则文与质并重,而文应以质为基础。提倡礼,同时又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但孔子也认识到巧言令色”“文过饰非的危害,欲效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的天德流布。总体上,孔子对待质与文心理上应该是有矛盾的。

 

质胜文则野的野,我觉得可能更近于散漫,即没有方向性,这在道家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随圆就方,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在儒家视野下,缺少了方向性和目的性就没有主观能动性了。而文胜质则史的史,则是强调文如果缺少了质的支撑,就会出现飘忽与滑转,文质彬彬就是文与质相称,相辅相成,而不偏废。所以说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一面对应者忠,忠就是质;而另一面对应着恕,恕就是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总括起来就是忠恕一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
《论语》里有哪些高逼格的话?-唯尔玉不可辜负的回答
《论语》通译
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有这12条!
提到《论语》,你想到的第一句是什么?
论语警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