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道大问题,试试从这个角度入手
5 月 29 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便秘型 IBS(IBS-C)是临床常见的亚型。在我国,IBS 的总体患病率是 6.5% 1,其中 IBS-C 估算约有 1400 万患者 2
IBS 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中青年更为常见,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患病率较高,而且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1
然而,在解决肠道的问题上,实在有点棘手。使用泻剂无法完全解决 IBS-C 的整体症状,甚至可能加重症状。那么,如何制定解决 IBS-C 的优化方案?





不要忽视肠道中难以言说的
「痛」和「胀」

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为 IBS 主要表现,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 IBS 患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如与排便相关的腹胀,包括上腹胀。
IBS-C 患者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粪便性状也有其特点:

图 1:BSF 分型 1~3 型

(Cabot Health, Bristol Stool Chart - http://cdn.intechopen.com/pdfs-wm/46082.pdf)


而这一切的「痛」、「胀」、「堵」,结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1IBS-C 患者结肠动力降低,导致粪便干硬,内脏高敏感则是产生疼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4另外免疫、心理等因素也可能对 IBS-C 患者产生影响。


另辟蹊径,从 GC-C 着手

研究表明,容积性泻剂可能加重腹胀和腹痛症状,刺激性泻剂可导致腹部绞痛,渗透性泻剂中,乳果糖可增加腹胀症状 5。因此,传统泻剂并非解决 IBS-C 肠道问题的万全之计。
不妨另辟蹊径,从鸟苷酸环化酶 C(GC-C)着手。
GC-C 是一种主要表达于肠上皮细胞的跨膜受体,可与内源性配体、细菌肠毒素及合成类似物等激动剂结合 6,提高细胞内外环磷酸鸟苷(cGMP)的浓度 7,促使 cGMP 依赖的蛋白激酶Ⅱ(PKG-Ⅱ)的激活 8。PKG-Ⅱ可磷酸化囊性纤维化跨膜传递调节因子(CFTR)离子通道,进而增加氯离子和碳酸氢盐离子的分泌,使钠离子从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肠腔内水分分泌 8,9
另一方面,GC-C 的激活使得胞内 cGMP 的含量增加,可通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4 或 5 介导的外排泵,将 cGMP 转运至胞外 10。细胞外 cGMP 浓度的升高可抑制肠道初级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痛觉冲动的传递和痛觉敏化,减轻腹痛 10
过去,IBS-C 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选择诸如解痉剂、渗透性泻药等类型的药物,一直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药物。如果有一种药物直接激活 GC-C,那么可切中 IBS-C 的病理生理机制,肠道大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一箭双雕,解决肠道之忧

其实,这样一种药物已经上市,且应用于临床了,它就是 GC-C 激动剂。GC-C激动剂作为一种促分泌剂,可以结合肠上皮细胞表面的 GC-C受体,导致细胞内和细胞外环磷酸鸟苷水平升高,进而激活其依赖的蛋白激酶Ⅱ,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继而氯离子和碳酸氢根分泌进入肠腔,促进水向肠腔分泌,加速肠道转运;细胞外环磷酸鸟苷水平升高可以降低痛觉传人神经末梢的敏感性,改善内脏高敏感,进而缓解腹痛 11。可谓一箭双雕,彻底解决肠道之忧。
GC-C 激动剂包括普卡那肽和利那洛肽。普卡那肽于 2017 年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便秘 12,利那洛肽则已于 2012 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 IBS-C。目前,利那洛肽在中国已获批用于治疗 IBS-C 11

总结

IBS-C 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腹痛、腹部不适、便秘是 IBS-C 的主要表现。使用传统泻剂无法完全解决 IBS-C 的整体症状,甚至可能加重症状。GC-C激动剂可以结合肠上皮细胞表面的 GC-C受体,导致细胞内和细胞外环磷酸鸟苷水平升高,进而激活其依赖的蛋白激酶Ⅱ,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继而氯离子和碳酸氢根分泌进入肠腔,促进水向肠腔分泌,加速肠道转运;细胞外环磷酸鸟苷水平升高可以降低痛觉传人神经末梢的敏感性,改善内脏高敏感,进而缓解腹痛,具有良好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可谓一箭双雕,彻底解决肠道之忧。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 (2015 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5):299-312.

2.  ovell RM.Ford AC.Global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 meta-analysi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10(7):712-721.

3.  Krarup A L , Engsbro ALØ, Fassov J , et al. Danish national guidel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danish medical journal, 2017, 7, 64(6):C5382.

4.  辛海威, 方秀才, 柯美云. 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我们能鉴别吗?[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2):158-162.

5.  袁耀宗.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进展专家会议纪要 [J].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3):197-198.

6.  Scott A Waldman, Michael Camiller. Guanylate cyclase-C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 Gut, 2018, 67(8) :1543-1552.

7.  刘雪莲, 杨见权, 潘昭杰. 利那洛肽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 Meta 分析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3(08):62-67.

8.   Ralph A Giannella, Elizabeth A Mann. E.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 and Guanylyl Cyclase C: New Functions and Unsuspected Actions[J]. Trans Am Clin Climatol Assoc, 2003, 114:67-85.

9.  Schlossmann J , Feil R , Hofmann F . Insights into cGMP signalling derived from cGMP kinase knockout mice[J]. Frontiers in Bioence, 2005, 10:1279-1289.

10.  程能能. 新型、口服肠上皮细胞鸟苷酸环化酶 C 激动剂——利那洛肽 [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9, 28(4):291-295.

11.  邹多武. 利那洛肽:慢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新选择 [J].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4):286-288.

12.  杨君义. 普卡那肽: 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的新型鸟苷酸环化酶 C 激动剂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8, 037(007):385-387.

13.  Rao S , Lembo A J , Shiff S J , et al. A 12-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a 4-Week Randomized Withdrawal Perio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aclotide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2, 107(11):1714-1724.

14.  Lembo A J , Schneier H A , Shiff S J , et al. Two Randomized Trials of Linaclotide for Chronic Constipatio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5(6):527-536.

15.  Chey W D , Lembo A J , Lavins B J , et al. Linaclotide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 A 26-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2, 107(11):1702-1712.

16.  Andresen V , Miehlke S , Beck E , et 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linaclotide in the treatment of?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 in a real-world setting-results from a German noninterventional study[J]. Zeitschrift für Gastroenterologie, 2018, 56(7):738-744


内容由阿斯利康提供,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CN-54650
过期日期:2022-5-21

责编:郑恺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IBS-C治疗的创新药物利那洛肽
利那洛肽: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新星
婴儿腹泻
特大喜讯!阿斯利康便秘新药Linzess获中国批准,将填补国内治疗空白
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新选择
肠易激综合征,2021年这4款新药值得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