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冻,要冻对,才健康

 

                                                                文源  逐日追风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春捂秋冻”的做法却被冻出了疾病。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专家表示,“秋冻”有讲究,身体的五个部位比较脆弱,“秋冻”时不能被“冻”到,否则将引起不良后果。

“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气温会稍有下降,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这是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容易染上疾病。但是,这并不是说秋季一味地不增加厚衣服,一般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
  “秋冻”不能“冻”的五个部位:首先是头部,秋季头部不宜受凉,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其次,颈部也要注意保暖,否则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第三,腹部保暖至关重要,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第四,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第五,脚部保暖保健康,因为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另外,专家提醒,平常“轻易气短、爱喘大气、手脚冰凉、脾胃不好总腹泻”的气虚、阳虚体质,自我体温调节功能减退的体质虚弱人群,也不太适合“秋冻”。抵抗能力较弱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和孩子,遇冷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应注意气温变化添加衣服。有慢性疾病的人不宜“秋冻”,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导致患者旧病复发,出现哮喘、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捂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要有度
其实,春捂秋冻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浅谈“秋冻”养生
90﹪的人秋冻都做错了!秋冻有讲究~
科普知识 | '春捂',您“捂”对了吗?
春捂秋冻,你真的适合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