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可以“听”得懂的干货,聊聊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趋势分析 来自浪潮服务器 14:00

边缘计算,就像那些被无聊名字耽误的好电影一样,听着“边缘”,但其实有着占领中心的实力。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500亿的终端,其中50%将会通过边缘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服务器在未来,不只存在于数据中心,而是你走在小区里,走过一个基站都会看到它们。

首先有一个问题,什么是边缘计算?先跟大家在这里做一个科普。边缘计算是接近事物,或者将是在数据和行动源头进行的计算。

为什么需要边缘计算?到2020年会有500亿互联网用户,每天会产生大概几PB数据,如果说这些数据都直接上传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不仅会浪费巨大的网络带宽,也会给存储带来巨大负担。

白话版走心解析:什么是边缘计算?来想象一只可以当刺身来吃的那种八爪鱼,下图这种。

作为自然界智商最高的无脊椎动物,它有两个强大的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记忆系统;另一个是八个爪子上的吸盘。也就是说,它的八条腿可以思考并解决问题。云计算就像章鱼大脑,边缘计算就类类似于那些小爪子,一个爪子就是一个小型机房,靠近具体实物。边缘计算更靠近设备端和用户。

边缘计算价值是什么?第一,突破延时瓶颈,增强用户体验。我们把数据下载到近端,从近端对区域客户进行流量的服务,就可以解决延时问题。另一方面,在线下方面需要有很多生产数据进行处理。这些数据一是普遍有一定的隐私性和安全要求,二是这些数据中有大量数据是无效数据或者垃圾数据,需要在边缘端对数据进行清洗,把有价值的回传云端。

白话版走心解析:于大众而言,边缘计算可感知的最大价值之一,可能就是解救了等待焦虑。这怎么说?类似于别人那张2M图片还在70%的地方加载旋转,而你已经下载完一部几百兆电影,而已。

种身心舒爽的感受,相信经历过的你完全了解。而最近也在说的为什么边缘计算和5G是一对“好兄弟”,也就好理解了。

边缘计算的典型应用场景有哪些?第一,工业互联网。比如智能机器人,它对延时要求比较高,如果是机械臂相互协作的场景下,延时要求会是毫秒级。第二,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包含的方面比较多,包括智能安检等。大量的数据、大量的客户、大量的终端会连接到互联网上,这样对互联网产生一个极重的负担。如果这种城市化的本地区域性数据处理放在区域化,可以节省很大带宽,提高应用体验。

白话版走心解析:这个不用解释很多,但可以开个脑洞。最近上海的垃圾分类引起了热议。

不管是略带调侃的“以后不喝奶茶了”,还是有些心酸的“除了应付生活还要应付垃圾”,无不反映了大家在这个过渡期的不适应。那如果科技给我们一些帮助呢,比如社区助手智能机器人,当它们能带给大众一些朴素而及时的帮助时,也会为大家开启对“陌生科技世界”的好奇之门吧。

边缘计算给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时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依赖边缘计算的支撑。比如金融服务、公共安全、智能安检、公共交通、数据监测等等。而不同应用对边缘数据产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厂商或者客户对边缘计算的认知也不一样。比如说传统企业更偏向终端私有化部署,因为他们对数据的安全性、延时性有一定要求;通信厂商比较务实,他们看到是终端私有化部署,还有整个接入和汇聚数据的能力;而互联网客户看到的更多。

边缘计算服务器的需求和挑战有哪些?第一,业务需求。计算性能、存储性能、存储容量,包括IO带宽、异构的加速等等。第二,环境需求。远端对环境的要求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说通信运营商优先部署在县区的地方,这样对部署环境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还有边缘计算部署的大部分环境是不确定的,对环境和湿度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还有机房现有的条件,比如说承重、供电、电磁兼容、抗震、抗腐蚀等等。第三,运维要求。因为边缘计算是布置在远端,它对无人职守,还有运维管理提出了要求,首先要统一管理,另外需要高效的运维。

