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为什么也叫“杏林”?竟然与道教有关!

“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但是,为什么单单将“杏林”作为医界别称呢?这里还有一段与道教有关的故事。

道教是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如儒家、中医均同根同源。据东晋时期的道教先贤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葛稚川先生记载,三国时期东吴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董君异的医道高明,技术精湛,相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五株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一株。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董君异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竟有十万余株杏树,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人称“董林杏仙”。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后来,董君异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子。于是,每年董奉用杏子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穷苦的贫民百姓。

数年之后,董君异羽化登仙,“杏林佳话”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


《神仙传》上还说,有人问董君异为什么容颜一直不变,他只是淡然地回答:“可能是偶然现象吧。” 只因道教炼养之人,和俗潜光,不引起人们的惊异。另外,董君异也不多饮食,骨坚身轻,行走轻捷。

石泰,字得之,号翠玄子,宋代道士,师从于紫阳真人张伯端,道教尊为“杏林翠玄真人”。石泰祖师也常常行医救人,不图报答,效法前代仙真,也要求受治者种植杏树一枝,久遂成林。今陕西西府地区还有以杏林为名的村镇,即为彰显石祖赠衣施药的功德。

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根据董仙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之别称“杏林”的由来
“杏林”的由来
庐山—神仙之庐
为何称中医为“岐黄之术”“悬壶济世”,医者自称为“杏林中人”
王绪前老师的一二三四五六汤治咳喘 云海邹易
我看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