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新悦目、饱含真情的苏轼《北游帖》

公元1074年-1079年这五年,苏轼辗转于浙江杭州、山东密州、江苏徐州,再到浙江湖州的官任上。他得不到宋神宗重用,心情低沉,他把这五年做官,由于地理位置均在杭州之北,称作“北游”。小编感觉“北游”是个抱怨之词,果不其然,几个月后,苏轼就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了。

《北游帖》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五月廿二日(1079年),在湖州写给杭州僧人可久法师的回信。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曾与可久交往。某年元宵节当晚,苏轼独自去西湖九曲烟树景点观灯,顺道去可久在祥符寺的禅房拜访,黑灯瞎火的,没见到人,只闻到寺庙里的香火香味。

本来想向可久作一次内心苦闷倾诉的苏轼,失望而归前,留诗一首贴在了可久住宿的门上,诗即《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诗云: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仕途不顺的苏轼,佛道自然成为他解脱的方向之一,苏轼现在“北游”到湖州,心情落寞时,接到可久的来信,心情异常激动。他立即给可久写了回信,信中曰:

轼启。辱书,承法体安隐,甚慰想念。北游五年,尘垢所蒙,已化为俗吏矣。不知林下高人犹复不忘耶!未由会见,万万自重。不宣。轼顿首,坐主久上人。五月廿二日。

大意是说:我北游五年,已经成为俗吏。我很想念你,你要保重身体!

可久法师居住在杭州祥符寺,生活仅够吃饱,冬天连御寒衣物都短缺,这也是苏轼挂念的地方。苏轼偶有接济,但可久法师并不接受。他们的交往,缘自诗缘自佛。此信十年后,可久在祥符寺圆寂。圆寂前,可久“一日谓人曰:吾死,蕉竹亦死。未几皆验。”【《武林梵志》记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游帖》丨苏轼
北游帖 (苏轼传世书法)
高清经典|苏轼《北游帖》
941年前的今天,苏轼写下这个年轻的手札,漂亮!
《阳关曲·答李公择》苏轼 |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
苏轼的铁粉是个僧人,追随半生不离不弃,被勒令还俗,不是佛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