这些都要求边缘计算服务器性能强劲,还要覆盖更多应用,环境适应性要好,能部署更多的边缘环境。

白话版走心解析:怎么来说明边缘服务器的“巨大”挑战?给大家三张图,一目了然。大家可能都看过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美图,不少人都感叹这样的数据中心已经超脱了技术的范畴,更像是精美的“艺术品”,类似这样。

如果把普通服务器的部署环境比作五星酒店,类似这样。

那边缘服务器住的地方,就是这样。

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需要强大的生命力,关于这其中的挑战,请大家自行脑补。

作为全球前三、中国第一的服务器厂商,浪潮针对边缘计算会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我们针对性能做了优化,优化了环境适应性、边缘AI支持,增加了简化运维还有智能管理。我们推出了两款产品,NE5250和NE5260。

浪潮边缘服务器有哪些特点呢?首先是强劲的性能。它支持CLXCPU,性能提升30%以上。另外它支持AEP大内存,可以使服务器在进行数据处理业务时更得心应手。同时它还提供了NVMe硬盘,可以提供一个高速缓存。同时,针对边缘计算空间小、规格多变的特点,我们设计了M.2 SSD。它是独立的OS存储空间,支持1+1冗余。它还支持灵活扩展,后端支持6个PCLe卡,有2个是全高全长,4个是全高半长。同时我们在设计上做了NUMA Balance优化,可以优化数据流,提升应用性能。

在环境的适应性上做了哪些优化?首先实现小巧。采用标准2U19英寸的设计,它的深度只有430毫米,是传统服务器一半;其次为了支持更多的空间,我们设计了壁挂设计。它可以在无机柜的情况下直接把它挂在墙上,简化机房部署效率;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宽温工作,它的工作温度可以支持零下5度到45度,工作湿度5%~85%,可以应对高温高湿一些挑战;在简便运维的方面我们也做了优化,采用模化的设计,前置维护,可以使运维人员很方便进行运维。除此之外,在电磁兼容方面、抗电方面、抗震耐腐蚀方面都做了一定的规划,以适应更加简陋的环境。

大家都知道,AI现在很火,浪潮边缘服务器针对AI做了哪些优化?首先是它最大支持2颗双宽FHFL GPU卡或6张单宽FHHLGPU/FPGA,还支持GPU或者GPU之间的混插。

与此同时,对安全要求也很严格。首先集成了安全芯片,支持国内商用密码算法。另外有80多项安全设计,通过100多项安全测试。

智能管理有哪些特点呢?首先是可靠。我们做了黑盒功能,同时也支持视频的录制,还有无人值守等等;同时还具备绿色节能的特点,比如风景功耗、功耗自动调整、对各个部设备的实时监控;还有多维的特点,支持双重智能管理协议,支持IPMI2.0,支持Redfish,也支持本地化,远程化、移动化的管理;另外还支持无缝化的管理整合,统一了管理接口。

浪潮边缘服务器的定位是?它的定位和通信运营商的定位非常像,第一个是终端私有化的部署,第二个是接入和汇聚网数据中心部署。那可以在哪些场景上进行赋能呢?首先是工业互联网,比如智能质检、智慧城市交通管理。除此之外还有AR、VR图像的渲染、智能零售销售预测、车联网驾驶行为分析、智能医疗、远程医疗等等。

白话版走心解析:从应用层面看,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医疗到汽车以及工业制造,边缘计算正在上演一个又一个行业传奇,它的落脚点是要让终端成为更智慧的存在——能够实时处理数据、能够低延时做出反馈。穿透表象,背后支持它们的是一个个在“困难”环境24小时待命的服务器,希望今天它们的“努力”也被你所看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边缘计算,原来早就在你我身边
从边缘到5G,浪潮的抢滩之战
烽火黄立伟:为智能时代做好准备(第一届产业智能化应用创新推进大会演讲实录)
边缘数据中心需求和核心技术分析
5G场景拓展下的服务器增量需求
浅谈边缘计算的安全威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