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史研究


对于张献忠是否在四川大兴“食人之风”,笔者认为是有过的,而这还要从明朝末年说起。

明朝末年,政府财政体系的崩溃与自然灾害的频发,让本已不稳定的小农经济愈发的虚弱不堪。终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这其中,力量最为雄厚的有两股,一股为发端于陕西的李自成部,而另一股则是盘踞于川蜀地区的张献忠部。

在这两股力量中,李自成部的军事行动显然更具影响力。公元1644年中,李自成部即攻陷了北京城,埋葬了绵延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而明帝国中央政权的坍塌,更加剧了全国的分裂与混乱的局面,这在张献忠盘踞的川蜀一带即可看出。

(影视剧作中的崇祯皇帝及内侍)

张献忠部在同明军与地主武装经历一番激战后,逐渐在川蜀扎稳了脚跟,伴随着自身势力的日渐壮大,张献忠也借机称起了大西皇帝。但是也就在张献忠称帝的同时,潜在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而其中最要命的,莫过于是粮食问题了。

明末四川乱象的现代复原图

当时的川蜀地区,在明朝末年频发的自然灾害与苛捐杂税的连番折磨下,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而更要命的是,随着张献忠部势力的膨胀,张部所消耗的钱粮,也远远超过了张部所控制地区的承受能力,官僚队伍与军队时刻面临着断炊的危险,于是人吃人的现象也便顺势发生了。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所发行的货币

需要特意强调一下的是,张献忠部捕捉普通民众来“就食”,甚至以开科取士为名来“一饱口福”的罪恶行径,其实是由川蜀一带的“自卫武装”先开始的。因为当时在四川的南明军队,在“清剿”起义军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同起义军一样没粮食吃的困境,于是在饥寒交迫的折磨下,南明军队中刮起了一股“食人肉”风。一些自卫武装本以为这些官军可以给四川带来安定,却不曾想自己已然成了对方的“盘中餐”。在遭到包围而抵抗无效后,这些自卫武装宁愿相互而食也不愿被明军所捕获,当时的“食人之风”可见一斑了。

虽然至今没有一个“谁是最先吃人肉”的定论,但是对于四川地区的平民百姓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天灾人祸的折磨使得四川人口大量锐减,即使到了康熙年间,四川显然仍未从那场灾难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当然了,这时有人提出来张献忠当年所留下的“七杀碑”,试图以此来确定张献忠是“屠川”的罪魁祸首。

但是据相关考证,碑文内容原先并未有“杀杀杀杀杀”这类露骨的言语,显然,仅凭“七杀碑”是无法断定谁是“主谋”的。但是在当时那样一种乱象下,张献忠所部对“吃人肉”加以默许甚至从中推波助澜的行为,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股令人发指的风气之蔓延。因此,他又怎能逃得开责任呢?而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南明武装,最终的受害者,恐怕仍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史》中的张献忠和李自成,没有患难与共,互相羡慕、嫉妒、恨
明末清初时期,张献忠、清军屠杀四川人始末,四川人死亡殆尽
四川大屠杀[明末各方势力在四川制造的屠杀]
从官军到流寇,从开国到亡国,张献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魔王张献忠:他真的杀光了四川人吗?
张献忠为何要主动放弃湖广而转入四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